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05课+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投资,是家学之脉,是国之典藏……它能够烁耀古今,让无数人为之痴迷,不仅源自收藏是有形财富与无形财富的综合体,具有无尽的文化魅力和无法估量的财富指征,还因为在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中,始终贯穿着、臆匿着一种内在的力量——人的创造力的实现。‎ 但凡具有价值、能够据为一己之有、能够分门别类的物品,都可以收藏,可谓包罗万象。收藏文化博大精深,想要搞收藏,必须先学习。需要熟读书本知识,研究自己喜爱的收藏门类:有多少种材质、多少种工艺、每个朝代的特点、鉴定的方法、保藏的方法等,更要多看珍品,多把玩实物,在智性的学理认知和感性的审美认知中,形成自己的收藏观和价值观,然后,秉持着这种观念在茫茫人世间“淘宝”。‎ 这种文化学习和专业研究之后的再运用,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再创造。由于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文化修养、审美取向、研究方向等各有不同或侧重,即便是同一个时期相同收藏门类的收藏者,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收藏观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当一个人对某一类藏品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看到被常人漠视的问题,发现其独特性与价值。因此,每一位藏家的收藏都各具特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爱好者大多是有心人,知识积累使他们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力,所以他们常常会抢先一步,获得还未得到人们重视的藏品或第一手资料。他们或许会一直致力于熟知的领域,也可能会发现被埋没的藏品或全新的收藏领域。正是在这种从无到有的收藏观的建构中,在与之相对应的价值彰显者一一藏品的收获中,收藏者体味着精神的充实与满足。‎ 真正的收藏家不仅仅满足于“收”,重心更在于“藏”。真正的收藏也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的保护,更是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其中不乏新的发现和创见。在历经曲折或艰辛将一件件心爱之物收至身边之后,藏家的志趣便由对藏品的获取转移到对藏品的解读。在时藏品的材料、工艺、历史渊塬等信息的艰辛考据中,藏品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内涵逐渐清晰地展现在藏家面前。结论或许平淡无奇,或许有惊人的发现,在这种亲历亲为的学术梳理中,藏品成为某一段历史或某一类文化的见证或注解。这不仅为藏家增添了更多的乐趣、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也是对收藏文化的丰富、对家学的厚积甚至是对国家文化物质遗产的保护与整理。‎ 保护之外,更是一种创造。通过收藏行为和藏品的研究、整理与展示,收藏家成为某种价值标准的建构者。特别是当普通收藏转变为专业收藏,成为有针对性的、专题性的购藏、收集与研究,当一件件或许并不起眼的藏品组合为一个序列,这时,藏家所收藏的也就不仅仅是历史的一个个注解,而是另一种历史的书写和另一种文化的开创。‎ ‎(选自徐红梅《收藏需要开创》)‎ ‎1.下列关于“收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藏是一种有形财富与无形财富的综合体,从古至今都让人痴迷,它是一种对个人、家庭、国家都有益的文化。‎ B.只要物品有价值,可据为已有并能够分门别类,都可作为收藏对象。如果要从事收藏,必须先具备相关的知识。‎ C.同一件藏品,在不同的收藏者眼中其收藏价值也不会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会有异于他人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D.收藏由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组成,是对物质文化的保护,也是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其过程还可能形成新的见解。‎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熟读书本知识研究自己所喜爱的收藏门类获得智性的学理认识,通过多把玩实物来提高感性的审美认知,这两点是淘到宝贝的前提。‎ B.对收藏专业知识的运用,有文化再创造的成分,在这个创造过程中,收藏者更容易看到被常人漠视的问题,发现藏品的独特性及其价值。‎ C.有收藏者可以在被埋没的藏品或在全新的收藏领域中建立起自己收藏观,并在此过程中彰显出藏品的价值,也让自己体会到精神的满足。‎ D.藏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等内涵是在藏品被藏家历尽曲折或艰辛收至身边,并对其材料、工艺、历史渊源等信息考据之后才出现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少了人的开创,藏品的内涵和外延就无法继续丰富,其文化魅力和财富指征也会大打折扣,收藏文化也可能会因此而减色。‎ B.收藏者的前瞻性和判断力助其率先获得人们尚未重视的藏品或资料,显示出他们自己的收藏特色,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收藏观。‎ C.经过对藏品亲力亲为的学术梳理,收藏家能够获得乐趣、积累财富,并使藏品成为历史或文化的注解,同时也丰富了收藏文化。‎ D ‎.收藏家研究、整理和展示藏品,建构某种价值标准并将一个个历史注解有序组合,就有可能书写另一种历史,开创另一种文化。‎ ‎【答案】‎ ‎1.C ‎2.D ‎3.B ‎3.收藏者的收藏特色并不是通过获得藏品资料的过程显示出来的,而是在经历、修养、收藏品、价值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了部分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助长“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等问题。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科学认识文化产业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   文化产业的娱乐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等,让人们放松身心、活动肌体、交流情感;文化产业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大众在消费、使用、享受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时,受到主流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在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等问题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维护政党主张、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权威等方面。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功能。失去了娱乐功能,文化产品不够喜闻乐见、丰富多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教育功能,文化产业就没有精神和价值支撑,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坚持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   ‎ ‎ 既着眼于满足受众需求,又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应把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同时应注意,文化产业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而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应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增强文化企业的责任意识,纠正一些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努力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   既追求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没有市场就没有文化产业。如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既遵循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律,又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既体现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体现主流价值观念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品和产品。‎ ‎  既充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又注重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如果放任文化市场自发运行,就容易导致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文化企业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文化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   既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又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但要把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成为文化产业优势,必须充分把握现代受众的接受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换,形成既有教育性又有娱乐性,民族特色鲜明、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    (选自《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功能)‎ ‎1.下列关于“文化产业”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 A.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但文化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大众口味,“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盛行。‎ ‎  B.文化产业主要通过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等让人们放松身心、活动肌体、交流情感,促进民族团结来实现它的娱乐功能。‎ ‎  C.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的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D.受主流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大众在消费、使用、享受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时,在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等问题上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这便是文化产业的教育功能。‎ ‎2.关于“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二者关系”‎ ‎,下列信息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教育功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娱乐功能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动力。没有娱乐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 ‎  B.文化产业应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增强文化企业的责任意识,纠正一些文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 ‎  C.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若放任文化市场自发运行,就容易导致文化企业因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因而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能。‎ ‎  D.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完成对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这有利于把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成为文化产业优势。‎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如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而没有文化产业就没有市场。‎ ‎  B.遵循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规律,就会影响文化产品的市场效益,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让文化产品不能体现主流价值观念。‎ ‎  C.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职能,坚持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D.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换,会深受市场欢迎,但也会使转换后的传统文化失去民族特色。‎ ‎【答案】‎ ‎1.C ‎2.B ‎3.C ‎3.A项,应是没有市场就没有文化产业;B项,二者是可以统一兼顾的,不是绝对对立的;D项,见最后一段末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墨家思想体系充满了伟大的人道主义色彩与科学精神,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它依然是那么熠熠生辉。可见,历史留下的未必尽是精华,淘汰的也未必尽是垃圾。‎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以裘褐为衣,以歧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而不能像孔夫子那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自传入中华以后,一直香火不绝,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这些都是纯粹世俗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节选自陈玉明《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 ‎1.下列关于墨家消亡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禁欲主义方面佛教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香火不绝,所以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足以解释一切,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B.历史保留下来的未必尽是精华,淘汰掉了的也未必尽是垃圾。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在历史进程中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 C.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不足以成为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D.墨家既不能提供给门徒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不能提供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B.虽然墨家在短暂的辉煌后,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其思想体系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依然充满了伟大的人道主义色彩与科学精神。‎ C.墨家有自己的组织,与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来的佛教相类,胡适更视其为一种宗教,所以在探讨其消亡时,可拿墨家与佛教、道教来做比较。‎ D.佛教使信徒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必须,使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影响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墨家下场如此悲凉,不是其思想不够高明,其消亡大约有内因,也有外因。‎ B ‎.墨家要求其信徒要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而道教没有太多禁欲的规定,生活似乎要幸福得多。‎ C.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墨家方可免于沦亡。‎ D.虽然墨家已成遥远的绝响,但墨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倘若能够返本开新,墨家亦未必不能造福于今。‎ ‎【答案】‎ ‎1.B ‎2.A ‎3.C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