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1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 出题人:段飞 2017-10-19‎ 本试卷总分160分(150+10),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常识( 共8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C.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宋祖英、周杰伦的“英伦合唱”,成了今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仍然没有“牛”过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 D.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①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脍炙人口的事。 ②但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科幻小说却命运多舛,长期遭受人们的误解、冷落和歧视,如今这种局面并未得到多少改观。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为了给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两个多小时。 ⑤保守势力虽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阴魂不散。 ⑥昨天,我在大街上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萍水相逢,回想当年,感慨良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B.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在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 ‎ ‎ A 总是 ‎ 既然 ‎ 而 ‎ /‎ ‎ 但是 ‎ 从而 B 都 ‎ 如果 ‎ /‎ ‎ 固然 ‎ 而且 ‎ 因此 C 可是 ‎ 倘若 ‎ 那么 ‎ 既 ‎ /‎ ‎ 所以 D 却 与其 ‎ 所以 ‎ 虽然 ‎ 反而 ‎ /‎ ‎5、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与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 B、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田园归居》,《田园归居》写于他回归田园之初,文中反映作者浓厚的归隐思想,表现出其对农村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C、《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章回小说,作者围绕以孙权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吴国、刘备为代表的魏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小说有“拥曹反刘”的倾向,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D、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的主人公疯疯癫癫、到处游荡,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尽管他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嫉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崇高伟大的。‎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B、目吴会于云间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不过数仞而下 ‎7、下面加粗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聊乘化以归尽  聊:依赖 B.犹有所待者也  待:等待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从 ‎8、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而莫之夭阏者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节选)‎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接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企图 ‎10.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报告、诉说)不许 D.是以区区(拳拳之心)不能废远 ‎11.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13.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明确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二)课外阅读(20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五。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       属:撰写  B.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 财物                  C.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坐:坐守  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寤:睡觉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17.下列各项推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判断。          B.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都显的过于炫耀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王勃才能不足以居“四杰”之首,又恃才傲物,这使议论者特别是杨炯十分不服。杨便制造舆论,认为王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后来的处境不顺。 ‎ ‎18.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翻译: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沛王府。      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翻译:士人想要走得长远,应该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翻译:王勃自恃才华,不看重财物,被同僚所嫉恨。      D、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翻译:小吏(看后)一次次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起急视说“天才啊!”‎ ‎19。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为( )(2分)‎ A.勃 属 文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B.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C.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D.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 2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4分,共8分) ①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8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本题共两问(8分)‎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2.小说阅读(16分)‎ 送羊                                                                李德霞   我和母亲赶着羊群走出村口时,日头就要坠到西山背后了。   ‎ 下午,镇食品站的王站长在我们村收了四十只羊。我们村在山旮旯里,拉羊的车进不来,王站长就想从我们村雇个人往山外送羊。送一只羊两毛钱,四十只就是八块钱。母亲好不容易争来这份差事,忙喊来刚刚放学到家的我,让我和她一块儿往山外送羊。   路上,母亲对我说:“等把羊送到山外,挣了钱,娘给你买热烧饼吃,再去扯几尺布,给你缝个新书包。”我抿嘴笑着,使劲地摇着羊鞭,撵羊的劲头更足了。出村不远,从对面的山坡上围过来一群羊。母亲担心两群羊混杂在一起,叫我盯紧点。原来,那群羊是母亲娘家村的,放羊人是母亲的六叔,我叫他六姥爷。隔老远,六姥爷就冲母亲打招呼:“是凤英啊,给食品站送羊啊?”   母亲说:“是啊,是啊,六叔还没回呀?”   六姥爷把羊群撵到一边,拎着羊铲踱过来,看着我们送的羊说:“凤英,六叔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行不?”   母亲笑着说:“六叔,你说。”   六姥爷把羊铲戳到地上说:“叔有十只羊,个头小一点,下的羔也少,想跟你送的羊调换几只。”   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摇摇头说:“不行吧,六叔你看,我送的羊人家都涂了抹子的呀。”   六姥爷弯腰逮住一只羊,用手捏了捏羊背上的抹子,然后直起腰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得意地说:“抹子是油漆的,六叔这儿也有。六叔把换给你的羊也涂上抹子不就成了,保准你不会出事。嘿嘿。”   母亲没辙了。想了半天,母亲又说:“六叔,我送羊可是挣了人家钱的呀,咱咋能干这事?”   “羊不是公家的吗?要是你自家的,六叔提也不提。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母亲为难极了。六姥爷又说:“六叔也不白求你。这样吧,调换一只,六叔给你两毛钱。”   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想,是我给母亲解围的时候了。我抡起鞭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噼噼啪啪,一顿猛抽。羊群受了惊,你追我赶,蜂拥着朝前冲去。我和母亲紧撵着羊群,听不清六姥爷在背后嚷嚷什么。   出了山口,天已黑透。十几里山路,走得我两腿酸软,肚子也咕咕叫起来。   王站长早已等在村口,见我们到来,忙把我们领到村头的一个大院门口。门楼上吊一盏大汽灯,贼亮贼亮的。一辆拉羊车就停在一旁。王站长对母亲说:“大姐,你们娘俩先歇个脚,等我们装完羊,就给你钱。”母亲放松地点点头,拉着我坐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几个村里人帮着往车上装羊。奇怪的是,每抓到一只羊,临上车前,王站长总要猫下腰,拿手电照照羊肚子,然后再送到车上去。我悄悄问母亲:“他照啥呢?”母亲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四十只羊就要装完了。母亲凑过去说:“王站长,你刚才拿手电照啥呢?”   王站长不说话,提起一只羊腿让母亲看。   王站长说:“是这样的。上次,我也从山里收了几十只羊,也是雇人送到这里的,等回到食品站才发现,有一半的羊被人半道上调了包,大的换成小的,肥的换成瘦的……所以,下午在你们村收羊时,我除了在羊背上涂了抹子,还在羊肚子上加了个抹子……我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并不是针对大姐的,哈哈哈……”   好悬啊!我和母亲相视一笑。   王站长掏出十块钱说:“大姐拿着,这是你的工钱。过年我要是去你们村收羊的话,还雇你送羊。”   母亲掏遍口袋,只掏出一块钱。母亲尴尬地搓着手说:“我零钱不够,王站长就给八块吧。”   王站长说:“不用找,拿着吧。多出的两块钱,送孩子吧。”   母亲不安地说:“那咋成啊?”   王站长伸手摸摸我的头:“小家伙,饿坏了吧?走,到屋里吃饭去!”   母亲赶忙说:“不了不了,我们这就回去。”   王站长不让,拉着我的手朝屋里走。饭是莜面鱼鱼,我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那个香啊,我一气吃下两大碗。 ‎ ‎  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最后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圆又大的月亮”是母亲美德的象征,也渲染了快乐的气氛,善良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就连月亮都是又圆又大的。 ‎ ‎ B.王站长是个气量狭小的人,装羊时,每装一只羊,都要拿手电看看羊肚子上的抹子,看半道上大羊是否被人换成小的,肥的是否换成瘦的。 ‎ ‎ C.原来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他早已被王站长识破了,王站长为公的精明措施让人叹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信度。“我”是一位线索人物,故事情节通过“我”的叙述展开,使小说更加自然真切。 ‎ ‎ E.小说涉及四个人物:母亲、我、王站长和六姥爷。六姥爷是中心人物,他给羊背加抹子衬托了王站长的精明;他提出给母亲加钱换羊,反衬了母亲的美德。 ‎ ‎2. 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 ‎3.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五、默写(10分,每空1分)‎ ‎23.课文名篇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包含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而未来还来得及补救的两句是: , 。2、《滕王阁序》中的“ , ”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水天一色的动人画面。‎ ‎3、在《逍遥游》中,包含庄子认为真正能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神人无功, 。 ‎ ‎4、《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家中在外没有近亲,在家没有僮仆,无人照料的两句是: , 。 ‎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的猜疑,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 , 。‎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24.完成下列两道语用题(1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两个小题。(5分) 2004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春夏之交,应中国共产党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 ‎ 陈水扁 连战 宋楚瑜 连、宋访问大陆前 ‎44%‎ ‎31%‎ ‎29%‎ 连、宋访问大陆后 ‎39%‎ ‎47%‎ ‎35%‎ ‎   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答:                                                                        ②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                                                                      ‎ ‎2、下面是某班长在一次班会上的结束语,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同学们都积极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 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 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也是大家的责任。‎ ‎25附加选做题(附加分10分)(不考虑平仄)‎ 1. 联系《滕王阁序》所学知识,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下联。(5分)‎ 上联:滕王何在?惟剩高阁千秋,怜画栋朱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下联: 。‎ ‎2、著名风景区洪椿坪,以植被茂盛为特色,到处绿叶连云,翠色似海,春夏之际,雾气弥漫,故名“洪椿晓雨”。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请你以《逍遥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为典,补出下联。(5分)‎ 上联:佛祖凭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下联: 。‎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期中1答案 ‎1A2B3D4B5C6A7C8B9B10B11D12B13B14A15B16B17D18C19B ‎1、A ‎2、B ‎3D4B ‎5、 C。“孙权为代表的蜀国”‎ ‎6、A.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为名词动用。‎ ‎7、C. (A.聊:姑且;B.待:等待;D.  听:答应,允许)‎ ‎8、B.为状语后置,其他为宾语前置。‎ ‎9、B 10. 答案:B 11. 答案:D 12. 答案:B ‎13. 答案:B错在“明确”二字;“致使”不当,是恳请君王收回成命。‎ ‎14A(B. 物,别人、他人,古人常如此称自己之外的人; C. 坐,因为; D. 寤,睡醒,与“寐”相对。‎ ‎15.B(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 表目的 / 表时间  C 表转折 / 表修饰  D 于是 / 因为)‎ ‎16.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17.D(杨炯并无制造舆论,他的看法也是“议者谓染”,是大家本都认为是如此的。而且,杨的本意是卢照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些。他这一议论并不直接针对王勃,对其一生的不幸更未起到任何影响。) 18.C 19.B 20见译文 译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陷害)之兆头。”(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使诸王矛盾。)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址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南海,他堕水而亡,时年二十五。‎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的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父亲王福畤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址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遂成: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21 。1.[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均为E级。颔联主要从野菊的生长环境、际遇来表现野菊馨香、高洁。(2)考查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野菊的形象隐含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 ‎22.(10分)(1)【AD】(B“气量狭小的人”错,C“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文中无依据,E“六姥爷是中心人物”错,注意“他衬托”三个字) ‎ ‎(2)①“我”用此举解除了母亲的困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有利于母亲“诚实”“善良”性格的表现。③突出了“我”的机智,给小说人物描写增添了亮丽的一笔。(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 ‎(3)①诚实守信。送羊路上拒绝六姥爷换羊的要求,把羊群原样不变地送给王站长。②勤劳能干。为了挣钱养家,她不怕辛苦,争来送羊的差事。③善良。六姥爷要换羊,她急得要掉泪,也没有出言伤害对方。④关爱孩子。一心想着孩子的生活学习。 (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三点即可 ‎23(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至人无己,圣人无名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4(10分)‎ ‎1.(5分)①连、宋访问大陆后,他们的民意支持率大幅上升。而陈水扁的民意支持率则大幅下降。(2分)‎ ‎②台湾民众拥护祖国统一,“台独”不得人心。(2分)‎ ‎2.(5分)‎ ‎25(评分档为0/2/5分。)‎ ‎1.阎公能传,全仗书生一序,语东南宾客,莫轻看过路才人。‎ ‎2.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26(60分)‎ 审题立意 ‎  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 ‎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  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你看江河湖海,到处都是千帆竞渡;你看城市乡村,处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生活是公平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间,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是淘汰出局。‎ ‎  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 ‎  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 ‎  第二、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的人心灵更纯净,内心更安静,他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看天边云卷云舒。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不为艰难困苦而却步,不为鲜花掌声而迷失,方显英雄本色。高山无语,深水无波。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轻盈飘逸。‎ ‎  满分作文 ‎  01、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  邓淑欣 ‎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对此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竞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新,今有航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争,安然处世?‎ ‎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在人类社会中一朵“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的“吃潮”“冰箱潮”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底层扫街工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丽外衣东山再起。‎ ‎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概全地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赛场上不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们皆意有所郁结,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的价值,今天的我们谈何“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吐温就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枪实干。‎ ‎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次机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02、不争方能得始终 方子茵 ‎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当今社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纯粹之事,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18岁生日的信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争。”诚然,诸如居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不与人竞争,不抱着处处攻击他人、处处带刺提刀防人、处处不予人以活路的竞争心,才有陶潜之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才有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才有竹林七贤“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淡泊。‎ ‎  古时崇尚无为,却从来都非无所作为,而反观今时,却处处提倡着只为名利与竞争的处世之道。有人说,竞争心能促进社会发展。诚然,有竞争心并非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也确是人之常情。但看今日之社会,电影市场上,导演为竞争票房、争抢话题,而越发肆无忌惮,下跪炒作之事层出不穷,微博排片之战更是司空见惯;而房地产大亨为竞争钱财、竞争土地资源,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各大演员花旦,为竞争知名度,争相以私事博尺度、占话题,而忘却了自己演艺之本心。岂不悲哉!‎ 我想,只有逍遥无所待,不背负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去行事,才能方得始终,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