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3课宇宙的边疆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13 课 宇宙的边疆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 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著有大量科普书籍,其中《伊甸 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每日新闻》曾这 样评论他:“他有三只眼。一只眼睛探索太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 探索现实社会。” 主要作品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的前辈的阴影》《暗淡 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 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 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 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 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 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重点理解】 1.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 ①列数字,如: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 1000 亿个恒星组成。列数字可 以使人们对事物的大小、数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②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 7 倍于地球的周长。把光在每 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我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③打比方,如: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化抽象为形象,让人如同真的感受到了探索宇宙奥秘时的心情。 ④举例子,如: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是为了说明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 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让人信服。 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1)本文说明顺序符合宇宙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 知识的梳理。 (2)这是电视节目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 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 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 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 3.联系全文,看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呢? 提示 (1)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是一个无限永 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2)宇宙真空之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 (3)整个宇宙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4)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步在整个宇宙空间中。(5) 宇宙有无穷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难点探究】 1.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样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提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 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 仅没有干扰对宇宙的说明,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 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是和说明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这样不仅能感染读者, 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2.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说明方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 较多使用的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 得可以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有些恒 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句中便包含了以上几种说 明方法。 (2)语言准确严密。 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 7 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 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的空间。”用了几个确切的数字“18.6 万英里”“30 万公里”“10 万亿公 里”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也更能体现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严密。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它的漩涡臂缓慢地转动着— —每 2.5 亿年旋转一周”,“银河里大约有 4000 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等等。这些数字以及约数都能 说明文章语言准确而严密。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晕眩(yūn) 颤栗(zhàn) 戎装(róng) 徘徊不前(huí) B.踝节(huái) 璀璨(càn) 束缚(fù) 人才济济(jì) C.广袤(mào) 磅礴(bó) 椭圆(tuǒ) 区区可数(shù) D.纤细(xiān) 旋涡(wō) 俘获(fú)好大喜功(h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战栗 典雅 辽阔无垠 朝气蓬勃 B.典雅 冒范 宏伟壮观 前途无量 C.飘荡 珊瑚 无影无踪 茫无际崖 D.漫游 椭圆 神密莫测 人才济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 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 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演化 湮没 虽然/但是 B.演变 淹没 即使/但是 C.演变 湮没 即使/但是 D.演化 淹没 虽然/但是 4.对下列各句所用说明方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打比方) B.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 7 倍于地球的周长。(列数字) C.其中的一个星系是 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 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下定义) D.有些星球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 1 万个太阳或 1 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 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 100 万亿倍。(作比较) 5.下面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把整个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比作“宇宙汪洋之滨”,形象生动,也更能体现 出宇宙的无边无际。 B.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作是向大海“涉足”。把星系比作是“贝壳”——动人的发现物,比 作“珊瑚”——永恒的产物。 C.运用拟人,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 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 D.“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了我们对宇宙的向往 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 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 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 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 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 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 7 倍于地球的 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 8 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 8 光分。一束光在一 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 离——称为 1 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 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 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 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 1033 分之一 (1033,在 1 之后接 33 个 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 贵。 6.对文中加线的“天神”一词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天神”指上天的意志。 B.“天神”指宇宙的规律。 C.“天神”指我们所处的地球。D.“天神”指现有的知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 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努力不会白费。 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度量天体之间的距离的。 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因而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也不具有普遍性。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宇宙空间的测量上,地球上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用处了。 B.如果人类能发明与光速相等的宇宙飞行器,我们只需 8 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太阳。 C.如果我们从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上不加定向地任其落下,落到地球上的概率是 1033 分之一。 D.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星际间的空间十分辽阔,行星、恒星和星系十分稀罕而珍贵。 1.D 【解析】A 项,“徊”读 huái;B 项,“济”读 jǐ;C 项,“数”读 shǔ。 2.A 【解析】B 项,范—犯;C 项,崖—涯;D 项,密—秘。 3.D 4.C 【解析】C 项,本句是说明方法是作诠释和打比方。 5.A 【解析】A 项,应改为“把地球的表面比作‘宇宙的汪洋之滨’”。 6.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从“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畏的空想”一句可 知,“冒犯天神”指违背规律。 7.B 8.B 【解析】C 项,“落到地球上的概率”应为“落到一个行星上的概率”。 【课外拓展】 宇宙中的奇异现象 苏光路 行星不走寻常轨道 宇宙从表面看上去,繁星璀璨,和谐有序,好似一座上满发条,便可安然运行的钟表。其实, 就像水面游动的鸭子,我们只看见它悠然平静的身体,看不见水下划动的双脚。一些天体运行在异常 怪异的轨道上,连世界顶尖的天文学家也会被搞得一头雾水。比如距离地球 200 光年的“开普勒 16B”, 这颗冰冷荒凉的行星竟然围绕着两颗恒星公转,这是天文学史上不可思议的一幕。 天文学家一直以为,两颗恒星的引力会把行星的轨道扭曲搞乱,甚至会将其撕碎,总之,它 们不可能和平共处。 但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开普勒 16B”却正平静地在两颗恒星间转动,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在“开普勒 16B”上每天傍晚上演双日落奇观,像科幻小说描述的一样神奇。 在宇宙中,如此靠近恒星的行星并不少见,甚至可以用司空见惯来形容。比如最近发现的 WASP-18b,它距离恒星的距离比地球距离太阳近 50 倍,不到一天就可公转一周。 因为 WASP-18b 距离恒星太近了,导致它们彼此都有些扭曲,炽热的恒星将其表面炙烤得处 于熔融状态,一百年后就会被恒星化掉。难以挣脱的引力还使得它越发地靠近恒星,所以毁灭的命运 是注定无疑的了。 黑洞吞噬大恒星 2011 年底,美国天文学家目睹了天文观测有史以来最大的爆炸,辐射光芒比 1000 亿个太阳 都明亮,它就是人们一直在教科书上了解的“伽马射线暴”。 开始飞来的强光让科学家们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伽马射线暴是转瞬即逝的闪光,过一小时 又重现。与近半个世纪前观察情况不同的是,本次伽马射线暴尤其强烈,持续数小时后,仍不停释放 X 射线,且无停止的迹象。 持续观测,天文学家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遥远星系中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从休眠状态 中突然苏醒。起初几颗恒星围绕着这个黑洞旋转,保持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其中一颗渐渐地靠近黑洞, 惊动了这个沉睡中的巨兽,它释放的巨大引力将靠近的恒星越拉越紧,甚至变形扭曲,最终将它撕裂。 恒星的残骸在黑洞的四周打转,温度升至数百万度,两道耀眼的伽马射线暴骤然射向太空。 黑洞在吞噬恒星时,只掳去它一半的物质,另一半则被狠狠地抛出去。其过程是宇宙中最具 暴力的事件,它们为此而散发的巨大能量,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恒星离“家”去流浪 最新观测发现,一些恒星正以惊人的速度逃离银河系。此外,宇宙中流浪恒星的数量远比人 们想象的要多,在回放哈勃太空望远镜保存的一系列资料后,对此现象天文学家终于给出了合理的解 释。 物理学的定义是,引力会向内吸引,不会向外推开。可是天体物理的情况比较复杂,只有两 个天体时,这个定义还有效,一旦多于两个天体,就会发生奇怪的事情,引力一样具有推离效应。只 要角度与速度合适的话,它们不是相撞,而是一个会将另一个推开,前提是一定要有黑洞的参与。 比如有两颗超高速运行的恒星围绕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旋转,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两颗恒 星逐渐分离开,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黑洞在以 320 万公里的时速弹射出一颗的同时,将另一颗吸入 分解…… 这使得无家可归的流浪恒星越来越多,它们闯入的威力足以破坏星系的安宁,甚至引发星系 相撞的极端事件,这是重构宇宙的潜在力量。 ( 2015 年 02 月 06 日《光明日报》) 9.作者用怎样方法说明“行星不走寻常轨道”的呢?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画线句子“对此现象天文学家终于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中,“此”指代什么?这一句子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黑洞吞噬大恒星”的过程。(8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是生动形象,请举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此”指一些恒星正以惊人的速度逃离银河系。宇宙中流浪恒星的数量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句子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此现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合理的解释”。 11、在宇宙星系中,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如果有不安分的小的恒星,星系跑到黑洞的周围, 就会被会被黑洞“抓住”,并且撕碎,然后被其巨大的引力卷入无边无际的黑洞之中。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 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 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 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 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 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 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 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 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 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 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 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 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 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 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 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 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 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 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 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 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模拟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读《时间简史》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 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 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 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 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 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 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 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 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 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 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 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他这么 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 毯里头。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 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 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 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 贪婪带上了观赏性。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 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 内唯一的手表。我崇拜我的母亲。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 老师。”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 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 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 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 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那是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 殊的表,非常大。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 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 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我无法 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 偏偏把时间忘了。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 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难度会带来 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时间简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作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 宙的起源等宇宙学。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 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 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 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 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8.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5 分) 9.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 体分析。(6 分) 答案: 8.【理解分析】(5 分) 答:(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 (2)时间是空间,被分成了许多“格”; (3)时间意味着别的东西; (4)时间有起点的,也有终点; (5)时间与空间都是有弧度的; (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解析: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要注意原文使用了倒叙的写法,答案 1、2、3 点在时间上要早于 4、5 点。题目只要求简要说明,不必答出时间、人物等多余的要素,只要答出变化就行(注意不能 用比喻来代替说明)。每点 1 分,顺序错乱,表达不清酌情扣分。 9.【文本内涵探究】(6 分) 答:这样阅读是“必需” 的,是因为: (1)因为有意外的、别的收获。(或“不懂得作者收获了对阅读魅力的领悟,对时空本质的理解, 对童年往事的追忆等,体会到书本之外的‘别的快乐’”。) (2)获得了特殊的阅读快感。(或“作者思维变得活跃(状态被调动起来),想到了爱因斯坦、毕 加索,顾拜旦等,获得特殊的快感”。) (四川省 2017 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眼下,关于人工 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没有什么比谈论人工智能更酷炫的了。但问题在于,许多科 幻电影、电视剧都设想了最终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最近霍金就再次表示了这种担忧。 其实,无论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或是霍金的担心,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于人类未来不确定性 的焦虑。这种不确定,既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在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可 能造成冲击的不确定性。 其实,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基于对人类智能的简单、粗糙的模仿。即使像所谓的“神 经网络”这样的名称,听着特别玄,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还是要差上很多级别,它们仍 然只是建立在神经元连接机理的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 并且,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局限于某个极窄的范围之内,不要说超级智能,即使是简 单的跨界,也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实现。 当然,你可以说,还是存在某个时刻,人工智能就是变得比人类聪明了。我们假设真的存在这 种可能,那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某种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否跟人类相同。如果没有这种意识, 人工智能为什么要来消灭人类呢?为什么一定要与人类为敌呢? 更何况,人类现在对于自身的意识、伦理、思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是什么,尚不清楚。 如果机器真能自主产生意识,那也只能说,这是宿命。 相较于这种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威胁,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 这种冲击,并非人工智能的主动行为,而是当其改变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后,人类社会自身适应、调 整自身制度的努力所带来的改变。 虽然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潮,可能消灭近半数的工作岗位,但失去收入的只是普通的劳动者 而已,企业却可能因此受益,甚至获取更多利润。那么这些利润、财富该如何分配呢?很大可能是这 个社会的财富将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正如英国乐施会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所言,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八个人,拥有财富是人类 总体财富的一半。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人革命加剧这种趋势,结果又会如何? 社会的不公平将会是极大的问题。正如上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劳动与资本关系发生了变化,进 而产生了福利制度和福利国家。现在,我们更紧迫的事情,恐怕不是去想,人工智能有了自主意识后, 会如何消灭人类,而是在面对新的劳动关系、新的生产方式时,人类社会的制度究竟应该怎么调整。 所以,如果人工智能能够摧毁人类,那一定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觉醒,而是人类在这一波的社会关 系变化中,自己失控了,放任极端化的社会制度出现,破坏了其自身生存的基础。这与其说是人工智 能带来的,还不如说是人类自身的不可靠所导致的。 (摘编自南方时报 网)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是对人类智能简单、粗糙的模仿,它只是建立在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B.人工智能 中即使能够建立所谓的“神经网络”,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相差甚远。 C.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可能会大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的威胁。 D.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潮可能使企业获取更多利润,还改变了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 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太多科幻作品设想了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连霍金这样的科学家都因此表示 了担忧。 B.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可能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的不确定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的 冲击。 C.随着技术的发展,即使人工智能有可能变得比人类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一定会 与人类为敌。 D.人工智能如果能摧毁人类,更可能是人类在适应新的一波社会关系变化中,自身失控而导致 的。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存在一种两难境地,人工智能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其发展 也有诸多不确定性。 B.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应用上局限于极窄的范围之内,想实现产品简单的跨界更加是不可能 的事情。 C.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尚且有限,人工智能能否自主产生与人类相同的意识对于人类来说更是 不能确定之事。 D.与其担心人工智能的觉醒,不如更关注人类如何解决由于自身的不可靠而导致的一系列失控 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