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3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2013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备考攻略】 知识储备 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 1.选材内容 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反映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又 与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更受命题者的青睐。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时 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色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或当今中国发展中的 重大理论(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 的各种文化现象或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容易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2.设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对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目的是考查考生阅读 文章的细心度。这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设题方式,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 生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理解。 (3)偷换概念。命题者有意将原文中的词语(概念)用具有一定干扰作用的非等值词语(概念)替换下 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乱。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 息,已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已然;或 然表述为必然,必然表述为或然。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把握。 (5)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目的是考查考生审题的认真、细 心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张冠李戴。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 A,与对象 B 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 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力。 (8)强加关系。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并不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常见的为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 内容,以这种逻辑关系的句子表达出来,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逻辑关系的理解、判断。 (9)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目的在于考 查考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细心度。 (10)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不明确,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迅速理解句意、文意的能力。 答题模板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不少考生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做法是:一开始就跳过文本直接看题 目,然后对照原文逐一查找选项的信息。其实这是一个解题的误区,往往会使考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最终的解题效果是事倍功平-通读全文,了解文本的说明或阐释对象及其大致属性,标识一些关键句(如 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对文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是解题的基本前提。 (2)审准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前,一定要冷静、细心地审题,了解命题 者的要求、意图。一些富有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和一些在语文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一致认为,“审 准试题,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度其实是一个固定值,他们的应考经验只不过是在告诉我们“审 题”的重要性罢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3)明确区间,筛选信息。对照选项(或主观题的题目),在原文中准确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区间, 并迅速筛选出与选项(或题目)对应的有效信息,是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必要步骤,无论是客观题 还是主观题。 (4)仔细推敲,细心辨别。筛选出有效信息后,就要结合题干要求,逐一推敲、辨别各个选项中哪 一个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在这一环节应该联想到前面提到的“设题技巧”,并灵活地从不同的“思维角度” 出发,作出全面、具体的比较。 (5)确定答案,细心验证。有了以上四个环节,考生可以判定一个(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是 多个)选项是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答题的结束,考生还应该将得到的这个“答案”进行验证,或代人原 文,或再度与文本信息对照比较,戴再次权衡诸选项的取舍,总之,要再作一次冷静的求证、检验,力求 万无一失。 高考真题 (2011 全国新课标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 “,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 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 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 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 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 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 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 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 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 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 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 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 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 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 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 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 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 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 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 为经典,用 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 礼的一 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 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 工的演唱来呈献。 答案:A 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 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 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 , 跟 卿 士 的 “ 献 诗 陈 志 ” 没 有 什 么 不 同 。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 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 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 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 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 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 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B 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 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2011 全国大纲卷)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 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 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 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 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 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 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 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 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 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 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 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 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 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 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 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 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 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 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 罗 斯 民 族 的 苦 难 , 而 且 唱 出 了 人 类 共 同 的 苦 难 , 所 以 它 引 起 了 全 世 界 听 众 的 共 鸣 。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以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 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 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 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 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答案:B 解析:原文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因而“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 错。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 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 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 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答案:A 解析:西方古代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 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 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 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答案:C 解析:“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文中无据,可参考 D 项。 (2011 北京卷)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 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城镇居民生活提供 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 在 A 市 J 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使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 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 10 厘米、高约 30 厘米)组成, 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 枝、杂草都可粉碎适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 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 的灰分只有 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需求。 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 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比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 S 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 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 9 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 1.5 亿千瓦时,实现了我 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 D 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 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他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 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 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了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 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 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 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C.利用秸秆酶酵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 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参考答案】C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5.文中谈到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有“几个关键技术”请根据文意简答这是些什么技术。(5 分) 【参考答案】汽爆分离技术、酶解过程技术、制造纤维素酶技术、提纯脱水技术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 【各地模拟】 第 13 单元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 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 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 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 “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 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 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 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 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 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 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侹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 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 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 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 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 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 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 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 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 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 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 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 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 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 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 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选自《学术文化随笔·诗学篇—— 意与境》,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意境及相关概念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境是指艺术家在作品创造中主观情志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成功的意境可以使 读者沉浸其中。 B.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 的新的审美境界。 C. 意境的形成可以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D.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境一旦形成,即和原 来的意象脱离了关系。 2.对文中材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 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 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 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准确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 动时的心理体验。 3.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境生于象”,即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后人对刘禹锡说 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B.“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 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 自由翱翔其间。 D.借鉴英美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界的 困境,也更有助于把握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叶朗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 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 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 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 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 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 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 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 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 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 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 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 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 20 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 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 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 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 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 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 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选自 2009 年 1 月 19 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 B.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 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C.某些以偏概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 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 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 品的重要任务。 D.中国文化中那些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 的东西。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要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 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 出无穷的魅力。 C.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 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D.我们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正视“人肉搜索”的双重效应 徐瑞哲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成一大热词。 古时江湖悬赏,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唤作“人肉”。而对于“人肉搜索引擎”,网络版“百度 百科”这样解释: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 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 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几乎成了网络侦探,在巴黎抢夺金晶火炬者,众网民搜之;四川范老师震中落跑,众网 民搜之;“辽宁女”哀悼日辱骂灾民,众网民搜之;“虐猫女”视频激起公愤,众网民搜之;婚外情丈夫致 妻自杀,众网民搜之……一道帖子,好比寻人启事,发动万千网友,终将此人找到。于是,当事者在现实 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可遁逃地承受众目睽睽的评说甚至讨伐。 有人说,“人肉搜索”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何况网上 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也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由于网络是个隐身世界,留在网上 的恶言恶行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现,对自认为可以胡言乱语发泄一气扬长而去者形成了 一种约束和威慑。最典型者莫过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网友提出质 疑,许多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有根有据的论点并互相印证,自发形成一股网络舆论,“周老虎”徒留 笑柄。“人肉搜索”的出现,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老话构成了挑战。 不过,“人肉搜索”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标。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 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进而不顾对方的隐私保护权利,将其姓名、电话、住址、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 公布,就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比如,最近一名网名“Die 豹”的重庆女大学生发表“地震很舒坦”的寻 衅言论,被“人肉搜索”出真实的相片、姓名、职业,不得不休学以避压力,就引发了对于新的网络暴力 形式的担忧。更进一步说,“人肉搜索”的价值标准,也仅仅是基于一个群体对于另一个人的判断。而自 认为真理在握造成“多数人的专制”,其实距现代文明准则愈行愈远,这样的教训,曾经留给我们惨痛的 记忆,年轻的网民们也自当引以为鉴。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把握,值得搜索发起人、每个参与人,以及相关 论坛网站的版主、管理员等三思以自律。 “人肉搜索”从形式上讲,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等机械搜索的智能搜索,也是一种基于大规模、大 范围集体协作与共享的网上活动。如果得到正确的引领,可起扬善之功,比如锁定造谣生事的小人,也可 以找寻震后失散的亲友们、稀有血型的匹配者……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其为虐之害也不容小觑。 网络舆论空间每天都在发展,如何及时科学有效地加以引导,应是一个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的课题。(选 自 2008 年 7 月 24 日《解放日报》) 1.本文认为人肉搜索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的,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网上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对网上的恶言恶行者形成 一种约束和威摄。 B.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甚至将其姓名、电话、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公 布,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 C.“人肉搜索”的价值标准,仅仅是基于一个群体对另一个人的判断,这样做其实距现代文明准则愈 行愈远。 D.网络舆论空间每天都在发展,“人肉搜索”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其为虐之害也不容小觑。 2.下列对“人肉搜索”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的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是一人提问、八方 回应的人性化的搜索过程。 B.是一种智能搜索,从而使得搜索不再枯燥乏味。 C.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等机械搜索的智能搜索,也是一种基于大规模、大范围集体协作与共享的 网上活动。 D.几乎成了网络侦探,能够将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承受众目睽睽 的评说甚至讨伐。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肉搜索”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 B.一方面“人肉搜索”有其善良初衷,但另一方面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会引发新的网络暴力。 C.“人肉搜索”一个很大的好处在于,它对那些自以为可以在网络上胡言乱语者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威 摄。 D.如何对“人肉搜索”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引导,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成为了一个要 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的课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2010 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南方朔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 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 19 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 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 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 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 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 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 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 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是以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 17 世纪时中 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 0.75%, 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 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 提出中关“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 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 2009 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 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 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 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 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 的多着哪!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 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选自 2010 年第 1 期《南 风窗》) 1.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C.弱者“ 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 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 “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 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 3.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 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 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 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 时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 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 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 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 “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 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 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 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 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 “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 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 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 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 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 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 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 13000 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 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 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 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 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 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选自 2010 年 2 月 1 日“中国网”)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 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指称的是中 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 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 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 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 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 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 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 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 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 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当语言死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 7000 种 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 200 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 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 国有 129 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 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 如中国有 1000 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 100 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 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 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 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 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 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 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 200 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 150 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 300 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 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的优劣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 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 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 80%的人口讲 83 种主要语言,剩下的 6000 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 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 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 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 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 500 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 kallawaya 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 只能由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 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 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 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 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摘自 2010 年第 2 期《读者》) 1.下列有关“语言濒危”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语言的灭绝速度, 比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还要快得多。 B.目前,语言的消亡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每两个星期之后就至少有一种语言会悄无声息地从 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C.中国的 129 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活力很低,有超过二十种的语言处于濒危状态,云南的阿 奴语、新疆的塔塔语就在其列。 D.说某种语言的人日益减少,或者说某种语言的人大都开始放弃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都是某种语言濒危的信号。 2.下列与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相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据哈里森教授的统计,世界 80%的人口讲 83 种主要语言,其余的 6000 多种语言的信息只储存在 人们的记忆里,十分脆弱。 B.哈里森教授在谈到语言的优劣问题时认为,只有学过两种语言的人才会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 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 C.一种语言中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 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被哈里森教授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D.哈里森教授认为,语言也是人类的财富,每一种语言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 起来,都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 的空壳了。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 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已经被冲击成同一的、 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无论损失多少历史、文 化或者物种都不可怕。 参考答案: 一、1.D(与升华并非毫无关系。)2.B(A.是为了证明“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目的在 于指出人们在引用和发挥“境生于象外”时的误解。C.以偏概全,是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主要“不是 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 D.是形象说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非“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 体验”。 )3.C(A.“境生于象”并不等于“境生于象外”。B.第二点属“境生于象外”的含义。D. 生硬 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没有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 特征。) 二、1.C(此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其表意恰与原文相反。) 2.D(与原文中“那些 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 不相符。)3.D(此项说法太绝对。提升软实力靠的不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 内涵,还有其他方面。) 三、1.A(说的是“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2.A(B.因果关系不成立。C.原文的表述是“从形式上 讲,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D.是对其作用的描述。)3.C(A.只是某些人的观点。B.表述绝对化,原文 说的是“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是一个假设性命题。D.原文中看不出有关“正引起越来越多人 的关注”的内容。) 四、 1.C(因果倒置。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东方主义” 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 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2.B(“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 “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 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有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 结。) 3.C(A 项“看似困难,实则容易”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B 项“使中国人不再有”“并能够”都过于 绝对。D 项“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正确,原文是“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可见 文章强调的是“西方”对“东方”,不是“相互”的,“异文化”说成“不同民族”是偷换概念。) 五、 1.C(“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修饰语而非中心语,偷换概念。) 2.D(“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 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偷换概念(结果→前提),时间(阶段)错位。) 3.D(A.张冠李戴,应归入“子”部,非“集”部;B.强加因果,原因是“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 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C.强拉因果,原因是“现 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六、 1.B(“每两个星期之后就至少有一种语言会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错。原文是“平均每隔 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 2.B.(“只有学过两种语言的人才会知道”错,原文是“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 3.A(B.“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错,原文是“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 而不在于人数”。C.“已经被冲击成”错,原文是“将被冲击成”。 D.“无论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 种都不可怕”错,原文是“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