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课时优案5我与地坛2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课时优案5我与地坛2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    ,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    而欺诈行骗,到头来    ,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苦心赚得的“战利品”上。‎ 也许,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拥有了文明。‎ ‎(    )然而,事物往往都有一个“度”,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给别人留下    的话,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之中,直至孤独地死去。‎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间,我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么,就别做那个独舞者,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吧。‎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收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上面的舞蹈者,要看一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心有多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狼狈不堪 蝇头小利 众叛亲离 立足之地 B.体无完肤 蝇头小利 分崩离析 弹丸之地 C.狼狈不堪 蜗角虚名 分崩离析 立足之地 D.体无完肤 蜗角虚名 众叛亲离 弹丸之地 答案 A 解析 ‎ 7‎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惫、窘迫的样子。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也比喻论点全被驳倒或文章被删改了很多。结合“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分析,应选用“狼狈不堪”。②蝇头小利:用来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蜗角虚名:形容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结合语境分析,主要讲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而欺诈行骗,应选用“蝇头小利”。③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语境中主要讲欺诈行骗带来的恶果,应选用“众叛亲离”。④立足之地:能站住脚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处所或能生存下去的地方。弹丸之地: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语境中主要讲不给别人留一点空间,应选用“立足之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只装着自己或看不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B.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于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或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C.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D.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根据后文可知,该句主要是讲人的个体本性,而非社会性,排除A、C两项;“心中不装着自己”与“只看到别人”之间是并列关系,非选择关系,排除B项。故选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是(  )‎ A.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 B.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收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C.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D.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画线句有以下三处语病:语序不当,应该是“付出”与“得到”为一组,“赠与”与“收获”为一组,且前后内容对应,据此排除B、D两项;用词不当,“也无关紧要”中的“也”应该改为“都”,据此排除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要……也”应该改为“只要……就”。综上,选C。‎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史铁生从磨难中站起,成为一代散文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样孟子也曾说过磨难可以“      ,       ”。‎ ‎(2)苏轼诗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论语·子罕》中亦以“    ,          ”两句,比喻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 ‎(3)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7‎ ‎(4)陶渊明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来描写桃花源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归园田居》中他同样用“      ,      ”来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表现田园自然平静的生活。‎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立志收复中原,可惜朝廷已将他遗忘,他只能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     ”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案 (1)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4)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5)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我与地坛》蕴含着史铁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与思考,思考了哪些问题?有怎样的感悟?请简要概括。‎ 答:                       ‎ 答案 (1)关于生死。史铁生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命与死亡。他认为人生是一个必然的、设定的过程,任何卑微、残缺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因残缺而自杀是愚蠢的,而驱使人活着的原始动力是欲望。(2)关于残缺。史铁生从全新的视角观照生命残缺:生命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残缺者的人生出路是如何承担苦难,而不是抱怨命运不公;残缺与完美是相辅相成的,残缺有可能成为残缺者人生中的一笔财富。(3)关于生命、人生。他对生命过程有着深邃的思考:人生的关键是过程,能否达到目的并不重要;死亡是生命个体的终结与必由之路,但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对于人类这个物种而言,任何一个新生命都是“我”的再生。‎ ‎2.[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史铁生作为一个对历史和人生有思考的生命个体,除了在独自冥想中和沉思历史中审视人生,更从自己周围的一草一木(蜂儿、蚂蚁、瓢虫)中,体悟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实例并加以体会分析。‎ 答:                       ‎ 答案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蜂儿、蚂蚁、瓢虫——卑微,生活却有意义;露水——万道金光,存在短暂却轰轰烈烈。这些卑微的生命唤醒了作者对生命的体认:人的身体可以残疾,但是人的生命应该有价值。‎ 7‎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我与地坛》中提到:“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从儿子理解母亲,母亲理解儿子这两个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 答案 (1)作为儿子的史铁生,他的母亲在生前已经理解了儿子,但儿子在当时未能理解母亲、人生和历史,而在他母亲离开他好几年之后的日子里,慢慢而深彻地理解了母亲,更理解了什么是人生、历史和人的价值。‎ ‎(2)作为母亲,是以如此的慈爱、聪慧和坚韧细心地体察和理解儿子的不幸,不仅心疼儿子肉体的残疾,更深深地理解儿子心里的怨恨和痛楚。一句话中出现三个“知道”,就足以说明作为一位平凡的母亲,她以自己朴素而智慧的方式理解了儿子及人生,而且在渐渐等待儿子能够学会理解自己的现实及周围的事物。‎ ‎(2019·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一天是哪一天 杨晓东 那一天是哪一天?我不能准确地记起,只记得入冬后一个静谧的晚上,油灯上的灯花瘦了又长,长满了又瘦;火炉里的火苗一闪一闪,温暖舒适。我趴在简易的饭桌上,歪歪扭扭地在本子上写下当天学的生字。母亲纳着鞋底,油灯在偏我的方向放着。突然,她停下了手中的针线,轻声地问我:“我的名字怎么写?”我刚随手在语文课本上写下一个“黄”字,母亲就连忙说:“怎么在课本上乱画,找个用过的本子,在背面写。”于是,我找了个用过的数学本,在背面一笔一画地写下“黄定秀”三个字。母亲眼盯着三个字,慢慢地放下手中的针线,拿起铅笔,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模仿着。母亲拿笔的姿势真不如拿针线的娴熟,但母亲极为认真,写了很久。这恐怕是母亲一生能写的三个字。母亲识字三个,却用一生写下了无尽的文字。‎ 那一天是哪一天?我还是记不太清楚,只记得阴雨连绵的初夏,子规声声,烟雨满川。放在房檐下的木盆,一会儿就接满了屋檐水。在吃水靠挑的当时,接雨水洗衣服是每个家庭主妇首先想到的,母亲也不例外。木盆里泡着的是我的黄帆布书包,时不时散发出一股腥味。母亲边洗边说,这是哪条野狗跑到门上来了?因为雨淋在狗身上,常常散发出一种腥腥的味道。我便默不作声。直到晚上,我才给母亲说了实情:我上学时偷偷拿了家里一个鸡蛋,准备卖给学校附近的商店,换取两毛钱,去买包“月亮牌”方便面。我把鸡蛋装在书包里,没到学校,鸡蛋被压破了,书本连同书包都沾满了蛋液。母亲说:“我早就知道了,故意说是野狗子串来的腥味,妈是怕让你爸知道,你少不了一顿打。你以后千万不要自己悄悄拿东西,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最不好的习惯。”‎ 7‎ 那一天是哪一天?我仍然无法记起,只记得早饭后雪花漫天飞舞,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深冬风厉,家家户户都掩门闭户,围坐在柴火炉边拉着家常。我和弟弟在雪地里开始忙乎着堆雪人。刚刚堆起雪人的身子,弟弟喊我:“哥,哥,有讨米叫花子。”我顺着声音望去,门前走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头发乱蓬蓬的,驼着背,身上背着一个大破背包,上身穿着一件破棉袄,腰间用一根大拇指粗的布条捆着;两只不一样的解放鞋,用稻草绳缠了两圈,走路有点瘸;嘴巴微微张开,像是要说什么又没有说。这时,母亲出来了,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咿呀咿呀的,原来他是个哑巴。母亲对我们说:“他肯定又冷又饿,快让他到屋里火炉边,给他热碗米饭。”他离开我们家的时候,母亲给他找了一双父亲的旧棉鞋。他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眼含热泪,不住地点头。‎ 那一天是哪一天?我真的记不起来,只记得那是一个燥热的初秋,知了还在聒噪地喊叫。母亲被几个亲戚送了回来,走进屋,我连忙上去搀着母亲。母亲脸上毫无血色,一张灰土泛着蜡黄的脸瘦小无比,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双腿浮肿,走起路来显得僵硬和吃力;语言也显得迟钝,很想说但是又好似骨鲠在喉。那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和我们亲戚一块儿去河北武安的煤矿上,给工地做饭。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或许是身体早已有了问题,短短的十几天就病倒了。送回来的那一刻,妹妹和弟弟边烧水边小声哭泣。我也是第一次看见父亲潸然落泪。‎ 那一天是哪一天……‎ 那一天是哪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农历2000年7月29日。母亲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我、妹妹和弟弟再也没有妈妈了。‎ ‎(选自《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年第1期)‎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画线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环境的温暖舒适,烘托了记忆的温暖和美好,引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B.文章写作者偷拿家里鸡蛋去换钱买方便面,写这件事意在表现母亲对我的谆谆教育,侧面表现出家境的贫寒。‎ C.第三段中作者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绘一个贫苦可怜的叫花子,侧面突出了母亲的为人。‎ D.“母亲识字三个,却用一生写下了无尽的文字”,含蓄隽永,写出母亲情怀的伟大,也在结构上领起了全文。‎ 答案 C 解析 ‎ 7‎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C项,“第三段中作者用了……心理描写等,描绘一个贫苦可怜的叫花子”错误,从第三段来看,作者主要运用外貌、动作和神态三种方法来描写叫花子,如“头发乱蓬蓬的,驼着背,身上背着一个大破背包,上身穿着一件破棉袄,腰间用一根大拇指粗的布条捆着;两只不一样的解放鞋,用稻草绳缠了两圈”是外貌描写,如“他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眼含热泪,不住地点头”是动作和神态描写,没用“心理描写”。‎ ‎2.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                       ‎ 答案 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明晓事理、重视教育的伟大女性形象。母亲给工地做饭,补贴家用,表现母亲勤劳养家;儿子偷拿鸡蛋,母亲巧妙为儿子“打掩护”并在事后教育儿子,这说明母亲明晓事理,在爱护儿子的同时,还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从家务的操持上,母亲纳鞋底做针线,这表现出母亲的心灵手巧;从对待乞讨之人的态度上,母亲给热米饭,并送棉鞋,这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在文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及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文中,如第一段写母亲不让“我”在课本上乱写乱画,自己在本子上一遍一遍模仿写字,这可以看出母亲重视孩子的学习,自己也渴望学习;从第一段母亲拿针线的娴熟可以看出母亲的心灵手巧;从第二段母亲明知儿子偷拿鸡蛋却为儿子打掩护且在之后对儿子进行教育,表现出母亲的一片爱子之心;从第三段母亲对待叫花子的态度以及叫花子的表现来看,母亲让叫花子到火炉边,并给叫花子热米饭,还送了一双旧棉鞋,这些表现出母亲的善良;从第四段母亲去工地做饭,说明母亲勤劳养家。围绕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3.“那一天是哪一天?”这个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结尾处又变成“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又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 答案 ①从结构上来看,“那一天是哪一天”多次出现,紧扣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结尾以“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做出回答,让文章首尾圆和,浑然一体;②从内容上来看,“那一天是哪一天”表明“我”忘记了很多事情的时间,而结尾“那一天就是这一天”指的是母亲去世的那天,从忘记到记住,两者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之大,表现“我”对母亲离世的无限悲痛和深深怀念。‎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应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用。“那一天是哪一天”是一个问句,表明“我”对这些时间的模糊不清,而这一问句出现在每一段的开头,且又是文章的标题,显而易见,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串起文中所回顾的事件;“那一天就是这一天”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从文中可知,“这一天”是母亲离世的日子,作者在结尾用这句话回答了前面的问句“这一天是哪一天”,前问后答,文章首尾圆和,浑然一体;由前面的忘记到最后的记住,这种反差突出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之大,表现“我”对母亲离世的无限悲痛和深深怀念。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7‎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