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 ‎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 ‎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 ‎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 ‎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节选自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说明中国文化少有“超越”因素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 B.中国知识阶层只是用古代被理想化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 C.中国文化中的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 D.道家具有“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和在艺术方面的灵感。‎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士大夫阶层的修身内省不仅没有产生超越世俗的自我,反而提供了个人等级与社会层次同构的理论基础。‎ B.孔子所谓“为仁由己”中的“己”并非人格独立自足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与他人相互依存。‎ C.娜拉说“我首先是一个人”,意味着她拥有超越世俗关系的纯粹人格,完全脱离了外在的社会角色和人伦关系。‎ D.中国文化中自我的提升依然以外在的世俗关系为旨归,自我的完善程度与世俗关系的完善程度基本一致。‎ ‎3.为什么说道家思想中逃遁世俗的倾向“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答案:1.D 解析:原文是“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恰好说明中国文化有难得的有限的“超越”因素。‎ ‎2.C 解析:原文“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说明C项“完全脱离了外在的社会角色和人伦关系”错误。‎ ‎3.①道家逃遁世俗的倾向并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②道家思想中“退隐终南”“明哲保身”“利吾身”之术皆为求官而暂时抽身,其深层追求仍与世俗关系连在一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村落的消失,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让无数村庄成了只能回忆的碎片。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也毁坏了乡村社会的文化。那些散落在时代角落的村庄,可能成了大多数人的心灵皈依,却难以承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田园生活被异化,牢笼般的城市蜗居却成为人们必需的选择。农村的人盼着进城,小城市的人正在走向大城市。在这个急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约”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还有多少农村被遗忘,等着消失?似乎谁也说不清楚。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农村成了底层边缘的象征,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负担;能够看到的,是悲怆的农民工身后,那日渐荒凉、寂寞凋敝的村落,正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留守儿童的无望与孤苦老人的无助,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和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 尽管现在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前所未有,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旧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在运行。在合村并镇、集中居住的运动中,农民被上楼了,土地被商业开发了,熟人式、家园式的乡土文化模式,被替换成了陌生人式、个体式的城市文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确如冯骥才所说,地方政府经营农村的运动,对村落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在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被拆毁一遍之后,乡村又在遭受同样的命运。‎ 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当原来村庄里的生活形态,被城市化的履带所碾碎,寄存在村落之上的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成了游魂野鬼。与此同时,将资源、人员集中起来的新农村乡镇建设,却以整个农村的公共服务的缺失来垫底。这不仅是现代化的时代之殇,更是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而且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呢?”这是《中国在梁庄》一书作者梁鸿的困惑,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 任何单向度的城市化都不可能取得永久性的成功,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实现均等,现代化能够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这才是时代不可逆转的取向。偌大的中国不可能没有农村,也不能没有农村。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因为我们失去村落之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流亡者。如今,这一抹浓郁的村落乡愁,已成了一种集体弥漫的时代情绪。不知道再过上几十年,历经村落逐渐消失的我们,该如何向后辈子孙去解释,那已经不复存在的村庄和田园?‎ 村落不能消失,社会沿袭千年的传统不能被粉碎。这应是现代化进程中该保有的敬畏。我们应该让先人的气息能够在祖辈居住的村落上空徘徊,让社会能够自然地延续那些乡土中国的价值,延续那些属于自己的文明。‎ 注:①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 ‎1.下列不属于“村落的消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灾难”表现的一项是(  )‎ A.古人所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被异化,人们被迫选择蜗居于城市。‎ B.因为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的土地被一步步蚕食。‎ C.留守儿童的无望与孤苦老人的无助,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 D.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村落消失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逐渐被边缘化,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亟需解决。‎ B.我们现在采用的城市化模式折射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C.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为了政绩而破坏村落有关的传统,这是应有的敬畏。‎ D.只有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尊重传统与现代,现代化才是不可逆的。‎ ‎3.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你如何看待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答案:1.B 解析:B项,不属于文化灾难,而是农村土地被蚕食的原因。‎ ‎2.D 解析: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现代化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才是不可逆转的取向。D项偷换概念。‎ ‎3.价值观:安土重迁(不离故土);生活方式:共同耕作,相互帮扶。‎ 评价示例:安土重迁体现了中国人浓重的乡土观念,保留了中国人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安土重迁观念削弱,每个人可能成为精神的流浪者。(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