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新面貌。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重视并尝试这一题材的创作,他们以文学笔触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艺术化再现。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去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就有散文《流水似的走马》《遥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大森林》、中篇小说《蘑菇圈》等多部生态题材作品。 从作品思想内涵来看,早期生态文学创作者往往直接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以此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近年涌现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多地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态更加理性。如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没有单纯渲染挖掘虫草的行为对草原植被的破坏,而是更加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应该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等民生举措紧密联系起来。 在文学表现力方面,生态文学创作也获得进展,生态文学作品正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谱系、多样化的社会视角,带给读者更加丰富新鲜的阅读体验。此前生态文学作家的笔墨往往倾注于对原始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的奇观化赞美,对栖居于原始自然环境中人们生活的传奇式讲述,进而与当代现实生活形成对比。简单地说,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在近年来的生态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作家开始用多样化笔触表达丰富立体的情感,展现良性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很多作家也开始在生态文学写作中重视融入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地还原生态环境获得改善、科学生态观念建立的过程。如艾平中篇小说《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通过老牧民在不同牧区的现场感受,呈现当前经济政策在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蒋蓝散文《豹典》串连整合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知识,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入地思考。 当前生态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作家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对生态保护工作实际缺乏深入细致的把握,因而或出现科学谬误,或从新闻报道中借用二手信息,用假想、模仿代替踏访、调查,非但没有通过文学创作引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反而简化弱化人们对生态保护实践的认知。 任何一种文学类型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生态文学也是如此,它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取得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态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富成果,为生态文学繁荣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生态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把生态环境的发展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读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观念,为人们勾勒出更美好的未来图景,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邱振刚《生态文学创作开拓新局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生态文学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创作群体逐渐增大,作品思想性也有所提高。 B. 作家将生态保护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并避免呼吁式写作,其作品内涵才能趋于理性。 C. 早期作家通过描写奇特的自然,来增强读者的生态意识,进而让他们对自然心生向往。 D. 为了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作家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众多生态文学作品获奖,证明了生态文学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突破了传统束缚。 B. 作者从思想内涵和文学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今昔比较,并论述了生态文学取得的进展。 C. 作者既举例论证生态文学取得的成就,也指出生态文学目前存在的不足,有辩证意识。 D. 文章结尾论及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二者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文学重要性日渐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及更多的作家致力于生态写作有关。 B. 以前生态文学作品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是因为作者多在渲染陌生化经验。 C. 生态文学作家深入细致了解生态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生态观念。 D. 生态文学创作应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并应将“展现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作为重点。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相关内容见第一段,“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符合文意; B 项,“并避免呼吁式写作”无中生有,在文章第二段中,“作家更多地把生态保护话题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断深化,作家写作姿态更加理性”并没有提到; C项,“进而让他们对自然心生向往”以偏概全,第三段说的是“即通过渲染某种陌生化经验激发读者对破坏自然生态行为进行反思,及对原始自然环境产生向往”; D项,“为了使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曲解文意,由文章第四节“很多作家也开始在生态文学写作中重视融入多学科知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地还原生态环境获得改善、科学生态观念建立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入地思考”可知。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折,不正确的一项”。 A项,“证明了生态文学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突破了传统束缚”错误,从文中第一段“生态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它们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也获得提升”来看,只是有所突破。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将‘展现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作为重点”曲解文意,文章最后一段,“生态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把生态环境的发展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读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观念,为人们勾勒出更美好的未来图景”可知,重点还有“在读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观念”。 故选D。 【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世纪5 0年代,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四无”条件下,中国汽车工业迈出了极其艰难的第一步。1957年,中国的汽车开始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再创造。1958年,代表当时中国汽车制造最高水平的“红旗”轿车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和生产国产高级轿车。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汽车工业愈发意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差距和管理差距。技术的落后和雄心壮志之间的落差,使得轿车生产走上以合资引进技术的道路。在合资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等合资品牌相继诞生,与西方汽车巨头“联姻”给中国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另外,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也不断壮大。 2000年到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内量产,整车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下降,这使得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让中国汽车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吉利、长城、奇瑞等国产品牌十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逐渐打破了以往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刻板印象,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同时也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编自《中国汽车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材料二: 2019年上半年的国内市场,自主品牌长城汽车,销量达45万辆,净利润49亿,毛利率高达17%,这个水平堪比保时捷。自主品牌在国内可以轻松地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海外则是步履维艰。因此,自主品牌也就降低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动力。 和大众、丰田等全球豪强相比,自主品牌普遍起步较晚。像奇瑞、吉利、比亚迪等都是在2001年之后才获得乘用车牌照,和普遍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差距非常明显。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展早期,重要零部件都需要跨国公司提供,直到最近几年才解决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核心技术难题。从目前来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此外,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以二线车厂为主,这些二线车厂的品牌价值较低,产品质量较粗糙,售后服务不完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摘编自《中国汽车网》)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中国与相关各国深化了相互合作,增进了双向开放。这其中,中国汽车产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沿着“一带一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汽车“走出去”海外产能已超过300万辆。相对于欧美汽车来说,中国汽车档次较多、品种齐全,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例如,中东地区天气热,沙漠多,我们对发动机和进气系统进行改良,推出可以耐高温、防沙尘的汽车;针对俄罗斯、乌克兰等冰雪天气较多的特点,我们开发出能应对超低温、冰面道路等恶劣环境的汽车;针对东南亚等国特殊的交通规则,我们推出了右舵车……”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说。据悉,奇瑞连续16年保持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摘编自《中国汽车,沿着一带一路跑起来》) 4. 下列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起步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克服了许多困难,“红旗”轿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在这一 时期自力更生的一个缩影。 B. 改革开放后,大量合资车企的产生,有效地刺激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壮大,并且带来了技术方面的进步。 C. 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关税下降又使得价格下降,需求大增。 D. 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模仿、合作、创新等发展阶段之后,在中国对外交流合作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9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盈利情况良好,这可能会对其海外市场拓展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B.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 需10-15年才能超越。 C.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出现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D. 通过杜维强的介绍能够推知,奇瑞汽车在进入海外市场前,会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产品试验。 6. 如何才能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整车制造水平②提高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完善售后服务,突破核心技术③沿着“一带一路”,努力“走出去”,形成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④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地理环境来,因地制宜生产适销对路的汽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强加因果,材料已中“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内量产,整车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下降,这使得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让中国汽车市场更加繁荣。”可知,二者不存因果关系。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需10-15年才能超越”于文无据,材料二中只是提到“从目前来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并没有提到10-15年可以超越。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如何才能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然后到文中圈出相关的信息,并分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中“中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国内量产,整车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材料二中还提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以二线车厂为主,这些二线车厂的品牌价值较低,产品质量较粗糙,售后服务不完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结合材料三中“沿着“一带一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不断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可以概括出第三点;从材料三中,奇瑞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说的一段话,可以概括吃第四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小题。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他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具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去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匹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的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咧开了一道道裂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寻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7. 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写屈原投江的经过及沉沙港的来历,让读者感受到屈原以死明志的决心。 B. 文章第三段引余光中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照应了标题。且所引之话,用了借喻的手法。本文引此的目的是写出了屈原、杜甫对后世文坛的影响。 C. 文章第五段,作者说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作者之所以能在那些年写了很多诗,是因为汨罗江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启发了创作的灵感。 D. 文中以在汨罗江的所见所想所感为线索,既写了和汨罗江密切联相关的两位诗人,又写了求学时的汨罗江,最后一段写了自己的感受。 8. 文章的第④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9. 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7. B 8. 内容(1)作者写到自已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关风景。 作用(1)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铺想。(2)承上启下(过渡)。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 9. (1)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 (2)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珍惜。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贻尽: (3) 不仅仅是泪罗江及其承我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志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快速提取文本相关信息,仔细读文本,再细致深入地进行分析。信息筛选题的步骤一般为: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域,筛选要点,——整合信息——分点作答。B选项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用了借喻的手法,分析错误,该句应该是借代手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内容、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此题作答时,应该把问题分解,先回答段落的主要内容,再回答其作用是什么。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本题考查的是过渡语段的作用。第4段主要写到了作者与汨罗江的关系以及汨罗江秀美的景致。上文写了汨罗江的诗情画意,下文写到了汨罗江被破坏和污染和作者对汨罗江诗意景色的回忆,由此可见第4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为主题的揭示做了铺垫。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中问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题干要求学生思考原因,即赏析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意图。解答此类题的思路常常是:(1)抓句子中关键词,应该找重点抓“绝路”。(2)根据题干提示“在第6自然段中”,考生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要点。文中提到“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随时都会断裂,塌陷”等内容(3)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以表述。答题时首先应明确这里的路是指什么?根据文本的赏析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路既是实质的汨罗江畔的道路,又虚指文化的传承,由此便可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点睛】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举例: 借代手法——“一个戴着着红帽子的人突凸地伫立在人群中……良久,红帽子不急不慢地走近我。这段话的第二句中就用了借代手法,用红帽子代替这个素不相识的但是又很有特点的人。 借喻手法——“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再迁太常博士、知商河县。御史知杂杨偕荐为监察御史里行,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欧阳修乃移书责若讷曰:“仲淹刚正,通古今,行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若讷以其书奏,贬修夷陵令。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 其命。大庆殿设祈福道场,若讷奏曰:“大庆殿,国之路寝也,岂可聚老、释为渎慢?”又奏三公坐而论道,今二府对才数刻,何以尽万几?宜赐坐从容,如唐延英故事。丁母忧。服.除.,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数争事上前。明年春,大旱,帝问所以然者,若讷曰:“大臣不肃,则雨不时若。”于是昌朝及育皆罢,若讷遂代育为枢密副使。王则据贝州, 讨之,逾月未下,或议召降。若讷言:“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及破城,知州 张得一送御史台劾治。有臣贼状。朝廷议贷死 ,若讷谓:“守臣不死自当诛,况为贼屈?”得一遂弃市。知王守忠欲得节度使,固执为不可。皇祐五年,卒,赠.右仆射,谥文庄。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予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 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 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皇祐中,诏累泰定尺以制钟律,争论连年不决。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上之。并损益祠祭服器,悉施用。有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B.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C.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D.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书一般指官员间互通书函,又称作致书、移文,书函常针对不同意见而发,多用于晓谕责备。 B. 班行指朝班的行列,也可指朝廷或朝廷官员,“班行中无比”是对范仲淹的人品和才学的肯定。 C. 赠是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如:追赠。 D. 祠祭即祭祀,古代祭祀有专门的音乐,《诗经》中的“雅”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若讷敢于进谏。对大庆殿设道场,他上书认为不得体;后来他又直指二府未充分言奏政事;对王守忠任节度使,他进谏反对。 B. 高若讷受到信任。皇帝向他询问大旱原因,在听取了他的回答后,罢免了宰相贾昌朝和参知政事吴育,并任命他担任枢密副使。 C. 高若讷看重气节。王则造反失败后,朝廷商议是否免除贝州知州张得一死罪,他以张得一屈于敌贼、气节尽失为由,表示反对。 D. 高若讷博学多才。他博览群书,十分精通历数之学;他自学医术,治愈母病,整理了经典医书,考正、校定其中的错误并刊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 (2)若讷言:“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 (2)高若讷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过,以后将要开启祸端。”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句中“蒙”是指王蒙,属人名,在句中做主语,应在前断开,所以排除A、C,“徙”是调任的意思,在句中做谓语动词,后面郴州是地点名词,连接语义通顺,所以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诗经》中的“雅”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错误,这考到了对诗经中“风”“雅”“颂”的掌握和理解,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多是民歌;《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选项中“他自学医术,治愈母病”错,原文中只有“丁母忧”并无此表述。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关键点(1)时(当时)、坐(获罪)、夺职(免职)、论救(上书营救)贬斥(古代官吏遭贬谪斥逐),(2)重兵所积(重兵囤积之地)、且(将要)、释(放弃)、启(开启)、乱阶(祸端)。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译文: 高若讷,字敏之,本是并州榆次人,迁居至卫州。考取进士后,补授彰德军节度推官,后调任太常博士、商河知县。御史杨偕推荐他任监察御史里行、主管谏院。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欧阳修就致书责备高若讷说:“范仲淹刚强正直,通晓古今,朝廷中无人可比。却因为无罪被驱逐,你作为谏官不能明辨,仍厚颜面对士大夫,出入朝廷,这是不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的行为)啊!”高若讷把他的书信(内容)上奏,皇帝将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王蒙正任蔡州知州,高若讷进言:“王蒙正自小贩被起用,靠攀附外戚权贵得任官职,之前调任郴州,众议尚且不满,现在给他(蔡州这样的)大州(治理),可以吗?”(皇上)下诏令搁置他的任命。大庆殿设置祈福道场,高若讷上奏说:“大庆殿是国家的正殿,怎么能聚集道士和僧人行轻慢亵渎之事?”后又上奏:“(以前)三公长时坐而议政,现在枢密院及中书门下省对答政务却只有数刻之久,怎么能尽言政务?应当赐座使(二府官员)从容对答,如同唐朝延英殿(优待臣子)旧制。遭遇母丧。守丧期满后,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当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多次在皇帝前争议政事。第二年春天,天大旱,皇帝询问这样(干旱)的原因,高若讷说:“大臣不严肃恭敬,那么雨水不时就会像这样(不至)。”于是贾昌朝和吴育都被罢职,高若讷于是代替吴育出任枢密副使。王则占据贝州,(朝廷)征讨他,月余尚未攻下。有人提议招降,高若讷进言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等到城池被攻破,知州张得一被送往御史台审查治罪,他有屈从于敌贼的情况。朝廷商议免除死罪,高若讷说:“守臣没有战死,本来(就)应当自杀,何况是屈从于敌人。”张得一于是被杀。(高若讷)知晓王守忠想出任节度使,坚持认为不可。皇祐五年去世,被追赠为右仆射,谥号文庄。高若讷学识丰富,善于识记,从秦、汉以来经典著作无不博学通晓,特别喜欢申不害、韩非、管仲的著作,十分精通阴阳历数之学。因为母亲患病,就兼学精通医书,纵然名医也叹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能传,高若讷将错误全部考订、校正使之刊行(流传于世),世人才知道有此医书。当时名医多出自卫州,其从师本源都是高氏。皇祐年间,下诏令累列黍粒以定尺寸标准并制定音律(标准),争论多年未有决断。高若讷以汉货泉币(尺寸大小)为标准确定一寸,依据《隋书》确定一尺(的长度)上奏(皇帝)。连同增减祭祀器物等(建议),皆一一施行。有文集二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 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 C.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作者触景生情,由成都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作者的凄凉的情感。 D. 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15.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去却壮志难醒的悲情。“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 (2)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 ,百姓未能体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内心不安。 (3)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令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 (4)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串论”“鲜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图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C选项中触最生情说法错误。应是融情于最。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点睛】抒情手法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区分辨析。 抒情性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而诗人的情感、志趣和思想无不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虽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常见关系有: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缘情布景、情景相融、情景相衬等。对于这些抒情手法的概念,学生也容易混淆。现具体辨析如下: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悟时,便把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景物描写中,并通过具体的“象”(景或物)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手法在古诗词中是运用最广泛、最常见的,也常用于借景抒情诗中。在借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地位不是并列的,前者是主要的、实写的,后者是次要的、虚写的。在构思上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议论),或者全文都描写景物(如咏物诗),情感隐含在字里行间。前者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人在前三联详尽描写了新雨后空山幽静、恬淡的景物,为最后表达归隐田园思想蓄势。后者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拂过,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忙筑巢,日丽沙暧,鸳鸯静睡。诗人借春天的乐景表达了自己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全部绘景,分析理解时要抓住景物的季节特征才能感受到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 2、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是诗人将思想感情完全融合在特定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使人感觉不到这是写景还是抒情的一种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柳永的《雨霖铃》,全词成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词的上阙先描写别离的环境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接着写依依惜别之情,最后虚写别离后友人在途中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下阙先抒发情感,接着把离愁别绪集中在“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诗人情感的画面中,最后再次抒发难以排遣的离别情绪。又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从脉脉无语的敬亭山中就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3、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看见眼前景象就引起了他心中长期郁积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古诗词中有许多传统审美习惯就是触景生情的典范,如望月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水而思年华等等。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诗人都是从眼前的景物来触动他们情感闸门的,景物只是诱因,情感才是诗人要表达的主体。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特定景物来表明心迹或人生态度或对人生的感悟的-- 种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不仅在诗词中也在散文中运用得最广泛,它貌似咏物,实则言志,物我难辨,融为一体。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借助梅花、石灰、莲花来比喻(象征)君子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鉴赏这类诗词,不能,只停留在诗词表面的意象(景或物)上, 要借助我们的情感体验来挖掘它们所表现的普遍意义或思想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诗言“情”也言“志”,但“情”与“志”有着很大区别,“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惧等人之常情,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的:“志” 是指志向、情操、爱好、美好愿望、强烈要求等,大多是采用比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把它寄托在特定的物象上。总之,诗词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景、物只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而已,鉴赏这类诗歌,要通过表象去体会深层的意蕴。 (三)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教导我们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氓》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既替余以蕙纕兮 (4). 又申之以揽茝 (5). 于嗟鸠兮 (6). 无食桑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答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句、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罔、殆、蕙纕、揽茝、于。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书圣王羲之的最伟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 ,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而有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 了。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三个辉煌时代。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他的最伟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 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B. 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 C.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D. 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博大精深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宛转 B. 千姿百态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含蓄 C. 千姿百态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含蓄 D. 博大精深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宛转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B. 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表。 C. 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D. 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分析,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排除B项、D项; 先“最小单元”后“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 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法”,更强调姿态。 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故选“规范化”。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故用“应运而生”。 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是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故用“含蓄”。 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搭配不当,“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 语序不当,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唐代,排除A项。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某校高三百日誓师大会校长发言稿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此日我们举行百日誓师大会,旨在让大家增强紧迫感,提升信心,合理规划,再度冲刺。如何度过100 天?鄙人给大家提几条建议……莘莘学子们都要正确处理好听讲、考试和做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听讲把知识串成体系,通过考试查找漏洞,通过练习提升不足。万不可不听课乱做题,或光听课不做题…… ① 改 ; ② 改 ; ③ 改 ; ④ 改 ; ⑤ 改 。 【答案】①“此日”改为“今天”;(书面语改口语)②“旨在”改为“目的是”(书面语改口语);③“鄙人”改为“我”(书面语改口语,且场合不对);④“莘莘学子们”改为“每一个同学”(书面语改口语,且有语病);⑤“提升”改为“弥补”(搭配不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特征,明确关键词的谦敬和语意轻重,仔细判断正误,准确解题。 这里是校长对学生的演讲稿,虽然是较正式的场合,但是不必过于书面语,也不必过于文绉绉,故“此日”“旨在”“鄙人”“莘莘学子们”都要改成口语。而且“莘莘学子们”是病句,因为“莘莘学子”是集合名词,不能与“们”连用;“提升不足”搭配不当,对应 “漏洞”一词,这里应该改为“弥补”。 【点睛】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类试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21.我校计划在2018-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宜传栏中张贴有关获奖者的对联。请在下面颁奖词中任选两则,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写成对联。要求:突出人物的事迹及精神品格,语言生动,每副对联不少于20个字,标明序号。 ①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耄耋老人颁奖词: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②张渠伟一一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半盲”局长颁奖词:扶贫必需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③王继才、王仕花一一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颁奖词: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答案】马旭——毕生节俭,一朝奢侈,圆赤子乡梦;分毫积攒,数载清贫,守高贵心灵。 张渠伟——立誓扎根,病痛缠身,脱贫战场硝烟滚滚;趟路开山,帮扶到户,落后穷乡硕果累累。 王继才、王仕花——浪击礁生夫守妇随家未立;岛小任大心恒志坚国永安。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注意题干要求,每副对联不少于20字,对联内容既要高度概括人物事迹,又要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其次,写对联时还要注意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准确生动。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转业后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屠呦呦: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治疗失效难题。申纪兰: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孙家栋,黄旭华,南仁东,王有德,王继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值建国70周年,作为当代青年,请结合材料内容与社会现实,面向本校(统称“大庆一中”)同学以“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告慰楷模,致敬时代,不负青春。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新中国建国70周年华诞之际,国家领导人亲自为英雄楷模代表颁发荣誉勋章。这一举动振奋人心,也燃起了人们学习英雄和楷模热潮。 历史不会忘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将青春献给平凡的工作岗位,将热血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英雄楷模是祖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富裕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燃烧青春,奉献自我。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一种精神在激励,只要有一种信仰在坚持,平凡也能造就伟大,他们身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在此,我特向大家发出倡议:争做新时代青年,践行楷模精神。 我们要践行楷模爱国奉献的精神。 爱国不是抽象虚无的,它是一种让我们战胜挫折困难的信仰,一种让我们立足本职工作的力量。核物理专家于敏,秉承精忠报国,强我国防的信念,在茫茫戈壁,默默耕耘。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让中华民族肩膀硬朗起来。我们也要将我们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发展奉献青春。 我们要践行楷模爱岗敬业的精神。 新时代领路人说,英雄来自平凡,平凡能出英雄,只要每个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就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屠呦呦六十多年致力于中药研制,提炼出了青蒿素,拯救天下苍生;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多年,兢兢业业,硬是用核潜艇筑起中国海防的铜墙铁壁;申纪兰身为人大代表,秉持人民代表的精神信仰,奔走在扶贫为民的前线,为扶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践行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们要践行楷模坚守信仰的精神。 爱国奉献,是一种无声的坚守。沙海茫茫,狂风肆虐,王友德却在此扎根四十年,秉承着为国为民治沙的信仰,把一片一片荒漠变成绿洲,守护了生态环境,富裕了当地百姓,沙海中的片片绿意,正是一种爱国奉献的坚定信仰。大海无垠,国旗飘飘,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三十二年,为祖国守岛,为人民护海,让一座孤岛成为守卫祖国的海防前线,他们每天升起的不仅是一面国旗,更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仰。 同学们,热爱祖国才能勇敢担当,志存高远才能斗志无穷,好好学习才能有所作为。让我们在心中埋下热爱国家的种子,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践行楷模精神,勇敢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倡议人:大庆一中艾中华 2019年×月×日 【解析】 【详解】本题属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虽设置一个写作任务,但欲完成此写作任务,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写作指令:情境指令一-建国70周年:文体指令--倡议书;主题指令一一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对象指令一-大庆一中中学的同学:内容指令结合材料内容与社会现实:目的指令一-告慰楷模,致敬时代,不负青春。试题将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全国道德模范身上的奋斗、实干等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的使命有机结合,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审题】限制性: 1.内容限制。“告慰楷模, 致敬时代,不负青春”是写作目的。“楷模精神” 是写作的重点,考生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人物素材,分析归纳楷模精神,比如爱国,敬业,奉献等:“必有我"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必须体现出新时代青年对楷模精神的认识与思考,尤其要突出自己如何践行楷模精神,不负青春,。 2.立意限制。材料立意指令限制严格,考生必须紧紧围绕“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我”展开,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在楷模精神指引下努力奋斗,致敬时代,不负青春。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楷模精神的表现,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或脱离楷模精神,只谈爱国、业、奋斗、坚守,则属于偏跑。 3.写作主体限制。“时值建国 70周年,作为当代青年”,要求考生立足当下时代,有身带入感,考生面对的写作对象为本校同学,要有交流意识。以青年学生的主体身份谈自己为新时代青年对楷模精神的认识恩考,及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担当等。 4.文体格式限制。试题要求写一篇“倡议书”,“倡议书” 有固定的格式,内容上比较接近议论文,在注重说理的同时,还要有富有感染力。 开放性; 1.写作角度开放。考生可以针对一种楷模精神深入探讨分析,比如爱国、敬业、奉献等也可以把英雄楷模表现出的几种精神作为分论点,综合探讨.这就给考生写作提供了-“定的开放性。 2素材选择开放。材料提供了九位典型的时代英雄楷模,其中四位有简单介绍,五位只名字,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列举其他的楷模,选择素材,构思成文。 参考立意 1.传承楷模精神,勇担时代重任。 2.担当时代使命,不负伟大时代。 3.传承楷模精神,挥洒青春汗水。 4.践行楷模精神,追梦新时代。 5.践行楷模精神,高扬青春风帆。 行文结构 首先,写明倡议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其次,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结合学校实际和作文要求详细叙述。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素材: 1、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为响应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和号召,30岁出头的黄旭华带领2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技术人员,在人才、技术、资源短缺的境况下,进入与世隔绝的荒岛,在大海的陪伴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近30年的时间里,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淡化亲朋关系,从未回过老家,他也从未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连通讯地址也没有告诉家里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没有见过他。直到1987年,黄旭华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家里人才知道,他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2、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虽仅有两个足球场的大小,却扼守着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的海上要冲,是一个国防战略要岛。1985年,江苏省军区在此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次年7月,26岁的王继才被赋予守岛重任,王继才一口答应下来,瞒着家人独自上了岛。两个多月后,王继才的爱人王仕花辞掉工作,以哨员的身份陪伴丈夫守卫海岛。这一守,就是32年。即使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王继才也从未动摇过坚守孤岛的决心。因为守岛,他无法见证儿女的成长;因为守岛,他错过了母亲的大寿、父亲的离世……32年间,他先后报告过9次涉及走私等违法事件线索。在王继才夫妇的守护下,寸草不生的小岛已青林满布,潮涨潮落,花谢花开。2018年7月,年仅58岁的王继才在执勤时不幸突发重疾去世。王继才的爱人王仕花,秉承丈夫的遗愿,依然坚持站岗,守护国土。 3、作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他的一生,是为国铸盾的一生。1918年,程开甲在江苏出生。1946年,他赴英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到祖国,之后加入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隐姓埋名20余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病逝,但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的史册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