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小说阅读(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小说阅读(一)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小说阅读(一) 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城市鸟巢 黄学友 在金生居住的这座城市里,不用说找到一个鸟巢,就连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都很难看到。可金生却找到了一个鸟巢,还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天是周六,金生一大早起床后,要到阳台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刚踏上阳台,一只鸟就从某个角落“扑棱”一声飞向天空,在天空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了。金生就在阳台上找那只鸟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后,他在阳台一角的一个瓷罐里找到了一个鸟巢。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 他已经忘记了那个瓷罐是什么时候放到阳台角落里的。那是他的母亲来城里看他时,从乡下带来的,说是让他放在厨房里当盐缸用。可他觉得这个瓷罐太古老,又粗糙,与现时流行的用具格格不入,就随手把它放在了阳台的角落里,想不到它竟成了鸟儿的栖身之地。‎ 金生再仔细去看瓷罐里的鸟巢,那巢穴编制的很牢也很密。它的外一层是用一些干枯的枝棒织成,里面铺满了松软的杂草。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 金生还在鸟巢里发现了三颗鸟蛋,鸟蛋的壳上布满了美丽的花纹。他刚要用手去拿,却又马上停了下来。因为小时候他听人说过,遇见鸟窝如果动里面的鸟蛋,那鸟就永远不再回来了。他没有去动那些好看的鸟蛋,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 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他除了百般呵护外,还每天在阳台上撒一把小米,喂鸟儿。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金生不断地走近鸟巢,仔细观察那三颗美丽的鸟蛋,盼他早一天孵化。终于有一天,那三颗鸟蛋变成了三只黄嘴鸟丫。小鸟刚刚睁开两只圆圆的小眼时,在巢穴里躁动不安地“喳喳”‎ 叫,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金生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自然想到了把这一景色摄入镜头,于是就跑回房间取来了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瓷罐。可他马上感觉到角度不对。因为鸟巢在瓷罐里,要想镜头对准鸟巢,还需走近瓷罐。角度选好了,这时大鸟嘴里也衔着一只小虫飞了回来,站在了瓷罐沿上,三只小鸟抬着头“喳喳”叫着抢要虫食。金生快速按下了快门,把这一精彩的时刻留在了相机里。‎ 没多长时间,金生拍的照片获得了野生动物保护一等奖。‎ 金生的照片获奖后,有不少人慕名来他家观看阳台上的鸟巢。这天来了一名参观者,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戴一副深度眼镜,脸上布满了沧桑。金生把他领到阳台上的鸟巢前时,他似乎对里面的小鸟并不感兴趣,而是用两只深邃的眼睛好奇地紧紧盯着瓷罐。他问:“这个瓷罐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金生回答:“是我娘从乡下带来的。”那人刚要用手动那瓷罐,被金生阻拦了。于是那人就俯下身去仔细观看,甚至还边观看边环绕鸟巢转了几圈,然后站直了身说:“好东西,好东西啊!”金生不知他说的“好东西”是指小鸟?鸟巢?还是瓷罐?只是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那人思忖片刻说:“你的这个瓷罐我买了。”金生先是一怔,然后摇了摇头。那人就打着手码说:“我出八万元。”金生又摇了摇头。那人咬咬牙说:“十万元怎么样,你该同意了吧?”金生还是摇了摇头,那人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走了。那人走后,金生才知道那人是个古董商。他已看准装着鸟巢的瓷罐是一件稀有的古董。‎ 后来又有人出高价来买金生阳台上那个瓷罐,依然都被金生拒绝了。金生不是嫌买家出的价格低,是为了那个鸟巢。‎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句话后四段属于补充的内容,交代了金生发现鸟巢的时间、地点和过程,也表现鸟巢出现的突然和不可思议。‎ B. 从发现鸟巢到拒绝出售瓷罐,金生心理经历了变化过程:发现时的“兴奋”、细看时的“疑虑”、呵护时的“牵挂”、拒绝出售时的“珍惜”。‎ C. 作者善于刻画人物特点,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角度描绘了金生在发现鸟巢到守护鸟巢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物形象渐趋饱满。‎ D. 金生对古董商说的“好东西”感到茫然,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古董商重视的是瓷罐的经济价值,金生关注的是鸟巢的生态价值。‎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项,“金生关注的是鸟巢的生态价值”分析错误,由上文“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 ” “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 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可以知道,与价值都无关,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 ‎2. 作者不避其繁地描绘古董商试图购买瓷罐、与金生商讨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参考答案】①使故事生出波澜,推动情节发展;②让金生在守护鸟巢与获取利益的冲突中坚定选择,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③使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对比鲜明,进一步彰显主题。‎ ‎【解析】题干“作者不避其繁地描绘古董商试图购买瓷罐、与金生商讨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题关键词“好处”,这是对小说情节作用的考查,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小说人物、情节、主旨分析。情节方面:使故事生出波澜,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方面:让金生在守护鸟巢与获取利益的冲突中坚定选择,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主旨方面:使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对比鲜明,进一步彰显主题。小说作用题,要建立人物、情节、主旨、环境四级循环的答题意识。‎ ‎3. “瓷罐”这个物象的选择体现作者的匠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内涵丰富。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既是鸟儿安巢之处,也是人与鸟、人与人情感沟通的寄托物。②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使情节更集中、紧凑。③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突出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解析】题干“‘瓷罐’这个物象的选择体现作者的匠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答题关键词“‘瓷罐’这个物象”“匠心”。换一种简单的说法,题干就是问文章中“瓷罐”这个物象的作用和含义,答题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含义从浅层到深层理解。“‘瓷罐’这个物象”最初是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后来成了鸟儿的巢,由原文中“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等细节,可以推测深层含义是人与动物情感的桥梁。“作用”角度还是从小说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分析。情节角度: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使情节更集中、紧凑;主旨角度: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突出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驮水的日子 ‎ 温亚军 ‎ ‎ ‎ 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 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 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这惟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了一个多小时,‎ ‎“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 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 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 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 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写到驴对下士的反抗、不合作,与后文上等兵独特的驯驴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不急不躁、耐心平和的性格特点。‎ B. 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出空灵悠远、意境优美的画面。‎ C. 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D. 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小说的情节的作用,B项考核小说的内容,C项考核小说的标题,D项考核小说的风格,其中B项,“空灵悠远”不符合小说的意境。‎ ‎5. 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两次的情形不同,上等兵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效果。(5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的情形是上等兵悄悄跟在驴后面,表现了他对驴的喜爱、关心;第二次的情形是上等兵离开时,突出了他和驴之间的依恋、不舍。②两次描写在情节上互为呼应,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和动物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解析】此题考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注意要考核文中多次出现的内容,注意答题首先找到这些情节,然后结合人物的塑造和情节作答,此题首先找到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情节分析,第一次的情形是上等兵悄悄跟在驴后面,第二次的情形是上等兵离开时,两次分别表现“他对驴的喜爱、关心”和“他和驴之间的依恋、不舍”,然后分析效果,从结构的角度“两次描写在情节上互为呼应”,从人物和主旨的角度“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和动物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6. 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驮水的驴有名字,表达了上等兵对驴的喜爱;②表现上等兵待驴平等,视驴如战友;③兵士无名,只以军衔相称,体现部队特色;④暗示上等兵不仅是个体形象,也象征着无数友善、执着、上进的普通士兵的形象。‎ ‎【解析】此题考核欣赏文章情节的安排能力,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主旨作答,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有名和无名的问题,“驴”有名显得重视,表达对上等兵对驴的喜爱、视驴如战友;“人”无名表现是群像,也符合部队的规矩。‎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汤 粉 方丽萍 老柴是汤粉。脑残级别。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 老柴没能考上大学,他父亲老老柴认为是汤粉闹的。那几本破书老老柴之前藏房顶阁楼,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 老柴回花村种地,老老柴整日长吁短叹。老老柴近五十才得老柴这根独苗。老老柴祖上经商,村里那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外加戏台的大宅便是他家祖业,划成分那会被划地主,大宅充公。老老柴近四十才娶了位病歪歪的女人,女人生下老柴不久病故。‎ 老老柴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将这独苗呵护成人,原指望他好好读书光宗耀祖,重续柴家威名,没想他却一天到晚才扎进“四梦”出不来。‎ 不久,老老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一口气没上来,也挂了。这年老柴23岁。‎ 没了老老柴管制,只剩孤家寡人的老柴更加肆无忌惮。地种得敷衍了事,却整日抱本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村民都摇头,哪有肯上门提亲的。‎ 春去秋来,一晃,老柴三十好几,依旧孑身一人。有位远亲念及老柴家香火,给他撮合位二婚头,三天后女人走了,说老柴就一废物。‎ 从此,再无人管老柴家事,这倒正中老柴下怀。从此,老柴守着破泥巴屋,每日写书唱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村民也见怪不怪。‎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终于吹进老柴居住的花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之后或进城买房或把房建到交通便利的山脚,村里只剩老柴和另两位老人。老人过世后,老柴便成花村唯一留守户。‎ 这年,一场大雨将老柴泥巴屋浇塌,老柴下山找队长,希望能住进自家老宅,队长征求之前里面住户意见,大伙想反正也不再回山里,与其任其荒废不如积份善心。‎ 花村四面环山,海拔八百余米,鲜有人踏入。偶有花村村民上山收稻想进村探探老柴消息,见大门紧闭,也只得做罢。‎ 春去秋来,老柴像被遗忘般,无声无息。‎ 一晃又好几年过去了。一日,上面下派扶贫物资,队长想到老柴。从乡领回物资已暮色低垂,队长是急性子,想想上山抄近路也就七八里地,便挑起米、油上了山,赶到花村,天色刚好完全擦黑。‎ 队长站老宅门前喊半天,无人应。队长想或许老柴有事还没回,便坐门前石上等,不一会睡意袭来,队长头枕大米昏沉入睡。‎ 半夜,冻醒。但见月色如银,老宅大门依然紧闭。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门口等半天,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赶紧开门!”‎ 戏声戛然而止。‎ 队长心一惊,侧耳细听,冷风嗖嗖,半天没见动静。‎ 队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信神鬼,当即对门槛撒了泡尿壮胆,刚想伸手继续敲门。‎ 一女声又唱起: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队长当即吓出身冷汗。怎么还有女人?难道——‎ 夜色魆魆,月光惨白,队长再不敢久留,连滚带爬跑回山下。‎ 第二天,十几位年轻人在队长带领下上山。翻进屋里,但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寻遍,哪有老柴影子?‎ 人们面面相觑,笑话队长准吓糊了。队长斩钉截铁争辩自己昨晚真真切切听到有人唱戏,一男一女。但没人信他。‎ 后来几位驴友上山游玩,晚上露营山上,半夜有人尿急,听到一男一女凄凄惨惨唱戏,一群人吓得连夜滚下山。‎ 人们这才信了队长的话。‎ 关于花村老宅闹鬼一事越传越神,几位文物工作者也来到花村,老宅及其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加上花村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他们欣喜若狂。不久,一位开发商听说了汤粉的故事,依照“临川四梦”,将这里打造成“梦园”,并拍了部电影。电影获奖后,人们纷纷走进花村,探梦、寻梦,聆听汤翁的故事,花村成了旅游胜地。‎ 又很多年过去了,有在浙江遂昌打工的邻村村民。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 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嘴里却恶狠狠吐出几个字:该死的老柴!‎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侧耳细听”“连滚带爬跑回山下”将队长的紧张、恐慌描绘得活灵活现。‎ B. 改革春风吹进花村后,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并搬离花村,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这是因为老柴淡泊名利。‎ C. 花村和老柴的境遇非常相似:花村环境优美但之前却鲜有人踏入,老柴钟情于传统艺术但当时也没有人能理解。‎ D. 文章最后写邻村村民在浙江打工时遇见老柴,“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项,结合后面内容“‎ 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等内容分析,主要原因是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 ‎8. 文中队长两次骂老柴,这两次队长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表示不满,对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无法理解(深层表达了队长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②第二次:“一人唱两角”解开有女声唱戏的迷惑让队长可笑又可气,对老柴的执着表现出佩服之情,心中对老柴的行为由不理解到理解(深层表达了队长对老柴及老柴倾其一生的传统文化的理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文中队长两次骂老柴,这两次队长的心理的不同,分别找到文中队长骂老柴的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第一次,结合文本内容“半夜,冻醒。但见月色如银,老宅大门依然紧闭。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害我在门口等半天,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赶紧开门”分析,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表示不满;对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无法理解。第二次,结合文本内容“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一人唱两角”解开有女声唱戏的迷惑;心中对老柴的行为由不理解到理解。‎ ‎9. 作者为什么称老柴为“汤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原因:作者称老柴为“汤粉”是因为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 分析:①熟悉汤显祖的作品:一部《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②只专注于写书唱戏,无心他顾:读书种地马马虎虎,无人看管反而正中他下怀;③村邻纷纷搬离花村,老柴却仍然守着老宅看书唱戏;④特别喜欢唱《牡丹亭》:半夜时唱,到了外地也唱,且可一人可分唱两角;⑤入戏深,将自己看作《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别人喊他老柴,但他却说自己姓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探究能力。称老柴为“汤粉”的原因,需要结合文本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 那几本破书老老柴之前藏房顶阁楼,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熟悉汤显祖的作品;“地种得敷衍了事,却整日抱本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村里只剩老柴和另两位老人。老人过世后,老柴便成花村唯一留守户”,读书种地马马虎虎,只专注于写书唱戏;“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一女声又唱起”,半夜时唱,到了外地也唱,且可一人可分唱两角;“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入戏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