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略读】《光》《树(节选)》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配套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略读】《光》《树(节选)》 Word版含解析

- 1 - 【略读】 《光》《树(节选)》 学 习 目 标 1.学习《光》要理解文章的线索,划分层次结构,并概括各层大意。 2.学习《树》,要弄清各种树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的内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1)杨必 杨必(1922—1968),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妹妹。鲁迅在《记念刘 和珍君》中提到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侄女。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 年院系调整,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系。 1968 年因病去世。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2)林燿德 林燿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湾台北市,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 光市。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 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 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 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2.了解背景 (1)《光》 这篇散文以自然现象为创作背景,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主 要是写“光”,但不仅限于“光”,还写了黑暗(黑影)、声音等与“光”紧密相连的事物;作 者也没有单一地写“光”,而是写出了“光”的不同变体,如晨光、阳光(日光)、月光、闪电、 烛光等。 (2)《树(节选)》 散文标题“树”,具有双重含义,既是普通意义上的植物树,又是带有各种象征意义的 树:菩提树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 主题;棕榈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格;桑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 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褊.(biǎn)狭 魆魆.(xū) 嘿.(mò)然 阴霾.(mái) - 2 - 窸.(xī)窣.(sū) 畸.(jī)零 树瘿.(yǐng) 锡箔.(bó) 氖.(nǎi)灯 泫.(xuàn)然 2.掌握词义 (1)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3)奄忽:忽然。 (4)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5)泫然:眼泪下滴的样子。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阅读《光》,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阅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 组织文章的。 段落 事物 特点 顺序 1 ①晨光 ⑤活泼闪烁 ⑨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 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给人 的感受 2~4 ②阳光 ⑥犀利、深入、富有、独 立、活泼好动 5~8 ③光与黑暗的关系 ⑦相互追逐、融为一体 9 ④夜晚的声音 ⑧有节奏、有韵律、是依 靠 2.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写“夜晚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夜色渐浓,光暗淡下来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会只能靠听觉来分析。 (2)由黑暗到黎明,这是光与黑暗交锋的一个阶段的分界点,是作者观察和体味自然的一 个循环。整个宇宙没有停下脚步,大自然没有在黑暗中停下前进的步伐,说明了生命的节拍 不停。 (3)全文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柔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感觉的循环, 深化了主题。 阅读《树》,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3.文中各类树有何不同特点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种类 特点或象征意义 作者的感情 菩提树 ①安详、静穆、关联着佛教、象征着东 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⑥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景仰之情 - 3 - 圣诞树 ②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 ⑦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 批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义 棕榈树 ③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 品格 ⑧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感佩 桑树 ④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 ⑨ “怀念”而钦敬 松树 ⑤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 ⑩向往之情 4.《树》原文共四节,本文选了其中的三节,这三节的思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第一节着重写菩提树,由菩提树的树身、姿态写到叶廓乃至表皮,引出与佛教的关 联,深化了它的内涵。 第二节着重写圣诞树和棕榈树。先紧承第一节点出菩提树的象征意义,再由“相对的” 一词过渡,转入对圣诞树的谈论,最后由“棕榈是另一个典型”转向对棕榈树的谈论。 第三节着重写桑树。先对棕榈树补充说明,再由“然而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引出对桑 树的谈论,最后还提及了松树。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阅读《光》,探究以下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晨光的?请简要分析。 先从黎明写起,在“刚醒未醒之间”,感到“只有窗口模糊灰白的一小方天”,晨光给 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灰败冷寂”。 再写作者的感觉:“晨曦最活泼闪烁”,只是不易被人觉察罢了。由阴天的灰色和晨曦 的灰色相比较可知其不同,随后进一步指出“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胆怯”。 最后作者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早晨的“可爱”。 2.如何看待本文的对比方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例如,写太阳只垂顾大自然的万物而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 对比十分鲜明:“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 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妖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下每见 得脂粉狼藉……”这种对比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为了说明“越是光线小弱,越 能照出变化无穷,奇伟突兀的影子”,也采用了对比:“烈日下的人影,瘦瘠短小得全无生 气,到夕阳西下,人影已随着长大变活,蠢然欲动,点上蜡烛之后,影子才真正得了生命……” 这样的描绘十分准确、传神。 阅读《树》,探究以下问题: 3.课文在行文方面有何特点? 本文的行文疏密得当。文中有的地方十分细密,如写菩提树的叶:“近似心脏形的叶廓, 在边缘镶滚着优美的曲线,尖细的末梢顺着主叶脉伸展成一道流逝在时空中的笔画,给滚动 - 4 - 在嫩绿网络上的露珠儿开条滴落大地的虹迹”;有的地方极为疏阔,如写圣诞树的“惊人地 繁殖”;“在 18 世纪初叶巴黎来往马车的市街上”“在 19 世纪新大陆降雪的旷野中孤立的、 清教徒的木造小筑里”“在 20 世纪中期政变频频的南美午夜,那显得特别温暖的公寓客厅 中”……虽寥寥几笔,却已跨越数个世纪的时空。还可引导学生再找些例子。 4.如何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林燿德的散文被认为是都市散文的代表,这篇散文除了包含浓烈的文化意味外,都市的 气息也隐现其中。譬如,首句“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就点明了菩提树在 都市中的位置,“盲点”意味着看不见的地方,因而说明菩提树是都市人所忽略的;作者在 谈圣诞树时,更是通过“播放着重金属乐团蓝调歌曲的百货公司”等都市景象,展开了对都 市文明的审视与反思;另外,对“呈现出民间劳动之美”“属于庶民”的桑的赞赏和“怀 念”,也反衬了作者对于都市的态度。 结 构 图 解 (1)《光》 (2)《树(节选)》 总 结 中 心 (1)《光》 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引出 了关于光与黑暗的联想和议论,抒发了作者对阳光的礼赞和对人世间的揶揄。 (2)《树(节选)》 作者借对树的描述,表达了不同的信仰与精神。或表达景仰之情,或传达深深的忧思, 同时也隐含着批判的意味以及同情和感佩,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及人生的苦苦思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