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备战2017高考《源头好题天天见》系列之第一周第05组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 1.(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③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④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⑤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⑥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吟风弄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贬义词。用于修饰“文人墨客”,感情色彩不对。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2.(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周庄人在商场风生水起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让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也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财富。 B.“余额宝”之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C.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D.《欧盟观察家》称,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欧盟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一 个令欧盟决策层出现严重分裂的难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递进关系倒置,“不仅”“也”后边的内容互换。B.句式杂糅,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C.搭配不当,“深刻、深厚”不能与“审美情趣”搭配。所以选D。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 3.(2017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本题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理清关系后,相对就容易了。 4.(2017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 ,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 ,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答案】(1)如果缺少睡眠(2)学习效率反而降低(3)睡眠不足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解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二处结合前面内容“学习时间占用睡眠时间”,结果可想而知是学习效率不高,此处可以填入“学习效率低下”;第三处结合后面内容“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结合“六点半就起床”可知学生的睡眠不足,前面调查的对象是“中小学生”,此处可填入“睡眠不足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2017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答案】图中有三口配有木桶的井,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cháng)。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所给的图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本题有两个问题,一是介绍图片内容,二是揭示寓意。对于前者应先观察画面的组成部分,然后按顺序描述即可。画面由三个部分组成,不同点是打水的绳子越来越长。对于后者,应抓住漫画夸张的部分——绳子,说明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一般这类题目有几种出题的方式。一是描述漫画内容;二是概括漫画的题目,当然题目需要形象鲜明,要启发性;三是概括漫画寓意,这是漫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不好这点,上面的几种形式都做不好。做题时要注意:一是要看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关系、方式等,二是要看产生了什么结果结论或状态,三是要想产生的原因理由及人物的心理,最后还要说明预示人们应该怎么做或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概括时一定要上升到说明人的行为。在概括寓意时要注意的是,漫画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因此一般都会用讽刺、批判、告诫等词语。 6.(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 ”表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2)《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3)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 ? ”。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3)此情可待成迫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辩、舳、舻、旌、蔽、已、惘。 二、阅读题 7.(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 邹金灿 ①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②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③这符合钱穆某些时候的峻厉形象 ④叶龙告诉我,钱穆先生相处起来很和气,但非常有威严。有一次他请钱穆改文章,钱穆提出意见,他随口说了些反对的话,钱穆马上就不改了——认为他所持的并不是虚心请教的态度。这令叶龙极其后悔,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仍懊恼不已。 ⑤《朱子语类》里记载了朱子这番话:“凡事回互,拣一般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盖狂士虽不得中,犹以奋发,可与有为。若一向委靡,济甚事!……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 ⑥1930年,钱穆撰文介绍近百年几个儒者的读书主张,谈到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末广东大儒,著有《东塾读书记》等书)的读书方法时,他认为陈澧只是看到了时人的病,开出来的药方却“温和有馀,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这个“峻厉”的主张,可与朱子的“慷慨奋发”互相发明。 ⑦峻厉与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比如他对于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不聘请他这件事,其实是有意见的,但多年相处,也只听他不经意地提过一两次。 ⑧在西南联大时,经常有人向钱穆请教。学生对这位老师,先是敬畏,熟悉后变成敬爱。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去钱穆宿舍问学。由于地方小,来的人往往是一批出来,另一批再进去。 ⑨这些前来请教的人各式各样,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银行、报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过50岁的人……对于他们,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学生李埏不解,说:“有的人只是慕名而来,只是来瞻仰先生风采的,为何也耐心作答?”钱穆举了范仲淹的例子:范仲淹带兵打仗时,18岁的张载带着兵书求见,范仲淹劝他读《中庸》,张载记取这番话,后来成了一代儒宗。钱穆告诉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⑩严耕望1941年来到齐鲁大学追随钱穆,报到的第一天,钱穆领他到住处,对起居饮食、铺床叠被、整理书物等一切琐事都耐心指点,并且一天里来其房间五六次,对这位学生关怀备至。50年后,严耕望回忆起这个场景,仍然不禁涕泪横流。 11龚鹏程说:“钱先生回台湾演讲,在淡江大学礼堂倒塌被砸之后,身体肯定是受损了(注:1952年,钱穆在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演讲时,屋顶水泥大块砸落,伤重入院)。晚年楼居为常。古人云,筋力之减,皆称新来懒上楼,钱先生则是罕得下楼出门。问学者都在客厅中见。政界人物来,亦不接待,任其随席听讲而已。对我辈,因非真正弟子,较客气,多称兄。于我则称龚先生,我称他钱老师或先生。怡然蔼然,论学若话家常,大关节处却极敬肃、不苟且。而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12太史公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人海与时间的磨洗下,个人往往迅速湮灭,死后还为后人纪念的,无疑是“倜傥非常之人”了。 132015年是钱穆诞辰120周年,“我们没有做什么纪念活动,对他的最好纪念,就是读他的书。”钱辉(钱穆的女儿)对我说。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1)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回忆,钱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拳,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有一天在新亚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青年流氓,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堂内左右穿插,钱穆警告无效,怒了,“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从钱穆身上充盈的生命力来看,他如从军,将会是个勇猛的士兵。 (2)胡适有次去苏州中学做演讲,因钱穆已在当地颇有名气,东吴大学的教师陈天一叮嘱胡适,到苏州不要忘了见一见钱穆,那时钱穆正在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两本很生僻的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当面向胡适询问。不料胡适也答不上来。事后钱穆反省自己“书生不习世故”,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无疑是在刁难对方,但因为这个问题积压在心中已久,突然见到一位“天下名人”,是以不禁冲口而出。 这件事没有妨碍胡适对钱穆的肯定。读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后,胡适在日记里说:“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他不信《新学伪经考》,立二十八事不可通以驳之。”1931年钱穆进入北大历史系任教时,主持该系工作的正是胡适,其时是文学院院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写钱穆与胡适的事,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钱穆先生“峻厉”的性格,另一方面为了说明两人向来不和。 B.文章第12段,引用司马迁的话,是为了对钱穆先生做宏观的评价,说明他是“倜傥非常之人”,不会轻易被时间湮灭。 C.通过写上课时,摆出揽雀尾的姿势,把阿飞吓跑的事,说明大的儒者也有“刚猛”的一面,使钱穆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D.文章最后,作者引用钱辉的话是为了针砭时弊,批评现代人很少读钱穆的书,进而呼吁应该多读钱穆先生的书。 E.材料选取钱穆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向我们展示了钱穆先生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传记选材的典型性特点。 (2)文章中,钱穆先生的“峻厉”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3)文章11段引用龚鹏程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4)“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钱穆先生的“失”与“不失”?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8分) 【答案】 (1)B(3分),C(2分),E(1分);A.D不给分。 (2)钱穆先生的“峻厉”主要体现在:①与人学术观点不同时,坚持自己的主张。(或“ 与胡适先生学术观点不同,拒绝与他合写一本书”)②对不虚心请教者非常威严。(或“叶龙请他改文章时,他提出意见时,叶龙随口说了反对的话,他马上就不改了。”)③主张做事要“慷慨奋发”,敢作敢为,产生“振聋 发聩”的作用。(或“评价陈澧的读书方法时,认为‘温和有余,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④上课时,对于前来骚扰的两个青年流氓毫不畏惧,在警告无效后,摆出揽雀尾的姿势吓跑他们。 (3)①这段话交代了钱穆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钱穆先生不媚权贵、不恃老卖老、不自吹自炫,做事极有分寸等的性格特征;②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传主,使钱穆先生的人物形象更丰满;③通过他人评价,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答出“真实性”或“客观性”均可);④开启下文,引出太史公的话,来高度评价钱穆先生。 (4)含义:孔子说聪明的人既不错待人,也不说错话;钱穆先生说,我宁愿说错话,也不错待人。观点(一):我认为钱穆先生既不失言,也不失人。“不失言”表现在:①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②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③“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不失人”表现在:①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观点(二)我认为钱穆先生失言,但不失人。“失言”表现在:与胡适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事后反省自己这是在刁难对方。“不失人”表现在:①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观点(三):我认为钱穆先生偶尔失言,但多数情况下既不失言,也不失人。“失言”表现在:与胡适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事后反省自己这是在刁难对方。“不失言”表现在:①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②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③“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不失人”表现在:①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 【解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D项“针砭时弊”“批评现代人很少读钱穆先生的书”有误。E项“完整的人物形象”不准确,本文只是体现人物的“横截面上的完整性”。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找到钱穆先生的“峻厉”体现在哪些地方,如与人学术观点不同时,坚持自己的主张。对不虚心请教者非常威严。主张做事要“慷慨奋发”,敢作敢为,产生“振聋 发聩”的作用。上课时,对于前来骚扰的两个青年流氓毫不畏惧,在警告无效后,摆出揽雀尾的姿势吓跑他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峻厉”,应该是一些具体做事的方式、言行表现出的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对不虚心请教者非常威严。主张做事要“慷慨奋发”,敢作敢为,产生“振聋 发聩”的作用。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作用分析概括的题目,引用龚鹏程的话的作用,交代了钱穆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钱穆先生不媚权贵、不恃老卖老、不自吹自炫,做事极有分寸等的性格特征;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传主,使钱穆先生的人物形象更丰满;通过他人评价,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开启下文,引出太史公的话,来高度评价钱穆先生。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人物传记中引用常见的作用有: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如本题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传主,使钱穆先生的人物形象更丰满;通过他人评价,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开启下文,引出太史公的话,来高度评价钱穆先生。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理解“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的内涵,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我认为钱穆先生失言,但不失人。“失言”表现在:与胡适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事后反省自己这是在刁难对方。“不失人” 表现在: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