语文卷·2017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7-0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7-05)

锦州市2017年高三质量检测(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溯源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的“正始”条,其本义是指整个社会道德沉沦,即使普通民众都应当奋起救赎。顾炎武区分了两种情形:亡国和亡天下。他认为前者不过是改朝换代,后者则是如孟子所说,仁义之途被堵塞,社会沦落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文中反映出对当时知识界空谈误国又屈膝侍清的愤慈。他最后感叹说:“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15年,梁启超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写下《痛定罪言》一文,旨在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无能的同时也当作深入的自我检讨。文章题目表明不仅是痛定思痛,而且是在自我反省。他认为欲雪国耻,关键在于“我辈之自新”:“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显然,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观点做了创造性的发挥。不同于顾炎武,他所讲的“天下”实指国家,“兴亡”也是指国家的振兴与危倾;“匹夫”主要指习惯称为“士大夫”的知识界人士;“责任”是指通过政治上的社会改良以救亡图存,包括整军、理财、劝工、兴学和议政等。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典籍,不过以孟子之学最为集中。顾、梁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尊崇孟子的思想并直接援引孟子的言论,这绝非巧合。究其原因,主要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天下情怀。孟子认为任何个体既然居天下之广居,就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其次是民本思想。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馈。再次是主人意识。孟子肯定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他认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甚至直言“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最后是以正心为本。宋代杨时曾指出《孟子》一书的主旨是要“正人心”。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还以史为鉴,指出莱封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其民,而之所以失其民在于失其心。‎ 限于历史条件,在孟子的时代,“普天之下”与“四海之内”几乎是同义词,但先哲毕竟意识到“天下”包括不同的“国家”。今天,地球可以看成是一个村落,我们有理由以“天下”指称人类生存的世界;“兴亡”兼涉从个体道德修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兴衰;“匹夫”‎ 当指生活于其间的每一个人,无论其地位的高低;“有责”即要求每一个人秉持主人公态度,从我做起,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样的人近于孟子所说的“天民”,他依当行于天下之道而行之,不为世风的偏转所左右。采用古希腊晚期斯多葛派的称名,便是“世界公民”。马克思曾以“世界公民”自称,他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紧紧联系在一起。‎ 高远的境界当落实于日用之常,是先哲讲求的体用不二、知行合一。如果每一个人都自觉履行公民职责,我们的国家便会长治久安,每一个体也将从中受益。‎ ‎(选自胡家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认为亡国与亡天下不同,亡国只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是仁义被扼杀,统治者虐 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天下即将灭亡。‎ B.顾炎武认为保护一家一姓的国家不致倾覆既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又是每一个普 通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C.梁启超的《痛定罪言》一文既呼吁人们要看清政府的无能,又唤醒人们应作深入的自我检 讨,他认为要雪国耻,关键在于要自我修正。‎ D.顾炎武、梁启超在社会危难时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其中梁启超在顾炎武观点的基础上又做了创造性的发挥且赋予其新的内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所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是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振兴与危倾,都有责 任通过政治上的社会改良来救亡图存,这与顾炎武的明显不同。‎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念的思想根源来自孟子,顾炎武、梁启超在论述自己的这 一观念时就很尊崇孟子的思想并直接援引了孟子的言论。‎ C.孟子认为人既然居天下之广居,就应该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 路上,即拥有天下情怀。‎ D.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后世广泛流传,他认为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 轻,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人不应自惭形秽,而要有主人意识,只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完善 自己,最终就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的人。‎ B.“正人心”,是孟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孟子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 的根本在于自身,粟封之所以失天下主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可理解为,人类生存的世界,小到个人修养大 到社会的兴衰,每个人都要有主人公态度,从我做起,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孟子所说的“天民”与古希腊晚期斯多葛派的“世界公民”类似,马克思就曾要求自己做这样的人,他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育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反抗,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开始,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 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歧视、侮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连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满着人本主义色彩,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一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著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梦想的幻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欢制作牧歌情调,说到底,它源自东方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的淦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许多知识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怕是惟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透逸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的描写的细致、明丽和新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给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相关链接:‎ ‎①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萧红认为“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所以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予以批判,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B.萧红的文学创作受到当时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深受左翼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她的写作更 多地关注底层的穷苦人民。‎ C.萧红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并不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因为她们想要尽可能冷静 客观地叙述,以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 的苦难和“自强”的渴望,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E.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是因为她左翼作家、女作家的身份,但更是因 为她超越了这些身份,最终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魅力。‎ ‎5.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萧红写作“自由的风格”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萧红的小说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B.《生死场》是表现民族苦难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会激发、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C.萧红的小说大多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自传小说的特点。‎ D.萧红认为小说没有一定的范式,认为作家是各式各样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 ‎6.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神迷路了 西班牙罗赫尔·卡拉维格 一个一身红衣的女孩正略显匆忙地走着。她一边走一边听音乐,还在想着将要见到她生命中的爱人。她边走边听边想,同时又感到喜悦、害怕和希望纠结在一起。这个红衣女孩是个美女,既有古典美的气韵,又不乏现代感。她没有年轻到天真的程度,也没有成熟到不相信爱情。她的爱情正在不远处等着她。她一边走一边通过耳机听着手机里的音乐,现在播放的是霹雳弗兰德斯乐队的《神迷路了》。正播放着这首歌时,手机地图在她耳边提示:前方50米右转。这个红衣女孩边走路边听歌边想着她的爱情,心中还纠结着各种情绪,尽管这样,她还是右转了。因为她是女人,能够同时做这一切。‎ 在这个女孩向右转的45分钟之前,一个戴着粗框眼镜,穿着磨损的牛仔裤,身材高大有型的男孩通过WhatsApp(社交媒体)发送了一个音乐厅的位置。他是男人,认识路。他选择了最喜欢的那件T恤,一件胸前印着“霹雳弗兰德斯”的黑色T恤。最终,他出发去见那个唯一令他感兴趣的女孩,她是那种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件黑色的“霹雳弗兰德斯”T恤是他的最爱的女孩。虽然他出门有点晚,不过他住得近,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这个戴着粗框眼镜的高个男孩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聪明又有创造力,属于那种总得干点什么的人。他一边走路,一边注意着街道的名字,尽管差一点走过了,他还是在刚好的时刻拐了弯。在刚好的时刻,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 穿红衣的女孩和穿磨损的牛仔裤的男孩迎面碰上了。她曾想象过101次和他的交谈。他 曾想象过101次和她的交谈。但是现在两人并肩走着,对方就在眼前,却都不知道该说点什 么。面对屏幕时就简单得多。结果当这发生时,当彼此非常喜欢却不太认识的一个男孩和一 个女孩相遇时,却是一片沉默。他们走着,不再听音乐也不再思考,因为彼此就在面前,在身边,因为他们在一起。现在他们不通过音乐,不必思考,也能强烈地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不需要了。手机地图已经不再跟她说应该从哪里走,因为没必要了,因为她跟着他。他们走着,沉默地微笑着。两个人都微笑着却并未意识到。但是他己经忘了他们要去哪里,甚至忘了他们是否要去某个地方;他忘了这件事,因为他和她走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从那次约会开始,男孩和女孩的关系亲密起来。他在Twitter(网站)上展露他的才智。她在Instagram(网站)上分享她的见闻。Facebook则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白天他们在WhatsApp(网站)上甜言蜜语,商量约会,说一些面对面时不敢说的话。晚上各自回到家后,他们又通过Skype(网络电话)煲电话粥。你真是太完美了,他对她说。她则回以一个脸红的表情,你别太夸张了,她说。他们经常相互取笑。你闭嘴吧,连上卫生间都要Google(谷歌搜索)告诉你得走几步。得了吧,你呢?如果让你离开微信,你就连话都不会说了……‎ 于是,有一天她想到一个主意。自从三个月前他们第一次约会,就是他们在拐弯时相遇的那一次,她就想给他一个惊喜。到了那一天,她送给他一个用黑纸包着的盒子。盒子里是一台最新款的导航仪。什么?她知道他不会喜欢,她只是想看看他那张脸,对他的气愤取乐一番。这个高大有型的男孩,不但聪明,还很真诚,他成功掩饰住了意外却没能掩饰住气愤。一个导航仪?你在开玩笑,是吗?他憎恶GPS,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因为方向感就是他的地图。但是礼物其实并不是导航仪,而是两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霹雳弗兰德斯”音乐会的入场券,导航仪里保存的是音乐厅的地址。因为她是女人,把一切都想到了。‎ 他去接她。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至少要六个小时。男孩习惯于在“汽车叭叭”软件上面发 布自己的出行计划,看看能不能拼车,这样会便宜一点;但这一次是私密旅行。他去接她,而她在说定的时间己经准备好了。上路了,他打开那台导航仪。但他是男人,这玩意儿让他头疼;他是为了她才这样做的,她笑了。导航仪开始说:你要去巴塞罗那奥恩音乐厅,在西尔瓦娜大街13号。你想选择以下哪条路线?最快的,生态环境最好的,最便宜的。‎ 两人互相看了看,微笑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最长的。她吻了他,因为爱是最好的迷路方式;他把导航仪扔出车窗,因为迷路是最好的爱的方式。就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像古典美人一样的漂亮女孩,和一个高大有型,聪明而有创造力的男孩,永远地迷路了。‎ ‎【注】本文获得了弗恩特塔哈写作俱乐部于2014年举办的第二届“科技之神”短篇小说竞赛 第一名,该竞赛的主题是“科技与日常生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女孩年轻而成熟,所以她有天真的一面,并且相信爱情的存在。正因为此,她不顾路途遥 远,怀着喜悦、害怕和希望的纠结心情去见男孩。‎ B.男孩虽然出门晚,但是他离家近,因为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并且他确实准确无误地到达 了目的地。由此可知,他聪明而自信。‎ C.文章中多次出现了“霹雳弗兰德斯”,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男孩和女孩的 ‎“媒人”,因为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D.男孩与女孩初次相见,他们虽然想象过101次与对方的交谈,但当真正见面时却无话可说,‎ 由此可知,他们二人并没有共同语言。‎ ‎8.请赏析文章标题“神迷路了”。(5分)‎ 答:‎ ‎9.“他是男人,认识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节选自《宋史·郝质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 ‎/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 ‎/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 ‎/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 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被 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 于明清时期的省。‎ C.溢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 修死后被溢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 就曾约为婚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溢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 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 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稿赏也很丰厚,甚 至还拿出自己的棒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 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v15题。‎ 题松汀骚①‎ 张枯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骚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领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骚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辛卜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较之于菊或牡丹,诗人独爱莲“ ”的品性,犹如君子之美名远扬。‎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 , ”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 ”。‎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 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②.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现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刻,旁征博引,‎ 可谓一字千金,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③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巴人的重要饮品。当时,工人 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 ‎④1978年邓小平曾发出疾呼:“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样的判断,现在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杰出人物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 ‎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 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6年食品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速食面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物质对人具有导致消化不良、智力发育有迟缓的危害。‎ B.“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C.在能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能源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D.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复兴华夏文化, ① 文化复古, ② 文化更新; ③ 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 ‎ ④ 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⑤ 根据现代需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 ⑥ 向国际现代文化的康庄大道勇敢前进。这就是当前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种经历: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电器是否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如果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同时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 ‎ ①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状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表现为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 ② ,如反复检查、反复计数、反复洗手等。 ② ,以致手上有一股浓重的肥皂味,有人甚至把手都洗出血来。‎ ‎21.下面是某位医生给病人讲解其颈椎病时画的草图,请根据这个草图写成一段话,让病人明白其要表达的意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史上的名医很少有出版自己的医方的。中国的神医扁鹊,只在传说中有谈医理的书,‎ 并不留医方。神医华佗,传说生前写过一本能使人起死回生的书,被人烧掉,口目人顿足惋 惜。直到今天,医生仍不喜欢,甚至不允许病人带走药方。良医不让医方广为流传,不是 嫌医方不善,而是忧用医方的人不善。‎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高三质量检测(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一)‎ ‎1.B 由“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知“又是一个普通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错。‎ ‎2.B “这一观念的思想根源来自孟子”错,原文是“可以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典籍,不过以孟子之学最为集中”。‎ ‎3.A “ 最终就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的人”的说法绝对,原文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二)‎ ‎4. D E(选对一项得 2 分)A 项“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没有依据;B 项原文只说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但不能称之为“深受”,尤其是后来“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C 萧红是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的。 ‎ ‎5. B B 项中“《生死场》表现民族苦难”主要是从萧红作品内容出发,“激发、增强读者 的忧患意识”则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谈阅读萧红作品的感受,这些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中所说的萧红写作的“自由的风格”。‎ ‎ 6.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态的规训,也没有其他作家的文人气;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和非女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的。 ‎ ‎①—④“独一无二”部分一点 2 分,任答两点 3 分,⑤—⑥“贫民”部分任答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 ‎(三)‎ ‎7.C A 项,“女孩年轻而成熟,所以她有天真的一面,并且相信爱情的存在”强加因果,同 时“她有天真的一面”与原文“她没有年轻到天真的程度”不符。B 项,“准确无误”不准确,原文是 “尽管差一点走过了”;D 项,“他们二人并没有共同语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面对屏幕时就简单得多”可知,他们二人是受现代科技影响,有了人际交往障碍。 ‎ ‎8.①标题照应了文章的内容。“神迷路了”照应了文章中“霹雳弗兰德斯”乐队的《神迷路了》及文章结尾处“永远地迷路了”。(1 分)②“神迷路了”的深层含意是指漂亮的女孩和聪明的 男孩摆脱了对以“导航仪”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依赖,全身心地投入爱,享受爱。(2 分)③该标题富 有内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能引发读者的思考。(2 分)‎ ‎9.①文章中反复出现“他是男人,认识路”在于强调这个男孩并没有完全被现代科技绑 架,他的一些能力并没有退化;②“他是男人,认识路”与“永远地迷路了”看似矛盾,实际上揭示 了人不能被科技绑架的主题;③为最终他把导航仪扔出车窗作了铺垫。(答出一点得 2 分。言之成理即 可)(解答本题时,可以从“作用”入手,回答时注意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从结构上来看, 后文有“他把导航仪扔出车窗”与“他是男人,认识路”‎ 照应。从内容上来看,一是注意揭示其深层 的含意,尤其是“认识路”的内涵;二是注意其与“永远地迷路了”的关系,这一点与主题相关。)‎ 二(一)‎ ‎10.B ‎11.C(“赞颂”一词错误,谥号有褒有贬。)‎ ‎12.C(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 ‎13.(1) 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转战并追赶败北的士兵,于是修复了宁远的各个营寨,来控制贼人的交通要道。‎ ‎(“堑”“北”“冲”各1分,“御之于寒岭下”状语后置句1分,语意1分)‎ ‎(2) 郝质跑到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走的,罪过是在我这里,我愿意代替蔺千受死。”彦博钦佩他的节义,释放了他们两个。‎ ‎(“趋” “去”“壮”“两释之”各1分,语意1分)‎ 参考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轻的时候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在道中遇到数千西夏骑兵劫夺,郝质在前开路,奋力作战,斩杀数百人、获得数百匹马。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转战并追赶败北的士兵,于是修复了宁远的各个营寨,来控制敌人的交通要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陈述他前后立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路钤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统帅城西的部队。回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贼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曰:“(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了,而亭子被烧了。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走的,罪过是在我这里,愿意代替蔺千受死。"彦博钦佩他的节义,(最后)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路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为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帝召他回京负责宫中警卫。后来又改任去统领马军。英宗即位,他被调任为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去世,帝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为侍中,谥号武庄。‎ 郝质治理军队有纪律,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家的钱不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帮助。平时自己遵循节俭的原则,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很讲信义。田朏因没法挽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还把女儿嫁给了董氏。他自从做官,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 ‎(二)‎ ‎14.A C (A项,“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理解有误,从下文看应是清晨之景。C项,“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说法错误,“荒寒”的理解不准确。 评分标准: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3分。 ‎ ‎15.①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最后两句通过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每点3分。 意思答对即可) ‎ ‎(三)‎ ‎16(1)香远益清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17. 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使用错误。‚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使用正确ƒ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使用错误。④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用正确。⑤自命不凡:强调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使用正确。⑥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8.C A:句式杂糅B:中途易辙:D重点和优先语意重复 ‎19. B ‎20.(5分)①就是患上了强迫症(1分) ②后者表现为反复做一些行为(2分) ③有人因为反复洗手(2分)‎ ‎21.‎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错误姿势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表现的病状是颈性眩晕;现在的 治疗方法,主要是牵引和针刀治疗,两种方法各有优点,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治疗方案。‎ ‎(内容完整2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连贯2分)‎ 四.‎ ‎22作文(评分标准参见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