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 “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 “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 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C. “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 D. 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 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 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表述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无中生有;“兴趣盎然”也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说法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相关表述是“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也有误,文中相关表述是“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新,南海人。初名新志,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帝知新,所奏无不允。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新如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尚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①如新言 。嘉兴贼倪弘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新督兵捕之,列木栅诸港汊。贼陆走,追蹑之桃源,以献。 当是时,周廉使名闻天下。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帝若见人绯衣立日中,曰:“臣周新已为神,为陛下汉奸贪吏”云。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蠲(juān)振:免除徭役,赈济灾民。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B. 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C. 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D. 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是汉代出现 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唐宋时隶属国子监,太学学生习称太学生。 B. 大理寺,古代官署名。职掌刑狱案件的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其主官为大理寺丞,简称大理丞。 C. 汉代制度,刺史常于每年八月间巡行所部,查核官吏治绩,称为行部。 D. 锦衣卫是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由朱元璋始设。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新认真履职,不畏权贵。他任监察御史,许多官吏被他弹劾。贵戚们震惊害怕,将他视为“冷面寒铁”。 B. 周新颇具军事才能。嘉兴叛贼倪弘三率数千之众,屡败官军,周新能依据地形特点,便宜行事,将敌之主动化为被动,大获全胜。 C. 周新善于办案。为了办案,他经常微服私访,得以了解真实情况,办理了很多揭发奸邪、使之无处隐藏的案件。 D. 明成祖杀了周新生,非常后悔,曾经感叹说:“岭外竟然有这样的人,我冤杀他了!”。 7.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如新言。 (2)贼陆走,追蹑之桃源,以献。 【答案】4. B 5. B 6. C 7. (1)夏原吉为赵居任开脱。皇帝下令实地调查,才得以如周新所言免除百姓赋税,赈济百姓。 (2)盗贼从陆上逃跑,周新一直追击到了桃源,把倪弘三捆起来献给皇帝。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周新想处治他,他逃跑了。不久,周新带着文册入京,在涿州遇到该千户,周新将他抓进州监狱,他逃出来后告诉纪纲,纪纲便上奏诬陷周新有罪。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顷之”。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千户”“涿州”“纲(纪纲)”等即可作出判断。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B项,大理寺的主官为大理寺卿,其次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寺正、大理寺丞。 点睛: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历法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如本题B项,考查古代官职的相关知识。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将题中各个放回原文对照,查对正误。通过分析可知,C项“经常”错,仅为办理县令贪污案微服私访。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解”、“覆视”、“蠲振”及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点:“陆”、“追蹑”、“以”及句子大意。 参考译文: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经常只称呼他“新”,于是以“新”为名,以“志新”作字。洪武年间,他以生员 贡入太学。后被授予大理寺评事,以善于断案著称。成祖即位后,周新改任监察御史一职。他敢于直言,对官吏被他弹勘。权贵们都很害怕,把他称为“冷面寒铁”。京师中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常被吓得逃跑躲藏。皇帝很了解周新,凡所奏事,无不应允。被提升做云南按察使,还没赴任,改为浙江按察使。 一个冤民被关押已久,一听说周新来,高兴地说“我能够获生了。”周新到后果然为他们洗清了冤屈。一个商人晚上回家,担心在路上遇到强盗,把金子藏在一个祠堂的丛石下面,到家后把这事告诉了妻子。第二天早上去取金子,金子没有了,商人就到按察司向周新报案。周新传来商人的妻子审问,果然商人妻子有私情。(那天晚上)商人突然从外地回来,情人只好藏在妻子的房间里,听到商人的话,夜间偷偷溜出将金子拿走。商人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都被判处死刑。周新办理的其他揭发奸邪、使之无处隐藏的案件,都和这类案件类似。 周新曾穿便服巡行所辖地区,触犯了一个县令。县令想拷打处治他,听说按察使者将到,便把他关进监狱。周新在狱中询问囚犯,查到县令贪污的情况。他告诉管监狱的官吏说:“我是按察使。”县令得知生震惊,向周新谢罪,周新弹劾罢免了他。永乐十年,浙西发大水,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把情况上报,周新上奏朝廷弹劾他。夏原吉为赵居任开脱,皇上下令实地调查,才得以如周新所言免除百姓赋税,赈济百姓。嘉兴贼倪弘三劫掠邻近州县,纠集的同伙有数千人,多次击败官军,周新率兵捉拿他们,在各个港汊安上木栅栏。贼人从陆路逃跑,周新追到桃源,把倪弘三捆起来献给皇帝。 这个时候,周新“廉吏”的美名传遍天下。锦衣卫指挥纪纲派一名千户到浙江侦缉,他索取贿赂,作威作福。周新想处治他,他逃跑了。不久,周新带着文册入京,在涿州遇到该千户,周新将他抓进州监狱,他逃出来后告诉纪纲,纪纲便上奏诬陷周新有罪。皇上大怒,命逮捕周新。押解周新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守肤。到京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地说:“陛下诏令按察司行事,可与都察院同。现在臣奉诏擒拿奸恶之徒,为什么要判我的罪?”皇上更加愤怒,命杀了周新。周新临刑时大呼到:“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最终杀了周新。 后来,皇上后悔了,问身边的侍臣道:“周新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南海。”皇上叹息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枉杀了他啊!”后来 皇帝仿佛看见一个人穿着红衣服站在太阳底下,对自己说“臣周新已成为神仙,继续替陛下惩治奸臣贪吏”后来纪纲因罪被诛,事情更加清楚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谢玄晖:名谢眺,南齐著名诗人。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脁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 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 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9. 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8. BE 9. 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人世混浊,知音难遇(或“古来相接眼中稀”)。李白“长忆”谢眺,含蓄点出“我”与谢朓精神“相接”,抒发了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感慨。 【解析】 8. 试题分析:B项,“‘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错。“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此指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E.“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错误,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古,主要写的是作者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头两句诗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笔触所及,广阔悠远,足见其构思之精巧。此诗在词语、韵律、色彩、声调、韵味等方面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的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中。 (3) 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答案】 (1). )锲而不舍 (2). 金石可镂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东风不与周郎便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锲”“镂”“沦”“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三、基础知识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熟视无睹。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习以为常,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④每当夜幕降临,漫步西子湖畔,灯红酒绿,笙箫繁奏;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⑤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 ⑥刹住“四风”,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马看花,同样也需要群众举报监督的“锦上添花”。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下马看花:比喻较长时间地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①句应用“习以为常”,③句应用“熟视无睹”,⑤句可用“危机四伏”;②④⑥句使用正确。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我军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好埋伏,守株待兔,一举全歼了鬼子的增援部队。 ②新近的“嫦娥三号”带着国人的梦想与祝福飞赴月球并成功落月,这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建于森林的房子,要低调而不突兀,要具有独特性,如此才能将建筑同步于自然,甚至成为周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使建筑融入自然又从自然中脱颖而出。 ④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⑤王书记神情庄重,用和刚才一样的声调侃侃而谈,声音略微高些,以使全屋的人都能听见,口气却相当平静而严肃。 ⑥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A. ①③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①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②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③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④细大不捐:形容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⑤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⑥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换季时节,某服饰公司将于近期推出数十种最新时装流行款式,来帮助爱美的女士们打造光彩焕然的新季衣橱。 B. “扶一把——中美扶爱基金”是首个国内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 C. 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D. 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对4100多名年龄20岁到24岁的瑞典男女研究一年后发现,那些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压力增大、睡眠紊乱以及沮丧抑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语序不当,把“首个国内”改为“国内首个”。C.语序不当,“不但”放在“这种精神”后。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等问题”。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B.C两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属于语序不当问题, D项属于成分残缺问题。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全球最快的轿车车型问世!奔驰官方改装商Brabus声称,其基于奔驰顶级轿车S级打造的新款SV12RBiturbo800轿车的最高时速将能够达到每小时300多公里左右,这将使该车成为全球最快的轿车。 B.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一书讲述了王石的风雨人生历程,其中既有对商业法则的探索,也有对职业经理人道德底线的思考。 C. 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也是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D. 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高时速将能够达到每小时300多公里左右”不合逻辑,将“每小时300多公里左右”改为“每小时300多公里”。C项,“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成分残缺,在“公祭日”前加“设立”。D项,“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造成语句前后不衔接,可在“而且”后加上“可供”,去掉后面的“可以”。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 。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二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⑤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第⑤句的“差别”承接上文的“迥异”“各不相同”,总说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看外形和评内质,接下来按照从外形到内质的顺序分说:第②④句依次阐释外形和内质的内涵,第③①句依次从外形和内质方面说明好茶的标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 ①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② A. ①它们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都本色而自然。②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B. ①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②不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C. ①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②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D. ①它们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都本色而自然。②不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这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它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①处“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做主语,不需要加“它们”,②处用反问,加强语气。 17.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②人至察则无徒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B 18.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 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③④各不同 D. ①②③④都相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 1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善如流 C. 樊哙从良坐 弟走从军阿姨死 D.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知识。实词“从”在文言中的意义有:跟随、顺从或跟随、 听从、介词“由”、通“纵”缔结盟约、通“纵”缔结盟约、使……跟从。B项,向……学习。A项,跟随;听从,采纳。C项,依傍;参与。D项,官名;办事 点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1.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A项,“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六经”是在“五经”中加上《乐》。 点睛:学生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历法、经书等相关的文学常识。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四、语用题 22.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声音来表现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之所以 由于 所以 也 既然 那么 B 之所以 因为 那么 还 尽管 但是 C 之所以 因为 所以 也 尽管 但是 D 之所以 由于 那么 还 既然 那么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①②处构成倒置的因果关系要。①处,“这所以”引出结果,②处,“因为”可以用在后一个分钟,补充说明原因;而“由于”引出的原因分句,不能用在表结果的分句后面,所以应填“因为”。③处是对前面一句话的合理推论,用“所以”“那么”均合乎语境。④处所在的句子是对前面分句的推理,横线处用“也”最准确,表示确定的意味。⑤⑥两处为转折关系,选填“尽管……但是”合适;“既然……那么”的搭配不合语境。综合考虑,优选C项。 2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①___ ?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② ___,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③___。 【答案】 (1). 汉字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2). 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 (3). 汉字历史悠久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汉字的起源”,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追溯到”,第③空注意前文“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 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什么时候起源”“起源时间”“历史悠久”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 24. 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胜利日阅兵空中梯队呈现的亮点的解说,请概括其中的三个亮点,每点不超过15个字。 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陆、海、空三军航空兵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有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①__________。历次大阅兵见证了共和国航空力量成长壮大的足迹: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空军只有17架飞机;1999年国庆阅兵,三军航空兵首次联合受阅;2009年,14型151架飞机受阅,规模超过了以往。这次阅兵,空中梯队规模更大,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机型和数量都超过了历次阅兵,创下历史之最。 二是②___________。这次阅兵,一些老旧机型没有了,增加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新装备,新一代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直升机等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参阅。 三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编队队形新颖震撼。…… 四是拉烟、空中护旗等呈现方式增强美感。…… 五是③__________。“领导带头参训、第一架次受阅”是空军历次阅兵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本次阅兵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将军担任梯队机长,有的担任梯队空中指挥员,有的既担任指挥部领导,又驾机直接受阅。还有多名师长、团长直接上阵带飞。 【答案】 (1). 参阅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 (2). 多种新式装备亮相 (3). 领导干部当先锋打头阵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概括要点,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作文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体型小、自卫能力差的文鸟总是与毒性很大、秉性凶狠的大黄蜂为邻,因为大黄蜂的攻击能力强,能够驱逐所有的入侵者。而大黄蜂允许文鸟为邻,是因为文鸟视觉灵敏,能在发现黑熊之类的大型动物想捣毁大黄蜂的蜂巢时及时报警,让大黄蜂提早做准备;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有与大黄蜂为邻的文鸟都能够克制自己不去吃大黄蜂的蜂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助人即助己 有位名人说:“在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震撼了我,一样是头顶上的天空,一样是人类的崇高道德。”目睹人类道德衰颓,世风日下,我时时感到郁闷压抑。 近来,我在社会道德的天地里,看到了光明,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丛飞,一名普通的歌手,心系穷苦孩子,集资援助100多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他逝世前面容憔悴,但当他听到自己资助的孩子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他欣慰地笑了,笑得那么坦然,从容。丛飞这种只求给别人帮助,不思人人为己的崇高道德和高尚人格,难道不值得我们传颂,发扬?丛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丛飞的事迹也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的良知,催发人们心中爱的种子。人们心中都在默颂着一种奉献的理念: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和谐的道德乐曲,难免窜入不和谐的音符。 人类最大的缺点是自私。极少数受过丛飞资助的学生,在丛飞重危时却拒绝看望丛飞。人们的心再次滴血。这些自私的人,只求索取,只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却丝毫不肯帮助别人。 更有甚者,美丽的西子湖畔,一名小孩落水,围观游人中竟无一人出手相救。有的人推说不会游泳,有人竟说出“下去救人,能出多少钱”的屁话。如此冷漠,如此麻木不仁,多么可悲啊!试想,如果落水的是他们的孩子,或是他们自己,别人这样对待他们,他们会有何样的感受? 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要明哲保身,摒弃自私的心,一心只想帮助别人,后必有福报——别人在你困难时也会帮你。 当别人把你从冰窖里拉上来并给你衣服穿时,当你在别人困难需要帮助出手相助、不求回报时,你会体会出乐于助人的好处,发扬人类崇高道德的必要。 曾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想还要加上“己之所欲,还施于人”才算全面。若能如此,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解析】试题分析:本则作文材料列举了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文鸟体型小、没有很好的自卫能力,所以很容易被天敌捕获,而大黄蜂是一种毒性很强、秉性凶狠的昆虫,攻击力强,能够驱逐所有的入侵者。审题立意时,可以从文鸟和大黄蜂两个方面切入。从文鸟的角度分析,文鸟是一种视觉灵敏的鸟,在发现邻居大黄蜂可能遭遇大型动物侵扰的时候,能够及时发出警告,让大黄蜂有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文鸟能够克制自己,不去吃邻居大黄蜂的蜂蜜。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立意为:(1)学会寻求帮助(择“善”而邻),(2)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3)助人就是助己等。从大黄蜂的角度分析,大黄蜂能够“容忍”文鸟为邻,原因有两个:一是文鸟能够发现大型动物,一是文鸟不偷食大黄蜂的蜂蜜。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立意为:(1)情况不同,做法不同(学会区别对待);(2)助人如助己等。综合分析,该则材料的最佳立意有:(1)学会和平相处(相互信任),(2)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3)助人就是助己等。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