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写作学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写作学案2

学案19 妙拟标题,一鸣惊人 学案略语 在新材料作文命题“一统天下”之际,考生在考场上总有这样的写作习惯:写好正文后匆忙起个标题。这里,拟题的先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仓促拟题,也只能是个大众化的题目,根本起不到“抢眼”“亮眼”的效果。“题好一半文”“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这些格言俗语固然说明了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考生上述习惯暴露出未把拟题当成文章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问题,甚至说在深层意识里根本没有把标题当回事。因此,该学案试图唤醒你拟题是文章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意识,与你一道探讨妙拟标题之法,以期让你的文章标题“抢眼”“亮眼”。‎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一、2015年高考作文佳题赏析 ‎1.数风采人物,还看大李(全国卷Ⅱ,辽宁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化用了毛泽东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巧妙点出了材料关键词“风采”,“风采”与“风流”一字之差,可以看出该考生化用之准。更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倾向:在材料“大李”“老王”“小刘”三人中,更看好“大李”。‎ ‎2.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全国卷Ⅱ,云南一考生)‎ 赏析:文章标题吸引眼球,“追求又怎样,千里又何妨”,似乎有一种玩世不恭的矛盾在其中,但连续反问,似乎在矛盾中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挑战意味。含意丰富,手法巧妙,难得一佳题。‎ ‎3.仙人掌般的心(上海卷,上海一考生)‎ 赏析:新颖别致,仙人掌有着看似坚硬的外表,又有着柔嫩多汁的温柔的内心。这个题目用了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已经暗含材料中的“坚硬”与“柔软”这两大关键词。‎ ‎4.花若盛开,阳光自在(安徽卷,安徽一考生)‎ 赏析:富有诗意,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用比喻意暗扣“成功需靠自身努力,也需借助外界条件”的主旨;“开”与“在”又押韵。整体来看,新颖、灵动,有深意,有诗意。‎ ‎5.近林问烟尘,赏十里桃花(广东卷,广东一考生)‎ 赏析:该标题用诗意的笔触表达了亲近自然、感知自然的愿望,“近”字一语双关,既是“亲近”意,又关联材料关键词“近”;采用对偶句,又化用了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文章增添了文采,创设了诗境。‎ ‎6.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湖南卷,湖南一考生)‎ 赏析:光看标题,顿觉诗意盎然,再看正文,方知作者借此标题形象地表达了借助他人智慧把花香吹满世界的观点。标题用了拟人手法,化用了南北朝诗人陆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句,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学功底。‎ 二、佳作:(2015·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左手粪叉,右手笔杆 爷爷的手,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 爷爷是一个农人,他常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从没有过“草盛豆苗稀”。因为他精通耕种之道,不滑不懒;最重要的是,他施用农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爷爷便背一竹篓,操一粪叉,游走于村头巷尾,捡拾牲畜秽物。及至天一放亮,村郊不上不下地被飘来的炊烟裹住,爷爷就回家。奶奶摆好了早饭,小米粥、馒头、青椒、拍黄瓜!呼噜呼噜喝完汤,顺便踢走死缠脚下的巴儿狗……偶尔奶奶也夸一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老头老太太对视一眼,笑了。‎ 爷爷曾是个大学生,当官的,有过出息。太爷爷共有六子,本来都该安安分分做个小农民,但爷爷不。他天分异常好,私学,中学,及至大学,都是一路直上。后来当了小官,虽不大,但在镇上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村里更是红极一时。眼看升官在望,爷爷却收拾行囊,携家带口,回了村里。村里人都表示理解:“对喽,农民好嘛,看看庄稼看看草,啥都不愁。”‎ 村里人称赞爷爷的农活,还敬佩爷爷的书法。逢年过节,红白大事儿,都找爷爷来写字儿。不必狼毫,不必端砚,更不必宣纸——乡下人也不懂欣赏这个,但他们都知道爷爷见多识广,高文凭,有技艺。对于求字之人,爷爷总是来者不拒,放下粪叉,洗手执笔,挥洒而下。当淳朴的邻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全溢于脸上,总想夸一夸这字儿——就像汪曾祺笔下的乡亲们一样:“这字儿好,真黑!”‎ 我是爷爷的长孙,却去之远矣!常问爷爷:“您咋就愿意做个农民呢?”他总会拿他喜欢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这人写文章写得好。俗而不厌,多而不滥。为啥?他虽是文人,却也近于农人。勤恳、淳朴、达观。”我点头:“是啦,他也掏过粪,而您是叉粪。又都是执笔之人,又都上过大学。您和汪先生差不多嘛!”爷爷很得意我的说法,却仍摆手不赞同:“有一点不一样,他种地不如我。”奶奶看我们爷孙俩笑闹,总是很无奈,叹道:“这老头子。”‎ 我不知道我何时会有这种高度,更不知道爷爷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我深知,爷爷表现的那些,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粪叉和笔杆共存的境界。‎ 平淡而知足,是爷爷的智慧。‎ ‎  亮点点评 本文有着淡淡的传奇色彩,爷爷的“夫子气”和“农人味”天然融合,妙趣横生。有些笔墨十分精彩,如奶奶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又如邻里夸爷爷的墨宝:“这字儿好,真黑!”(阅卷专家组)‎ 本文标题拟得巧妙、形象。借用当代流行体“左手……右手……”点出了爷爷集“夫子气”与“农人味”于一身的特点,而且行文中不断点题,如开头点题多巧妙。(编者)‎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是材料作文写作之重、之难。言其“重”,“重”在它是架设在“材料”与“作文”之间的桥梁,一头连着材料,一头连着作文,起沟通二者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是从审题立意走向行文表达的必经之路,是对作文主题、立意的一种提示、指引。对于阅卷老师而言,又起到传递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影响其评判文章优劣的第一感,所谓“印象有时比事实还重要”。‎ 说其“难”,则在于考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用简练、准确、优美的文字,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最“适切”地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指出:“在意思的全部里必然有论断或主张之类,在情感的全部里至少有一个集注点:这些统称为中心。把这些中心写出简约的文字,不就是题目吗?……作者在努力写作之外,不惮斟酌尽善,把中心写成个适切的题目。”(《作文论》)‎ 一、拟题原则 ‎1.扣住材料,切合文意。这里的“扣”与“合”,不是完全地“扣”与“合”,可以扣住材料中一两个关键词,如2015年广东卷一考生标题“远观流云近嗅花”中的“远”“近”就扣住、切合了材料中的“远”“近”;这里的“扣”与“合”,可以是明“扣”明“合”,也可以暗“扣”暗“合”,如“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就是暗“扣”暗“合”。‎ ‎2.要能明白显示文章,不劳读者猜测。也就是说,要典重,稍有含蓄,过于晦涩也不好。‎ ‎3.要能引人入胜,使读者看到题目就想知道内容。‎ ‎4.注意音节和谐,过长过短都不太好。‎ 二、拟题方法 ‎1.立意法拟题 就是把文章的立意中心概括为标题,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虽是凡星,亦可闪耀(2015全国卷Ⅱ辽宁考生);顺其自然,功到自成(2015山东卷考生);做聪明的老实人(2015四川卷考生)。‎ ‎2.修辞法拟题 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简明生动,又新颖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常用的方法有:‎ ‎①比喻。如:春风始处是理解(2015湖北卷考生);锻造翅膀,等待阳光(2015安徽卷考生)。‎ ‎②拟人。如:中国,咱们慢慢来(2015江苏卷考生)。‎ ‎③呼告。如:功利主义可以休矣(2015山东卷考生)。‎ ‎④反问。如: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2015湖南卷考生)‎ ‎⑤对偶。如:拥有个性,活出精彩(2015安徽卷考生);忆它容颜,明它心性(2015广东卷考生)。‎ ‎⑥对比。如:近的是自然,远的是人心(2015广东卷考生)。‎ ‎3.引用法拟题 引用法就是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歌词、广告词、文学作品、影视剧题目……这样做往往能化俗为雅、化拙为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彰显作者的人文素养。借他山之石,来包装润色自己文章的标题。‎ 运用引用法拟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平时多背些古诗词名句,多积累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学素养,同时对作文拟题也有帮助。‎ ‎①直接引用。如:看似寻常最奇崛(2015江苏卷考生);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2015湖南卷考生)。‎ ‎②间接引用(化用)。如:存天理,明人欲(2015上海卷考生,化用宋朝理学名言“存天理,灭人欲”);我在,故路在(2015福建卷考生,化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名句“我思,故我在”)。‎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三种拟题方法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文章是分文体的,但拟题不分文体,不同文体的拟题方法之间也是互通互融的。当然,拟题时也可以区别文体,如记叙文多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象方式,议论文多用“谈……”“A与B”等方式。‎ 其实,上面介绍的方法只是“题面拟题”,只关乎语言文字的修辞层面,而拟题更涉及作者的思维层面,因为拟题与审题立意甚至行文是一个写作思维连贯的过程,是一个写作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拟题,是写作者在阅读理解揣摩考题材料后,借以表达自己文意的“适切”形式的过程,而标题,则是写作者思想感情、论断或主张的体现,是写作者审题立意思维的直接的文字表现形式。下面介绍一种从思维层面来扣题的方法——断语式。‎ 所谓断语式,就是“甲是乙”或“甲非乙”这种形式。一般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断定对象,二是断定态度(肯定或否定)。有常式与变式两种。‎ ‎1.常式(采用“是”字句形式)。如:等待是最真诚的善良(2015重庆卷考生);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2015江苏卷考生)。‎ ‎2.变式(采用非“是”字句形式,有时省略主语而采用动宾结构)。如:自信展现风范(2015天津卷考生);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2015江苏卷考生);发掘本质(2015安徽卷考生);通过词气辨格调(2015浙江卷考生)。‎ 断语式标题的思维可分三步:先确定断定对象,再表明断定态度(肯定或否定),后用“断语词”(“是”或其他联结词)把二者联结起来。‎ 三、标题使用 拟制好标题后似乎就结束了,其实,尚需向前走一步:在文中应不断地点题呼应,尤其在首尾呼应好标题。这样,拟出的标题不仅好看,而且灵动,给正文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带来一股灵动之风。‎ 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请你比较下面两组标题,看看哪组好,并说明一下理由。‎ 第一组: 第二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弯路,奔成功 选错也是人生的经历 敢走弯路,磨练自我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经历弯路,才有收获 逆境成就未来 不走弯路枉青年 让弯路变直路 踏过弯路是成熟 做出正确的选择 走过弯路方懂得 青春无悔    求索在青春的弯路上答: ‎ 答案 第二组较好。理由:①紧扣材料,切合题旨,再好的标题首先要“扣”“合”材料;②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审题指导] 何谓“青春的弯路”?主要是指年轻时走偏、走错、走曲折的路。那为什么青春非要走弯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1)年轻有为,怀揣梦想,为梦想去闯世界、看风景,即使走过许多弯路,但无怨无悔,因为年轻,输得起;(2)年少轻狂,不听别人劝告,非要走自己的路不可,虽然走不通,虽然撞得头破血流,但也是一份经历,一份收获;(3)年轻浅薄,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但也认识了自我,汲取了教训;(4)年轻的我们需要磨炼,走了弯路,我们变得坚强和成熟。‎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长颈鹿母亲刚生下小长颈鹿后,会做出一件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抬起长长的脚,踢向它的孩子,让小长颈鹿翻一个跟斗后,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被长颈鹿母亲不断地重复。小长颈鹿为了站起来,会拼命努力。疲倦时,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母亲看到后,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颤抖着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 请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运用修辞法拟题,自拟三个标题。‎ 答: ‎ 答案 (示例)①扬起自立的风帆,吹响自强的号角(对偶);②痛之深,爱之切(对比);③让自立在严格的天空中飞翔(拟人)。‎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时,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时,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对你来说却很重要,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动心过吗?‎ 请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运用引用法拟题,自拟三个标题。‎ 答: ‎ 答案 (示例)①白发亲娘(歌曲名);②月亮代表我的心(歌曲名);③生命诚可贵,感激价更高(化用);④满纸平凡事,一把感激泪(化用);⑤咬住感激不放松,无限风光任西东(化用)。‎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先拟定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答: ‎ 答案 (1)(示例)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引用俗语),②人生路上美丽的陷阱(比喻),③成长路上的罂粟花(比喻),‎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引用诗句),⑤饵后有钩(以中心事件入题)。‎ 解析 材料中的“鱼饵”其实是生活中的诱惑,而“钩”则是受了迷惑后的后果。所拟题目在切合题意的同时,要借助不同的手法尽量使其新颖、靓丽。‎ ‎(2)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