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清(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清(2016-12)

灵宝一高2016-2017学年度上期第二次月清考试 高二语文 ‎ 命题人:王慧丽 审题人:李秀霞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开春鞭春劝农,端午驱邪避瘟,金秋荐新祭祖,腊月祭灶扫尘……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节日里,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端午节给孩子们涂抹雄黄、戴上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 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吉祥如意。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如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术、禁忌等直接相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祓禊、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戴各种节物,则是为了驱鬼。到后来,这些待遇慢慢地不再为神独占,而变成人神共享。节日也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中秋拜月,变成了赏月、玩月……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如桃符、门神、辟邪剑等,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村社、庙会。后时,商贩咸集,游人如织,乞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村杜、庙会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 ‎ 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不可无节日,节日不可无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1.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期体现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规律性,民间节日中的春祈、夏 伏、秋报、冬腊等活动与生产中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等活动相对应。‎ B.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在节日里,人们尽享天 伦之乐,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互赠节礼,使节日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C.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活动仍存活 在民众的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D.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摆脱了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但在村社、‎ 庙会上,乞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和生活生产的节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张弛有度。‎ B.诸多贵人伦、重亲情的礼俗活动,让中国人从传统节日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 C.隋唐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风俗迅速向娱乐方向转变,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 ‎ D.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相关,人们对人寿年丰、吉祥平安的祈望是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的永恒推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有两大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要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民俗活动有抹雄黄、插艾蒿、吃粽子等。‎ B.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节日祝祭活动可以强化人们的家族意识和血缘亲情,所以现在有不少专家倡议将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为“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也是我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节俗活动尽管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群众性。‎ D.传统节俗的功能先后经历了敬天祈年、驱灾避邪、娱神驱鬼、人神共享、人神共欢等阶段,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身。‎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 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 B.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持节:节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7、把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5分)‎ ‎ ‎ ‎(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5分)‎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寒 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 副使①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②。‎ ‎【注】①淳化二年,王禹偁因抗疏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②撰碑钱: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 ‎8、“稚子就花拈蛱蝶”一句写得精妙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 ‎ ‎ ‎ ‎ ‎ ‎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 ‎ ‎ ‎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 (1)《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陆谷孙:低调的“老神仙”‎ ‎ 曹刚 刘建芳 ‎74岁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陆谷孙,被学生们昵称为“陆老神仙”。‎ 如今,年过古稀的陆先生保持着非常规律而忙碌的生活节奏——每天早晨7时左右起床;早餐后,快速浏览当天英语新闻;紧接着,开始为明年即将付梓的《中华汉英大词典》审改校样。从这个学期开始,74岁的陆先生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这件让他牵挂了20多年的事。‎ 提及陆先生,他的得意门生、词典编纂团队亲密战友、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高永伟的语气里充满敬意。“陆老执教四十年,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课,直到本学期才因身体问题,暂时离开复旦的讲台。他的英美散文课是很多复旦毕业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2012年,陆先生以最高票被学生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顶桂冠。高永伟介绍,陆老一直认为教书育人,哪怕只能影响到一两个人,也是一件乐事。几年前,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陆老曾把讲台搬上微博,在那里化身“陆老神仙”,与网友探讨“小清新”“萌”等新兴词汇的准确英译。无论在网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那个乐观的老顽童,与弟子们亲密互动,是活词典,也是教科书。去年11月开始,他回归内心,独享静思,专注于词典编纂,不再更新微博。‎ ‎“陆老神仙”负责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那时,《英汉大词典》刚编完,这一干又是20多年。从“文革”期间被“发配去与字打交道”——编新《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便开始与词典结缘,一编就是一辈子。1991年出版《英汉大词典》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一字一句的苦心斟酌的背后,是一个求索者青丝变白发的不懈追求。传说在欧洲,惩罚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词典,而在陆先生眼里,这份极为枯燥而漫长的工作,却乐趣无穷。‎ 在复旦从教数十载,陆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言传身教,给弟子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回忆起当年跟随老师编纂《英汉大词典》第二版的经历时,高永伟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2001年底,我跟随陆先生读博,他首先让我们新人通读第一版,那时我们会把一本词典拆掉,随身带着,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他想让我们培养对词典的感觉,包括一些微观结构、布局……先仔细通读,综合多方意见,参考众多资料,反复补充、修订、审定,然后还有层层审稿和校稿。”说这些话的时候,高永伟的语调不自觉地变得温和起来,他说,“有陆老在,我们做得很安心。” ,‎ 让高永伟印象最深的,是陆先生的淡泊名利——他很少接受采访,颁奖也是避之不及。四年前的师德标兵奖,就是高永伟代领的,“他太忙了,不想生活受到过多打扰,也不愿把时间费在领奖典礼上”。最近荣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先生一如往常般低调,就像他面对媒体时反复译调的那样: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功劳,不能一个人顶着一组人的名义去拿奖。‎ 孜孜不倦的“陆老神仙”,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思维,对词典的未来发展也有自己的构想,他认为,以后的词典应该充满互动性,使用者同时也是编写者,互动性就像维基百科一样。他说自己编词典是寻章摘句老雕虫,时下也需要更多精通科技的数字化人才。‎ 修订、审定、审稿……一部词典在问世前要经历层层打磨,编纂者若无兴趣,无疑会深受煎熬。在陆先生身边耳濡目染,高永伟早已学会享受这一份沉默、低调而内涵丰富的工作。“要培养对新词的敏感,你或许是第一个找到它最准确中文释义的人,你无形中会成为一个新词的发明者,这种乐趣难以言表。词典是文化的忠实记载者,看词典就像在看一幅历史画卷,这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么?”说这话时,高永伟眼中闪动着灼人的光芒。‎ ‎(摘编自《新民晚报》‎2014年12月17日)‎ 相关链接 ‎ ①陆谷孙个性鲜明、敢于高调议论说猛话,比如近几年有人建议降低高考英语权重时,已古稀之年的他“不合时宜”地反驳,中国人的英语学得多却粗燥,“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称”,不该减少而应加强;《英汉大词典》修订发布,他直截了当说估计每一百页就有一处错。  (人民日报《陆谷孙,还是太少》)‎ ‎②我要说的是,我、你们——任何人,都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请注意是“更好”,不是“最好”。这是一种强调个人终生修养并提升自己的“精英主义”,如果让我解释,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追求超越——注意:是‘超越,而非‘卓越’,超越的当然是自我”;第二句,“求智向善”;第三句,“不断抵近一—抵近的目的地自然是彼岸”。如果我说我们需要这样的精英主义,在座的“愤青”会反对吗?我这三句话其实只是给柏拉图转述的苏格拉底的名言“悟到自已无知才是最大的智慧”作了个脚注而已。‎ ‎(陆谷孙2009年为复旦大学青年学生演讲《高等教育不应只批量生产拜物教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陆谷孙人生的最好写照。陆谷孙教本科生、编词典等工作,为低调的他赢得了他并不怎样看重的各种荣誉。‎ ‎ B.陆谷孙教书、编词典四十年,年龄虽大了,但思想依然年轻。他把讲台搬上微博,与网友交流,甚至设想将来的词典要有互动性。‎ ‎ C.陆谷孙最初并不很愿意去编词典,他是被“发配”去编新《英汉大词典》的,但最终这份极枯燥而漫长的工作给他带来了无穷乐趣。‎ ‎ D.为了通晓世情,与时代接轨,也为了编词典时准确英译新兴词汇,陆谷孙开通了个人微博;同样,为了专心编词典,他又关闭了它。‎ ‎ E.陆谷孙教书,得到学生的髙度认可;编辞典,获得社会给予的很大荣誉,他做这些事很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们。‎ ‎(2)陆谷孙的“低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写高永伟,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一贯“低调”的陆谷孙,为什么会有“高调”的议论?你如何理解“低调”和“高 ‎ 调”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①回首往昔,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我扼腕喟叹:本以为来日方长,可有时候,没有赶紧完成的心愿,转眼就错过了。‎ ‎②出猎之际,他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阑珊,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③近些年来,对各种资料多方涉猎,日积月累,细大不捐,搜罗了一大堆,我不想自秘,即写成此书,期与大家共享。‎ ‎④极度热衷于医学,以悬壶济世为梦想的谭允贤,在程朱理学盛行的背景下,亦步亦趋地追寻着理想,实在令人感动。 ‎ ‎ ⑤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 ⑥日本经济寅吃卯粮,特别是在通货紧缩情况下,政府债务的实际负担还在增加,更关键的是找不到解决的出路。‎ ‎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B.中美双方应增加战略互信,坚持求同存异,不断挖掘潜力,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层次水平,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新动力。‎ ‎ C.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3次、每次l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者相比,前者视力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 D.看到细弱的蜘蛛捕捉苍蝇的情景,看到瘦小的蚂蚁们扛着一只巨大的甲虫凯旋而归的景象,谁能不倍感敬畏呢? ‎ ‎ 14.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英国此次引进中式教育法, ① 作为对原有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 ② 彻底抛弃原有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借鉴中式教育的优势, ③ 提高教学水平。 ④ 从根本上来说,中式教育法无法完全取代英国原有模式, ⑤ 两国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有太多 ⑥ 不同。‎ A.‎ ‎/‎ 不是 从而 因为 而 的 B.‎ 是 并未 ‎/‎ 然而 虽然 的 C.‎ 只是 而非 以 但 因为 ‎/‎ D.‎ 与其说是 不如说是 进而 虽然 ‎/‎ 的 ‎ ‎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事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2个字。(5分)‎ ‎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① ,是颈椎病最重要的诱因之一。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一动不动,双手不停地操作着鼠标和键盘,颈部僵硬着一动不动,正是诱发颈椎病“最佳时间”。除此之外, ② ,使得很多人忽视了正常的锻炼,而且,由于体位不变,颈椎长期处于某些特定体位,颈背部肌肉总是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肌肉水肿、痉挛,甚至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 ③ 。‎ ‎ 16.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要,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 ‎ ‎ ‎ ‎ ‎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6月以来,多座城市遭遇强暴雨“洗礼”。群众守望相助、温暖彼此,用爱心和道义点亮城市文明的灯塔。抗洪抢险第一线,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以血肉之躯和时间赛跑,他们的脚泡白、脱皮,令人心疼。“前方积水,您请绕行”“不惧雨水,为您送餐”“井盖丢失,我在守候”“此处排水,您勿靠近”“管道堵塞,我来排险”,一个个坚守的身影,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 这情景,也许正应了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月考答案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1.D(“乞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于文无据。从倒数第二段的描述看,村社、庙会节俗活动丰富多彩,多种功能兼备。)‎ ‎2.C(“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理解有误,原文说“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隐含两个信息:其一,变成手工艺品之后,“厌胜的节物时品”才具有了审美价值;其二,具有审美价值不意味取代了原有的价值。)‎ ‎3. D(“先后经历了”不合文意,在很多传统节俗里,“敬天祈年、驱灾避邪、娱神驱鬼、人神共享、人神共欢”等功能是同时兼有的,只是从长期历史发展来看,某些功能渐渐弱化,而某些功能得到凸显。)‎ ‎ 4、D ‎ 5、B(“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 6、D (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 ‎ 7、(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各1分,大意1分。)‎ ‎ (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宾语前置句;以上点各1分,大意2分。)‎ ‎ 8、【参考答案】此句描写的是小孩子慢慢靠近花朵轻拈蝴蝶的景象。(2分)其中的“就”字写小孩子为捉蝴蝶而慢慢靠近的动作,“拈”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孩子捉蝴蝶时动作的轻、慢。诗人通过动作描写尽显儿童的天真之态。(3分)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生需先筛选出诗句中传神的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数词、叠词等),再结合句子加以解释,最后分析这个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9、【参考答案】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里风光的喜爱,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同时也能洒脱看待的感情。(2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小孩子捉蝴蝶,人家系秋千,雨后郊原新绿,巷陌春阴禁火等画面,透露出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息,表达对山里风光的喜爱;尾联写自己官位清闲,劝解自己不要惆怅,还可用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换取酒钱的洒脱之情。(4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情感的理解。题干要求是对全诗的情感的分析,因此要全面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小注中的信息很重要,不可忽视。解题思路是先概括全诗情感,再结合诗句逐点分析。‎ ‎10、(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参考译文】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问 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 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 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 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 认为他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 ‎ 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 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 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 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习,无钱交纳拜师的费,阴凤于是就抵押了他 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 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 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 。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 ,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 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 法律。不久调任卫尉卿。    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 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 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 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 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业,到这里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 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 “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当时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 ‎11、(1)B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他并不怎样看重的各种荣誉”不准确,原文“陆先生以最高票被学生选为‘复旦十大杰出教授’”。在其荣誉无数的一生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项桂冠。C“并不很愿意”在文中没有根据。D“为了编词典时准确英译……”文中无据,另外,“为了专心编词典,他又关闭了它”,表述也不准确。‎ ‎(2)①执教四十载。陆谷孙直到74岁身体不适,都一直坚持为本科生登台授课,②编纂词典。陆谷孙从“文革”期间被“发配”去编词典起,面对这份极为枯燥的工作,一编就是一辈子,编了两本词典。③淡泊名利。都很少接受采访,对登台领奖避之唯恐不及;对荣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陆谷孙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编词典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是集体功劳,不能一个人顶着一组人的名义去拿奖。(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高永伟是陆谷孙的高足,是词典编纂团队的重要一员,写高永伟的学问、身份就从侧面写出了老师陆谷孙的学问和学术地位。②从高永伟的亲身见闻、感受的角度来写,陆谷孙的事迹显得更真实动人,形象更丰满鲜活。③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感,使传记的内容更丰富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原因:①作为教育者的担当和责任。陆谷孙把教书育人看成一件“乐事”,更是一种责任,在有人建议降低英语权重时,作为教育者,他敢于“不合时宜”地反驳。②对青年的呵护和责任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人要终生提升自己的修养问题时,陆谷孙敢于站出来大声疾呼,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关系:①“低调”是指陆谷孙做人的淡泊名利,没有名利的羁绊,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顾虑;“高调”指的是陆谷孙在面对需要表明态度时就会旗帜鲜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②“低调”和“高调”的本质都是认真、负责。(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2. B 【解析】①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争于做某事,使用正确。②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尽;指意趣、兴致将尽;语素“阑珊”的意思理解反了,“意兴阑珊”可改为“意兴正浓”。③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使用正确。④亦步亦趋: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贬义词,感情色彩用错。⑤漠不关心:漠,冷漠,冷淡;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也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从搭配来看,不能带宾语,多作谓语。⑥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使用正确。‎ ‎13. C 【解析】A.语序不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搭配不当,“增加战略互信”可改为“增进战略互信”。D.成分赘余,“凯旋”,战胜归来,含有“归”的意思,可将“而归”删去。‎ ‎14. C ‎15. ①颈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 ②长期桌前痴迷游戏 ③最终患上颈椎病 ‎(答对一条给1分,答对两份条给3分,答对三条给5分)‎ ‎16.答:①该标志由浪花、双手和双弧线构成的圆形构成。②浪花表示海峡;双手表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圆形将浪花和双手包容,整体寓意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和谐”、“圆融”,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 【参考立意】暴雨降临,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得以凸显。抢险救灾的军队、武警、公安人员,坚守岗位的公务人员和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筑牢“城市防线”。战士在大提上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生命的极限,保护父老乡亲的家园;交警在瓢泼大雨中疏导交通,确保城市运行通畅;医护人员冒雨出动,救护生命;你交司机哪怕空车运行也不放松,接送回家的市民……坚守来自责任与担当,付出传递真情与温暖,大爱之城,坚不可摧。灾难面前,我们用行动温暖彼此。这种温暖,既是爱心的力量,也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灾难面前,我们用担当守护城市。这种担当,既是责任的彰显,也是打造安全之城的付出与努力。可以就责任,坚守、人性、爱心、温暖、众志成城、尊重生命等角度来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