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6月冲刺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临川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模拟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研究中发现,在古代,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很复杂,主要可分为自 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因素一般是指那些剧烈、不可抗拒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这 在考古发现中也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庞贝古城遗址和中国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社会 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社会暴力冲突所造成的死亡和社 会文化习俗造成的死亡。这些非正常死亡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 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 此外,还有一种非正常死亡现象,与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都有关系,在考古中 也很常见,却难以通过遗骸研究得以确认,这就是瘟疫。 瘟疫考古线索难以发现。瘟疫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天气原因 造成的,有的因环境破坏加剧了瘟疫的流行,有的是不合格的医疗卫生造成的,有的是不健 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也有一些瘟疫的流行与密切接触动 物有关,可分为被动性接触和主动性接触。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瘟疫及其治疗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 对瘟疫的认识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 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瘟疫除了造成人口的非正常大量死亡,还可能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大动荡和大变迁。历史 上人群的大迁徙和文化的交替背后,都可能有瘟疫的影子。许多朝代的更迭和战争的爆发背 后都有瘟疫的影响。尽管瘟疫爆发的记载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严重至极,但在考古发现中 却鲜有发现和报道。究其原因,除了考古发掘本身具有的偶然性之外,缺乏对考古发现的准 确解读也是重要原因。少量的可能与文献记载的瘟疫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很少进行多学科对 照研究,较少关注古代人类遗骸上体现的古代疾病甚至瘟疫现象。因此,目前不多的有关瘟 疫的考古学研究,一般是建立在考古背景、随葬品、葬式葬俗、埋藏学等间接线索上,通过 证据链的方式判断遗址形成的可能,甚至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的解释。考古遗址中出现的大 量非正常死亡和埋藏现象,可能是一种对生前病患者的隔离方式,也可能是为避免瘟疫的进 一步传播而对病逝者采取的措施。我们据此可推测,史前居民在受到瘟疫威胁时,不排除对 - 2 - 病患人群或区域进行了隔离。通过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可能有效控制了瘟疫,也为我 们留下了可能与瘟疫相关的考古遗存。 21 世纪以来,科技考古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考古研究后,极大提 高了我们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015 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他 们在欧亚大陆 5000 年前的数个遗址的人骨材料中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这是最直接、最确 凿的对古代人类遗骸进行的有关瘟疫研究。相信这种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中国考古学,推进 中国古代瘟疫的考古学研究。 (《摘编自王明辉人类战“疫”的考古学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等可见痕迹是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证 据。 B. 瘟疫考古较难,引发瘟疫的原因复杂多样,瘟疫的流行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可能都有关 系。 C. 经考古发现,造成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瘟疫是引起社会和文化大动荡、大变迁的直接原 因。 D. 为了提高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1 世纪以来,我们不断地将科技引入考古学研究之 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的角度分析古代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以此引入瘟疫考古确认之难。 B. 文章以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证明剧烈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在考古发现中屡见不鲜。 C. 文章引用《周礼》等相关的史料记载论证当时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D. 文章据考古遗存推测:史前居民受瘟疫威胁时,曾用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控制瘟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的瘟疫也有可能是由《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非时之气” 造成的。 B. 文字记载中瘟疫频发,后果严重,但考古发掘的偶然性等因素使其在考古发现中很少被发 现报道。 C.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会有助于解决我国在古代瘟疫考古学研究当中各方面材料数量不 足的问题。 D. 因对瘟疫的考古学研究目前都建立在间接线索上,所以想办法获取有效的直接证据才是当 - 3 - 务之急。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夸大其词。文中认为“这些非正常死亡(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 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但不能说明是“主要证据”。 C 项,“造成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瘟疫是引起社会和文化大动荡、大变迁的直接原因”,强 加因果。原文是:“瘟疫除了造成人口的非正常大量死亡,还可能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大动荡 和大变迁”。 D 项,目的和手段表述相反。原文是:“科技考古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 考古研究后,极大提高了我们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 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 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曲解文意。作者用“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是证明“自然因素”是造成人类非正常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 4 - 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中说“2015 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 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已经有“直接证据”了。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近两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知乎、得到、喜马拉雅等一大波知识付费 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一波波热潮。 《2018 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 49 亿元,同比增长近 3 倍,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235 亿元。 目前,知识付费产业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 付费文档等多个类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 2017 年“123 知识狂欢节”中,25 岁至 34 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 过七成,“90 后”的付费比例最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 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知识付费的场景正在拓宽,从财经、职场、健 康、阅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 者和平台如果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张毅说。 (摘编自《数字阅读带来“书”中新世界》) 材料二: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 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 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有 专家分析,“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 刚性需求。” 一些从业者则更喜欢用“知识服务”而非“知识付费”来定义这个行业。得到 app 创始 人罗振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终身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行业 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用户学习的成本,填补了传统“分科治学”教育体系的缺口,为人们 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 5 - 罗振宇认为,知识服务火爆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 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学习的驱动力很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 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 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需求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 (摘编自《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关键》) 材料三: 市面上已出现多种跟书有关的知识产品:把书浓缩成 25 分钟的图书音频解读,全年解读 一系列经典的专栏,用互动和社交的方式一起读书的同读、共读等。这些产品都跟书有关, 只是做法有些差别:有的是引导读书,有的是替代读书,有的是辅助读书。 除了和书有关,它们还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其一,它们不是文字而是音频;其二,它 们都从图书内容延展开,将其变成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获取的、像消费品一样轻松的服务。把 “认真地读书”变成“轻松地听书”。 由于从书中消化吸收知识很难,大量知识被“囚禁”在书页之中。当喜欢尝鲜的人尝试 去听知识产品,甚至尝试制作知识产品后,和书相关的知识音频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得相关 知识的难度,从而可以成为更大范围人群获得知识的方式。 (摘编自《知识付费背景下的“新出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快速发 展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追求。 B. 知识付费产业越是向前发展,对内容的专业化要求就越高,知识的创作者和付费平台应该 不断给用户提供优质内容以增强吸引力。 C. 图书音频产品并不只是将文字转变为音频,还从图书内容延展开,变成了像消费品一样的 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取知识的难度。 D. 近两年来,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多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别多样化,用 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从业者更喜欢用“知识服务”来定义知识付费行业,知识服务行业为当代人们终身学 习提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 B. 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付费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 进驻知识付费平台,推动行业繁荣。 - 6 - C. 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这是知识 服务火爆背后的深层原因。 D. 图书音频产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解放了原来被“囚禁”在书中的知 识,也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6. 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C 6. 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付费用户的主体构成情况;材料二重点分析 了知识付费火爆的原因;材料三重点介绍了和书有关的知识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D,“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理解有误。根 据原文内容可知,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 2017 年“123 知识狂欢节”中,25 岁至 34 岁的付 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 后”的付费比例最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 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 互动交流。故答案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C,“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 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错,由材料二可知,激发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 的文化基因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另外知识服务火爆背后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 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以及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 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故答案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 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 回答: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根据对三则材料的通读, 可以有如下的侧重点的筛选和概括:知识付费近两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知乎、得 - 7 - 到、喜马拉雅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一波波热潮。目前,知识付 费产业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付费文档等多个类 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 2017 年“123 知识狂欢节”中,25 岁至 34 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 后”的付费比例最高。罗振宇认为,知识服务火爆的背后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学习的 驱动力很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 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需求为知识 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市面上已出现多种跟书有关的知识产品:把书浓缩成 25 分钟的图书音频解读,全年解读一系列经典的专栏,用互动和社交的方式一起读书的同读、 共读等。根据以上内容的理解,考生可以从知识付费的人群结构构成、知识付费兴起的原因、 和书籍相关的知识付费三个角度进行概括作答。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序和综合信息筛选, 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 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 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 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疫·爱情 王忆 这天早晨九十点钟的阳光大好,透过玻璃窗直射在地毯上,司琪走到窗前,这么好的天 儿,他们应该是要手牵手去长江大桥上的。不过眼看每天徐文天都给她传来身体慢慢恢复的 好消息,她就觉得离和他在阳光里牵手的日子不远了。她想等他出院回来了,他们就去大桥 上好好走一走,看看美丽的日落。她下定决心,以后就算遇到再大的事,自己绝对不会对徐 文天耍小孩子脾气,他说什么她都会听。她甚至想到多少年后,当他们再来武汉,今天正在 经历的一切都将是难忘的回忆。 中午时分,约定的视频如期而至。每天相见,她都要问上一些必备的问题。徐文天反而 时常岔开这些话题。今天刚巧是司琪二十五岁的生日,如果不是因为碰上这样的病毒,徐文 天早就想好了怎么给司琪安排特别的一天。可是现在隔屏相望的两人只能遥遥对视。司琪翻 出房间里仅有的一桶方便面,按徐文天说的给自己泡上热气腾腾的生日面。坐在视频面前, - 8 - 看着徐文天脸色发黄,声音有些虚弱地对她说,委屈你了,等我回来一定给你补过生日…… 然后他说话的力气就接不上来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医生冲进病房,徐文天的手机从手中滑落, 画面里瞬间黑屏。那一瞬间,晴朗的天空突然黑下来,司琪在崩溃茫然中冲着手机呼叫徐文 天之后也昏厥倒地。 司琪醒来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床上了,旁边坐着酒店一个服务人员。她猛然翻腾坐起, 脑海里全是徐文天在视频里奄奄一息的样子。事实上,徐文天的身体状况一直比她在视频里 看到的还要差,在他住院的第三天就已经转为重症,在这过程中好几次都面临呼吸衰竭的危 险,呼吸罩是必须戴上的“续命器”。只不过他实在不忍心让司琪担心,每回视频的时候, 他都得背着医生悄悄把呼吸罩摘下来,强装出自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模样。司琪越想越绝 望,她连滚带爬滚下床,嚎啕大哭开门直冲出去。守在她身边的服务人员追着喊着将她拉了 回来,边拉边劝着她:孩子,你冷静一些,冷静一些,我在这儿陪你。司琪克制不住崩溃绝 望的情绪,蓬头垢面地哭吼着:徐文天,我去找你,我去找你,你不能死,不能死…… 司琪不哭了,整个人如同呆掉一般坐在那里。不一会儿,躺在床头的手机又发出了响, 她骤然惊醒一个猛子冲过去,一把抓起手机慌乱点开。这次传来的不是视频,也不是徐文天 手机打来的电话,是一封定时发送来的邮件。邮件的内容也并不是写给司琪的,而是徐文天 写给另一个男人的: 你好! 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也不知道你是哪里人,做什么样的职业。但我希望你是一个只 对司琪一生挚爱的人,我相信你是这样的人,你也必须是。真的要恭喜你能遇到这么好的一 个姑娘,也许你的这辈子会让我羡慕嫉妒,但我没有恨,我只有请求和感谢。好吧,兄弟, 在这样特殊情况下,我就长话短说了。有些话我要交代给你: 司琪是一个内心十分简单的女孩,她不懂得算计,常常心里有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 有时候是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但是等她冷静下来,一切就都好了。前提是,你必须要包 容她、将就她,无条件的那种。最重要的是,你不能让她哭,因为她哭多半是舍不得你。这 一点我做得不够好,但愿你能做到。 司琪有严重的颈椎病,你要记得经常提醒她,不要保持一种姿势很久不动,要时常带她 出去做做运动,必要的时候给她捏一捏。我想到时候,你应该会知道,她不喜欢阴雨天出去, 因为她就是这样一个阳光的、多愁的女孩。说到这儿,我得先跟你道个歉。可能因为我的关 系,她今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全淡忘过去和我离去带给她的伤痛,拜托你多给她一 点时间,往后余生为她创造更多新的记忆。 - 9 - 爱上一个人不容易,作为一个曾经和你一样爱她的人,真心地祝福你们! 徐文天 2020.1.23 这是徐文天在意识到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情况下写的。他一直都在坚强支撑着,为 的就是陪司琪度过她二十五岁生日。那天,徐文天在视频里问过她:假如,我说的只是假如。 假如我这次一不小心得了阎王的“召唤”,她要怎么办?她当时气得直拍手机骂他乌鸦嘴! 还警告他,你要是回不来,我就像电视剧里的黄雨萱去找王全胜那样穿越时空去找你,然后 花几辈子时间折磨你,反正你休想甩了我! 十几天之后,隔离酒店被解封。酒店大门顷刻间被敞开,远处传来江汉关大楼整点钟声, 一束明媚阳光刺破了黎明后的天际。 司琪梳洗干净面色苍白,两手各拖着一个行李箱一步一步走出酒店。路边停了一排接人 出隔离酒店的出租车,司机帮她把行李搬上后备箱,他们戴着口罩,始终保持一米以上的距 离。司机问她去哪儿?在她身后冒出一个声音:去长江大桥!司琪闻声落泪。一转身,这个 被口罩遮住一半脸,依然满眼笑意的男人,举着戒指向她问好说:你好!我是从另一个时空 穿越回来的徐文天,你愿意让我成为你这座桥上一生的风景吗?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刻画人物心理的手法多样,“司琪不哭了,整个人如同呆掉一般坐在那里”,则是通 过神态描写表现司琪绝望的内心世界。 B. 徐文天把死亡说成阎王的“召唤”,用乐观的语言调动司琪情绪,希望司琪不论怎样都要 好好照顾自己。 C. 这篇小说剪裁得当,作者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抓住细节和剪辑生活中的片 断来塑造人物,讲述感人故事。 D. “你愿意让我成为你这座桥上一生的风景吗?”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徐文天对司琪爱情的 真挚专一,“一生的风景”的喻体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 8. 徐文天写给另一个男人的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9.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大团圆式的结尾消解了这篇小说的价值,你赞同吗?请谈谈你的看 法。 【答案】7. B 8. ①是承载爱意的载体,展现徐文天在生命垂危时刻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 和真实美好的道德境界。②表现徐文天对司琪的了解,使司琪形象丰满立体,传达爱一个人 - 10 - 就要让她更幸福的理念。③巧妙转化叙述视角,从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扩大叙述空间, 使叙述富于变化,让情节富有波澜。④通过时间落款,明确了故事的疫情背景,增强了可信 度。 9. 一、不赞同。①结尾与前文司琪唤起徐文天求生意识相照应,符合生活真实,引发读者思 考爱的力量。 ②结尾符合疫情可控可治的客观现实,能增强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有社会价 值。 ③结尾符合大众期待,读者、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整体,能用艺术真实弥补人 们的现实缺憾,化解悲伤,有审美价值。 ④结尾富有象征意义,说明痛苦终将过去、有情人 定成眷属,符合以“中和”为美的民族心理,有文化价值。 二、赞同。①小说前面写徐文天病情加重,而且还写信把司琪托付给另一个男人,结尾写他 死亡才更符合生活真实。 ②悲剧结尾更能引发人们的同情心,感悟生命美好,有社会价值。 ③生和死能在艺术作品中产生无可替代的矛盾冲突,作家能借助死亡叙事表现对个体的生命 关怀,有审美价值。 ④悲剧结局产生的不完美以及人物和不完美命运的抗争,蕴含中国传统 文化智慧,有文化价值。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内涵,判断运用的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 本艺术特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艺术特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 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处的手法进行分析和概括。 B 项,“用乐观的语言调动司琪情绪”错误,“假如我这次一不小心得了阎王的‘召唤’,她 要怎么办”是指自己如果去世司琪怎么办,他为自己后事考虑,这些语言并不乐观。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物象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物象在小说情节中往往起到串联情节的线索作用;也会 起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另外物象往往是情感的载体,因而对小说情感和主题也会有作用。 从“我希望你是一个只对司琪一生挚爱的人”“我没有恨,我只有请求和感谢”“你不能让 她哭,因为她哭多半是舍不得你”“司琪有严重的颈椎病,你要记得经常提醒她,不要保持 一种姿势很久不动,要时常带她出去做做运动,必要的时候给她捏一捏”等,可见,他是一 个感情专一而真挚的人,他为了爱人的幸福,丝毫不嫉妒自己死后可能爱上司琪的另一个男 人,而是全心全意表达希望司琪能够幸福的愿望,从这些描述中也可看出他平时对待司琪也 是温柔、细致的,在面临死亡时不但没有“恨”,还只有请求、感谢,充分展现出他美好的 - 11 - 心灵,刻画出他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美好的道德境界;这封信是承载他爱意的载体, 也传达出文章的主旨:爱一个人就要让她(他)幸福。 从 “司琪是一个内心十分简单的女孩,她不懂得算计,常常心里有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 有时候是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但是等她冷静下来,一切就都好了”“她就是这样一个阳 光的、多愁的女孩”可见,徐文天对司琪十分了解,同时又从徐文天的叙述角度来侧面刻画 司琪的形象,使司琪形象更丰满; 从叙述角度来看,这封信让文章巧妙地从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扩大叙述空间,使叙述 富于变化,让情节富有波澜。 信末尾的落款“2020.1.23”明确了故事的疫情背景,增强了真实性与可信度;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判断属于哪类结尾, 如果认同,从对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这样结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分析结尾本身的 艺术效果。如不认同,也要从这些角度给出理由。答题时要联系文本内容具体回答,不能只 答套话。 如不赞同,可分析,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从情节上看,能够与前文司琪“她想等他出院回 来了,他们就去大桥上好好走一走,看看美丽的日落”,徐文天求生意志的坚强“他一直都 在坚强支撑着”相呼应,符合生活真实,有艺术价值;从主题上看,这样结尾符合疫情可控 可治的客观现实,能增强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使故事意蕴更丰富,有社会价值;两个年轻 人的爱情是如此美好,这样结尾符合大众期待,用艺术真实弥补现实的缺憾,突显人性的美 好,有审美价值;从读者的期望来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符合一般读者的心理预期,充 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赞同,可结合前文写徐文天病重的情节分析,“徐文天脸色发黄,声音有些虚弱地对她 说”“在他住院的第三天就已经转为重症,在这过程中好几次都面临呼吸衰竭的危险,呼吸 罩是必须戴上的续命器”“然后他说话的力气就接不上来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医生冲进病房, 徐文天的手机从手中滑落,画面里瞬间黑屏”,甚至徐文天发出了那封信,这些情节都暗示, 结尾写他死亡才更符合生活真实,有艺术价值;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结局 更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让人们更加珍惜美好的感情和生活,有社会价 值;在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思考人性和生命,有审美价值;悲剧的不圆满与人物与悲剧命运 斗争的失败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价值,如项羽、梁祝等。 【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 12 - 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结尾内容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 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 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 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 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 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 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 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 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 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 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 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 “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 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 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 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 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 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 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 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 13 - D.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 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 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 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 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 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 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 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 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 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 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竟是如此对待您,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 (2)大王自己抢夺来的,却让国相去偿还,这(会显得)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去做好事,国相 不能参与偿还的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划线句意为“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 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 其中,“相”指田叔,作“常从入苑中”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 BC; - 14 - “休相就馆舍”的意思是让田叔到馆舍休息,“就馆舍”是“休”的地点状语,“休相就馆 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封号”错,指称帝王可以用谥号、庙号、年号,有时可以谥号庙号连用。习惯上,唐 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 多称庙号,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不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号来 称谓皇帝。但是没有选项中说的“封号”。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根据原文“上尽召见, 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可见是皇上认为他们这些人的 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且“先后”在原句中并未体现,原句封官的也不只是田叔,而是孟 舒、田叔等十多个跟随赵王张敖的人。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1)中,事:侍奉;备:完备、周全;遇:对待;请:请允许我们;为乱:造反; (2)中,偿:偿还;为恶:做坏事;为善:做好事;毋:不能;与:参与。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 - 15 -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田叔为人正直苛刻,并以此自得,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任职几年, 他峻切刚直清廉公平,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恰逢陈豨在代地谋反,汉七年 (前 200),高祖前去诛讨,途径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 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他。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 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赵王臣下就私下里互相谋划 弑杀皇上。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这时汉朝又下诏书说: “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 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 狱,就进言推荐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 过他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几年 后,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 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汉景帝说:“梁王有派人暗杀袁盎的事吗?”回答说: “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说:“有罪证吗?”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 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不能实行啊; 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赏识他, 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田叔刚刚到任,多位百姓主动找他,状告鲁王夺取财务的事情。田叔 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 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 相偿还他们。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国 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 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鲁 - 16 - 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终究不肯去休息,说:“我们鲁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独自到 馆舍中呢!”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再大举出外游猎。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 太史公说:孔子用称赞口气说“住到这个国家一定参与它的政务”,这样的话说的也是田叔 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捣 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 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 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 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答案】14. C 15. (1)音,指砧声。思妇寄一腔苦情于捣衣,盼望丈夫能够听到这饱 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音”字是对全诗捣衣之故与捣衣之事的总结。(2)表面写捣衣的声 音响彻云外,实际上这正是思妇爱情和苦心的传达。著一“音”字,全诗情感的表达显得含 蓄浑厚。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考生要注意先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和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够很 好的作答本题了。选项 C,对诗歌第五、六句的理解有误。“宁辞”,岂辞的意思。我哪敢因 体力疲倦而对捣衣有一丝怠懈呢,应该尽心尽力把衣服做好,早点寄往丈夫征戍的边地。故 答案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 17 - 然后结合对题干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诗歌的内容进而明确诗歌的情感。本题题干 要求是: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考 生要先理解最后一联诗歌的内容,此章赵汸注云:“此因闻砧而托为捣衣戍妇之词曰:我亦 知夫之远戍,不得遽归,方秋至而拂拭衣砧者,盖以苦寒之月近、长别之情悲,亦安得辞捣 衣之劳,而不一寄塞垣之远。是以竭我闺中之力,而不自惜也。今夕空外之音,君其听之否 耶?音字,含一诗之意。”唐仲言极称斯注。今标此以发顺解之例。根据以上对“音”字的 理解,从内容上体现了捣衣石发出的声音,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是指思妇发出的声音,这捣 衣石发出的声音寄托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从情感表达上,用这种方式来对远方戍边丈夫寄 托思念,体现了思妇的绵绵的思夫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 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 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身价渐长后,打拍子的器物断裂,罗裙染污也不顾惜的两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后主刘禅若善于纳谏,不仅能发扬先帝的遗德,更能 “_________”,但若看轻自己、言语不当,就会“________”。 【答案】 (1). 钿头银篦击节碎 (2). 血色罗裙翻酒污 (3). 民生各有所乐兮 (4). 余独好修以为常 (5). 恢弘志士之气 (6). 以塞忠谏之路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 18 -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钿、篦、民生、修、 常、恢弘、谏。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 ,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 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 策帮扶的外力引导,不少“老字号”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不断 ,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浴火重生,凭借诚信和品质蹚出一条发展新路,收 获众多年轻的粉丝。 “老字号”的良好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各方 。然而,当品牌巨大的商业价值 日益凸显,“老字号”却陷入“名分”争夺。许多同宗同源的“老字号”,因“一枝多叶” 的树状发展,形成了分店独立的经营格局。有学徒独立的,如“王麻子”字号比比皆是,难 辨真假;有子女分家的,如“王老吉”后人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发展;还有分店独立、公私合 营家族老店的……这些,都给后来的发展竞争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从南京、上海“吴良材”案,到“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红绿品牌之争, 再到南北“稻香村”对簿公堂,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 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市场有纠纷很正常,但人们更加期待法律亮剑,终审能够定分 止争;更加盼望商道彰显,双方可以合作共赢,让“老字号”能够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 利益争夺的 。(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枯木逢春 革故鼎新 爱惜 内耗中 B. 时来运转 革故鼎新 珍惜 内讧中 C. 枯木逢春 推陈出新 珍惜 内耗中 D. 时来运转 推陈出新 爱惜 内讧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 - 19 - B. 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 发。 C.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 D. 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没有不爆发 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愿“老字号”伴我们走得更远,不被时光尘封 B. 愿伴我们走得更远的是不被时光尘封的“老字号” C. 愿“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更远地伴我们行走 D. 愿“老字号”不尘封于时光,伴我们走得更远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枯木逢春:比喻在困难中重获生机。时来运转: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根据语境,第一 空是说“老字号”在困境中重获生机,故用“枯木逢春”恰当;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 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根据前文“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可知,此处意在强调“老字号”向新的方向发展,“革故鼎新”词义太重,此处用“推陈出 新”恰当; 珍惜:珍重爱惜。爱惜:因重视而不糟蹋;爱护珍惜。根据上文“来之不易”,可见此处意 在强调“珍重”,故用“珍惜”恰当; 内耗中:借指集体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协作、闹矛盾等处于人力和物力消耗 的现象中。内讧中:指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等原因而处于冲突或战争中。根据语境,是指 老字号在内部利益争夺中闹纠纷、矛盾,白白消耗人力物力,此处用“内耗中”恰当。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 - 20 - 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 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句子的主干句应该是“争夺战无不是矛盾的爆发”; 画线句语病有二,一为搭配不当,“争夺战升温”与“是……矛盾爆发”主宾搭配不当,“矛 盾爆发”的主语应该是“争夺战”而不是“争夺战升温”,排除 CD; 二为成分残缺,“矛盾……爆发”作为主谓短语,不能作“是”的宾语,应在“爆发”前加 上结构助词“的”,使“爆发”成为宾语,排除 A; C 项,兼有成分残缺语病,“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应为“在……中的爆发”; D 项,兼有结构混乱语病,前句主语为“争夺战”,后句主语变为“历史的矛盾”,导致前后 句之间毫无逻辑联系。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选项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要注意前后贯通勾连分析。 结合所给选项内容可知,括号内所填的语句是针对前文提到的现象,对“老字号”提出希望。 原文第 1 段说的是当前“老字号”未被时光尘封,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第 3 段则针对“老 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提出“老字号”应停止内耗,通过合作共赢不断发扬光大,走得更远。 据此可知,“不尘封于时光”在前,“走得更远”在后,排除 A; B 项,把陈述对象换成“伴我们走得更远的”,与整段文字陈述对象“老字号”衔接不上,排 除 B; C 项,“更远地”应该修饰“行走”而不是“伴我们”,排除 C。 故选 D。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 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诗人最爱山水,北宋欧阳修写了十三首《采桑子》来歌咏颍州西湖的美景。仿照下面的示 - 21 - 例,利用所给材料将句子补充完整,请将序号填入对应横线处,使句子内容贴切,句式与所 给示例相同。 示例: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材料:①飞絮濛濛②狼藉残红③急管繁弦④玉盏催传⑤垂柳阑干尽日风⑥稳泛平波任醉眠。 画船载酒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芳过后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④ (3). ⑥ (4). ② (5). ① (6). 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所给例句的仿写的能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 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 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 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 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 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 求。根据本题题干的要求和例句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给出的答题句前面的句意“载酒”“群 芳过后”的理解,根据所给的语句进行选用。根据理解前三个空要与“酒”相关,后三个空 要与“群芳”先关,根据以上的把握很容易就能作答本题了。 21.阅读下面图片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女孩名叫柯恩雅,今年七岁,是湖北五峰渔洋关镇一名一年级小学生。4 月 3 日复工后, 父母在集贸市场卖卤菜,她就在卤菜店的案板下狭窄的空间对着一台旧款笔记本电脑专注上 网课,已坚持了一个多月。这张照片被新华社发布后,感动了很多人。 (1)请给这则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2)根据图片新闻,从一个角度写一段 60 字以内的新闻短评。 【答案】(1)标题示例: - 22 - ①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②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 ③小小的空间,大大的梦想。 (2)短评示例: ①一边是生计,一边是看护之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就常处于各种困顿之中。但我们常说 苦难是一种财富,或许在于它能激发人们奋力前行、拥抱美好的斗志。 ②感动之余也要看到,缺一方安静书桌的情况仍然存在。如何为更多孩子营造更良好成长环 境,托举起每个孩子的梦想,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和着力改善的事情。 ③我们被这些困顿中升腾起的生活热气打动,一起共情着,相互共勉着。其实,每个认真生 活闪闪发光的普通人,既点亮了自己的人生路,也照亮了别人的旅程。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图片, 然后结合新闻内容需找出关键句,提炼关键词。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 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图上,一个孩子,父母在集贸市场卖卤菜,她就在卤菜店的案板下狭窄的空间对着一台旧款 笔记本电脑专注上网课。父母卖卤菜,是为了生活,孩子上网课是为了未来。可据此分析拟 题,如:①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②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③小小的空间,大 大的梦想。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及对新闻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要抓住对 事物特点介绍的说明性或评价的议论性的关键语句或词语围绕事件核心进行概括、评论,同 时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自己的看法应该观点鲜明。 从图片上看,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后,普通人经受了各种磨难。尽管如此,成年人要维持 生计,还有照看孩子;学生要追求梦想,就要坚持学习。这幅图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家人在 经受苦难,但也在努力抗争,我们坚信,苦难一定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据此分析,拟 写短评即可。 【点睛】短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全面理解, 弄清楚材料在说什么,围绕什么核心问题,涉及那些信息, 辨析信息主次,提取关键信息。 第二步:提炼概括,提出论题, 根据核心问题、主要信息,提出论题。 - 23 - 第三步:围绕论题,清晰表达,自圆其说, 观点鲜明,理由充足,思路清晰,合情合理,书 写工整,字数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群德”即乐群为公,梁启超曾指出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今吾中国 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 者如无有焉”。叶嘉莹却感叹,在当今社会,“弱”才是品德,“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 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退为进,何尝不是 一种进步? 你对“群德”与“弱德”有何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 证合理,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以德为本,砥砺前行 梁启超曾指出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国家发展需要每个人精神上的自觉。 而叶嘉莹却感慨“弱德”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态度,需要每个人守住心中的正道。群德与弱德 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两者相生。 群德之源,在于奉献,在于“舍小家而为大家”,勇于承担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与挑战。 回首百年,从林则徐临危受命,担起虎门销烟的重任,肃清鸦片对国民的摧残;到瞿秋白以 羸弱的书生之躯扛起革命的大旗,用生命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基;再到鲁迅“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黑暗的闸门”,毅然弃医从文,犀利的笔锋一针见血地刺中时代的痼疾,为后代留一盏 灯。他们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化作无尽的斗志,书写时代的鸿篇巨制,也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 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中华民族才终能奏响民族强盛的乐章。 弱德之根,在于守正,在于“修身而齐家”一个人唯有拥有强大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品 质,这样无论他将来是平凡还是出众,都能够称得上君子。一个人即使与世无争,也不能自 甘堕落。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守住“本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群德是弱德有朝一日的厚积薄发,没有坚定的信念,清直的操守,不息的斗志,强大的 责任心,怎能在逆境与风雨中以退为进,不迷失自我? 当程开甲院士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核武器事业的时候,纵使众多荣誉和勋章加身, 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比他人高一等,他只是做好一个科学家应做的工作罢了,何曾考虑过自己 - 24 - 的声名?当居里夫人用尽一切努力提取放射性元素而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却将自 己的金质奖章给六岁女儿当玩具玩。当特蕾莎修女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救死扶伤, 消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她只认为自己在用崇高的爱去做平凡的事。在我们眼里, 他们为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他们心中,他们只是在对事业尽自己的责任。他们怀揣 着一个又一个信念的微芒,踏过路上的荆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奉献? 群德和弱德,本质相同,只不过两者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既然选择了乐群为公,那就 不要轻言放弃,尽吾之志,铁肩担道义。既然选择了持身守正,那么就要脚踏实地,将“天 下大事必作于细”,莫问前程似锦与否,可以无悔矣。 无论是群德还是弱德,都是时代精神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吾辈青年更需以梦为马,以德 为本,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 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 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本题引导思考“弱德”与“群德”的辩证关系。叶嘉莹的话强调的是做好自己,把持住自己 的道德、品格修为,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梁启超的话强调个人要服务于群体社会。同时, 考生要把握好题干要求:写作立足点为新时代青年;内容为“思考”如何在“公德”面前“做 好自己”;辩证关系为“公德”为先,“做好自己”是“公德”的一部分;文体为议论文。 故本文观点上应给自己定一个符合社会公德的道德和行为标尺,不断要求自己做一个积极向 上、受人尊重的人。如果写“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考生可以将党员干部作为作文对 象,强调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的是大是大非,讲政治;守的是为民服务,讲奉献; 严的是廉洁自律,讲规矩。然后可以举杨善洲、郭明义、张富清等人的事例来论证。接着联 系现实,批评部分党员中以私害公,个人至上的错误行为,最后总结点题,强调做好“弱德” 之美与“群德”之善,便是美美与共,共谱佳曲。 【立意】1.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2.遵守公德从我做起;3.弱德之美;4.“弱德”之美与“群 德”之善。 【素材】1. 儒家尚中庸、重弱德。“儒”字从“人”从“需”,同“懦”。《易经·需卦·彖 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卦·象传》曰:“有 孚,光亨,贞吉。”“需”有等待之意,虽然前途有险阻,但只要心怀诚信,就能光明亨通, - 25 - 弱德之利之胜之美,可窥一斑。 2. 寒山子问拾得和尚曰:“世间有人,打我,骂我。辱我,欺我。吓我,骗我。谤我,轻我。 凌辱我。非笑我。以及不堪我。如何处置乎?”拾得对曰 :“只是忍他。敬他,畏他。避他, 让他。谦逊他。莫睬他。一味由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佛家尚“和气”, 大千世界法门,尽是弱德妙谛! 3. 群德之善是一种大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 益”的大局观念,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 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自然灾害面前心系受灾群众,不顾自身安危,连夜驱车前往,偶遇 山洪爆发,把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民之大爱,是群德之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三十年如一日,断绝家庭联系,深藏 功与名,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仅用不到 10 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核潜 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誓言,这是国之大爱,是群德之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 呦呦,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钻劲,“十年悟道保真性”的 悟劲,“不为浮云遮望眼”的敢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发现了举世瞩目的青蒿素, 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是普世之爱,是群德之美。 【结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有如下五部分: 一个响亮的标题; 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 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 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展”“纵 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联系实际,快速收 尾、余味无穷。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