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山西省芮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山西省芮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芮城中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李四梅)‎ ‎2017.09‎ 第一部分 阅读题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萧 放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然时间节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时令体系。它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四个节气点,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罢了。‎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来安排,因此形成了针对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等。‎ ‎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的内容令人注目,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认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活动。如霜降,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既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于工程或手艺制作。‎ 冬至之后进入酷寒时节。这对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的。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冬季,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宋元开始,《九九歌》就流传于南北各地,至今流传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这一歌谣体的延续。‎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 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二十四节气”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除了个别名称位置不同,《逸周书》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 ‎ B.在中国古代,圣人围绕“春生、夏养、秋杀、冬藏”的天道信仰“副天之所行以为政”,对应天道施行庆赏罚刑。‎ ‎ C.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依然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 ‎ I).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与太阳所处位置的关系发生变化,故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不同,因而一系列天文物候也随之而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中国先民依据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测定了四个节气点,进而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以前。‎ ‎ B.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古有“霜始降,则百工休”的说法。‎ ‎ C.阴阳二气代表着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 D.“数九九”的游戏是古人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而发明的一种游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黄帝内经》主要记载了传统时令饮食的原则,指导人们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 B.“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活动。‎ ‎ C.中国古代的许多与特定节气时令相关的信仰、禁忌、仪式等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若有风筝线被割断,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移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兼仆人与朋友----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对我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爸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袋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 ‎ 街上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大门,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 ‎“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 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 ‎“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 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哈桑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哈桑一眼看穿我。‎ ‎“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 不到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一个钟头后,空中已经挂着至少四十只风筝,这些风筝如同纸制的鲨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被线割得鲜血淋漓。第一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天空,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临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人带来奖赏。‎ 我偷眼看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 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的是其中之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增大。‎ 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的欢呼声越来越响,仿佛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 ‎“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 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只见哈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 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 ‎“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 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他们一愣,退后一步。‎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哈桑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 他们动手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其中一个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的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我回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门前。‎ 十五分钟后,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 (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小说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斗风筝比赛的传统风俗,充满异域风情,表 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鲁莽好斗。‎ B.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 而且突出了“我”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 C.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比如第三段“街上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 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对哈桑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比如那句“为你,千千 万万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力地揭示了哈桑的忠诚品格。‎ 5.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括“我”赢得比赛 后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答: ‎ ‎ ‎ ‎6.试从风筝对于“我”、对于哈桑的意义这一角度探究文本中 “风筝”的内涵。(6分) ‎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7-9题。‎ 李佩:中国真正的“贵族"‎ 从玉华 ‎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这里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小院里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 ‎ ‎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l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一夜未合眼。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学者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学着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佩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 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的下午,李佩让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爱因斯坦把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英国皇家学会颁给她的金质奖章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随着李佩先生逐渐老去,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讲坛创办以来,每周五的下午,李佩先生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十几年如一日。讲坛的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早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更远的地方,使众多的年轻人受益。‎ ‎ (《〈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的遗憾和惋惜。‎ B.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文章用钱学森、厉以宁等为人熟知的“大家”来介绍人们不太熟悉的传主,既侧面烘托了传主的影响力,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李佩先生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 C.李佩先生创办的中关村大讲坛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讲坛惠及众多年轻人。‎ D.文中“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说明李佩先生虽然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但知道她的人都明白先生的伟大,不会忘了先生。‎ E.李佩先生年近花甲之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9.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 ‎ ‎ ‎ ‎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发愤:抒发悲愤 B.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戮:侮辱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遭受困厄 D.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就:完成 ‎11.下列各句句式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C.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图强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认为文王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都是作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查。‎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分)‎ ‎ 译文: ‎ ‎ ‎ ‎(2)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分)‎ ‎ 译文: ‎ ‎ ‎ ‎ (3)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4分)‎ ‎ 译文: ‎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4一15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②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 ①此诗写于829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②镜湖: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洁白纯净。‎ B.“遥想"表明空间距离之远,而“正如此’’则隐隐地表明了这份情谊不会因距离而衰减。‎ 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 E.全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在帝都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无尽的思念。‎ ‎15.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 ‎ ‎ ‎ ‎(三)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 , , ”三句,揭示了修养最高的人应物我不分、无所为、不立名的主题。‎ ‎(2)《陈情表》中,作者在结尾处用 , 来表明 自 己的忠贞之情。‎ 第二部分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 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 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 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 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 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 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许多人习惯喝咖啡不仅仅是因为咖啡的味道,① 。可是,喝咖啡真的可以提神吗?为什么有的人喝完咖啡就很精神,而有的人喝了却跟没喝一样?其实,②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因。因为基因的关系,每个人大脑中的受体是不一样的。其次,③ 。一个60岁的人大脑中的受体仅为20岁的人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咖啡对老年人的作用往往比较小。最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对喝咖啡的效果有所影响。‎ ‎21. 仿照下面司马迁的颁奖词,为李密、归有光、屈原、庄子中的任一位历史人物,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内容贴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00字。(5分)‎ 示例:司马迁:身陷囹圄,缘于赤胆衷心;身遭奇辱,在隐忍中默然前行。梦未竟,信念不倒,意志永存!他用血泪和幽愤,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他以山的刚毅和正直书写了中国两千年的沧桑。壮哉,伟哉,中国的“史学之父”司马迁!‎ ‎ ‎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近来.关于培养“小男子汉”的话题沸沸扬扬。此话题由南京某初中开办的 “男孩班”引发。该校别出心裁.挑选30名男生组成“男孩班”,开设“男生课堂”进行相应训练.旨在从小对其进行“男子汉教育”.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对此.有人认为男生“男人味”,越来越淡是多年来个性化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造成的。‎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 2017.09‎ ‎1.(3分)D 【解题思路】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非地球“自转”。‎ ‎2.C 【解题思路】由原文第二段中的“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时间指南”可知,“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是“二十四节气”时令,而非“阴阳二气”。‎ ‎3.A 【解题思路】原文只表述了传统时令饮食原则的具体内容,并未说明其是《黄帝内经》所载。‎ ‎4.(3分)B 【解题思路】 A项,“鲁莽好斗”错误,斗风筝比赛的传统风俗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没有“鲁莽好斗”。C项,雪景没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D项.没有肖像描写。‎ ‎5.【答案示例】 ①赢得比赛后,“我”非常兴奋;②哈桑追风筝未及时回来时.“我”很担心;③哈桑为保护风筝而受欺负时,“我”很胆怯;④等哈桑回来以及面对哈桑时,“我”十分内疚。(每点l分,答全给5分,意思对即可) ‎ ‎【解题思路】回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我’赢得比赛后”的要求,注重把握“我”在故事发展中的心理变化。比如“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表现了“我”内心的喜悦;当哈桑追风筝没有及时回来时,“我”寻找哈桑的踪迹,表现了“我”对哈桑的担心;看到哈桑为了保护风筝而受到欺负时,“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表现了“我”的胆怯;等哈桑回来之后,“我”面对哈桑,说话“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表现“我”十分内疚。‎ ‎6.【答案示例】①风筝对于“我”来说,是向父亲证明自己“非同凡响”的东西(或者答“是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放飞自己的风筝,割断对手的风筝线,收获看客们的欢呼,是勇敢的表现,是一种无上的荣誉。“我”想得到这一荣誉,获得父亲的认可。(3分)②风筝对于哈桑来说,是证明自己对主人(阿米尔少爷)忠诚的东西。“我”要哈桑把断了线的蓝风筝带回来,哈桑便不顾一切地保护并带同那只蓝风筝。(3分)‎ ‎【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风筝对于“我”和哈桑的不同意义以及其对刻画“我”和哈桑的形象的具体作用。风筝对于“我”来说,是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参加斗风筝比赛体现了“我”急于获得父亲认可的心态;风筝对于哈桑来说.是证明自己对主人忠诚的东西,体现了他对“我”的忠诚筝.‎ ‎7.(3分)B【解题思路】“李佩对丈夫……主要原因”于文无据。‎ ‎8.AD 【解题思路】B项,原文为“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C项,“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错误,讲坛有这些名家参与,但并非全部;E项,李佩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是因为她对英语教学的改革。‎ ‎9.【答案示例】 ①身份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的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系的权威。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卓越,筹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中关村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精神可贵,爱国报国、治学严谨、淡泊名利、有责任感、讲原则。(每点l分,答全得满分)‎ ‎【解题思路】 回答此题,应从李佩的身份、贡献及精神品质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如身份方面,李佩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系权威;贡献方面,贡献卓越,培养人才,编写教材等。‎ ‎10. (3分)D 就:靠近,引申为承受。‎ ‎11.B 题干中的句子与B项均为被动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 ‎12.B “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的说法与文意不相符,与“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一句相矛盾。‎ ‎13.(1)自古以来富贵的人名声被磨灭的,多得无法记载,又有那些卓越不凡非同一般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 (2)这些人都是心情抑郁不舒畅,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就记述往事,希望将来有人能了解自己的思想。‎ ‎ (3)草稿还未完成,正赶上遭受这次灾祸,我很惋惜这件事没有完成,因此对遭受最严酷的刑罚而毫无怨恨的情绪。‎ ‎14. (5分)CE ‎【解题思路】C项,“如约欣赏”错误,并非相约看湖景,而是在写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信念;E项,“全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在帝都赏月的情景”错误,首联实写诗人赏月,中间两联是诗人想象友人赏月的情景,并非诗人赏月的情景。‎ ‎15. (6分)【答案示例】‎ 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一、二句写诗人在帝都长安望月,是实写;中间四句虚写,其中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阳城中,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皎洁,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镜湖;表现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思念,也表现了友人间心心相印的绵长情谊。(4分)‎ ‎【答题模板】诗歌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某句(联)的分析+该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 ‎【诗歌鉴赏】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人渺小,月永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见证了时间的更迭。而在本诗中,月亮则突破了空间的界限,成了身居三地的三位好友情感的寄托。月光如雪,思念如月,当三人同时举头望月之时,那皎洁的月光,便会化作对彼此的思念,穿越千里。“展转相忆心”可谓关于友情的千古存照。‎ ‎【白话诗歌】 今夜于长安望月,月光皎洁如雪。乐天你在那遥远的洛阳城,也该能看到同样皎洁如雪的月光吧!还有那远在越州的我的朋友微之,你一定也在欣赏镜湖的月夜美景。此时此刻,我们虽身居三地,但我们守望着这唯一的月亮,借月来打破空间的阻隔,传达彼此的思念。 ‎ ‎16. (5分)(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7. (3分)B ‎ ‎【解题思路】 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数量繁多.十分丰富。用来形容典籍,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句子中没有新旧对比的意思,使用错误。③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也形容说的话信誉极高,分量很重。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使用错误。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多比喻依照线索去寻找事物。句中指按照踪迹去寻找罪犯.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洒脱.很有气势。符合句子语境,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此处属望文生义。‎ ‎18. (3分) C ‎ ‎【解题思路】 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前加“今年”。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将“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中的“使得”删去。D项,搭配不当,“录取”与“两个名额”不搭配。‎ ‎19.(3分)D ‎ ‎【解题思路】 ①“束发”,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②“豆蔻”,比喻少女,“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③“加冠”指男子20岁。④“知命”,即“知天命”为50岁。⑤“不惑”即“不惑之年”,为40岁。据此,可知题中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为②①③⑤④。‎ ‎20.(6分)【答案示例】 ①更是因为咖啡可以提神醒脑 ②‎ 喝咖啡效果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年龄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每点2分。意对即可)‎ ‎【解题思路】根据横线前面“不仅仅是因为咖啡的味道”可以推知第①空应填“更是因为……”或“还因为……”,而根据横线后面的“可是,喝咖啡真的可以提神吗?”可以推知所要填写的内容。根据后面“首先”“其次”“最后”等内容可以推知,第②空所填语句是对后面内容的总领,而第②空后面讲的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样”的原因,据此可以推知此空应填“喝咖啡效果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一个60岁的人大脑中的受体仅为20岁的人的三分之一不到”可以推知第③空应填“年龄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之类的句子。‎ ‎21. (5分)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