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因为。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于是。艺术的目的是自身。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政治则是权力领域。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掩饰,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D.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因而政治与艺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 B.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内容.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太直露,作品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任何事物,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B.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导致权力迫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社会和政治变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答案】‎ ‎1.C ‎2.B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C.“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选C。‎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文中无此意思表达。所以选B。‎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失当、无中生有等问题。比对分析后可知,A.“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说法太绝对,以偏概全。所以选A。‎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日:“朕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u):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4.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 ‎【答案】‎ ‎4.C ‎5.A ‎6.B ‎7.(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 ‎(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如名词、虚词、固定结构等。就本题而言,“者”“则”“岂”都是虚词,这些虚词的前或后需要断开。再结合文段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本题的断句就不难了。所以选C。‎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知识需要平时记忆,还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A.“别号”一般是自己起的。所以选A。‎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仔细辨析一些细小差别,准确作答。B.“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错误,根据上下文,可知“表臣方鞫之”中“之”指代“武官”的这个案件。所以选B。‎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出来。本题要准确翻译以下内容:(1)所以:用来……的;壅蔽:堵塞蒙蔽;咎:怪罪;黜:罢免。(2)会:碰上,恰逢;发:打开;振贷:救济;德:感激。‎ ‎【备注】参考译文:‎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考中大观三年进士,提拔为通州司理。陈罐被贬住在当地,一见面就器重他。有个叫盛章的人,是朱劭的同党,曾想买一名女仆,有个武官先得到该女仆,盛章诬陷武官罪名,武官被关进监狱。‎ 吴表臣正好审理这个案子。郡中武将说:“知道有个叫盛待制的吗?”吴表臣假装不知道。最终平反了这件事。多次做官做到监察御史。‎ 皇帝正向往儒家学说,吴表臣请求挑选讲官来补益皇帝的道德,而且对古今的成功和失败,边防上的利和害。详细研讨探究。从此朝廷下诏开办经学讲席。近臣有人请求任用蔡京的党徒.侍御史沈与求请求明确指出这个人来,公开进行眨斥谴责,当权的人不高兴,剥夺了沈与求的言官职责。吴表臣抗争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请恢复沈与求的官职来开拓进言之路。”‎ 当时防备秋天可能发生战事,讨论选择守边防的人,忧虑缺乏将才。吴表臣说:“好坏分明。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顺从的道理。现在选取忠义不屈服的人,越级提拔使用,岂止是可以鼓励保卫边疆,策划谋略方面也可以依靠。”于是陈敏等十几人逐渐被任用。过了很久。因病请求调往地方任职,凭着直秘阁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 宰相打算让吴表臣担任检正,皇帝说:“我自己将要任用他。”于是授任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因议论事情意见不同被罢免,昊表臣上奏挽留他。授任提点浙西刑狱,召入朝廷担任秘书少监,并修撰《哲宗实录》。皇帝到达建康,下诏任命吴表臣兼任留司参议官,授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两位国公要外出跟从老师学习,昊表臣又兼任翊善。皇帝说:“两位国公读书很有进步,是您的功劳。”调任礼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当时秦桧想派吴表臣出使金国谈判边界问题,秦桧指着政事堂说:“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吴表臣不回答。又因议论大礼的事违背了圣意。罢官离去。‎ 不久起用为婺州知州。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过了三年,请求领祠禄,进升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在家住了几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吴表臣晚自号湛然居士,日常生活和没有做官时没有两样,乡里人评论推崇吴表臣清淡简约。‎ ‎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①。‎ 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②静玩禁闱问。‎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③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④照玉山⑤。‎ ‎【注】①直:值班。②仙郎:指崔大。③九门:指皇宫。④金波:指月光。⑤玉山:即“玉山颓”,指人醉倒之状。‎ ‎8.《唐宋诗醇》评此诗曰:“绚烂之极。乃造平淡。”本诗“绚烂”和“平淡”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8.“绚烂”指诗中景色浓烈、光彩耀眼,“平淡”指诗中的语言自然而不加雕饰。本诗所描写的中秋良宵深宫禁闱中的月色景观是富丽堂皇、飞金流彩、令人目眩的;而诗人却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来表现。‎ ‎9.①对友人禁中闲适惬意生活的欣羡之情。从“仙郎静玩禁闱问”“海内无如此地闲”等句可以看出友人赏月时的那种悠闲自在、恬静自得之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欣羡之情。②对友人孤独、寂寞、惆怅的同情。从“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可以看出友人月夜在宫中独自值班时的寂寥、幽清而生的孤寂,诗人对友人的遭遇产生了同情。③对友人的思念,对自己在宫中生活的怀念。诗题中“八月十五日夜”,表明了诗作的特定时间,自然引起对友人的思念;诗题中“怀禁中清景”,直抒胸臆,表明诗人怀念宫中生活。‎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绚烂”和“平淡”说的是诗歌的语言特点,“平淡”指的是语言质朴自然,“绚烂”指的是诗歌描写的景色热烈。解答时从诗歌描写的内容特点分析“绚烂”,从语言风格角度分析“平淡”。‎ ‎9.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需先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词句,还需要分析诗歌的意象。“怀”直接抒发怀念之情;“静玩”“海内无如此地闲”表现了对朋友“对酒玩月”的羡慕之情;“独醉”“惆怅”写出了朋友的孤独、落寞,寄寓了对朋友的同情。‎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             ,             ”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的赞誉和责难。‎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豁达面对” “赞誉和责难”,“占地之广”“楼阁之高”,“思念家乡”“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誉”“沮”“覆”“勒”等易错字的书写。‎ 三、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秋节 贾大山 ‎①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给你,馋猴儿。”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 ‎“怎么,你没买月饼?”‎ 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他叫春生,是生产队长。“我没买。”淑贞笑笑说。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 ‎“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这就去买。”淑贞说着,拉上冬冬朝街里走去。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 淑贞从供销社回来,西院的严四老汉蹲在院里,正和春生说话。严四老汉是个戏迷,平日爱说爱唱,总是乐呵呵的。今天却沉着脸,满怀心事地说:“春生,我家老二过年要结婚了,你看我那房子……”‎ ‎“不是种上麦子就盖吗?”“唉,人有百算,天有一算。盖房子。办喜事,我还指望分一次红哩。可是咱那棉花……”“不要紧。”春生笑着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如去年的好,可咱们的副业不少。再说棉也不是全不行了,村南那四十亩,一棵树上还平均六个半桃哩。”‎ ‎“这么说,分红没问题?” “没问题。”‎ ‎“我那房子……”‎ ‎“盖,种上麦子就盖!”春生庄重地说。‎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行!”严四老汉站起来.哼着京戏“八月十五月光明喏”。乐呵呵地走了。‎ ‎“春生哥,我这作业组长没法儿干了!”“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我领导不了严老八。”腊月开始告状了,“今天耕地,严老八耕了四亩半,韩玉林也耕了四亩半。两人一样记工,他不干。他骂我浑蛋,骂你„„也是浑蛋!”‎ 春生望着渐渐升高的月亮,副队长双锁磨磨蹭蹭地来了:“春生,村西那片棉花,还浇不浇?”双锁做工作好犯冷热病。村西的棉花长相不好,严重地打击了他的情绪。春生反问道:“你看呢?”‎ ‎“我看,浇不浇都一样。”“胡说。”春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子,翻开说,“浇不浇怎么会一样呢?”双锁接过日记本,按亮手电,只见那一页上有几行钢笔字,写得很清秀:‎ 棉花后期浇与不浇对比试验:浇水的。百朵重569克.衣分39.4.品级129;不浇的,百朵重537克,衣分38.6.品级129。‎ 双锁看罢。愣了一下,嘿嘿笑道:“你叉把我战胜啦,我挪机子去吧!”春生眼睛一亮,瞅定腊月,“你和老八大伯吵架啦?”“光吵没骂。”‎ ‎“哎呀,难•隆他骂咱们浑蛋哩。”春生反倒咯咯地笑了,“今天耕地。玉林大叔耕的是头遍,老八大伯耕的是二遍。耕二遍的要挑垄沟、摊山沟;耕头遍的不挑垄沟,不摊山沟。两人一样记工,是不合理。看来咱们的劳动定额还需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哩。”“几时研究?”“明天黑夜。”春生说着,猛然抓住腊月胳膊,“腊月,吃了饭没?”“没哩。”‎ ‎“不要走了,就在这里吃吧,今夜有趟美差。”‎ ‎②月亮升上枣树的梢头。淑贞把剩下的两个月饼刚刚收拾到篮子里,春生回来了。淑贞一见,不由吃了一惊。他满面灰尘,走路仄仄晃晃,好像踩在棉花垛上一样。他朝枣树上一靠,两腿一软,身子顺着树干慢慢滑下去、滑下去,蹲在地上了。淑贞近前一看,又见他脊梁上湿漉漉的,散发着一股汗腥味儿。淑贞忙问:“你们又去装火车啦?”‎ 春生点点头,眼睛也懒得睁,微微一笑,说:“你猜,我们装了多少?”“我猜不出。”‎ ‎“我们卸了七百包盐,装了七百包粮食,给队里挣回„„”他用手背掩着嘴角,打了个哈欠,“……五十六块钱……”‎ ‎“几个人?”“六个。”‎ 淑贞眉毛一颤,呆呆地望着春生清瘦的脸。七百包盐,七百包粮食,那是两万八千斤的重量啊!她心疼地说:“吃个月饼吧,走时你吃得不多。”‎ 淑贞收拾饭桌的时候,无意中朝篮子里一看,仍然有两个月饼;细一检查,篮子里少了一个昨天贴的玉黍饼子。她赶紧走到屋里,只见春生斜在炕上,已经响起均匀的鼻息。她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轻轻摇了几下。想叫醒他。他翻了个身,突然说道:“盖,种上麦子就盖!分红没有问题……”说罢,咯咯笑了两声,又响起均匀的鼻息。‎ 淑贞不忍打断他的好梦,轻轻地走出来,坐在院里的蒲团上。③院子里月光如水。格外安静,格外凉爽。西院里,严四老汉还没有睡,快乐的歌唱声里带了几分醉意:‎ ‎“八月十五……月光明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春生回到家中,知道淑贞没有买月饼给孩子吃,对妻子养成的吝啬习惯很不满,他认为一年就一个中秋节,应该让孩子过个好节。‎ B.淑贞面对丈夫的责怪,却不招惹丈夫生气。表现了她的逆来顺受;而当丈夫因为扛包劳累而归时,非常心疼他,又表现出她的温柔体贴。‎ C.小说中两次写到严四老汉唱“八月十五月光明喏”,前后照应,既突显了严四老汉对春生的信任,又体现了他对生活、未来充满希望。‎ D.小说描写腊月向春生告状,说给耕一样地的“严老八”和“韩玉林”记一样的“工”,被严老八骂“浑蛋”,这是为了表现腊月的无能。‎ E.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干部和队员的形象,他们性格各异,小说时代特色鲜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2)小说画横线的三处自然环境描写整体上有什么作用?第一、三处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春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文坛上多一些贾大山,小说就会多一些纯净。”请结合全文,从主题、人物、情节、手法四个方面探析本文所体现的“纯净”。‎ ‎【答案】(1)EC ‎(2)①三处自然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以“月亮”为中心的自然环境描写贯穿全文,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三处自然环境描写照应了小说的标题;②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又营造了节日祥和、喜庆的气氛;③第三处象征暗示出人们心情的愉悦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①尽心尽责,认真细致。他耐心了解队员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他对棉花后期管理的知识认真细致地记录。②勇于担当,信守承诺。严四老汉盖房子、给儿子办喜事担心不能分红,春生承诺分红;为了完成分红的承诺,他与腊月等人去火车站卸货赚钱。③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他让妻子给孩子买月饼过中秋节、梦中的欢笑,都体现了春生的乐观,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 ‎(4)①从主题上来看,小说主要写了春生解决双锁、腊月工作上的问题以及为严四老汉筹款去做工的故事,反映了新时代青年干部为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工作作风,体现出了他们纯洁干净的思想观念。②从人物塑造来看,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春生,还是次要人物严四老汉、淑贞、双锁、腊月,都体现出农村那种淳朴善良的“纯净”。③从情节上来看,一些作家过分追求离奇的情节,脱离现实,而本文故事情节简洁明快,选材贴近生活,显得“纯净”。④从描写手法上来看,小说采用白描手法,用简洁的人物对话构思行文,使小说更显“纯净”。‎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对妻子养成的吝啬习惯很不满”说法错误,春生的话是心疼老婆孩子。B.“表现了她的逆来顺受”错误,是为了表现“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D.“为了表现腊月的无能”说法错误,是为了衬托春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所以选CE。‎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烘托人物形象等。这三处的环境描写分别处于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写到了“月亮”,有线索作用,并扣住了标题。一、三处的划线句,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相关内容有,春生答应给严四老汉家盖房子,于是组织人去扛包挣钱,这说明他信守承诺,勇于担当。“春生反倒咯咯地笑了”“咯咯笑了两声,又响起均匀的鼻息”说明春生乐观快乐。帮助腊月和双锁解决问题,说明他有能力,有责任心。‎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从主题、人物、情节、手法四个方面探析本文所体现的“纯净”。主题方面的“纯净”应从主题是“真善美”的这个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纯净”则从人物品行方面考虑;情节的“纯净”则从情节的简洁、不枝不蔓考虑;手法的“纯净”则从手法简单,不花哨考虑。‎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918年夏,章乃器从杭州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当练习生。翌年,他便辞职来到北京。此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给年轻的章乃器以极深刻的影响。l927年3月,北伐军占领了上海。章乃器欢欣万分,和人们一起走上街头欢呼北伐的胜利。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转入低潮。‎ ‎1932年章乃器主持创立了国内第一家完全由国人创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 章乃器为中国征信所制定了一套严密科学的工作制度,使该所的调查工作效率极高,受到了社会的赞扬。章乃器不仅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而且他还是一位有成就的经济理论家,同时,他是一位共产党的同情者、支持者。 ‎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武汉地下党的领导人杨贤江经常将款项汇到上海,通过章乃器存入浙江实业银行,保护党的活动经费。30年代初,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一些同志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处境危险,生活困难,章乃器的三弟共产党员章郁庵便通过章乃器把这些同志安排到章乃器创办的中国征信所挂名支薪,隐蔽待命。‎ ‎1935年12月,章乃器与马相伯、沈钧儒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章乃器与沈钧儒、史良等前往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请愿,提出立即对日抗战,开放民众救国运动,保障言论出版、结社自由,释放政治犯,停止内战等要求。这时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的救国主张后,章乃器同沈钧儒、陶行知、邹韬奋四人发表署名文章.公开表示赞同。文章发表后,国内外反响很大。‎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l936年11月23日凌晨,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被国民党当局无理逮捕,成为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七位爱国领袖被捕后20天,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于国内外形势,1937年7月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释放“七君子”。章乃器出狱后,斗志不减,将他在狱中撰写的《抗日必胜论》和《民众基本论》正式出版。‎ ‎1938年3月,章乃器应安徽省主席李宗仁邀请,出任省财政厅长兼安徽省银行董事长。在任职期间,他了解到新四军军饷很困难,便以统一税收的名义,报请省政府每月补助新四军3万元。章乃器著述的《资本主义国际与中国》《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等,也使其成为经济界首屈一指的理论专家,尤其是《中国货币金融问题》,在海外都影响极大。是当时研究中国经济的最权威著作,他的许多理论甚至影响了日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比如坚持中国货币独立,提倡“废两改元”,都有划时代意义。也因为这理论实践两手硬的本钱,他还被上海两家大学聘为教授,主讲经济,甚至到了“听者塞窗”的地步。‎ 抗战胜利后,章乃器积极从事民主运动。l946年2月,“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大会”在校场口广场举行,到场群众万余。国民党当局派出特务暴徒殴打与会群众,受伤、失踪者达六十余人,制造了“校场口血案”。事发后,章乃器、郭沫若、阎宝航即向公众披露了血案真相,强烈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法西斯暴行。‎ ‎1952年他出任共和国第一任粮食部长,他提出粮食的科学加工、储运等管理目标,确立了经济核算制。半个世纪的新中国粮政史上。只有50年代有利润盈余。‎ ‎1958年,章乃器被先后撤销了所有的职务。从此,章乃器开始了漫长的家居生活。对于一个精力充沛的实干家来说,失去工作的权利是最大的痛苦,但是他没有沉沦于痛苦之中,他每日手不释卷。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及各种专著,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 ‎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震撼了中国大地。一天,几个大汉气势汹汹地对章乃器说:“你在安徽曾与张劲夫有过来往,张劲夫是叛徒,你写一份证明材料。”章乃器冷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张劲夫是叛徒。无从写起。”来人威胁他:“你不写,罪上加罪。”章乃器一把扯过让他写材料的纸,撕成碎片,声色俱厉地说:“我不会歪曲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彻底为章乃器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和地位。‎ ‎(摘编自翟作君、王蕙炎《章乃器——中共的诤友》等)‎ 相关链接:‎ ‎①解放前,因战乱,很多文物流落到社会上,价格很低。章乃器用自己的薪水,以及从抗战时创立的上川公司抽回资金购买文物并收藏。到1954年,他已经积存了三个房间的文物,其中不乏精品。他将近两千件文物精品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历史人物——章乃器》)‎ ‎②官可以不做,人总是要做的。——章乃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章乃器从商业学校毕业后进人银行工作,后来他来到北京,正碰上五四运动爆发,这场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对章乃器影响深远。‎ B.章乃器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他又和一些人向国民党请愿,提出对抗战,提出保障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等多项抗日主张。‎ C.章乃器和救国会的其他六个领袖被国民党逮捕,这是著名的“七君子”事件,受这件事的影响,不久之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D.抗战胜利后,章乃器积极从事民主运动,他参与组织了“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大会”,大会遭到国民党当局的破坏和镇压。‎ E.章乃器一生经历曲折艰难,遭遇过很多风雨。他曾失去了所有职务。“文革”中遭受冲击,但最终党为他彻底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和地位。‎ ‎(2)文中说“(章乃器)是一位共产党的同情者、支持者”,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章乃器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章乃器说:“官可以不做,人总是要做的。”章乃器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EA ‎(2)①大革命失败后.章乃器参与保护党的活动经费,帮助共产党员隐藏身份;②抗战前夕,章乃器等人赞同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的主张;③抗战期间。章乃器在安徽任职时,设法资助新四军。‎ ‎(3)①章乃器创立了国内第一家完全由国人创办的信用调查机构;②章乃器的一些经济著作在海外影响很大,他的一些观点具有划时代意义;③章乃器确立了经济核算制,使上个世纪50年代粮政盈利,这很不容易。‎ ‎(4)①爱国主义精神。抗战前夕,章乃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被捕入狱,出狱后斗志不减。②不惧强权,正直敢言。章乃器等人向公众公开“校场口血案”真相,抗议国民党的暴行。③无私奉献。章乃器把自己购买来的巨量文物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④在逆境中依然平静乐观。作为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在失去工作后没有沉沦,而去阅读大量著作,写下几百万字的笔记。⑤铮铮铁骨,不屈服。文革中,章乃器被几个大汉威胁写诬陷他人的材料,他义正辞严地予以拒绝,保持了一个君子的本色。‎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分析的每一个重点,注意结合语境,注意语言表述的不同。B.“保障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等多项抗日主张”说法错误,因为“保障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不属于“抗日主张”;C.“受这件事的影响”错误,两件事没有必然联系;D.“他参与组织了‘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大会’”文中没提到他参加,只是说“章乃器、郭沫若、阎宝航即向公众披露了血案真相”。所以选AE。‎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相关信息在第四段、第五段、第七段,要加以归纳整合。‎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相关信息在第二段、第七段、第九段,要加以归纳整合。‎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鉴赏人物形象、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通过分析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的优秀的精神品质。由“欢呼北伐的胜利”“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章乃器与沈钧儒、史良等前往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请愿,提出立即对日抗战”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精神。“‘校场口血案’。事发后,章乃器、郭沫若、阎宝航即向公众披露了血案真相,强烈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法西斯暴行”“七君子”事件说明他具有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精神。被撤职后的做法,说明他宁静淡泊。“文革”中的事件说明他有正义,有硬骨头精神。“相关链接”部分反映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中,作者以三句极为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编辑们的群体形象,此三句看似轻巧,却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作者惨淡经营的成果。‎ ‎②新任会长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成立商会,旨在加强南通同乡与其他旅法华人之间的合作,三人成虎,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尽绵薄之力。‎ ‎③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在微博上称,一些经济学者对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几乎毫无研究,天天侃侃而谈,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④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听取真话、实事求是可以兴国安邦。身为官员,要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要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而非明哲保身。‎ ‎⑤国民党中常委江硕平表示,感谢洪秀柱完成现阶段任务,抛砖引玉,对党贡献很多,当前本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需共同努力。‎ ‎⑥只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在加大生态治理、促进包容性发展方面形成合力,就能够克服各种挑战形成的惊涛骇浪,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航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时注意要从词语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和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分析可知,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此处使用正确。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不合语境。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褒贬不当。明哲保身: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使用正确。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谦敬不当。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使用正确。所以选B。‎ ‎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在继承古代书院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可取部分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是当代书院面临的共同课题。‎ B.农业部与阿里巴巴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商合作协议,双方实现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 C.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建成后,盘锦市政府与学校合作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区位、产业、科研优势合理配置,成为全市产学研结合的火车头。‎ D.要做到吸烟即被查,铁路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否则,不加大资金投入,有人吸烟而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进而禁烟得不到真正落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见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结构混乱,“实现……达成合作”句式杂糅,可删去“实现”或“达成”;C.偷换主语,“成为”的主语应是“学校”,在“成为”前加“学校”;D.重复赘余,“否则”包含“不加大资金投入”的内容,可删去“不加大资金投入”。所以选A。‎ ‎ ‎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老年人在跑步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脚踝的位置落在膝盖正下方  ①  偏后一点,这样当膝盖弯曲的时候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此外,尽量用前脚掌落地,重心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  ② 偏离这个受力点,  ③ 会增加对膝盖的冲击。最后  ④ 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左摇右摆,不应该过度向前迈步或者摆臂幅度太大,膝盖的正面能承受最多压力。摇摆太多  ⑤ 会改变重心的位置,  ⑥ 使膝盖承受更多的冲击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或 如果 就 还 / 进而 B 并 因为 可能 因此 就 导致 C 还要 一旦 / 一定 虽然 从而 D / 若 必定 务必 可能 因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关联词语的使用要熟悉关联词之间的搭配,还要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可用排除法,由“此外”“最后”等词语可知,④和前面构成并列关系,所以排除“因此”;③处不能选表绝对意思的“必定”;⑤处的后面应是“摇摆太多”的结果,所以⑤不能选“虽然”。所以选A。‎ ‎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今人们的卫生条件好了,却更容易生病。除了环境的影响,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 刻意追求无菌环境有关。于是各种名目的杀菌剂轮番上阵,却发现“更安全”条件下的身体反而会被一个小小的感冒病毒击垮。我们不禁反问:  ①  ?其实免疫系统也需要历练,需要一个锻炼后成长强大的过程。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  ②  ,甚至不堪一击。只有让身体适当“任性”,特别是接触些无害细菌,接受环境的适度刺激,  ③  ,身体会更健康。‎ ‎【答案】①无菌真的有必要吗  ②使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   ③我们的免疫系统才会更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答此题要读懂文段的内容要点,理清文段的思路脉络,根据上下文和关键词语确定所补写的句子内容。①前面的内容谈的是“刻意追求无菌环境”,导致“身体反而会被一个小小的感冒病毒击垮”,由“反问”和“?”,可推知①的内容;②应填写“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的结果;“让身体适当‘任性’”和“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是相对的,③应填写“让身体适当‘任性’”后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 ‎17.下面是我国发行的“全民阅读”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主要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 ‎ ‎【答案】图形由书本、灯泡和抽象的树形、果实构成。书上的门和窗分别代表通向知识的大门和开启智慧之窗;抽象树代表从书本中吸收养分茁壮成长;灯泡代表智慧的光芒;各类抽象果实代表人类的不同知识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说明,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寓意要围绕“全民阅读”,联系“阅读”的意义分析。‎ ‎ 五、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孩子,遇见一只猫,他会跟猫交谈。头顶飞过一只鸟,他会跟鸟交谈。在一丛花面前,他会跟花交谈。看书的时候,他会跟故事里的各种角色交谈。就算是屋子里什么也没有,他会跟自己交谈。后来,他长大了,他跟朋友交谈,跟同事交谈,跟客户交谈。然而,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当他面对一只猫、一只鸟、一丛花、一本书时,却变得沉默无语。‎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材料讲的是一个人“孩子”时和“长大了”的行为。“孩子”时,和自然万物交流,和书中的角色交流,甚至可以和自己交流。这些交流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心的真实反映。“长大了”,“他跟朋友交谈,跟同事交谈,跟客户交谈”,这些交流有的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但有的却是应酬。“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当他面对一只猫、一只鸟、一丛花、一本书时,却变得沉默无语”,长大后的他,不再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了,童真消失了。从一个人的变化情况来看,一个人长大了,交际能力增强了,但是内心世界却空虚了。因此可围绕“成长的得与失”来立意。具体可写“留住童真”“莫让岁月卷走了童真”“成熟也需要童真”“长大了,也要守住心底的童真”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