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级高二第二学期月考 ‎ 语 文 试 题 (2019.3)‎ 命题人:闫葳 汤清香 王育育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的过程。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 (摘编自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 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 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了。‎ 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 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 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 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流非常重要。‎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渐 丰子恺 ‎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象山陂而象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袴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 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①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就退在后面,或高呼“不要轧②,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 ‎  当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③。”‎ ‎ (选自《静观人生》,有删改)‎ ‎【注】①留连:留恋不舍。②轧:拥挤。③永劫:佛教中指永无穷尽之时。‎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圆滑”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在岁月的冲刷下,人生就是像鹅卵石一样渐渐失去了棱角。‎ B.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的种种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变化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达到的。‎ C.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议,是因为和空间相比,时间既无法把握,又无法挽留。‎ D.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飘逸、富有想象力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文学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5.本文围绕“渐”阐发感悟,请梳理概括全文的思路。(6分)‎ ‎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引用两处诗句的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是错误的。‎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故汉追及之 B.谓其骑曰 亡其两骑耳 C.项王嗔目而叱之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D.愿为诸君快战 吾为若德 ‎1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 B.亭长: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 C.名、字:“籍”是项羽的名。按照古代称谓习惯,名一般用于自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 D.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又因古人以东为左,位于长江之东,故又称“江左”。 ‎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后来项王估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让自己灭亡,绝不是作战能力有过错。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B.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不愿自己的手下再遭受损失,于是独自一人冲向汉军,“斩将”“刈旗”,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和英勇无畏。‎ C.项羽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把骑兵分为四队,让他们从四面突围,自己又亲自杀掉了一名汉将和都尉,以此证明了自己“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论断。‎ D.项羽是有机会逃生的,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乌江。但他想到自己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去,愧见江东父老,于是赠马给亭长,宁死不辱。一个知耻重义的末路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 B.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意象,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 C.下阙词人描写的是眼前边塞的恩怨情恨,表达了征人在外对闺中思妇的怀念。‎ D.此词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年轻有为的贵族,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 ‎15.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自古以来,英雄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最耀眼的旗手和战士。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说的是文化统序中的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说的是刀光剑影中的英雄。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一度的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仍声声在耳。他对“英雄”一词的诠释,既让文艺创作者为之振奋,也让文艺创作者反思:(  )?我们原本并不缺少英雄,可似乎越来越缺少对于英雄的洞见,和创造可为人所接纳的英雄之匠心与慧心。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________的国度就在现实和文艺领域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好党员雷锋、《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________的英雄为国人所熟悉,也搭起了一道通往共和国殿堂的神圣之途。而如今________,有人试图原封不动地重走老路,可应声寥寥;有人尝试旁逸斜出地全盘西化,却________。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社会中英雄的身影何以少见了呢 B.当代文艺中英雄的身影何以落寞了呢 C.哪些人物才是我们要着力塑造的英雄 D.为什么现代社会英雄越来越少见了呢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朝气蓬勃 数不胜数 时过境迁 贻人笑柄 B.朝华夕秀 数不胜数 物是人非 拾人牙慧 C.朝气蓬勃 数见不鲜 物是人非 贻人笑柄 D.朝华夕秀 数见不鲜 时过境迁 拾人牙慧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B.在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C.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 D.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20.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队所作的解说词,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改正。(5分)‎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极具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名闻天下,很多游客也以“不到长城非好汉”来激励自己。近几年,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同上路,一睹长城的风采吧!‎ ‎(1)将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 ;‎ ‎(3)将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 ‎(5)将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 21. ‎“翻转课堂”‎ 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教学中课堂和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调整,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的特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分)‎ ‎【注】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 四、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不太文雅,但很深刻的观点:奶头乐理论。他认为,全球化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的人口“边缘化”,而这80%的多余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要使80%的人口安分守己,就要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的办法减少“边缘化”人口的不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力发展娱乐业。有了充足的感官娱乐,一般大众的时间就会被挤满。布热津斯基甚至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如果布热津斯基的理论成立,那么中国是否有陷入“奶头乐陷阱”的危险呢?甚至已经陷入“奶头乐陷阱"呢?‎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2019.3)‎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扩大范围。原文第一段中为“‘安史之乱’……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B项,以偏概全。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不仅源于三股力量对相关地区的争夺与混战,也源于自身边防力量的空虚。D项,强加因果。花剌子模遭遇了灭国之灾,是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 ‎2.A【解析】文中只是借用该诗说明宫女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 ‎3.C【解析】原文最后一段中说“遗憾的是……日渐衰落”,由“迁海令”之后的省略号可知,海上丝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点。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4.B【解析】“种种变化”有误,应是“境遇的变衰”。‎ ‎5. ①文章一、二段先说对“渐”总的看法,阐述“渐”是如何让人生圆滑进行的。(2分)②接着阐述“渐”的作用是隐蔽时间,让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1分)③然后阐述“渐”的本质是时间;(1分)④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只有拥有 “大人格”和“大人生”的人,才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2 分)‎ ‎6.含义:①和无限的时间相比,人的寿命如同击石之火光般短暂,不应在短暂的光阴里争名夺利;(2分)②但如果有看待时间和人生的正确态度,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完全可以收缩在方寸的心中。(2分)作用:这两处引用升华了主题,使文章形象生动,意蕴更深刻。(2分)‎ ‎7.D【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错误。‎ ‎8.A【解析】B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属主观臆测,从文中信息无法推出这一点。C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是错误的”错,由材料二第三段可知,垃圾的资源属性与污染属性并不矛盾,作者并没有否定“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这一说法。D项,“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9.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每个点3分)‎ ‎10.D【解析】A.动词,率领/介词,因为;B.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其中的;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介词,替、给 ‎11.A【解析】《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2.B【解析】“不愿自己的手下再遭受损失”“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错。‎ ‎13.(1)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第一个“乃”,于是,1分;“引兵而东”的“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跑,1分;第二个“乃”,仅仅,只,1分;句意2分)‎ ‎(2)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身:亲自,1分;“所当者”“所击者”,……的敌人(人),1分;当,抵挡,1分;败北,战败,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 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 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14. C【解析】下阙词人由眼前的边塞展开联想,追想边地上发生过的恩怨情恨,既有征人在外对闺中思妇的怀念,也有闺中思妇对战场上征人生死存亡的担忧。‎ ‎15.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写“以景结情”“列锦”也可得分)(每点2分)‎ ‎【解析】画线句在全词的结尾,以写景来抒情,其表现手法往往是以景结情;再看这两句特点,一问一答,所以答案为“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再看最后一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全句写景,却没有一个动词,与“枯藤老树昏鸦”的表现手法相同,属于名词(意象)叠加,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 ‎16.(每空1分)‎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 B【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在这段文字中,这句话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从下文看,主要谈的是当代文艺作品中缺少英雄的现状。故选B项。‎ ‎18. A【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朝华夕秀”,比喻有新意的文章。根据语境,使用对象为中国,选“朝气蓬勃”。“数不胜数”,形容数量多,不可计算。“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段中列举了一些英雄人物,后有省略号,表明英雄数量多,应用“数不胜数”。“时过境迁”,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语段中强调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情况发生变化,应用“时过境迁”。“贻人笑柄”,给人留下取笑的话柄。“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语段中强调的是“全盘西化”的做法为人取笑,应用“贻人笑柄”‎ ‎。故选A项。‎ ‎19. A【解析】文中画线的语句存在重复赘余的问题,针对“当下”“当务之急”“尤其重要”进行修改即可。B项,语段中讲的是“如今”的情况,“浮躁的氛围”指“当下”的情况,需加上此限定词,故错误;C项,“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需办理的事情,与前面的“当下”语意有重复之处,故错;D项,“当务之急”与“尤其重要”均有强调“重要”之意,语意重复。故选A项。‎ ‎20.(1)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2)莅临——来到 ‎(3)荣幸之至——非常高兴(符合句义即可) (4)拜谒—参观(符合句义即可) ‎ ‎(5)一同上路——一同出发 ‎【解析】(1)“女士们、先生们”与“学生”身份不合,改为“同学们”。‎ ‎(2)“莅临”多用于书面语,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改为“来到”。‎ ‎(3)“荣幸之至”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改为“非常高兴”。‎ ‎(4)“拜谒”,拜访谒见,参拜(陵墓、碑碣等处),改为“参观”。‎ ‎(5)“一同上路”,不合语境,也不够吉利,改为“一同出发”。(每一处1分,共5分)‎ ‎21.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2分),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2分),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难度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落实(2分)。‎ ‎22.‎ 一、立意分析 这是一篇直击当下的作文,“奶头乐"理论或许是中学生不熟悉的,但是其背后影射的社会现象却是每一个人都无比熟悉的,这是一个限定较强的题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宿构和套作。面对立意比较狭窄的题目,不必也无法刻意追求立意角度的多元和新颖。 通过这个材料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是这个题目的初心所在。老师们不妨用如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一)“奶头乐现象”在你身边是否存在?‎ 借助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善用联想激活经验调用储备的能力。快手、抖音, 网剧、 综艺、被手机游戏和网文成批毁掉的中小学生。‎ 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发出了这样的担忧: “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 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中国现在是否己经有了这样的危险?‎ ‎(二)“奶头乐陷阱”的危害。‎ 训练学生追溯因果纵深思考的能力。耽于感宫刺激,毁掉民族的精神: 耽于享受快乐,毁掉发展动力: 缺乏奋斗精神,毁掉国家未来……‎ ‎(三)为什么明知道有这样的危害,还有如此多的人陷入了这个泥潭?‎ 训练学生多维比较与理解他人的能力。‎ ‎1、部分人耽于享乐, 缺少远大理想。‎ ‎2、部分人缺乏毅力, 明知错误却无法自拔。‎ ‎3、新闻传播和娱乐业从业者为了行业利益,推波助澜,不当引导。‎ ‎4、缺乏有力有效的教育引导: 功利化教育让孩子丧失了阅读和游戏的乐趣, 被才艺和重复训练压得失去了快乐和理想。‎ ‎(四)希望何在?‎ ‎1、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树立远大理想。‎ ‎2、对娱乐和传播行业进行有效监管, 不能放任其释放负面能量。‎ ‎3、加强教育改革, 使大中小学生在在教育和学习中获得成长感和获得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