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沈玉山 审题人:沈玉山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语境在戏剧话语意义建构和生成中的重要功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戏剧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戏剧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生成依赖特殊的言语环境。‎ ‎ 从宏观上讲,艺术来源于生活,戏剧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剧作家所处时代的客观社会环境因素,总会被直接或间接带到戏剧人物语言中来,成为戏剧话语宏观言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因素在戏剧话语建构和生成过程中,和其他语言材料一起发挥作用,深刻地表达剧中人物丰富的思想情感,展现多彩的社会生活。剧作家一旦选用所处时代一些特定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建构剧中人物的话语,该戏剧作品就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窦娥冤》女主人翁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妄做天!”这种极具时代特征的人物语言,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让当代的人们体验到剧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黑暗无道。语言与社会环境的高度配合使《窦娥冤》这篇戏剧作品获得了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 从微观上讲,剧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客观时空环境下进行的。剧中角色各自身份、心理、情感等要素的组合是构成戏剧话语微观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正是这些微观因素可以使剧中人物的话语带上各自的特点,戏剧话语才具有表现人物思想内涵、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例如,剧作家老舍的《茶馆》将各个阶层的人物尽纳其中,通过极具个性的人物语言展现清末民初时北京的社会风貌。剧作家老舍谙熟人物所处的言语环境,充分考虑了剧中各种人物的语言特色,才使塑造的人物思想性格、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极具个性化特征。该剧中每个人物开口说话,都十分切合他们各自的年龄、身份、出身,并表现出他们各自特有的思想、性格和品质。‎ ‎ 语境是戏剧话语建构和生成的基石。语境之所以能够对戏剧话语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起到制约的作用,关键在于观众可以将戏剧中虚拟模糊的时空背景与真实的 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并找到它们的相关链接点,从而理解并接受剧中每一个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例如,马洛戏剧《浮士德的悲剧》最后一场一开始,时钟敲了十一下,浮士德绝望长叹道:“现在你的生命只剩一小时了”;三十行台词说完后,时钟敲十一点半,浮士德无奈地说:“啊,半小时已经过去了,一切很快都会结束”;接着午夜的钟声响起。舞台上虚拟的时间是一小时,实际表演时间大约三分钟。观众之所以能够意识、理解并接受这种虚拟时间和真实时间的差异是因为戏剧时间的压缩充分反映了浮士德来日无多,内心恐惧的心理。可见,时空环境是戏剧艺术特性的重要表现。‎ ‎ 戏剧话语中的语境因素再现得越充分,人物语言越有个性,人物形象就会越典型。‎ ‎ (摘编自陈丽霞《戏剧文学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次来阐述。‎ B.戏剧语言反映出时代特征,使《窦娥冤》获得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C.《茶馆》中大部分人物语言可以表现出他们各自特有的思想、性格和品质。‎ D.《浮士德的悲剧》中虚拟和真空时间的差异难以为观众意识、理解并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解释“语境”概念后,指出语境对于戏剧文学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生成的作用。‎ B.第二自然段,从宏观角度阐释观点,指出客观社会环境因素是宏观语境的组成部分。‎ C.第三自然段,从微观角度指出构建话语微观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及其具有的作用。‎ D.从内容上看,第四自然段与前两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阐释语境的另一方面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观众脱离特殊的言语环境,戏剧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生成是无法实现的。‎ B.极具时代特征的人物语言是对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即宏观语境因素的体现。‎ C.戏剧中对话或独白表现出人物特有的思想、性格和品质,即微观上的语境。‎ D.如果人物语言越有个性,又能充分再现语境因素,那么人物形象就会越典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流光似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求一艘划艇。‎ 他们的爸爸说:“没问题。我们回卡塔古娜再买。”‎ 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远比父母想像中来得坚决。‎ 他们齐声说:“不,我们现在就要。”‎ 他们的母亲说:“但是,这儿只有淋浴间的水可以划船。”‎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反之,他们在马德里这边是挤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的五楼公寓里。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在小学得到全班第一名,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而他们办到了,所以到头来父母双方都无法推拒。于是做爸爸的把这些都买来,没跟太太说半句,太太是比他更不愿意还赌债的。那是一艘美丽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午餐的时候爸爸宣布:“小艇在车库。问题是,没有办法由电梯或者楼梯把它搬上来,车库也腾不出多余的空间了。”‎ 可是下一个星期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来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现在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搁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啦。”‎ 星期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盏亮着的电灯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开始由破灯泡流泄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然后开了电灯,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荒诞的奇航是我参加一次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 ‎“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我说。‎ 于是他们每星期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筒和压缩空气枪。‎ 他们的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于是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深达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开个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他们的爸爸和妻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满面春风。‎ ‎“这证明他们成熟了。”他说。‎ 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老建筑流泄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选自《异乡客》,宋碧云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托托与乔尔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与马德里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的五楼公寓相对比,前者自由包容,后者封闭保守。‎ B.小说中的父母都有一定文化修养,言出必行,通情达理,注意教育方法,给自己孩子足够的空间。‎ C. 马尔克斯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本文“光海航行”的现实原型就是“大海航行”便体现了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这一特点。‎ D.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衬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5.为什么小说中多次提到每星期三晚上父母都要去看电影的事?(6 分)‎ ‎6.小说以梦想成就卓越为主题,但在最后,又设计了除了托托和乔尔外,其他的三十七个孩子都淹死在光海中的结尾,请综合全文,试探究结尾的深层内涵。(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图片来源于2017年11月新华网)‎ 材料二: ‎ 从21‎ 日早上起,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迅速传播,到当日晚间,无数人的朋友圈已经被这篇文章刷屏。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恐慌、愤怒情绪蔓延,不少山东的家长们炸开了锅,纷纷用刷屏表达着愤怒。‎ 山东的家长之所以表现得格外恐慌和愤怒,原因在于几天前曝光的2017年11月的一起疫苗违法事件当中,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问题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家长的情绪反弹,有信息来源作为基础。‎ 而问题疫苗究竟销往哪里,自己的孩于是否注射过问题疫苗,如果注射了又如何补救等,家长们眼前如同一个信息黑洞,难以及时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只能用猜想来增补信息真空,进而加剧了恐慌情绪。‎ 因此,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的正确方法,不是简单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理性,而是相关信息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既要跑在谣言前面,也要跑在猜想前面。‎ 首先,对于一些模梭两可的网络信息,要有权威部门及时发声。比如,《疫苗之王》所说“问题疫苗打入25万儿童身体”是否属实,就是一个对公众情绪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疑问,对于这类问题,不仅要迅速释疑,而且要用确保准确的数据来提高说服力。‎ 其次,后续将如何应对这起事件,要给出一个清晰的处理思路,让民众吃上定心丸。民众的恐慌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深入分析,应该将之当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根据疫苗流通规则,同批次的疫苗销往哪里,大方向是记录在案的。然而,就个人而言,接种的疫苗是否属于问题批次,是否也有详细的记录,已接种问题批次的儿童能不能得到通知并及时复检,以及是否应补种等事宜,都是压在家长一心头的疑问,此类疑问不解,恐慌就难以消除。‎ ‎(摘编自罗志华《“疫苗危机”:别让信息黑洞加剧恐慌》,《新京报》2018年07月22日)‎ 材料三:‎ 这个周末,问题疫苗引发全民焦虑,无数家长连夜翻看孩子的接种记录本,一项项对照是否使用过问题疫苗。疫苗造假,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面对问题疫苗,忍耐后的质疑和冷漠,追问后的维权和用脚投票,都值得监管部门认真反思,慎重对待。‎ 近日,长生生物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国家药监局出手后,多家媒体跟进,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在对事件的追问中,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焦虑不断升级,唯有尽快公开真相,才能回应质疑。‎ 疫苗乱象,非一日之寒。行业积弊已久,奈何每次处罚都轻飘飘。‎ 我们看到,某些无法无天、丧尽天良的恶企,在被查出问题之后,虽也受到一定惩罚,但与获得的孽利相比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让其痛改前非。人命关天的闹剧后,受害者维权无力,企业“自罚三杯”,监管者惯性失语,如此“宽松”也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的重要原因。‎ 这背后有个政绩观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恶企处罚太重,动辄判处“死刑”,势必影响当地的GDP和税牧的数据,因此,处罚多是些“软刀子”。‎ 药监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防患于未然。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流向市场的药品 负责。对消费者而言,其权益只能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维护。假疫苗横行,那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如果做不到,设立这个部门干嘛?‎ 毋庸讳言,食品和药品的监管等,依然是人民群众普遍不满意和不放心的问题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它不仅关系着人民健康,也关系着人心聚散。‎ ‎ (摘编自胡琴《面对疫苗乱象,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人民网2018年07月2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华网关于药监局对长春、武汉两家公司效价指标不合格的百白破要求立即停用的新闻,使这两家公司疫苗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 B.山东家长表现出来的恐慌和愤怒是有根据的,很多问题疫苗流入山东,事关孩子的安全,而家长又没有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 C.对于民众个人而言,消除恐慌的方法在于,要了解自己家庭儿童用药情况,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D.问题企业之所以不痛改前非,原因在于监管者的惯性失语,对问题企业太宽容,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朋友圈无数人的刷屏,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疫苗之王》这篇文章在自媒体上的迅速传播。‎ B.新华网明确说百白破问题疫苗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 C.只是让民众保持理性是不够的,还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让人们不胡猜乱想,恐慌等情绪才能缓解。‎ D.“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体现了人们对问题疫苗事件发展的希望和担忧,食药监管涉及健康和人心。‎ ‎9.以上三则材料中,《新华网》《新京报》《人民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 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 ‎(选自《晋书·刘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 B.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C.纲纪,汉魏晋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也指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度。‎ D.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他平定了张昌的叛乱。‎ B.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C.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打发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5分)‎ (2)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小题。‎ 寒食雨 北宋·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①吹不起。‎ ‎〔注〕①“死灰”句:《史记》载,韩安国被关在牢里,狱吏污辱他,他说:“死灰独不复然(通“燃”)乎?”狱吏说:“然即溺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蒙蒙烟雨中飘摇抖动的画面。萧索凄凉之态既是诗境,更是诗人的心境。‎ B.“空庖”“ 寒菜”“ 破灶”“ 湿苇”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C. “君门”两句写到诗人既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又不能退居故里,孝守先人坟墓,可谓希望全无,为下文直抒胸臆奠定了感情基调。‎ D.这是一首逢寒食节遇雨抒情的感怀诗,抒发了诗人因被贬黄州而不能祭扫祖坟的无奈与悲痛之情,以及无穷的感伤。‎ ‎15. 贺裳《载酒园诗话》中说此诗“最为沉痛”。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沉痛”的,请作简要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少时不幸的两句是: , 。 ‎ ‎(2)《逍遥游》中阐明列子对荣华富贵的态度句子是: , 。‎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 , 。 ‎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___①_____,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同样,____②____,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郅么这些知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因为,___③_____,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用。 ‎ ‎21.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5分)‎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 ‎(1) 。‎ ‎(2) 。‎ ‎(3)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车坠入江中。后记者获悉,事故原因是当时车内一名48岁中等身材女乘客刘某因错过下车地点与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互殴。有人认为,刘某缺乏素质,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发生争吵,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也有人认为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员,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还有人认为车内乘客,缺乏安全意识,未能及时制止刘某与冉某的不当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针对上述观点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并阐释观点。‎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B原文是“语言与社会环境的高度配合使《窦娥冤》这首戏剧作品获得了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C“大部分”限定不准确,原文是“该剧中每个人物”。D“难以”错,原文是“能够”。)‎ ‎2、D(第四自然段与前两个自然段不是并列关系。)‎ ‎3、C(微观上的语境,不指人物特有的思想、性格和品质,而是“他们各自的年龄、身份、出身”。)‎ ‎4.B(小说中母亲并不是通情达理的)‎ ‎5、①丰富人物形象,写出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自己的精神生活;②暗示父母具有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在家中光海中自由探索提供机会;③推动情节发展,在父母们每次出门看电影期间孩子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追逐新的目标;④正因为父母每周三去看电影,出事的那晚也恰好是周三,为文章中三十七个同学淹死的结局做了铺垫。(6 分,每点2分,提到星期三的含义即隐喻一个摆脱一切世俗束缚与标准的自由时空。)‎ ‎6、作者通过这个结尾,深化了全文主旨,理性地探讨了如何追逐梦想成就卓越的问题。①追逐梦想成就卓越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且要有计划和步骤,托托和乔尔从学习六分仪和罗盘针开始,然后购买了全套的潜水装置,才能在光海中游刃有余;②追逐梦想成就卓越还需要高于世俗生活,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追寻自己真正的梦想,无论是窥视天竺葵盆栽还是唱嘲弄校长的校歌,还是偷喝爸爸的白兰地酒,都是孩子对成人世界行为的模仿,依旧没有逃出世俗社会的梦想;③追逐梦想成就卓越,还需要有节制的理性,之所以被淹死,还在于孩子们扭开太多灯,而前文中两兄弟只让光流到近三尺或两寻的深度。(6 分,每点2分)‎ ‎7、答案:D“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表述意思语文相反,与原文对照,是“使得其所受惩罚与其所获得孽利相比微不足道”而非“使得其所获得孽利与其所受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答案:B“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曲解原文,通过材料二第三段以及文本中对如何消除大众恐慌情绪方法的论述可知。]‎ ‎9、参考答案:①“新华网”侧重于介绍国家食药局的要求,客观说明问题企业、生产批号、疫苗数量、流向等具体问题。②《新京报》侧重于“疫苗危机”所引发的民众恐慌,重点分析民众恐慌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③“人民网”侧重于在这次疫苗危机中,监管部门应有的作用。(每点2分)‎ ‎10.B ‎11.A(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 ‎12.B(应为让人转交衣帽)‎ ‎13(1)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劝、课、省、用、年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寇、引、以……为、委、介宾短语后置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D。D项,本诗抒发的是人生最为困顿、失意时的穷愁,不单单是不能祭扫祖坟的无奈。‎ ‎15、①前四句借景抒情。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比喻的手法),在烟雨中飘摇抖动的萧索凄凉画面,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2分)②接着以白描手法,通过“空庖”“寒菜”“破灶”“湿苇” 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常迫于饥寒的窘况,心情极其压抑苦闷。(2分)③七八两句,运用设问传情达意。从前每逢寒食佳节,有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看见“乌衔纸”时才恍悟,含蓄地传达出了诗人的痛苦。(2分)④最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欲归不能,欲祭不可,于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2分)全诗反映出作者谪居黄州时痛苦、压抑甚至是绝望的“沉痛”的心理状态。(1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得6 分)‎ ‎16(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17. C 18. C 19. A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结合语境内容“山阴道上”分析,用“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无所适从: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 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结合“被庄子拨弄得”分析,用“手足无措”。惊魂甫定: 经过惊吓后的心情, 才刚刚安定下来。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惊魂不定;形容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结合“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分析,用“惊魂甫定”。仰之弥高: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结合后面“钻之弥坚”分析,用“仰之弥高”。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搭配不当,“发现到……心智”不搭配;“承受……福祉”不搭配。B项、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需要注意“视界”“俗情”分别与“开”“扫”搭配,且结合后面内容“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分析可知,“俗情为之一扫”在后,综合A项正确。‎ ‎20、①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②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③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每空2分)‎ ‎21、【参考答案】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写出一句2分,2句4分,3句5分)‎ ‎22.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