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试题 语文答案与评分标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试题 语文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1页(共 10 页)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 容,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最后进行辨析。A 项或然变必然,“历史上确实存 在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代表性人物”错,将“可能”说成“必然”,相关信息在 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B 项缩小范 围,“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三 段,原文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对黄 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据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仅是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 还包括甲骨文、春秋盟书以及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等。C 项缩小范围,“殷墟 时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错, 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 字符号”“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 器上”,可知殷墟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和金文。故选 D。 2.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题干及选项, 回归原文;最后分析选项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C 项弄错时间,“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 四段,原文为“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那 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那时候”指的是“殷墟时期”,所以“文字 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的时期是“商代”,而不是“夏代”。故选 C。 3.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从原文 中找到相关的区域,最后将各个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分析。D 项答非所问,相关 信息在材料二,根据原文内容,“汉字发展规律”指汉字形体具有简化、规范化 和形声化的趋势,A 项直接与汉字简化有关,B 项和 C 项都与汉字规范化相关, 而 D 项“武则天造一个‘曌’字”仅是因一己之私,显然与汉字发展规律的三 个特点都不相关。故选 D。 4.①可以解释古代汉字;②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字源提供了理 论依据;③《说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轫之作;④促使 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2页(共 10 页) 【评分标准】任答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在原文中 寻找相关区域,将有效信息加以分类,最后概括要点,形成答案。此题要求考生 概括“《说文解字》的作用”,材料中与《说文解字》有关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 一第二段,有两个长句,第一句表面上是解释《说文解字》这本书的,其实也暗 示了它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字典,就可以解释字词;其次是一本文字学著作, 也就可以给人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第二句直接写《说文解字》对中国文字学的作 用,考生稍加概括即可。材料二有两处提到了《说文解字》,各有一句话,第一 句是“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键信息在此句的前一句“个体也可能 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上,考生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句的话,就可能作答不全;第 二句与作用无关。考生对三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 5.①首先解说仓颉的影响,以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引出对古汉字的整理与 研究;②接着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并分析这些古文字与汉字 之间的关系;③最后指出各个时期的汉字资料情况,以及汉字的真正成熟时期。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大意,然后根 据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行文思路,最后归纳要点,整理答案。材料一共 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仓颉对后世的影响,第二段由仓颉引出整理汉字的有关 情况,第三段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文献资料及其影响,第四段分析中原地 区的古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第五段先说汉字发展的大概脉络,再由《梦溪笔 谈》指明汉字的成熟时期。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二者理当分作一层;第三段和第 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指明中原地区文字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此两段为一层;第五 段为一层。对此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6.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句式、手法、语境、语句的言外之意等角度 进行分析。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找到选项所涉及的语 句,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理解、辨识各个选项的相关内容,并做出判断。B 项曲解文意,“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观楼的美景”错,据原文“仿佛是‘四围香 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可知是“仿佛”, 而不是真正“观览到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非“眼前之景”。故选 B。 7. B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3页(共 10 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了解文本所运用的技 法,然后找出各个选项与文本相对应的信息,将选项内容带入文本进行比对分析, 辨别正误,作出判断。B 项强加因果,“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 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岳阳楼的中国人很少”错,略写岳阳楼并不 是因为岳阳楼的名声大,据原文“回首仰望岳阳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 有大同小异之感”,可知作者觉得岳阳楼和大观楼“大同小异”,加上写作意图不 在于凸显岳阳楼,自然就略写了。故选 B。 8. ①前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是根据作者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② 后部分则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阳楼的原因,也是为 凸显岳阳楼的精神与气质,暗示文章主旨。(题干没有涉及阿房宫)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旨意, 然后分析文章结构如此安排的意图,答案也就有了。当然,也要抓住文本中的一 些关键性的语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 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胜岳阳楼,也难得相见”,就暗示了岳阳楼 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又如“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 呢……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精神与气质”,而《岳阳楼 记》赋予岳阳楼特别的“精神与气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可见,文章前部分是行程的真实体 现,后部分则是作者情感抒发的必然,也是文章写作目的的需要。可据此拟写答 案。 9. 第一问:文章前部分以记叙为主,写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后部分以议论为主,阐述岳阳楼和大观楼的精神,并指出名楼必须有内涵。 第二问:①记叙为议论服务,是议论的基础,记叙大观楼和岳阳楼是为分析 名楼的精神服务的;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是记叙的目的,描写大观楼和岳阳楼, 意在阐明名楼应具有精神与风骨;③记叙和议论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 分。 【评分标准】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4 分:答一点 2 分,答两点 3 分,答三点 4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把握题干要求,然后结合作品进行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4页(共 10 页) 分析,最后概括、整理,就可以形成答案了。此题干有两问,一是指出文章哪些 是记叙,哪些是议论;二是要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注意指 明记叙和议论时不能细化,只能整体把握。此外,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时,既 要明白二者在散文、小说中的关系,还得依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而定。 10.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得掌握一些文言文断句的常识,例如句首发语 词之前、句末语气词之后、并列词句之间等都要停顿,关联词“虽”“向使”“然 则”等之前一般要停顿,等等;其次断句要注意句意的相对完整性;最后要结合 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由于断句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判 断时可以着重分析停顿不同的地方,可以借助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意、语感等 综合判定,作出选择。此题四个选项两两相对,各有两处断句不同。第一处是“帝 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如果“帝怒”之后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 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这显然不符合情理,而且“帝怒(皇帝大怒)”语意已 经完整了,因此其后当断开,据此可以排除 B、D 项。A、C 项停顿不同之处是 “凉边将屡失利”,单独看此句,句意完整,无需停顿,但是结合语境,上一句 说“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凉边将屡失利”就无法衔接了,如果在“凉” 之后停顿的话,那“侵犯”的是甘州和凉州,此两地的“边将屡失利”也就合乎 事理了,据此可排除 A 项。故选 C。 (原句停顿如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 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11.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重在平时识记、积累。古代文化知识一般包括称谓、 官职、天文历法、宗教礼仪、科举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平时分类积累,特别要注 意教材里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答题时,有时可以根据语境推断。本题 D 项有 误,“生前”错,应为“是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 故选 D。 12.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首先要整体 阅读,掌握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将各个选项内容回归文本, 比对分析,再作出选择。注意比对分析时,要做到三比对:一是比对各选项概括 部分内容与传主是否吻合,二是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与原文是否有出入,三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5页(共 10 页) 是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能否支撑概括部分的内容。本题 C 项“任礼率领大 军殿后”错,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 起率领大军殿后”。故选 C。 13.(1)(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 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2)王骥于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御, 边境安定下来。 【评分标准】(1)“逋课”1 分;“寻”1 分;句意 2 分。(2)“画地”“肃然” 各 1 分;句意 2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既要结合语境,整体把握大意,又要注意落实句子 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翻译时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以意译 为辅,结合语境表述;尽量做到表意清楚准确、表述通顺规范。(1)句的关键词 有“逋课”,“课”常译为“税”,依据语境不难译出,而“逋”字则需要调动思 维了,《陈情表》中有“责臣逋慢”句,“逋”释为“逃脱”,可引申为“拖延” “拖欠”;还有“寻”字,意为“不久”;再次是“为兵科给事中”句,此句不难, 但其被动句式容易被忽略。(2)句的关键词有“画地”和“肃然”,前者可结合 成语“画地为牢”以及下一句“使各自防御”,也就不难翻译了;“肃然”中的“然” 是个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之意,也可不译,而“肃”字有严肃、肃静之 意,依据语境“边境”应该是“安定”的。 14.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可以根据 学生作答内容而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分析、概括传主的品行和事迹;最后根据题干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答 案即可。此题题干前部分“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 可以找到原文,而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原文是没有直接语句的,只能通过事 件本身去分析其背后的信息。 参考译文: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他高大体壮,擅长骑马射箭,为人刚毅有胆识,通 晓军事谋略。考中永乐四年进士。(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 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年,升为兵 部右侍郎,代替顾佐代理都察院事务。后来,代理兵部尚书。正统元年他奉诏议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6页(共 10 页) 论边防事务,过了五天他还没上奏。皇帝大怒,拘捕王骥和侍郎邝埜,把他们关 进监狱。不久得到释放。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和凉州,边将屡次失利。 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营管理边防事务,也没能制住他们。正统二 年五月,皇帝命令王骥前往,允许他相机行事。王骥快速奔驰到军中,大会诸将, 询问以前追击敌人到鱼儿海子时,首先后退而导致军队失败的人是谁。他们都说 是“都指挥安敬”。王骥来之前就已接到皇帝诛杀安敬的密旨,于是把安敬绑起 来,在辕门外斩首,并宣读敕令,责备都督蒋贵。众将都吓得两腿发抖。王骥于 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御,于是边境安定下来。 他在甘州、凉州检阅军队,淘汰了三分之一。制定轮番更替的制度,士兵得到了 休息,粮草运输也简省了。不久阿台再次入侵。皇帝任命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 赵安为副将军,王骥统率指挥军队。正统三年春天,王骥率领诸将出军边塞,任 命蒋贵为前锋,而他自己和任礼统率大军随后前进,与蒋贵约定说:“不取胜, 就不再相见。”蒋贵在石城攻击敌人,敌人逃跑到兀鲁乃。蒋贵率轻骑二千五百 人从镇夷出发,抄近道兼程前进,三天三夜追上了敌人。擒获左丞脱罗,斩首三 百多,缴获金印和银印各一枚,骆驼、马匹、兵器、铠甲数以千计。王骥与任礼 从梧桐林到达亦集乃,擒获枢密、同知、佥院等官员十五人,万户二人,降服了 他们的部落,穷追到黑泉。而赵安等人从昌宁出发,到达刁力沟,也擒获了右丞、 达鲁花赤等三十人。他们分道夹击,转战一千多里,迫使朵儿只伯远逃。后来, 石亨、徐有贞等人拥护英宗重登皇位,王骥参与了谋划。皇帝给他的赏赐稍微迟 后,王骥上奏章为自己申诉,说:“我的儿子王祥进入南城,被诸将推挤,摔到 地上几乎死去。现在论功没有他,我怀疑有人掩盖了这件事。”皇帝于是授予王 祥指挥佥事的官职,而命令王骥仍然担任兵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务,增加封号为 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其他的和以前一样。几个月之后他请求 回家养老。又过了三年他才去世,终年八十三岁。赠靖远侯,谥号忠毅。 15.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准确理解诗歌是关键。此题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诗 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方面,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 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比对,同时可以将各选项进行比对,比对选项中所隐含 的情感倾向。D 项“夔州天气不好之时”和“高枕则无忧”有误,“愁时”是忧 虑时代、国家,第七句“不可久留豺虎乱”中的“乱”字,已经暗示了时局动荡 不安,“愁时”也就与天气无关;“高枕”用典,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自比庸夫, 也是发牢骚而已,并不是真的“高枕”就可以“无忧”了。故选 D。 16.第一问:前一句运用借喻(比喻),后一句用典。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7页(共 10 页) 第二问:①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 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 【评分标准】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4 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 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 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作品进行 分析,最后组织答案。此题题干有两问,第一问涉及表达技巧,前一句中有“豺 虎乱”,显然是比喻说法;后一句中有“招魂”,考生应该可以联想到屈原的《招 魂》,可知是用典。第二问是关于思想感情的,两句内容不同,情感应该也不大 一样,结合诗句及诗人自身分析,答案就出来了,就看考生如何组织答案了。 17.(1)亲贤臣 远小人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 【评分标准】一空 1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识记并能理解相关名句名篇。平时识记名句 名篇时要注重理解,还要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 解结合起来,不要写错别字,不要漏写,也不要添加字词。此题中注意不要把“钩 连”“冯虚”写错。 18.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就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省略号的作 用比较多,例如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重 复词句的省略,表示语言中断,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语意难尽等,考生需要识记 积累,做题时,通过比较、辨析也可以确定答案;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的作用是 不大一样的,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同时辨析选项与例句之间是否有共性。例句中 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A 项中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词句的省略,B 项中的省略号 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C 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D 项中的省略号则表示 列举省略,与例句相同。故选 D。 19.①句中用“旭日东升”指称老屋,体现了借代的相关性;②“旭日东升” 是老屋门楣上特有的字,是老屋的象征,能代表老屋,它和老屋相关。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8页(共 10 页)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知道借代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借代是一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人或 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有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部 分代整体等。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题干已经明确“借代具有相关性”,也就 必须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借体和本体之间的相关性。既要指出借体和本体,以及二 者的关系,又要分析二者如何相关。材料中说“‘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 显然是用“旭日东升”来代“老屋”,因为“旭日东升”是悬挂在“老屋”门楣 上的字,二者关系紧密。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淌下来”上,强调雨下得大;原 句的重点落在“哗啦啦”上,强调雨声,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语体风格不同: 改句平铺直叙;原句连用两个“哗啦啦”描摹雨声,口语化,通俗活泼,生动形 象。③情感不同:改句感情平淡,原句感情饱满,凸显了“我”对乡村生活的喜 爱之情。(依据高考答案设置,“句式的表达效果”可作为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是表达效果,但不属于“强调的重点”,可以归入“其他 答案,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①和③各 1 分,②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弄清原句与改句之间有哪些不同,例如句式、 修辞、语序、语言等方面是否有变化,然后辨析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即可,作答时要结合所给材料稍加分析,同时注意作答语言要规范。此题改句与 原句的区别就在句式上,一者作状语,一者作谓语,强调重点不同;“哗啦啦” 是拟声词,单独运用,通俗形象,也可以表达出欢快的感情,作状语就显得严肃。 据此,可知答案涉及侧重点、语言风格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分点作答即可。 21.示例: (1)语句:②;修改为“以‘全民健身,活力中国’为主题”或“围绕‘全 民健身,活力中国’”或“围绕‘全民健身,活力中国’这一主题”。 (2)语句:④;修改为“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居家健身”。 (3)语句:⑦;修改为“每周至少运动 3 次”或者“每周运动 3 次以上”。 (4)语句:⑨;修改为“心肺功能、睡眠状况、体型气色等都会发生可感受 得到的改变”。 【评分标准】指出并正确修改,一处给 1 分。只指出,没有修改或是改错, 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语段,找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分析病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9页(共 10 页) 因,再针对病因进行修改,根据需要对病句进行或删或补或换或移等,同时要注 意修改之后,语句是否通顺,句意是否准确等。②句式杂糅,“围绕”和“以…… 为主题”杂糅,“围绕”改为“以”,或者直接删掉“为主题”;④搭配不当,“无 论”与“和”不搭配,“和”改为“还是”;⑦不合逻辑,“至少”“以上”相矛盾, 删其一;⑨不合逻辑,“心肺器官”不可能因运动而发生“改变”,不符合事理, “器官”改为“功能”。 22.示例:①2020 年 7 月 1 日,②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的③世界首座跨度 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④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⑤标志着世界公铁两 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新闻语段,理清语段内容层次,寻找“关键 信息”,然后根据题干相关要求加以概括,组织答案。新闻语段压缩,要抓住时 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和结果等。该语段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个句子 概写新闻事件,第二个句子进行具体介绍,第三个句子总括事件意义。“关键信 息”主要在第一个句子中,第二个句子隐含关键信息“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 第三个句子的意思在第一个句子中已经具体化了,可以忽略;第一个句子中的“主 跨 1092 米”与“超千米”意同,可以删除,“这标志着”属于衔接词语,也当删 除,再将“2020 年 7 月 1 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 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由中 国中铁设计、承建”等信息整合起来,就形成了答案。 23. 作文 【评分标准】 (1)50 分以上 ①紧扣材料,贴合群体,很有对象意识,且围绕“变”与“不变”之间的关 系或重点选取其中之一立意; ②其他(内容、结构、语言特别好的)可适当加分; ③55 分以上的,格局要宏大,立意要深刻,思维要严谨,语言要精炼,书 写要漂亮。 (2)36 分以上(36~49 分) 只论述“变”或“不变”,没有深入阐明理由,没有提升到爱国情怀、民族 复兴使命的可及格,但不能上 42 分。 (3)36 分以下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10页(共 10 页) ①改写或扩写材料语句的,不及格;思想观点有比较严重的问题的,不及格; 脱离材料,泛泛而谈个人认识,不及格。 ②另起炉灶,25 分以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文章的能力,强调思辨性和时评性。 【解析】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完成特 定的任务、解决特定的问题时,表现出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完成对 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因此,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首先得读懂“材料”的含意, 进入“情境”,接受“任务”;由于“材料”一般都存在含意多解的情况,考生就 必须抓住那些语义指向相同的关键词句,有时“提示语”也会暗示“任务”指向, 将二者结合审读材料,就可以准确立意。该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 组成。材料中的某些词句暗示了考生思考以及立意的方向,依据这些词句,考生 不难推知该材料的命题旨趣。 【参考立意】 ①“以变应变”: 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所 贡献为目的,锐意“变”——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应变能力,勇 于改革创新……; ②“以不变应万变”; 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所贡献为目的,坚守“不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国爱民,奋发有为; 民族自信,保持定力;做好自己,坚信未来…… ③综合立意,有“变”有“不变”:核心观点同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