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项提升练15文言文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项提升练15文言文阅读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专项提升练15文言文阅读 学案 一、(2017·昆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太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宫。‎ 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 其冬大计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诏起官时,调南京用。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 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③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竖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 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 ‎(选自《明史·孙丕扬传》,有删改)‎ ‎【注】 ①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②言路:言官。‎ ‎③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B.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C.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D.隆庆中/擢大理承/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文言标志性词语。如表示官职变动的“擢”“罢”“起”,年号“隆庆”,人名“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丕扬”。抓住这些关键词,即可准确断句。‎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畿辅,指京都附近的地区。畿指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 B.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齐置大理卿,隋唐之后沿用,此处指大理寺。‎ C.拜,有“授予官职”之意,在文中含有“升任”之意。文中类似的词还有擢、起、出、进等。‎ D.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刑法及狱讼事务的机构。‎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起”有两个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一般表示贬官。‎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丕扬为官清正,关心民生。黄河以北发生饥荒,他建议皇帝减免那些额外的赋税,减少官方收益,增加百姓收益,从而保护百姓性命。‎ B.孙丕扬刚而遭折,多受诬陷。他因为得罪高拱而受到诬陷,后又因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栽赃,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 C.孙丕扬品性刚正,不畏权贵。他明知冯保和张居正会对自己心生怨恨,也要拒绝张居正要他替冯保修建牌坊的要求。‎ D.孙丕扬治理严厉,善改弊病。在保定各府做巡抚时,属下官员多惮畏他;任刑部尚书时,他对刑部、大理寺进行改革,改变了狱多滞囚的状况。‎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错,据原文“事白,起故宫”和“居正已死,事乃解”可判断。‎ 答案:B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5分)‎ ‎(2)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翻译。(1)按:巡视。憾:痛恨。讽:劝告。(2)推毂:推荐,举荐。耆硕: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寝:搁置,扣压。‎ 答案:(1)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对孙丕扬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劝告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污受贿。(句意2分,“按”“憾”“讽”各1分)‎ ‎(2)先后举荐隐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全搁置起来不批复。(句意2分,“推毂”“耆硕”“寝”各1分)‎ ‎【参考译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授职为行人。后被提拔为御史。曾经巡按京都郊区、淮、扬等地,有坚劲的刚正不阿的品格。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来的官职。‎ 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任保定各府的巡抚。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恐惧。巡察关隘,增设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修筑边防墙一万多丈。记载功勋,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近郊,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不答应。孙丕扬知道他们两人一定会发怒,万历五年的春天托病辞官回归故里。‎ 这年冬天(朝廷)大规模审核京官,言官们迎合张居正的意旨弹劾孙丕扬。诏命起用为官时,调至南京任职。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对孙丕扬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劝告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污受贿。知府派遣属吏告知御史,属吏(在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报告时,张居正已经死了,事情才停止。孙丕扬起任应天府尹。(朝廷)下诏任命孙丕扬为大理卿。提拔他为户部右侍郎。‎ 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闹大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块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为之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现在全国百姓被额外征收的赋税所困。贫穷的并非只有吃石头的百姓。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的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除了。‎ 不久,孙丕扬由左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辞归。后来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为刑部尚书。孙丕扬认为监狱里滞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制约。商议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册,凡是案件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详细呈报给大理寺,大理寺审核批准后,次日就送还到刑部,从此没有长期滞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复说听从这样的建议。不久,分条呈上减免刑罚和处罚的各三十二项意见。皇帝称好,用褒美的诏书来嘉许并采纳了。从此刑部案件大大减少。有个宦官杀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宫内。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终将其发配边关。孙丕扬改任左都御史。‎ 孙丕扬年老还去上朝,认为不举荐贤能之士就不能报效国家。先后举荐隐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全搁置起来不批复。虽然孙丕扬年迈,(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洁,更加优待他。可孙丕扬不停地乞求辞官,上书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请求辞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乡。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朝廷)赠封孙丕扬为太保。天启初年,孙丕扬被追赠“恭介”的谥号。‎ 二、(2017·绵阳三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 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奖之。骄逸不法者,则告太庙废处之。”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称: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今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兴兵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蕞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以无愧矣。书数上,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选自《明史·高巍列传》,有删节)‎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旌孝子也         旌:表彰 B.帝壮其言,许之 壮:认为……豪壮 C.毒兴师旅 毒:毒害 D.巍自拔南归 拔:脱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毒:怨恨。‎ 答案:C ‎ ‎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指古代的大学,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 B.“伏腊”,指伏日与腊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 C.“太庙”,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祖庙。在先秦有不同的称谓,自秦汉起称太庙。‎ D.“洪武”,即明太祖的年号。建文四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有误,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或称博士弟子,或唤太学生、诸生等。‎ 答案:A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巍入仕以后,积极向上进言。他任职期间,先上疏开垦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条陈上奏抑制末技、谨慎选举等事,这些建议被太祖采纳了。‎ B.高巍思虑周密,行事稳妥。在削王的问题上,他主张加恩,建议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视亲人间的礼节,褒赏贤才,严惩骄纵不法之徒。‎ C.高巍虽善于辞令,却未能化解危机。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动请命使燕,多次面对燕王,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最终仍未能说服燕王罢兵。‎ D.高巍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败后,启程南归,后投奔济南,誓死据守,并多次打败燕王军队。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驿站中自缢身亡。‎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多次面对燕王”有错,原文为“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陛下”“书数上,皆不报”,说明高巍并未多次见到燕王。‎ 答案:C ‎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5分)‎ ‎(2)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第(1)句的关键词及翻译:“以”,因为;“当罪”,应当被判死罪;“戍”,谪戍。第(2)句的关键词及翻译:“披”, 披露,袒露;“晓”, 明白;“归藩”, 返回封地。‎ 答案:(1)不久(高巍)因为判决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应当被判死罪。(朝廷)减免他的死罪,将他谪戍到贵州关索岭。(得分点:“以”“当罪”“戍”各1分,大意2分。)‎ ‎(2)披露(坦露)忠心,陈述道义礼法(仁义礼仪),用祸福的道理让他明白,用爱亲族的情谊令他感动,让他停止战事,返回封地(归附)。(得分点:“披”“晓”“归藩”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高巍,辽州人,崇尚气节,擅长文章。母亲萧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边侍奉,到母亲年老没有一点懈怠。母亲去世,高巍吃素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间,朝廷表彰他的孝行,他由太学生被任用担任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的职务。高巍向上呈疏开垦河南、山东、北平的荒地。又分条陈奏抑制工商业、谨慎选拔举用贤能、爱惜人才等几件事情。明太祖称赞并采纳他的建议。不久(高巍)因为判决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应当被判死罪。(朝廷)减免他的死罪,将他谪戍到贵州关索岭。皇上特别恩准允许由弟侄代替服役,说:“这是表彰孝子啊。”‎ 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请求辞官还乡。不久,辽州知州王钦奉诏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书议论政事。当权者正议论削除藩王,唯独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大体是说:“‎ 不要实行晁错削地夺权的谋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计策。我又希望使爱亲族的礼节更加隆重,到了每年伏腊让人带礼品慰问。对贤能的人下诏褒赏他们。对骄纵不守法的,则告之于太庙废除他。”奏本呈上,皇帝点头称许。‎ 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从李景隆出师,参谋协助军中事务。高巍又上书,说:“我愿意出使燕国。披露(坦露)忠心,陈述道义礼法(仁义礼仪),用祸福的道理让他明白,用爱亲族的情谊令他感动,让他停止战事,返回封地(归附)。”明惠帝认为他的话英勇豪迈,答应了他。高巍到燕国,自称本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殿下:太祖去世,天子继位,施行新的政策,天下人敬爱拥戴。现在大王占据北平,攻取密云,攻下永平,袭击雄县,占领真定。虽然(攻占)容易得就像从高处倾倒瓶里的水,然而起兵以来,已经数月,仍不能打出你一块小小的地方。况且大王你统率的将士,算来不超过三十万。凭一个诸侯国有限的军队来对抗天子的军队,也容易精疲力竭。希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议,上表谢罪,重新修复亲近友好的关系。朝廷明察大王你没有别的意图,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宽恕。况且大丧丧期未满,就怨恨兴起军队,这与泰伯、伯夷、叔齐求取仁义让出君位,不是大相径庭吗?高巍一介白发书生,微命如同蜉蝣,生性不怕死。洪武十七年承蒙太祖高皇帝表彰我的孝行。高巍私下认为: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于忠孝,是高巍最大的愿望。如承蒙赐死,得见太祖在天之灵,高巍也无愧了。文书屡次呈上,都没有答复。‎ 不久李景隆兵败,高巍脱身回到南方。到临邑,遇到参政铁铉,相拥痛哭。赶赴济南,誓死据城坚守,多次打败燕王的军队。等到京城被攻破,高巍在驿舍中自缢而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