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选择性必修中册基础过关训练:怜悯是人的天性 Word版含解析
- 1 - 基础过关训练 6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古代,瘟疫灾害爆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远超水旱灾害 战争。简单的 史料记录背后,常常是 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经历多次教训后,“切断传染源”便成 为面对“大疫情”时执政者们的重要举措。如宋神宗年间的虔州瘟疫,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 源被污染所致,新任知州刘彝以“雨污分离”的思路 当地水渠,建成了著名的“福 寿沟”(地下排水系统),(① ),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 隔离法,始于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记载,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 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 切断传播源。唐代时由僧人开设的用来隔离收治病患 者的乞丐养病坊,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大量官办养病机构,(② )。 清代的法律规定: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凡海外来华的船只,要严格排 查“出痘者”,切断一切输入通道。 (摘编自《中国科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至 触目惊心 构建 从而 B.甚至 惊世骇俗 重建 进而 C.甚至 触目惊心 重建 从而 D.以至 惊世骇俗 构建 进而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境内如发现天花患者,应酌情将其隔离,海外来华的 船只,要适当排查‘出痘者’,依礼切断输入通道。”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8 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 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 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 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 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 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 - 2 - 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蕴含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 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 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 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 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 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蕴含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 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 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 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 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 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 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 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 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 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 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 “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 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 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 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 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 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 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 —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 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 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 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 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 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 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 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 - 3 - 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 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 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 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 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 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 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 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 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6.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B.“大河无水小河干” 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治大国若烹小鲜” 7.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专项训练 9.下面文段是对一则公告的转述,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 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连贯。 市场监管总局 25 日发布公告,①要求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及相关医疗 器械等防疫用品的市场价格,②保护正常的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④大量囤积紧张的市场供应防疫用品,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⑥串通涨价以及其他违反价 - 4 - 格法律法规的行为,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⑧对典型案例要及时 予以曝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75 个字。 2019 年 10 月 27 日晚,武汉两江四岸灯火璀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内万众欢腾。一名 中国军人将火种保留在“和平尊”中,主火炬塔缓缓熄灭,在上万名观众、运动员的注视下,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省会武汉圆满闭幕。本届军运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代表团 以顽强的毅力挑战极限、攀越新高,共夺得 133 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此外,中国代表 团的健儿还摘取了 64 枚银牌和 42 枚铜牌,以 239 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一。其中的军事五项 竞赛,这个项目被视为“捍卫军旗之战”,是衡量各国单兵战斗力的一种标志。中国队屡破 世界纪录,先后打破男子障碍、女子障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和女子个人全能等 5 个项目 上的世界纪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训练 6 怜悯是人的天性 1.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①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 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也可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 深而产生的结果。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文段中是要将瘟疫灾害爆 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和水旱灾害战争作比较,突出其破坏力巨大,第一处应用“甚至”。 ②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惊世骇俗: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 而使人感到震惊。文段中强调瘟疫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让人看到很震惊,第二处应用 “触目惊心”。③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重建:重新建设或建立。文段中水渠是具体 的,是重新修建水渠,第三处应用“重建”。④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进而:更 进一步。文段里强调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这一结果,第四处应用“从而”。故选 C。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的能力。①这里前面说到“建成了地下排水系统”,后 - 5 - 面是结果“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造成瘟疫的原因的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源被污染 所致,这里强调排水系统的作用,可填“确保污水绕开生活区(确保污水与饮用水分离)”。② 前面说到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切断传播源,后 面说到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说明在古代已经有那种类似于现代的隔离 病患的场所,所以这里可填“都是隔离病患的处所”。 答案:①确保污水绕开生活区(确保污水与饮用水分离) ②都是隔离病患的处所(都有隔 离病患的作用) 3.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能 力和不同句子结构、不同语气类别、不同表达效果的把握。作答时,要对比句子改动的地方, 结合语境分析哪种表达更好。对比修改后的句子,将“只要”改成了“如”,“一定要”改 成了“应酌情”,缺少了“凡”,“严格”改成了“适当”,“切断一切输入通道”改成了 “依礼切断输入通道”,效果不如原句好,原文语境庄重,使用公文语体,甚至用了表达命 令语气和限制范围的词语,语气强烈,更强调了对隔离疫情的重视。 答案:①不如原文表达好,原文语境为庄重场合,应使用公文语体。②运用“只要…… 一定”“凡……严格”“一切”等表达命令语气、限制范围等词语,强调坚决不容放宽的措 施。 4.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 项,“‘国’是将‘家’和‘天 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 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 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 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分析可知, 将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的是“家国天下”,不只是“国”,选 项缩小了范围。C 项,“‘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 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二第三段“由于种种 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 存在”分析可知,作者只是说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 一种梦想而存在”,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选项太过绝对。D 项,“随着现代文明 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 的当务之急”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三“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 盾”“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 此呼应”分析可知,文中并没有要求“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 B。 答案:B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材料二引用《老子》《管 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 点”说法错误。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 情怀指向‘天下情怀’”的观点。故选 A。 答案:A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 三的观点。材料三的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 项,“治大 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分析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 故不能证明“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的观点。故选 D。 答案:D - 6 -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述思路的梳理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华民族 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 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分析可知,本文先指明“天下 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并且引用“《老子》说:“‘修 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 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和举宋代大儒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例 子加以分析论证;结合“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 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析可知,文章后阐发“天下情怀” 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 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古今对比, 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答案: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 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 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8.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通读全文, 确定答题区间。结合“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 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 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的根脉深 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 下的世界意识”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 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结合“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 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 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 精神的内核”“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 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 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 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 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分析可知,我们今 天应当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 勇于担当。 答案: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建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 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以及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第①句,成分残缺,缺 少宾语,在“价格”后加“监管”;第②句,搭配不当,“保护”和“秩序”搭配不当,“保 护”改为“维护”;第③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捏造”前加“对”(或:对于);第④ 句,定语语序不当,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第⑤句,宾语中心语位置不当,把 “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答案:①在“价格”后加“监管”;②“保护”改为“维护”;③在“捏造”前加 “对”(或:对于);④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 - 7 - 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10.答案:①2019 年 10 月 27 日晚;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圆满闭幕;③中国 代表团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④中国队屡破军事五项竞赛世界纪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