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二轮考前复习学案:第七编 满分技巧1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七编写作——55 分考场作文四大技巧 满分技巧 1—— 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 (2020·全国卷 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 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 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②后人 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 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 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个字。 - 2 - 审材料(结合材料,找好切入点) 材料两部 分 后世评价 限制:对三位历史人物持的态 度。 历史事件 限制:这一事件中三个人物的历 史情境。 试题三角 度 1.赞扬鲍叔不计较个人得失,能知人善任, 敢于举荐能者。 2.赞扬管仲富有政治才华,不尚武力。 3.赞扬齐桓公善于纳谏,知人善用,宽宏大 量,任人唯贤。 审任务(明确任务要求,确定写作中心) 1.情境任务。(1)材料情境:历史事件;(2)真实的写作情境:班级计划举 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2.思维任务。“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包含 了哪些争议的焦点、思考权衡等。 【提示:此处关注的核心是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对考生辩证思维、 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品质的考查。】 3.对象任务。 (1)写作内容对象:材料中涉及三个历史人物,作文时要紧扣这三个人 物来写。 - 3 - (2)写作任务指令对象(即写作的对象):本班同学,“我”的同龄人,包 含了根据“本班同学”的特定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策略问题。 4.文体任务。 (1)任务指令文体——发言稿。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但 发言内容要来自作文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见解精辟深刻,要有 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 有感染力,可多用修辞,还要考虑用词的口语性特点。所写文章要符合 发言稿的内容、语言要求。 (2)思考命题意图,确定行文中心。 从传统的历史故事中选材,根据自己对历史材料的感触进行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 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材料有齐 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 物的不同评价,让读者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 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抓关键(紧扣关键,确保能拿等级分) 1.紧扣“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关键句来写。 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来写,可以将人物之间进行比较,但切不可对 三个人都赞扬,平均使用力量,体现不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主题。 2.要在发展等级上多出彩。 - 4 - 作文立意是否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丰富,结构 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都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在确保审题准 确的前提下,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至少占一条优势。 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的核心——固化审题思路 吃透材料 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 熟悉类型,明确要求 角度 材料类型 材料 数量 ①一则材料;②多则材料。 材料 文体 ①记叙性的;②说明性的;③议论性的。 材料 内容 ①文字材料,如名言、警句、寓言、童话、新闻、诗歌、对联等;② 图画材料,如漫画或情节关联的几幅画等。 材料 性质 ①正面材料;②反面材料。 内涵 显隐 ①显性材料,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十分明显,材料多是现实 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须引申;②隐 性材料,多是寓言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 某个道理,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由此及彼,与 - 5 - 现实对接。 了解材料类型,便于分析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含意,为确定立意打下 基础。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明确考题的要求。 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整体把握: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限制的范围, 审题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 抓住关键: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标记,这些关 键词句往往是立意的角度。 整体把握和抓住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掌握方法,巧中取胜 弄清核心概念 1.明确写作对象,解决是什么(内涵)、有哪些(外延)的问题。 2.通过解释,明确界限,避免混为一谈;明确具体内涵,避免标签化。 3.通过逆向思维、个性思维来解释,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4.通过界定(区分),可以拓展分析的广度,也可以选择最有价值的角 度。 【典例 1】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个字的 文章。(60 分) - 6 -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工具和书写工具都产 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工具已经发展为鼠标,而人 们的书写也不再需要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示范】 辨别差异点 图一展现的是生存工具的进化;图二展现的是书写工具的进化。 发现合理点 图一的合理性在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 相当程度的工作都要求人们会操作电脑,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时代 的进步; 图二的合理性在于随着时代的进步,书写工具也发生变化。尤其是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键盘、手机成为很多人主要的书写工具。 找准通融点 - 7 - 通——科技技术提高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书写方式的选择。 融——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也不能忽视传统书写能力。 选好侧重点 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要有侧重,不能简单平分中庸。侧重点可以考 虑最有针对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既可以先让步说理,肯定对面的合理性,再引出自己要强调的内容; 也可以先论述自己要强调的内容,再对面落笔,体现辩证思想。 【典例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当前,疫情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绝大多数人继续过着少出门、少 聚集的生活。随着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房产销售、汽车销售、教育 培训等许多以往以线下形式进行的工作纷纷搬到了线上,相关从业人 员也由此开始了“云复工”。 材料二: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一些暂时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要为 员工支付基本工资,压力很大。同时,由于网购需求猛增,线上零售企业 门店员工、配送小哥职位出现大量空缺。“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它让 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也恢复了一定的社 会产出水平。 材料三: 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副产品滞销,许多市长、县长走进直播间, 为本地农副产品亲自推销,通过直播带货助农惠农,让当地滞销的农副 - 8 - 产品走进网友的家中。镜头前,市长县长们使出吃播、网络用语、方言 宣传等各种招数,收获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与思考?你如何理解疫情之下 的中国智慧?请结合自身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 800 个字。 【审题示范】 (1)首先抓三则材料的关键词。 材料一:“云复工”。材料二:“共享员工”。材料三:市长县长直播带 货。 核心概念:疫情之下的中国智慧。 (2)要完成的关键任务是——你如何理解疫情之下的中国智慧? 综合来看,我们要从三则材料中找到共同点,来阐释“疫情之下的 中国智慧”的内涵。 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出,疫情之下的中国智慧包含善假于物、共 享互助、灵活变通、团结一心、以人为本等内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广夜晚出去打猎。昏暗的树林中风吹草动,李广误将草 丛中一块巨石当作老虎,张弓怒射,箭镞深没石中。第二天早上,李广发 现那是一块石头后,重新再射,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 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 9 -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个字。 2.(2020·济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 分) 2019 年大学毕业生择业关注因素 兴趣所长 71.43% 薪酬福利 93.41% 工作地区 84.62% 社会价值 37.36% 专业对口 50.35% 工作潜力和发展空间 72.54% 2017 年高中生选科关注因素 国家需要 32.06% 兴趣爱好 67.22% 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70.65% 大学专业所需 92.01% - 10 - 家长认为容易就业 60.33% 各科差不多,无所谓 20.24% 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明天的大学生,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 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自己的未来。 时值“五四”青年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的“学子论坛”的主题是 “点亮青春,领航未来”,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 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个字。 第七编 写作—— 55 分考场 作文四大技巧 满分技巧 1—— 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 11 - 【典例 1】 略。 【典例 2】 【范文展示】 多难兴邦,智慧护国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 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诚如其言,那是什么让中国仍屹立不倒 呢?我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智慧。疫情发展迅猛,我不仅看到了令人触 目惊心的感染人数,也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智慧。 从“云复工”到“共享员工”,再到“直播带货”,这令人眼前一 亮的想法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思考,是中国人用智慧使中国这艘大船 继续乘风破浪。 中国智慧是在困难面前,选择沉着冷静,奋力前行,是用生命证明 “一息尚存,决不松懈”。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有序的社会生活, 也许原来轻松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可是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我们逐 渐冷静下来。从最初的无措,到紧急采取封城等一系列措施;从刚开始 的红十字会“人手经验不足”,导致医疗物品压仓到后来的各大快递纷 纷上阵;从刚开始的医院人满为患到方舱医院启动。在困难面前,中国 人民没有后退,没有畏惧,而是沉着冷静地面对,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中国智慧是在面对灾难时相信众志成城的力量。在面对疫情时,中 国人无不以点点萤火,铸就满天繁星,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耄耋 老人钟南山逆行武汉,到牙牙学语初长成的一零后捐献零花钱,从海外 - 12 - 华侨纷纷捐献口罩到浙商买下生产口罩的工厂,从习近平主席作出一 系列指示到乡间医生穿行于各条小路。中国人始终相信“各奋愚公之 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 中国智慧是在危机关头能够以创新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隔离在 家无法前往公司上班、学校上课,于是利用互联网开启“云复工”“线 上课堂”;人力资源出现困难,极具创造力的“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农 副产品面临滞销,直播带货风靡一时。平时容易解决的小病小痛,在特 殊时期却因无法前往医院而使人饱受烦扰,于是医院便采取线上问诊 的方式,从而得以解决。以及虚拟会展、智能创造、无接触餐厅……隔 绝在家,困难重重,资源有限,但中国人总能用智慧以有限资源应对大 风大浪。 几千年来,我们与冰灾、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斗智斗勇,与外寇 殊死拼搏,中华民族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多难兴邦,我们 不仅以智慧守护了我们的国,也用智慧使我们的力量愈发强大。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 时刻,我们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但以智慧为桨,我们必定可以乘风破 浪! 【状元笔记】 作文审题:①固化审题思路;②注重文本解读;③任务明确与完成;④找 准说理点;⑤多则材料,注意材料的内在关联,观点集中且有深度;⑥单 则材料,注意材料的限制性及找准最佳立意;⑦注意观点的综合与分析; ⑧材料性质,如果有现象类材料,要有现象评价;⑨最佳立意:题目要求 - 13 - 限定的角度,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能显示针对性的角度。 ///模拟练·冲刺双一流/// 1.对于写作材料中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并立意: (1)紧张和危险的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李广晚上射出的 那一箭,之所以威力这么大,就是因为当时误以为老虎近在眼前,而自 己也有生命危险,因此,才把潜力都激发出来了。等到危险解除,再用箭 去射石头,就怎么都射不进去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险的环境,可以让人随时保持警惕,进 而激发潜力,让人超常发挥实力。而太平无事的环境,则可能会让人耽 于享受,最终消磨壮志,无所事事,进而被“真虎”咬到。 总之,以上两个写作角度,可以任选其一。写的时候注意紧扣题目 素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范文展示】 向 死 而 生 汩汩的泉水,是地下积水在断层的挤压下爆发的潜力;飞湍的瀑布, 是江河行至陡峭绝境处爆发的潜力;美丽的极光,是太阳风在极寒中迸 发的潜力;常绿的硬叶,是乔木在酷暑中爆发的潜力……千沟万壑的险 境,迫使自然中的万物迸发潜力,激起千层波万层浪,孕育出万种情千 种美。而人生的黑暗绝境又何曾不是被潜力照亮的呢? 因为误把石头当作虎,危急之中飞将军李广张弓怒射,箭镞深没石 中,正是危险的环境激发了李广的潜力,让他完成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完 成的事。因为对手的步步紧逼,比赛场上张继科像藏獒一样发力赢得比 - 14 - 赛,是紧张的气氛激发了张继科的潜力,让他创造了乒坛最快大满贯的 奇迹。因为女儿被压于汽车之下,危难关头,一位母亲搬起沉重的汽车 救出孩子,正是紧迫的状况激发了一个妈妈的潜力,让她做到了一件从 理论上讲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从而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绝境在给我们带来紧张、压力等这些负面情绪的同时,也激发了我 们的潜力。可是潜力真的是一种人人都有的东西吗?奇迹会眷顾每一个 人吗?非也。试想一下,如果那日误把石头当作老虎的人是一个平平无 奇的山野老农,即使绝境激发了他的潜力,可能他也难使箭镞深没石中, 也许他双手颤抖使得箭镞擦拭而落。可为什么李广可以呢?因为他是飞 将军,因为他征战沙场,在刀光剑影间练就了沉稳的心态,在短兵相接 时积累了挽弓如满月的实力。张弓怒射时迸发的不仅仅是潜力,更多的 是往日的厚积,所以与其说潜力的迸发是绝境中偶然的奇迹,不如说它 是长期积淀后的必然实力。 作家刘亮程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而 潜力爆发的背后,也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积淀。李广射石,是一次次挽 弓练习的积淀。张继科夺冠是一天天打上千只球的积淀。一位妈妈抬 起汽车,是每一个深夜入睡前对女儿爱的积淀。积小流是成江海的前提, 积跬步是至千里的必备步骤。要在绝境中爆发潜力,需在之前日积月累, 不断努力。 我们祈求一生顺遂平安,可是也不能保证我们不会跌入万古长夜 般漆黑的绝境里。而最终带我们走出去的,不是等待潜力爆发的侥幸, 而是长期积淀后喷发出的光明。万物皆有因果,所有向死而生的潜力, - 15 - 都是日积月累的实力。愿你我不懈努力,即便遭遇绝境,最终也都能逢 凶化吉。 点评:这篇作文有如下亮点:第一,内容比较丰富,除了分析题目中李广 射石的例子,还引入了张继科夺冠、妈妈搬起汽车救女儿的事例,并且 进行了剖析,让全文内容比较丰富。第二,语言灵动多变,长短相间让语 言很灵活,整散结合让语言富有变化,写出了一定的文采。第三,前半部 分对材料的分析,非常到位,有一定的深度,可以给人带来启发。当然,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题目材料表现的是危险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力,重 点在于环境的影响,也就是,晚上的环境让李广意识到了危险,所以那 一箭才这么有威力,而白天没有危险时,李广再也射不出同样威力的箭 了。这说明的是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说李广的潜力是怎么来 的。因此,后半部分的分析,其实已经偏题了。对此,大家应该引以为戒, 要始终紧扣题目材料去写,不要偏离材料去分析,要不然,很容易下笔 千言离题万里! 2. 【材料分析】 图表材料的概括。图表包括“2019 年大学毕业生择业关注因素” “2017 年高中生选科关注因素”。考生要从图表中提炼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择业、选科关注因素,最为突出的是“兴趣”分别为 71.43%、67.22%。 对此,应该肯定其合理性,但高中生考虑“国家需要”的比例仅占 32.06%, 值得担忧。二是发现并思考青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高中生是“大学专 业所需”“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大学生是“薪酬福利”“工作地区”。 对此,应该肯定其合理因素,同时,也应当引导大家厚植家国情怀、担当 - 16 - 精神。 【情境任务】 作文设置的情境因素有三:一是“五四”青年节这个含有历史、文 化、思想因素的时间背景,考生由此联系到爱国、奋斗、担当等与青年 相关的话题;二是生活情境,学校组织的“学子论坛”的主题是“点亮 青春,领航未来”,写一篇发言稿,则规定了作文的“核心”内容、考生 写作身份。试题将情境设计与任务安排融为一体。 【立意提示】 (1)结合写作任务核心词“点亮青春,领航未来”立意——用什么点亮 青春?青春在奋斗中闪光,青春在奉献中增值,青春在担当中化作永恒 ——如此,才能领航未来。 (2)结合试题材料的两个调查表中青年的关注热点立意。青年可以有现 实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思考,个人发展的规划,人生幸福的渴望,然而, 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将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实现过程,与国家的需要、 民族的未来结合在一起,在现实追求与思考中,融入“诗意与远方”。 (3)结合“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立意——“五四”青年对生活 有火热般的激情,当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救国图存,虽有生命之虞, 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为他们心怀国家、民族。当今的青年学生, 也应该明白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道理。 【范文展示】 青年载梦,勇攀高峰 同学们: - 17 - 大家好! 回溯百年,风云际会,国危人难之际青年尽展气魄;百年之际,中国 梦的复兴,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加快,无不洋溢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 热情。间隔百年的青年于时空中交汇心志,百年后的青年怀揣着百年前 青年的梦想,为着祖国母亲勇登征程,唱响铿锵青春赞歌。 百年之前,鸦片战争的炮响,轰开了中国古老、华丽而残破的大门。 屈辱与压迫肆意蔓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反抗与斗争更是风起云 涌,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仁人志士怀着对祖国共同的悲痛眷恋,前仆 后继。直至军阀混战,统治黑暗;巴黎和会,领土侵占,心系天下安危的 青年学生乳虎啸谷。这场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是青年先锋锐意力量的 厚积薄发,是家国情怀的集中展现,更是民众精神的觉悟,是中国人民 共同搏击、披荆斩棘赢得胜利的序曲。 百年之后,在这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 动”百年纪念大会上表达了对新时期青年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青 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 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应牢记嘱托,成就青春,接过五星红旗,留下时代 足迹。 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的抱负如初、初心不改,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就像航 天制导系统设计师巩庆海,以实验室为家;就像“蛟龙”号潜航员付文 韬,与深海为伴。我们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在祖国建设的主战 场挥洒青春汗水,前有胡志强接过铁人王进喜的接力棒,担当大庆油田 - 18 - “铁人钻井队”的重任;后有胡小燕从一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人大代 表。我们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比如铁路高级工程师禚一,主持 研发国际领先的高铁检测系统,展示中国“质”造;蒲婷婷倾心打造“婷 婷爱心服务区”,展现山西客运服务的人性化。 青春是用来追梦的,而这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正当青春之年的我们 生逢其时。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 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踏实进取,深水静流,读懂青春,破 解青春,成就青春,助国兴盛。 强国一代,青年逐梦正当时。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技法借鉴】 开篇对比两代青年的际遇,引出观点,回扣题目;主体部分以“五四 运动”青年和当下的青年为对象,叙述两段不同的历史,意在点明新时 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的主 旨,文末总结概括,再次发出倡议。 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