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考语文仿真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云南嵩明一中 2017 届高考语文仿真题(5 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 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 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 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 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 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 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以及 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 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 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 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 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 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比如,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 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中国的 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中国人在思想、 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 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 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 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精神。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 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 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的文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 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 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孝”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孝” 是适应中国文化的结果。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不少中外学者对中国文化共 同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也可分知行两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重的伦理色彩。今天 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这一传 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 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桥 (陈忠实) 河面上有一座小桥,木板搭成的。河心里有一只四条腿的木马架,往南搭一块木板,往北搭一块 木板,勾连起南岸和北岸被河水阻断的交通。 一位中年男人,站在河边南岸的沙滩上。 河北岸有个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小心翼翼过了桥,踏上南岸的沙地,准备跨上车子赶路。 “慢——”他上前两步,站在自行车轱辘前头。 那人扬起头,“做什么?” “往这儿瞅——”他从袖筒里抽出右手,指着桥头的旁侧,那儿立着一块木牌,不大,用毛笔写 着很醒目的一行字:过桥交费壹毛。 那人一看,眼里泛起一缕愠怒之色:“过河……怎么还要钱?几辈子过桥也没要过钱!”那人说。 “是啊!几辈子没要过,今辈子可要哩!”他不急不躁,“老黄历用不上啰!” 那人脸上显出卑夷神色,从口袋里摸出一毛钱,塞到他手里,鼻腔里“哼”了一下,跨上车子走 了。 他叫王林,小河南岸王村人。他的正经营生是采掘砂石。收取过桥费不过灵机一动的临时举措。 他生就一副强悍健壮的身胚,耕种着六七亩水旱地,除农忙季节之外,其余时间都趴在沙滩上挖 掘砂石。他要挣钱攒钱,想到要在自家屋院里撑起三间青砖红瓦的大瓦房,那就不由得攥紧撅头的把 柄,刨哇!铲哇!抛起的砂石撞击得铁丝罗网唰唰响…… 就在他发疯似地挖砂石的时候,王村摆阔似地竖起了三幢二层楼房,它们高高地挺拔在一片低矮 的老式旧屋的上空,格外惹人眼目。尤其在他听到人们关于三户楼屋主人光彩与不光彩的发财的星星 点点传闻后,他简直妒火中烧了。 王林手攥铁锹,在沙滩不要命地刨,眼睛瞪得鼓鼓圆:靠自己这样笨拙地挣钱,要撑起那样一幢 两层洋楼来,少说也得十年哪!他皱紧眉头,坐在罗网前,抽得烟锅吱啦啦响,心里发狠地想着,谋 算着,终于把眼睛死死地盯住眼前这条小河了。 他老婆送饭来了,他吃着她送来的炒鸡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来,搁在沙地上,“整一下,拿回 去。” “这下发财啰!” 一声又冷又重的说话声,惊得两口子同时扬起头来,面前站着他的老丈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他咽下正在咀嚼的馍馍,连忙站起,招呼老丈人说:“爹!快吃馍,趁热。” “我嫌恶心!”老丈人手一甩,眉眼里一满是恶心得简直要呕吐的神色,“还有脸叫我吃!我的脸, 给你们丢尽了!”老汉撅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山羊胡须,“你居然还有脸收过桥费!哼!” 王林终于听出老丈人发火的原因了,想了想说:“爹呀!俺们搭桥受了苦,挨了冻,贴赔了木板, 旁人白过桥就要脸了吗?你看,村里盖起洋楼的阔佬儿,要脸了吗?要脸能盖起洋楼吗?先说西头那 家,那人在县物资局干事,管着木材、钢材和水泥的供应分配。就这么一点权力,两层楼房的楼板、 砖头、门窗,全是旁人免费送到家里。村中间那家怎么样?男人在西安一家工厂当基建科长,把两撞 家属楼应承给大塔区建筑队了。就这一句话,大塔区建筑队给人家盖起了一幢二层洋楼,包工包料, 一分不取。你说,这号人爱钱要脸吗?” 老汉更大火了:“自古以来,这修桥补路,是积德行善的事。咱有心修桥了,自然好;没力量修桥, 也就罢了;可不能……修了桥,收人家的过路费……这就是亏人短寿的缺德事儿……” 老汉说时,抢前两步,抓住那只写着“过路收一毛”字样的木牌的立柱,“噌”地一下从沙窝里拔 了起来,一扬手,就扔到桥边的河水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他和她眼巴巴看着木牌流走了,飘 远了……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走过来,暮色中看不清她的脸,脚步匆匆。她丢下一毛钱,就踏上小桥,小心 翼翼地移动脚步,走向北岸。 他的脚前的沙地上,有一张一毛票的人民币,被冷风吹得翻了两个过儿,卡在一块石头根下了。 他久久没有动手拾它…… 1986.6.27 于白鹿园(选自《陈忠实自选集》,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抛起的砂石撞击得铁丝罗网唰唰响……“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王林拼命挖砂石的情景, 表现了他妒火中烧的心理状态。 B.老丈人发火的原因是他认为王林收过桥费破坏了乡俗,做的是“亏人短寿的缺德事儿“,这也 照应了前文那人”那人“脸上显出鄙夷神色”。 C.村里盖起洋楼的阔佬儿几乎都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盖楼谋利,这说明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现 象在当时商品经济转轨期已有出现。 D.小说以“桥”为题,意蕴丰富,它既指连接王村南北两岸的小木桥,又暗喻金钱观扭曲下人们 需要沟通关爱以及正道直行的心灵之桥。 5.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5 分) 6.作者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反映现实。请简要分析文中有哪些主要矛盾?(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 分)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张伯驹是谁?书画家启功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顶级书 画,近一半乃张伯驹所捐。 张伯驹生于 1898 年,7 岁入私塾,9 岁就能写诗,先生书架上的书,只要他看过,他都能记住, 大家称他为“神童”。随后,他进入书院读书,毕业后,被父亲送进军阀曹锟、吴佩孚等部,先后任过 提调参议等职。但张伯驹十分厌烦从政为官,终不顾双亲反对,退出了军界。从此过上了“纨绔”生 活。 1927 年,张伯驹到北京琉璃厂闲逛。突然,他在一家古玩字画铺前驻了足。“请把这件墨品取出来 看一下。”伙计取下写着“丛碧山房”的横幅。“这四个字写得真是苍劲飘逸。”张伯驹一边赞叹,一边 看落款。这一看,他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反复推敲无误后,他立马收了。 从此,张伯驹就爱上了收藏。自号“丛碧”,并将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母亲为此整天唉声叹气:“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出去做官也不干,只知道花钱买字画。” 1937 年,张伯驹得知溥儒有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贴”的《平复帖》后,便再也睡不好觉了。 “如果流失海外,将是千古之恨。”最终张伯驹千方百计花巨额购得了《平复帖》,当他抱着《平复帖》 回家的时候,两眼放光。 1945 年,被书画界奉为“国宝中的国宝”《游春图》被马霁川觅得。张伯驹得到消息,马霁川欲将 《游春图》卖往海外,这一下,张伯驹又失眠了。一天夜里,张伯驹出现在马霁川家。进门便大吼:“《游 春图》可在你手中?”马霁川便狮子大开口:“只要拿出 800 两黄金,画就是您的了。”十几年来,因 为收藏,张伯驹已耗尽万贯家财。现在莫说 800 两,50 两他也拿不出。迫不得已,张伯驹便来到琉璃 厂,看见一家店铺,便走进去打招呼:“有幅《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如果有谁把它转手洋人, 谁就是民族败类,我张某人决不轻饶他。”马霁川只好降价让与张伯驹,“你出 220 两黄金,就给你。” 张伯驹一咬牙,他把自己住的宅子给卖了。张伯驹拿着宅子换来的 220 两黄金直奔马家。但马霁川借 口黄金成色不好,要再加 20 两。张伯驹无奈,只好回家和妻子潘素商量,“你卖件首饰给我凑足这 20 两吧!”潘素不肯,张伯驹就躺在地上耍赖,潘素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张伯驹翻身爬起,拍拍土开心 睡觉去了。“在动荡年代,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他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就有 118 件。” 1941 年,张伯驹遭遇绑架,绑匪提出,“交上两百根金条,否则就撕票。”潘素迫于无奈,觉得只 有“卖画”。于是潘素要求:想见伯驹一面。潘素见到伯驹时,他却斩钉截铁地对潘素说:“我收藏的 那些书画,必须给我保护好。别为了赎我而卖掉,否则我宁死也不出去。” 1956 年,视书画重于性命的张伯驹,竟将 8 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了故宫。当时,很多人都不理 解:“耗尽家业收藏,为何又无偿捐之?”后来,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 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 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再后来,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 博物馆。“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他在《春游琐谈》里记录了 这种心情:“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1957 年,张伯驹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吉林劳动改造,不久返回。但原来的宅子早已被别人 占据,老两口只好蜗居于一间 10 平米的小屋内。一无粮票二无户口,只能靠亲朋的接济度日。可这样 的磨难并没让他怨天尤人,相反他却是轻描淡写,一笑置之。1969 年到 1972 年三年间,故交王世襄曾 多次去看望张伯驹。“他除了年龄增长,心情神态和 20 年前时并无差异。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 依然故我。” 散淡超逸的个性,正是张伯驹硬度之所在。红学家周汝昌说:“阅读张伯驹,我深深觉得,他为人 超拔是因为时间坐标系特异,一般人时间坐标系三年五年,顶多十年八年,而张伯驹的坐标系大约有 千年,所以他能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 (选自作者博客,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伯驹自幼聪颖过人,书架上的书,只要他看过,他都能记住,被人誉为“神通”;但他厌烦从 政为官,并未依从父母的人生安排。 B.张伯驹了解《平复帖》的价值,生怕它流失海外,因此千方百计花巨资购买,抱回家时两眼放 光,内心十分从容。 C.为购得《游春图》,张伯驹变卖了住宅,但仍没凑够资金,潘素关键时刻的支持,让张伯驹终于 得到了这“国宝中的国宝”。 D.张伯驹认为书画文物是属于国家民族的,只要能留在国家,他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所以 将收藏的书画捐献给了博物馆。 8.作为收藏家,张伯驹为何被称为“收藏第一人”?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9.文章题为“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从张伯驹的身上,你能发现哪些“为人宝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体会。(5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 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 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 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 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 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 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 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 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 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 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 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 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 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 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 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 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①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 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注释①:繇 yóu,古同“由”,从,自。(选自《宋史•王刚中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 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B.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 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C.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 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D.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 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化方面,代表升官的词语有拜、晋、迁、拔、擢、徙、升、提等。 B.“赠”,一是指把东西给别人,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亦叫追赠。 C.“舍人”,古代解释为: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官职名称,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 D.“谥号”,是古人死后被授予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刚中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该被召面见皇上。 因为秦桧心胸狭隘怨恨王刚中不拜见自己,秦桧死后他才被授予官职。 B.城都的万岁池广阔无边,浇灌着三乡之田。可是淤积了许多泥沙,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 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 C.王刚中为人有原则,他派人修缮了诸葛武侯祠,表彰贤者来为百姓树立榜样。但是对有一个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蛇实施妖法的女巫,王刚中却不仅派人杀掉了她的蛇,并对其施以黥刑。 D.王刚中爱民如子,早在建炎年间,皇帝下令要在阶、成、岷、凤四州强迫征壮丁为兵,百姓深 感忧虑,王刚中进言此事五害,请求加以罢除,皇上也因此颁布免除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5 分) (2)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11 分)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① 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②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③。 【注】①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李明府,生平事迹不详。 ②零:落。③兰茝:皆香草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句用一“静”字,概括出桐庐山无世俗浑浊气息、优雅宁静的特点。 B.次句用一“零”字,化静为动,描摹出“清雨”在碧云下的飘零之态。 C.三、四句以辽阔的“千山”与微小的“一叶”对比,突出桐庐山环境的寂静。 D.五句的“佳志士”照应诗题中的“李明府”,表达出对李明府的赞美之情。 E.前四句写景着力表现桐庐山的清、静,为后四句表现李明府的形象做铺垫。 15.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怎样赞扬李明府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 形势以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2)杜甫《登高》“ , ”两句,从困苦不断、容颜变化等方面具体表 现了诗人的潦倒情状。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如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 GDP 绝对数与往昔不. 可同日而语.....。 ②俄罗斯专家建议,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查找制造白色粉末的来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围堵浩如烟... 海.的各种邮件。 ③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 路来。 ④山西长治屯留一中 24 名教师放假聚餐饮酒,被县纪委通报批评的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政府管的太多。 ⑤恰是美国施行这一“再平衡”战略的这些年,东亚的领土纠纷激化,日本、菲律宾对中国表现 出的态度咄咄逼人....。 ⑥夫妇俩刚刚抗癌成功,在经济最拮据之时收获巨奖,堪称幸运!更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竟 然是妻子蒂娜第一次购买彩票!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宜宾筠连县 1 月 28 日发生的 4.9 级地震造成该县 18 个乡镇的房屋、公路、通信、电力、交通 等多项基础设施受损,两万余人受灾。 B.2017 年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的这场“红色旋风”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对 中国文化和中国影响力的关注和认可。 C.全国公安机关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强力推动了公安系统改革向纵深的发展,而且 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D.荷兰内政大臣普拉斯泰克宣布,荷兰大选放弃电脑计票而拟用人工计票是因为据评估报告显示, 电脑计票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苏轼生活在党争酷烈的北宋中后叶,一再因文字受累,因群小告讦遭祸,动辄得咎,进退失据, 其 生 存 环 境 之 凶 险 , 实 非 常 人 所 能 想 象 。 对 于 自 己 历 尽 坎 坷 之 由 , 苏 轼 曾 有 过 冷 静 的 反 思。 。 。 。 。 。 。 ①苏轼深爱陶渊明《饮酒》一诗,称“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②于是,“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便成了苏轼 的最终选择 ③所谓“不谋而合”者,即世人皆与世推移,而自身与世俗并不谐合 ④因此,不愿违背自己心愿的苏轼,“吾驾不可回”,其人格理想不可逆转 ⑤正是这种勇气与品格,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⑥苏轼乃性情中人,“性不忍事”的坦率性格因其人格的自觉而无可更改 A.③①④⑥⑤② B.③①⑥④②⑤ C.⑥①③④②⑤ D.⑥④①③⑤②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6 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 ① 。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 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 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但是, ② ,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 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 ③ , 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21.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在该校学生中进行的“网络游戏及沉溺其中的危害”调查的结果,请将该 图整理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 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 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 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 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 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云南嵩明一中 2017 届高考语文仿真题答案(5 月) 1.答案:B(“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不合文意) 2. 答案: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错,原文只是说“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 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3. 答案:A(“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错) (一)文学类现代文阅读(12 分)n 5.参考答案:n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①王林是一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金钱(商品)观念冲击下的普通农民。 ②王林勤劳强壮,急于挣钱:种地挖沙,搭桥收钱。n ③王林充满矛盾,内心痛苦:渴望挣钱,又感缺德。(第一点 2 分,其余一点 1 分) n 6.参考答案: ①王林与行人、老丈人之间关于“过桥该不该收费”的矛盾。n ②王林“勤劳致富”与村里部分人“以权谋私”的致富”的矛盾。 ③王林心中“过桥还要不要收线还是遵从积德行善”的矛盾。 ④转型期中国农村金钱观念与朴素民风、传统道德观的矛盾。(每点 2 分,3 点 5 分。) (二)实用类现代文阅读(14 分)n 7.(1)B:“自信从容”理解有误。n 8.参考答案: ①耗尽万贯家财,,收藏甚巨。花巨资收购《平复帖》《游春图》等藏品,耗尽万贯家财;动荡年代, 他收藏的顶级书画就有 118 件。 ②视藏品重于性命。被绑架后,阻止妻子卖画赎人,宁死也不愿出卖藏品。 ③酷爱民族文化遗产,胸怀宽广。千方百计避免文化瑰宝流失海外,将重于生命的顶级藏品无私 奉献给国家。 (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4 分,答对三点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n 9.参考答案:n ①淡泊名利,活出真我。年轻时,厌烦从政为官,拒绝父母的安排,退出军界。n ②至诚爱国,无私奉献。耗尽家财,保护文物,珍视民族文化;将藏品无私奉献给国家,愿文化“世 传有绪”。 ③坦然自若,笑对苦难。被打成“右派”艰难度日,依然故我;生活清贫局促,依然从容自在。 ④超然物外,生命盎然。一生超脱,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生命 充满硬度,生机盎然。(一点 2 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n 10.B 11.A(迁、徙,都不一定是升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12.A(在秦桧死前即已“授洪州教授”) 13.(1)王刚中兼任王府教授,每次(为普安郡王)讲课,都会广泛陈述古今国家兴亡的原因,以及 君子与小人、忠良与奸佞之徒的区别(不同差。异)。( “极陈”、“治乱”、“辨”各 1 分。文意通顺 2 分)n (2)正要商议上报胜利的消息,王刚中却星夜兼程,骑马回营,对他的下属李焘说,这是将帅们的 功劳,我又有什么(贡献)呢?“方”、“倍道”各 1 分“吾何有焉”宾语前置,句式 1 分,大意 2 分。) 14. 答案:B、C(B 项“化静为动”错,C 项二者不构成对比) 15.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怎样赞扬李明府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五六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以“佳志士”称李明府,又说他无人可匹敌,直接赞美李明府; (2 分)七八句用典,李明府让我产生了去读读楚辞的冲动,他的衣服经过兰草熏蒸,赞美李明府的文 采和高洁情操:(2 分)最后四句,虚实相生,表达出对李明府的高度赞美之情。(1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两句,写出了敌军兵临城 下的危急形势以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2)杜甫《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两句,从困苦不断、容颜变化等方 面具体表现了诗人的潦倒情状。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17.D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句,正确。n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此处对象不当。n 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此处不合语境。n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此处应为“不以为然”。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正确。瞠目结舌: 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正确。 18.答案:B(A 项“公路”与“交通”并列不当,不合逻辑;C 项语序不当;D 项句式杂糅) 19.答案:C 20.(6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①中国近代大学得以形成和发展(得以出现) ②中国大学不是简单地移植西方大学 (不是简单地复制西方大学的模式)(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大学) ③但大学的精神却与中国教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1.据调查结果显示:17%的学生未接触过网络游戏,83%的学生出于好奇、放松身心的原因接触 过网络游戏。沉溺网络游戏不仅会导致身心疲劳、视力下降,还会使学生成绩退步,甚至产生交流障 碍。(内容完整 2 分,表述准确 2 分,语言连贯 2 分。字数超过要求,酌情扣分) 22. 作文解析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 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 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 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 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 完全准备好了。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这也许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参考译文】 王刚中,字时亨,是饶州乐平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公元 1145 年),考中进 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被召面见皇上,秦桧怨恨他不去拜见自己,只授予他洪州教授之职。秦桧 去世后,皇上召见王刚中,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又升为著作佐郎。 孝宗做普安郡王的时候,王刚中兼任王府教授,每次为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 讲明如何分辨君子、小人与忠臣、奸邪。王刚中升为中书舍人,他对皇上说:“抵御外敌入侵是当今的 首要任务,敌人强大就会侵犯我国的边境,敌人弱小时就会请求与我国结盟。今天不必考虑敌人的强 弱,必须首先自治,选择将帅,搜寻战士,充实边境的储备,准备好兵器辎重,国势富强,将良士勇, 当敌人请求结盟时就如汉文帝所为,使之臣服;当敌人来侵犯时就如唐太宗所为,将其消灭。” 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正巧西蜀谋求良帅,皇上说:“没有人比王刚中合适的了。”王刚中以龙图 阁待制之身份,被任命为成都府知府、四川制置使。当时吴璘步步升迁担任大帅,他的下属姚仲、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彦等也执持符节,称雄一方。只有王刚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礼待人,不设陷阱,管理吏属恩威 并行,紧急檄文纷沓而至,王刚中也能从容裁决,且都切中时机。 敌军骑兵越过大散关,人心惶惶。王刚中跨上一匹马,连夜飞奔两百里路,把吴璘从帐篷中叫起 来,责问他说“:大将应与国家同悲欢共命运,面对敌军来犯,怎能高枕而卧?”吴璘为之震惊。王 刚中又派人送蜡裹的书信给张正彦,要他前来支援。西面的军队一起聚集,打得金兵落荒而逃。正商 议向皇上奏捷报功,王刚中兼程而行,回到自己军中,对他的属下李焘说:“这都是将帅们的功劳,我 有什么功呢?”李焘赞叹说:“临敌亲自督战,打了胜仗却不以功臣自居,超过一般的人很远了。” 成都的万岁池有十里宽,浇灌着三乡之田。因年岁久远淤积了许多泥沙,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 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州人指着万岁池说:“这是 王公的甘棠湖。”府学的礼殿,是东汉兴平年间兴建的,因历时久远,多有变故,一天天倾塌,王刚中 也吩咐九县百姓把它修缮完好,全部恢复了它的旧貌。王刚中又派人修缮了诸葛武侯祠,表彰贤者来 为百姓树立榜样。有一个女巫养蛇施行妖法,王刚中派人杀掉了她的蛇,并对她施以黥刑。 孝宗即位后,金人侵犯淮地,皇上下旨召王刚中入宫觐见,王刚中陈述了战守之策。王刚中说:“战 争守备是实实在在的事,而和议只是徒有虚名,不可以依仗虚名而损害实事。”王刚中又启奏了四件事: 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他在政府任职时患病而死,终年六十三岁,皇上赠他资政殿大学 士、光禄大夫之职,赠谥号为“恭简”。 早在建炎年间,皇上下令要在阶、成、岷、凤四州强迫征壮丁为兵,百姓深感忧虑。王刚中进言 此事之五害,请求加以罢除,皇上的免除令颁布后,百姓热烈欢呼,其呼声震动山谷。等到王刚中离 开蜀地时,蜀地的父老乡亲拦在路上,有人追送他数百里之远。王刚中从平民而至担任公卿,没有其 他嗜好,办完公事之余只是以读书作文为乐。著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共 有一百多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