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运城市高中联合体 2020 高三模拟测试 语文(三)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的样态也多种多样。只有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 合才能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科技的方式传播更贴近公众需求的内容,同时也给科技 赋予文化方面的表达方式,推动科技更好地被公众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科技为文化的 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手段、表达手法和方式,文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 环境、舆论氛围。 科技应该成为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支撑,成为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通过科技 促进文化的腾飞,而文化应该是科技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向善的一种象征,也是科技让生活 更美好的意义所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弥合所谓的“两种文化”,推动“第三种文化” 的出现和发展,并且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福祉。 美国科技史研究者伯纳姆在《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一书中曾谈及,当自然科学和卫 生科学的成果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塑造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后,我们的 文化最后受到科学的影响怎会如此之小?如果从科技与文化关联的角度来说,其原因至少在于 科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隔阂。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物质层面的收益,而忽视了它对精神层 面的作用,从而也就导致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科技与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人 们才能全方位地体会到科技对社会、对生活、对个人的影响,也才能真正地形成有利于科技 发展的文化和推动文化深入发展的科技。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科技的内容如何能够体现 在文化之中,文化又如何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所提升的文 化软实力,有可能给这两个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答案。科技承载着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的 双重使命,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从而增加国家的 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增强科技创新的后劲。科技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土壞和 社会氛围,也离不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将带有科技感的文 化融入社会公众的日常消费行为之中,同时也将更有文化内涵的科技产品输送到公众的身边, - 2 - 从而为科技创新“固本培元”,打牢科技创新的基础,为科技创新培育科学文化氛围。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科学普及的发展。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 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学者贝尔纳也表示,只 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且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如果把科学 看作广义文化组成部分来理解,那么这种文化就需要与科技的深入融合,并且转化成公众可 以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产品,需要创新科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深化科普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 度,让更多的公众享受到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科普的普惠,用科普衔接起科技与文化,通 过科普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摘编自王大鹏《用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开头,初步论述了科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 础。 B. 引用伯纳姆在《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的话,是为了证明在科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 隔阂。 C. 最后三段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的深刻意义,把文意拓展到更深入的 层次。 D.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要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大体上由浅入深,层层深人地展开全文 的论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予科技以文化方面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推动科技更好地被公众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 B. 文化可以依靠科技取得繁荣与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文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 围。 C.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它们更弥合,推动“第三种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福祉。 D. 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将有利于为公众提供带有科技感的文化和更有文化内涵的科技产 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技以文化为重要内容,文化是科技向善的一种象征,文化意义即体现在科技让生活更美 好。 B. 科技与文化如果做到了深度的融合,人们就能全方位地体会到科技对社会、对生活、对个 - 3 - 人的影响。 C.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增强,必须通过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来达到。 D. 科学可以看作是广义的文化中的-一个部分,需要创新科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深化传播 的广度和深度。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B 项,原文说“其原因至少在于科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隔阂”,可见,B 项说的“是为了证明 在科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隔阂”说得太肯定、绝对,也缩小了范围。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 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原文说“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将带有科技感的文化融人社会公众的 H 常消费行为之 中”,可见选项中“将有利于为公众提供带有科技感的文化”与原文表述有一定的偏差。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 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 A 项,原文说“(文化)也是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意义所在”,但这不等于说“文化意义即体现 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狭隘了文化的含义。 B 项,原文说的是“只有科技与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人们才能全方……”选项把必要条件关系 改成了充分条件关系。 C 项,“必须通过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来达到”说法过于绝对,违背了原文的意思。 故选 D。 - 4 -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 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6 月 6 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 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指出,正确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 关系,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而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性安排,协调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可能普遍存在的流域功 能冲突与多元利益冲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调研组指出,“长江病”主要病在长江生态破坏上,立法应首先着眼于生态修复。法律 要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必须进行修复,对于正在破坏生态的行为 要严厉制止,对整个生态系统实施有效保护。 造成长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没 有得到根本解决。调研组认为,长江保护法将是我国第一部流城立法,制定长江保护法,要 特别注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项目。 建立流域联动协调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统筹协调、明确较高的 资源开发利用标准……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地方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不断尝试,这些经过实 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为立法提供思路和支撑。 (摘编自王比学《让长江保护有法可依》,《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 9 日) 材料二: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海事局局长王阳红说,2016 年以来,湖北长江干线取缔 1211 个各类码头、1383 个泊位,清退 149.8 公里岸线长度,复绿 809 万平方米。目前,湖北 港口实际使用长江岸线约 168 公里,仅占岸线总长 8.6%。“59%的码头被取缔,47%的岸线被 清退,长江干线港口面貌焕然一新。码头清理了,岸线整治了,江里的污染怎么办?“长江上 船舶越来越多,产生的废气、污水和生活垃圾是污染源之一。”王阳红表示,船上的污水、 - 5 - 生活垃圾都不允许直接入江,必须交给专门的垃圾收运船。目前,湖北全省有 70 多条船舶污 染物接收船,2000 多个垃圾接收设施。 每年约有 4 万艘船舶待闸三峡坝区,停靠期间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大气污染是一大难题。 三峡大坝所在的宜昌市,与国家电网签订协议,推进港口岸电设施改造,用清洁岸电代替船 上柴油发电。目前,长江宜昌段已有 64 个经营性码头具备岸电供电能力。 2018 年,宜昌码头船只用电量达 1700 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减少燃油 3612 吨、减排二氧 化碳 11379 吨、氮氧化物 11 吨。王阳红表示,下一步将在宜昌港全面推广岸电,缓解三峡坝 区船舶停靠时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摘编自《保护长江母亲河,“千湖之省”这样做》,《人民日报》2019 年 8 月 7 日) 材料三:(记者陈熹、通讯员李斌)据介绍,2018 年湖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稳中趋好, 纳入国家考核的 114 个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 86%,同比提高 1.8%,高出全国 15%;劣 V 类断面比例为 1.8%,同比下降 2.6% ,低于全国 4.9%。全省地表水河流高锰酸盐指数、氨 氮和总磷等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值与 2015 年相比分别下降 6.5%、33.3%和 19.4%。 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让水更清。为加快长江保护修复,通过实施 1916 个 水污染物减排项目,每年新增 82.8 万吨污水处理能力,铺设了 1379 公里污水收集管网,还 从河道里清淤 470.5 万立方米,改变了不合格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湖北省划定了 129 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893 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 并在全国率先启动“百吨千人”小规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调查,已基本查明 2700 多个农村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通过规范化建设、强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等手段,保护水源地安全。2018 年,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 100%。 (摘编自《长江大保护见成效湖北河 流断面近 9 成水质优良》,“人民湖北网”2019 年 6 月 7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祖才的发言高屋建瓴,紧紧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在发展 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方针。 B. 长江保护法将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立法,没有先例可寻,没有案例可以借鉴,但必须分析长 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C. 王阳红举的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湖北省在长江整治方面的有力措施有卓越成效;而对于 长江水体污染问题,则从源头上控制排污着手。 D.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涉及对水污染的治理,虽然内容相同,但并没有简单地重复,在严格控 - 6 - 制污水源头的措施方面正好形成互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调研组指出,长江的立法保护应首先着眼于生态修复,立法涉及的范围应当包括生态修复, 对破坏生态行为的制止,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B. 在港口推广使用岸电是宜昌市治理长江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它将彻底解决三峡坝区每年 4 万艘船待闸时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C. 材料三着重介绍了长江流域湖北段在水质治理方面的情况,一系列科学的测量数据,有力 地证明了水污染治理的突出成效。 D. 划定饮用水源地的做法,不失为水质保护的另一个有效的思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 想,为水质保护留出最根本最重要的保护区。 6. 结合材料内容,试分析三则材料之间内容上的关系。 【答案】4. B 5. B 6. 第一则材料从政策层面提出长江的立法保护规划,并阐明了立法保护长江的意义。第二则 材料以湖北省为例,说明了保护长江所采取的实际措施。第三则材料以湖北省为例,侧重介 绍保护长江所取得的卓越成效。三则材料依势而下,按因果关系层级推进,步步深入,符合 人们通常的逻辑认知习惯。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 项,“没有先例可寻,没有案例可以借鉴”错。原文材料一中说“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地方为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不断尝试,这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为立法提供思路和 支撑”,可见并非选项说的“没有先例可寻,没有案例可以借鉴”。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 项,“将彻底解决”说法绝对。原文说“每年约有 4 万艘船舶待闸三峡坝区,停靠期间柴油 - 7 - 发动机产生的大气污染是一大难题。三峡大坝所在的宜昌市,与国家电网签订协议,推进港 口岸电设施改造,用清洁岸电代替船上柴油发电”“王阳红表示,下一步将在宜昌港全面推 广岸电,缓解三峡坝区船舶停靠时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可见是“缓解”,而不是“彻底 解决”。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 问题。 首先概括出三则材料的只要内容。第一则材料,抓住第一段关键句“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性 安排,协调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可能普遍存在的流域功能冲突与多元利益冲突,走出一条绿色 发展的新路”,这是阐述“立法保护长江的意义”;第二段关键句“调研组指出,“长江病” 主要病在长江生态破坏上,立法应首先着眼于生态修复。法律要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对于 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必须进行修复,对于正在破坏生态的行为要严厉制止,对整个生态系统 实施有效保护”,第三段关键句“调研组认为,长江保护法将是我国第一部流城立法,制定 长江保护法,要特别注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项目”, 第四段关键句“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地方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不断尝试,这些经过实践证明 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为立法提供思路和支撑”,可概括出“从政策层面提出长江的立法保 护规划”;第二则材料,第一段抓住“2016 年以来,湖北长江干线取缔 1211 个各类码头、1383 个泊位,清退 149.8 公里岸线长度,复绿 809 万平方米”,第二段抓住“三峡大坝所在的宜 昌市,与国家电网签订协议,推进港口岸电设施改造,用清洁岸电代替船上柴油发电。目前, 长江宜昌段已有 64 个经营性码头具备岸电供电能力”“王阳红表示,下一步将在宜昌港全面 推广岸电,缓解三峡坝区船舶停靠时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可概括出“以湖北省为例,说 明了保护长江所采取的实际措施”;第三则材料抓住“2018 年湖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稳 中趋好,纳入国家考核的 114 个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 86%,同比提高 1.8%,高出全 国 15%……”“为加快长江保护修复,通过实施 1916 个水污染物减排项目,每年新增 82.8 万 吨污水处理能力,铺设了 1379 公里污水收集管网,还从河道里清淤 470.5 万立方米,改变了 不合格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等可概括出“以湖北省为例,侧重介绍保护长江所取得的卓越 成效”。 再看三则材料内容上的关系,第一则是从总体上提出长江要立法保护以及这样做的意义;后 - 8 - 面两则材料是湖北的具体做法,其中材料二着眼于“措施”,材料三侧重“成效”。三则材 料依势而下,按因果关系层级推进,步步深入,符合人们通常的逻辑认知习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彩固原 王楚笛 和宁夏固原相识是一次计划外的邂逅。在天津机场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在脑海 中想象固原的模样。 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典型的黄土地,地理书上的这些词汇集在一起,就是我对 固原简略的印象。我知道,包括固原在内的西海固一度被称为“苦甲天下”,在我的想象中, 那里黄土裸露、千沟万壑、偏远闭塞,土地肯定是缺乏生机、单调灰暗的。然而,当飞机缓 缓下降,透过舷窗俯瞰下去,眼前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大不一样。 初见固原,大地是绿色的。从飞机的舷窗往外看,湛蓝透彻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 满眼翠绿的青山、层层叠叠的梯田,让我很难将这座城市同黄土联系在一起。驱车前往市中 心,道路两旁种满高大挺拔的白杨、细枝低垂的柳树、低矮繁密的灌木,还有五颜六色的鲜 花在树下绽放,共同编织出固原的美丽容貌。固原就这样依偎在青葱翠绿的怀抱之中,安静 平和。 从固原市城区到固原市所属的泾源、隆德、西吉和彭阳四县,都有畅通的高速公路,每 一条高速公路都把人带向绿色的世界:郁郁葱葱的六盘山、溪水流淌的小南川、国家地质公 园火石寨……我在龙王坝遇到一位穿白衬衫的男子,一交谈,得知他是一名回乡大学生,带 领乡亲们用心经营,竟在几年时间内,就将龙王坝打造成迷人的乡村度假景点。我还了解到, 二十年前还是一片贫瘠高原的彭阳县,现在竟已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这不禁让我感叹当地 人民的创造力与执行力。傍晚时分,站在以梯田景色闻名一方的金鸡坪前,放眼望去,夕阳 下绿色、橙色的梯田互相交织,构成一幅美丽的大地图画。这使我想起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 话:“固原这个地方啊,都说土地贫瘠,什么都种不了。可我们不信啊,大家都铆足了劲, 想尽办法植树种草。你现在看一看,很多南方的树在这里都长得很好!事实证明,只要一茬接 着-茬干,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建设好美丽家园!” 一般来说,来固原的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这里的红色革命历史而来。站在六盘山红军 长征纪念馆的天台上,眺望对面山头的红军长征纪念亭,头顶飘扬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仿佛在为当年红军不畏牺牲的精神而高歌。举目望去,几只飞鸟掠过蓝天,淡淡的云朵仿佛 - 9 - 挂在浅蓝色的幕布上。“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诗情画意浮现在眼前。大名鼎鼎的将台 堡就在不远处。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在彭阳县乔家渠村,我还见到当年接待毛主席的乔生魁老人的孙子一乔德雄。当年的 老窑洞,如今已改成毛主席宿营暨彭阳县革命纪念馆,乔德雄全家则住进老窑洞对面新建的 三孔砖结构宽敞窑洞内。乔德雄告诉我,自己不愿意搬走,就想留在这里,就近守着这块革 命圣地,把中国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颂下去。 随着对固原了解的增多,我对固原的黄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固原的黄色不仅指的是深 厚的黄土,更是这片黄土之上孕育的灿烂文明。那条橫穿固原的战国秦长城,虽然只剩下一 段蜿蜒的土坡,却记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不挠顽强屹立的精神。固原博物馆内收藏的 鎏金银壶、琉璃碗等珍品,引发着人们对这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曾经繁华的无穷想象。还有 鼎鼎有名的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丝绸之路繁荣盛景和东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果的见证 者。 几天的走访见闻,让我看到一个生机蓬勃的多彩固原。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我遇 到再走长征路的央媒记者,长征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传递。在固原市大力扶持 的“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园,我看到“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一棵苗”的朴实发展思 路,正使固原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在现代化的固原博物馆、修缮中的老城墙、 被精心保护的秦长城,我更看到富裕起来的固原人对悠久厚重的文明传统的珍惜与呵护。 返程的飞机腾空而起,回头再看机翼下的固原,如诗如画,令人流连。我相信,固原人 民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描绘出更加绚烂的画作。 (有删减)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开头坐飞机来固原,结尾坐飞机离开固原,感受不同,心情也 不同。 B. 本文把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历史和现实熔为一炉,体现了作者思绪如泉、左右逢源的写 作灵感。 C. 本文语言朴素,平和易懂,与黄土高原朴实格调相适,体现了作者朴实无华、不事雕琢的 文风。 D. 本文以叙事写景为主,却善于以人物点染,回乡大学生和乔德雄老人虽着墨不多,却个性 鲜明。 8. 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 10 - (1)第二段对“我的想象中”的固原景观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四段引用“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有什么作用? 9. 本文标题为“多彩固原”,试结合文本分析固原有哪几种颜色,各具有怎样的含义。 【答案】7. C 8. (1)和后文写到的眼前所见的蓝天碧水、生机勃勃的面貌作对比,衬托 固原的美丽与美好。(2)揭示固原美丽山水和美好生活的原因,突出赞扬固原人民勤劳勇敢、 勇于创造新生活的精神。 9. ①固原是黄色的。她位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是典型的黄土地。②固原是绿色的。 如今的固原,到处是绿色,到处是美景,宛如塞外江南。③固原是金(黄)色的。她有着悠久 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她曾孕育灿烂的文明,她是东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 果的见证者。④固原是红色的,固原是红军长征的结束点,是红军会师的地方,为革命战争 年代作出了卓越贡献。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手法、结构、内容、主旨、 语言等多方面,要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字斟句酌细致推敲,以便发现问题。常见问题有:无 中生有、过度解读、遗漏信息、强加因果、时态错误等等。 C 项,“语言朴素”“朴实无华、不事雕琢”错误,本文语言虽然“平和易懂”,但并非朴实 无华,有些地方辞藻华丽,语句优美。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答题方法为:首先概括相关段落的大意,其次明确和上下文、题目、主 旨的关系,然后说出情感作用,最后点明语言修辞效果。 (1)题干为:第二段对“我的想象中”的固原景观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属于自然景物描写 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 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 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结构上照应后文写到的亲眼所见的湛蓝透彻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满眼翠绿的青山、层 层叠叠的梯田的视野开阔、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画面。 表达效果上,上下文(想象和现实所见)形成鲜明对比,丰富文本内容,衬托固原的景色优 美怡人。 - 11 - 主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固原以至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第四段引用“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常见答题角度 有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 格式为: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这使我想起固原朋友和我讲过的话”可见结构上承上启下,既照应上文内容中写到的今非 昔比的变化,又引出下文作者的议论“我相信,固原人民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古老 的大地上描绘出更加绚烂的画作” “固原这个地方啊,都说土地贫瘠,什么都种不了。可我们不信啊,大家都铆足了劲,想尽 办法植树种草。”可见表达效果上能增强可信性和说服力,同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具有可读性。 “你现在看一看,很多南方的树在这里都长得很好!事实证明,只要一茬接着-茬干,坚持不 懈,就一定能够建设好美丽家园!”情感表达上揭示固原美丽山水和美好生活的原因,突出赞 扬固原人民勤劳勇敢、勇于创造新生活的精神。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答题技法:(1)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 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2)析标题 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 的含义或作用。(3)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思想入手,分析 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4)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 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 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本文标题为“多彩固原”,试结合文本分析固原有哪几种颜色,各具有怎样的含义。只要概 括出颜色和含义即可。 先总结出颜色来:①固原是黄色的。②固原是绿色的。③固原是金(黄)色的。④固原是红色 的。 再结合颜色分析含义: 黄色是本意,土地的色泽,意味着她位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西陲,是典型的黄土地。 绿色代表生机和活力,如今的固原,到处是绿色,到处是美景,宛如塞外江南。 金黄色的意思是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她曾孕育灿烂的文明,她是东 西文明大交流大融合灿烂成果的见证者。 - 12 - 红色的象征比喻义为:固原是红军长征的结束点,是红军会师的地方,为革命战争年代作出 了卓越贡献。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 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宾散,言无 所遗失。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亲亡, 居丧尽礼。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尝 为人作竹误伤手,便流泪而还。同作者谓曰:“此不足损,何至涕零。”答曰:“此本不痛, 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 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不得已至都,尚之 深相接,尝谓子偃曰:“山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①之流也,岂可澄清淆浊邪?汝师之。” 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亦何人哉!”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 物通。养孤兄子,义著乡曲。 或劝之仕,答曰:“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乃作《玄散赋》以绝世。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隐居余干吴差山, 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为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 教授居成市。”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征北张永为吴兴,请麟士入郡。麟士闻 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观之,乃往停数月。永欲请为功曹,麟士日:“必欲饰浑沌以蛾眉, 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永乃止。升明末, 太守王奂,永明中,中书郎沈约并表荐之,征皆不就。 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负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 终老,读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 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默所致。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征,又不就。二年, - 13 - 卒于家,年八十五。 (节选自《南史•沈麟士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黄叔度,名宪,东汉著名贤士。《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 之不浊,不可量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上/未尝答也/ B.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上/未尝答也/ C.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 D.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土未尝答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选:一是指在具有官方背景的人才征集活动中,接受铨选;二是指在不具有官方背景活 动中接受挑选。文中属于前者。 B. 四部:中国古代将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清代《四库全书》即是按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而得名。 C. 走: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即当牛作马的仆人。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 就把自己称为“太史公牛马走”。 D. 黔劓:古代两种刑罚。黔,在脸上刺刻涂墨;劓,割去鼻子和耳朵。《韩非子.奸劫弑臣》: “豫让乃自黔劓,败其形容。”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麟士少年早慧,勤奋博学。七岁时听叔父谈玄学,宾客散去之后,他复述内容几乎毫无 遗漏;长大之后,广泛通晓经书历史;八十多岁尚抄书数千卷。 B. 沈麟士尊爱父母,极具孝心。为父母守丧期满之后,每到父母忌日还总是十几天流泪不止; 即使误伤己手,也念及身体是父母所赐而伤心落泪。 C. 沈麟上为人酒脱,不拘小节。邻人认为他穿了自己的鞋,他也不争辩,就把自己的鞋给了 邻人;后来邻人找到自己的鞋,把鞋还给他,他笑着欣然领受。 D. 沈麟土潜心隐居,屡拒出仕。他隐居在余干吴差山,收徒授教,来学者数十百人;太守张 永、王奂,中书郎沈约都上表推荐他,但他均拒绝应征就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养孤兄子,义著乡曲。 (2)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 - 14 - 【答案】10. D 11. D 12. D 13. (1)不久,(沈麟士)称病还乡,不与别人交往。抚养兄长遗孤,义名在乡里著称。 (2)沈麟士没有什么名利追求,把专心治学作为最重要的事,经常在不加装饰的几案旁弹奏素 琴,不弹奏时人流行的音乐。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句意:太守孔山士征召他,没有应召。同宗人徐州刺史县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看望他, 沈麟士未曾回拜。 “麟士”应作“未尝答也”的主语,主语前停顿,AB 排除。 “不应”是对“太守孔山士辟”这件事的回应,而不是“不应宗人”,排除 C。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 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 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 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 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劓”指割去鼻子,不包含割去耳朵。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 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 项,“太守张永、王奂,中书郎沈约都上表推荐他”错误。只有王奂、沈约上表推荐他,张 永并没有上表推荐,原文“永欲请为功曹”,意思是张永想请沈麟士担任他的功曹。 故选 D。 - 15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 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 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 “少时”,不久;“通”,交往;“著”,出名;“乡曲”,乡里。 (2) “营求”,追求;“笃学”, 专心治学;“务”,追求;“恒”,经常;“素”不加装 饰;凭,在旁边。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 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 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 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 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 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参考译文: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沈麟士年幼时便聪慧出众,七岁那年,听叔父沈岳谈论 道家学说。客人散去后,沈麟士能毫无遗漏地复述一遍。沈岳抚摸着他的肩膀说:“如果我 们家能够诗书相继的话,大概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等到长大,他广泛通晓经书历史, 具有高尚的志趣。父母去世,服丧期间竭尽礼节。丧期结束,每到父母忌日总是十几天流泪 不止。平日甘于清贫,一边编制竹帘,一边诵读诗书,口诵、手织不停息,乡里称他为“织 帘先生”。曾经给人制作竹帘不小心伤了手,便流着眼泪回家。一起做工的人说:“这点伤 不会有什么伤害,何至于落泪?”他回答说:“这伤本来不痛,只是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受 到伤害,一时感慨因而悲伤罢了。”曾经在路上行走时,邻居认为沈麟士穿了自己的鞋,沈 麟士问:“这是你的鞋吗?”就赤着脚走回家。后来邻居找到了自已的鞋,便将之前那双鞋 送还他,沈麟士说:“这不是你的鞋吗?”笑着收下了。 宋元嘉末年,文帝命令仆射何尚之抄写五经,何尚之便寻求选用学士,县里便让沈麟士 来应选。不得已来到都城,何尚之密切地和他交往,曾经对自己的儿子何偃说:“山野中本 来就多有奇士,沈麟士是像黄叔度一样的人,哪里可以测到他的心志,改变他的志向呢?你 应当拜他为师。”沈麟士曾经苦于没有书读,趁着游学都下,遍览四部书籍,于是感慨道: “古人又是何等高明的人啊!”不久,(沈麟士)称病还乡,不与别人交往。抚养兄长遗孤,义 - 16 - 名在乡里著称。 有人劝他去做官,他回答说:“我确实没能达到节操高尚、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但我 为什么不企求日益有所进步呢?”于是写下《玄散赋》来和世俗断绝交往。太守孔山士征召 他,没有应召。同宗人徐州刺史县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看望他,沈麟士未曾回拜。隐居 在余干吴差山,讲经授学,跟他学习的学生数十百人,各自营建房屋,住在他旁边,当时的 人编成谚语说:“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沈麟士看重陆机的《连珠》,每每都 给学生讲解。征北将军张永做吴兴太守,请沈麟士到郡中。沈麟士听说郡后堂有秀丽的山水, 就想观赏一下,于是前往那里停留了几个月。张永想请他担任功曹,沈麟士说:“如果您一 定让我为官,那么我虽不聪明,也请让我追求高尚的义节,宁愿跳东海而死,也不忍受到这 样的责罚。”张永这才不再邀请。升明末年,太守王奂,永明年间,中书郎沈约都上奏表举 荐他,被征召时他都没有去就任。 沈麟士没有什么名利追求,把专心治学作为最重要的事,经常在不加装饰的几案旁弹奏 素琴,不弹奏时人流行的音乐。背柴汲水,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食,生活穷困。一直到老 坚守节操,读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依然耳聪目明,回过头再抄写,在灯下 细细地写,又写成二三千卷,盛满几十个箱子。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他涵养本性、清静无为才 做到的。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时被征召,又没有就任。第二年,死在家中,享年八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留金山两日 苏轼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①。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②不敢过,渔舟一叶从③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④,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⑤。。 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国。 [注]①颠风:即狂风;断渡:让渡船不能通过,意谓因狂风有险而无人摆渡。②龙骧万斛: “龙骧”指一种大船,“万斛”指船之重,意味本可抗风。③从:任由。④有底忙:意思是 没有什么忙的。⑤忏:后悔。⑥粥鼓:寺庙里的木鱼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7 - A. 首二句由钟铃独语入手,引出对明天风大的推测,为下文的描写和叙事作铺垫。 B. 三、四句对江中白浪作具体描绘,“打、射、飞”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狂风之猖獗。 C. 前六句描写自然景物,后六句以叙事为主,在前六句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和抒情。 D. 最后两句写潜山道人专心地倾听金山寺的木鱼声,反映他不以风浪为意的态度。 15. 试赏析“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两句诗的情感之趣。 【答案】14. C 15. ①作者把江上大风想象为江中蛟龙发怒所致,符合民间传说,增添了 诗的意象和内涵。②作者写蛟龙发怒时,带上了调侃的意味,说我们又没有什么急事赶到城 里去处理,你蛟龙又为何要这般发怒呢?让人忍俊不禁。③此句借对蛟龙的调侃,表现出作 者面对狂风暴雨时内心的平静与恬淡。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 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 C 项,“在前六句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和抒情”说法有误。后六句写人,写他们一行因风浪太大 被迫“留金山两日”,只有叙述,略兼抒情,没有议论。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意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翻译并理解诗 句内容;然后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整体内容、关键词语、作者创作风格特点等,深入分析诗 人的情感之趣;最后组织语言作答。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当时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过镇江金山时 作。本题涉及的诗歌七八句的大意是:细思量奔往湖州又有何事可忙?倒暗笑蛟龙掀起怒涛 为了什么缘故。首先,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将江上风浪写成蛟龙掀起怒涛,以传说中的“蛟 龙”这一意象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而且给诗歌增添了神奇色彩和内涵意趣。其次, “却笑”一词,写出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说自己本不必忙于奔向湖州,蛟龙掀起怒涛未免无 事生非,风趣幽默。同时,正是这种对蛟龙的调侃,恰恰表现了苏轼面对生活及人生的风浪 时随缘自适、豁达、平静的态度。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 18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风雨兴焉”和“蛟龙生焉”来比喻君子积善成德之后,所达到的 “___________”的境界。 (2)《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日夜勤苦操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写自己当年从师学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时的恶 劣天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答案】 (1).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穷冬烈 风,大雪深数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 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语境提示,本题易错词语有:焉、 夙、寐、靡、矣。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 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 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 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 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 ),引发不同年龄层观众 的情感共鸣。影片的导演之一宁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历史本身充满力量,“谁能参与 到这部献礼影片,都是光荣”。作为国内首部 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过 往 70 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七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香港回归、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女 排夺冠等;阐述国家发展和个人命运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电影从拍摄之初就获得广泛 关注。相关数据显示, _6 日上午 10 时,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 19 亿元。 宁浩说,《我和我的祖国》导演团队非常团结,大家有一个__ __交流的群,每一个 人进行到哪一步都会互相通气。宁浩说,电影草创阶段,每位导演 _,拿出最打动 自己、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故事题材。在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中,演员葛优饰演的张北京 就是这样一位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一位特别爱面子的出租车司机、一位想得到儿子尊重的父 - 19 - 亲,通过经历一些不如意的事,获得自我认同和成长,最终也得到了尊重。“在我看来,每 一位导演都把自己独特的性格展现出来了,有的侧重文艺,有的侧重表演和情绪。不管是哪 一种风格,都是对电影本体的尊重。”宁浩说。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合辑式 截止 沟通 集思广益 B. 综合式 截止 勾通 广开言路 C. 综合式 截至 勾通 广开言路 D. 合辑式 截至 沟通 集思广益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再次被唤醒 B. 使人们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再次被唤醒 C. 再次唤醒人们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D. 再次被唤醒的是人们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过往 70 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七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香港回 归、中国女排夺冠等,讲述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B. 《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过往 70 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七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香港归、中国女排夺冠等,讲述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C. 通过过往 70 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七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香港回 归、中国女排夺冠等,阐述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D. 《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过往 70 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七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香港回归、中 国第-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女排夺冠等,闸述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等。掌握常见的词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词语使用的 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 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同时 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 - 20 - 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词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 累记忆。 ①合辑式:是指在一-位或多位歌手的音乐作品,集合在同一张音乐专辑出版,也是专辑的一 种。综合式:几种方法的综合。此处指由多个导演,不同演员的为祖国献礼的七个故事组成 的部电影。故选“合辑式”。 ②“截止”是指限至到某-时刻停止,或者是到一定期限停止进行,强调的是“停止”。“截 至”是指停止于某一期限,但是并不表示就此结束,后面仍然有可能会继续。“截止”后面 不可以接时间宾语,例如:“截止今天”或者“截止某日”,这种用法是错误的。而“截至” 的后面必须接时间宾语,例如:“截至今天”或者“截至某日”。故选“截至”。 ③“沟通”表“使彼此相通”,“勾通”指“勾结串通”;“沟通”是中性词语,“勾通” 是贬义词。故选“沟通”。 ④集思广益:意思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 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此处没有“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的意思,只是强调他们 互相说出自己的意见。故选“集思广益”。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即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学生 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做这类试题,要能联系所提供的 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 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续写。 此句主语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A、D 两项的主语换了,排除。括号后一句“引发 不同年龄层观众的情感共鸣”是动宾结构,所填语句应该与之保持一致,排除 B 项。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判断。 AC 两项缺少主语,排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应该放在香港回归之前,按时间顺序,语序不能 变,排除 D 项;“闸述”与“故事”搭配不当,排除 C、D 两项。 - 21 - 故选 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糖友在大量运动后会导致能量的消耗,血糖下降,稍有不慎,________,而一旦出现了低血 糖症状应尽快服用高糖食物,但 _________,因为巧克力中虽然含糖量高,但脂肪含量也高, 吸收速度慢,所以,不作为解救低血糖事件的首选。而水果糖、方糖、砂糖绵白糖内的含量 是简单的糖,到胃肠道直接吸收,5~10 分就可升血糖。另外,为保证快速升高血糖的作用, 往往需要通过口腔的牙齿进行咀嚼而快速咽下。所以,患者除了要了解哪些糖可快速升高血 糖之外,________ ,了解是否可以快速咀嚼糖块进行吞咽从而到达胃中。 【答案】 (1). 容易造成严重的低血糖 (2). 尽量别选择巧克力 (3). 还需要了解 自己的口腔情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 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 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第一处前面说到糖友在大量运动后会导致血糖下降,并且稍有不慎,第一处就应填稍有不慎 导致的结果,并且第一空后面说到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采取的措施,所以第一空应填的是 容易造成严重的低血糖。第二空后面说到巧克力不作为解救低血糖事件的首选的原因。所以 出现低血糖症状虽然应尽快服用高糖食物,但尽量别选择巧克力。所以第二空应填尽量别选 择巧克力。第三空前面说到哪些糖可快速升高血糖,还说到这些糖往往需要通过口腔的牙齿 进行咀嚼而快速咽下,所以患者除了要了解哪些糖可快速升高血糖之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口 腔情况。所以第三空填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口腔情况。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在后面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从文体演进与替代的代表性来说文学史的发展的。 - 22 - 从楚之骚,演进到汉之赋,可以看出骚体句对汉赋的影响,而汉赋的雅化走上了骈化的道路, 形成了六朝之骈语的现象。六朝时代,不仅是文的骈化,诗也在同步骈化,形成了大量的偶 句,甚至出现通篇对偶化的诗,对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永明体讲究四声和对 仗,对唐诗的基本形态一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六朝骈文对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骈赋。到了唐代,骈文对传奇小说的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在唐初出现了全用骈体写 成的文言传奇小说《游仙窟》,可以看出骈文的影响。到了元代,作为一代文学代表的戏曲的 唱词也大量采用了骈句。明清章回体小说回目多采用骈体句式,整齐简洁,在概括小说的情 节内容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还出现了骈文小说。可以说,骈文的跨文类渗透是文体演进 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①从顺序来看,按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的。 ②从关键词来看,主要谈论的话题对象是________ ③文段中的“_________”四个字大体上可以概括全段的大意。 【答案】 (1). 历史沿革(朝代前后更替、时间) (2). 骈文(骈语、骈化、骈体偶化) (3). 文体演进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判断。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等。写作的顺序能清晰地展现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结构,从而快速把握文 章内容。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有意识地通过关键词的提示把握文章写作顺序,从而梳理出文 章的结构思路。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如“从楚之骚,演进到汉之赋”“而汉赋的雅化走上了骈化的道路,形 成了六朝之骈语的现象”“六朝时代……对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永明体讲 究四声和对仗,对唐诗的基本形态一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唐代,骈文对传 奇小说的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到了元代,作为一代文学代表的戏曲的唱词也大量采用了 骈句。明清章回体小说回目多采用骈体句式”,楚、汉、六朝、永明、唐、元、明清,可以 看出是按照时间顺序在介绍骈文的历史沿革。 (2)本题考查对话题对象的把握能力。说明文、议论文的层次一般比较清晰,往往在开头会 提出说明对象或议论对象,考生可以注意一下段落的首句;当然有的是在段尾总结,所以也 要注意一下总结句;为了确保无误,还要注意分析一下全文是否围绕这个来写,最后再确定 话题对象。 本文可以抓住段尾的关键句“可以说,骈文的跨文类渗透是文体演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 - 23 - 素”,从而抓住“骈文”这个关键词。另外从这段文字的主体内容也可以看出说明对象是“骈 文”,如“从楚之骚,演进到汉之赋,可以看出骚体句对汉赋的影响,而汉赋的雅化走上了 骈化的道路,形成了六朝之骈语的现象”“六朝时代,不仅是文的骈化,诗也在同步骈 化”“六朝骈文对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骈赋”“到了唐代,骈文对传奇小说的产生 也具有重要影响”等。始终围绕“骈文”的历史演进在写。 (3)本题考查对段意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段意首先要注意分析段落中的总领句、总结句, 这些地方最容易概括文段的内容;其次要分析段落层次,把握每一层的大意,从而汇总出段 落大意。 本段文字的总领句是第一句,“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从文体演进与替代的代 表性来说文学史的发展的”,而下文围绕“骈文”介绍历史的演进,其实是作为段首句的例 证出现的。文段通过骈文从楚汉到明清的演变,证明的就是段首句中“文体演进”一词。另 外通过文段最后的总结句“可以说,骈文的跨文类渗透是文体演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也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关于“骈文”的介绍是为了证明“文体演进”的。因此“文体演 进”四个字大体上可以概括全段的大意。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 年春节到来之际,从武汉开始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凶猛,迅速蔓 延全国。一声令下,1000 多万人口的城市被封城。一声号召,近万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前进, 驰援武汉。一声呼喊,数百台挖掘机交响轰鸣,1000 多个床位的火神山传染病医院 10 天内竣 工,3 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 12 天建成…… 材料二:据一位在新加坡的华人透露:新加坡已经佛性地接受病毒蔓延了,不停工停课, 不关闭营业场所,不提倡国民戴口罩,聚会都照常,万人宴也继续。因为这种经济损失,新 加坡负担不了。新加坡让大家把这个当普通感冒病毒去接受,新加坡政府已经明说了:没事 的,只是个感冒病毒,得病后回家会自愈。如果这话是中国政府说出来的,我国人民得炸了, 但新加坡国民欣然接受。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制度优势提振防疫信心 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过程,体现了重大战役中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能 - 24 - 力。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这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最近一直牵动人心。在这场与疫情竞速的建设任 务中,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建设者们日夜奋战、齐心协力,诠释了“中国速度”“中国力 量”。两座医院的建成,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武汉当地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让更多患者得到 及时有效的救治,于全国防控大局而言,也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信号,燃旺了全国人民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在这个紧 要关头,十余天两座医院拔地而起,可以说是奇迹。一方面,这两座医院不是搭建几个板房、 把病人集中起来那么简单,而是要符合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标准,相关的配套设施要求都很高; 另一方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设难度超过施工单位以往任何一次任务。然而,疫情就是 命令,任何防控举措都慢不得、等不得。面对挑战,肩负责任,各方人员圆满完成既定建设 任务。支撑壮举的,是强大的建设能力、物质调配能力,是重大战役中高超的指挥调度、统 筹协调能力。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这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生动 体现。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越是艰难的任务,越能检验能力水平,越能激发人的责任担当。 两座医院的快速建设,构筑起疫情防控前线的坚强堡垒,离不开建设团队、施工团队的辛勤 付出。从除夕夜上百台挖机抵达现场,一夜间完成土地平整任务,到建设工人放弃春节休假, 24 小时轮班作业,再到党员工人“我们一定不负嘱托,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庄严宣誓…… 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劳作奉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设奇迹。他们的分秒必争,见证中国人 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灾难面前挺立起不屈的精神脊梁。 亿万人民高度关注两座医院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数以千万的网友透过网络直播成为 “云监工”。他们给行走在工地上的施工机械起了好听的绰号,通过一句句温暖人心的留言 给疫情防控一线送上祝福。“云监工”的背后,何尝不是一份乐观和信心。这份信心从何而 来?或许就来自在与疫情的赛跑中,更多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感人壮举,更多像“新 增治愈患者不断增加”的捷报频传。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医护人员、专家团队到每一个 普通人,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这 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能打赢。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令人振奋,但是疫情防控还没到松口气的时候。将两座 医院建设中的干劲和速度,转化成我们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以更大力度投入到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我们就一定能祛散疫情阴霾、让阳光温暖人心。 - 25 -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 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两则材料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两国政府的举措截然相反,两国人民的态度亦迥然 不同。这其中可能有文化观念的差异之因,也可能有经济成本与收效、得与失之间的考量, 甚至还有对生命价值的不同观念。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谁长谁短,每个思考者可能会有不 同的体悟。我们可以从两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态度来立意,怎样的政府才是好政府,政 府的社会职责和时代使命是什么。我们也可以从两国人民在疫情面前不同的反应来思考,两 国人民都拥护政府,服从政府的指令,一动一静,一者群情激愤,一者安然接受,其原因何 在?其优劣几何?再想想,全国性的防疫战消耗该有多大,那位华人说:“新加坡负担不了”, 言下之意,也只有中国才能扛得起这场全民战“疫”。连发达的新加坡也扛不起的,中国人 民却众志成城,勇敢扛起,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构思时可以立意的角度和挖掘 的内容。 【立意】激发制度优势 凝聚奋斗伟力;中国抗疫举措,凸显制度优势;抗疫焉能佛性;抗疫 需要全民参与。 【结构】文章以“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为中心,展现国家抗疫制度;书写中 国人民责任担当;体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最后,抒发抗疫必胜信心。 【素材】1. 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体制优势 多家海外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中国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快速、高效、有力。德国《世界报》 网站刊文指出:“面对紧急形势,中国制度发挥出巨大效力。强大的应对措施只有在人力物 力充足和管理完善的制度下才可能实现。” 俄罗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劳动报》发表文章认为,确诊病例数在中国不断下降,这无疑要 归功于中国政府采取的强有力举措。“关键时刻,更见中国制度优势。”从中央到地方,中 国展现出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在紧急情况下把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正是 中国的体制优势,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俄罗斯报》发表俄专家文章称:“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严格坚决的措施,如此大规模的社会 动员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防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中国体制优势。” - 26 - 2. 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了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和积极成效 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在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表示, 要阻止疫情扩散,速度至关重要。“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行动迅速。中国关闭湖北省外 出通道,严格管控人员流动,采取的防控措施史无前例。”艾尔沃德对中国的做法大加赞扬, “疫情防控好比一场战役,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包括领导力、宣传以及与民众的沟通。中 国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德国《每日镜报》援引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腾的话,称赞 中国“面对疫情采取的英勇行动”为全球抗击疫情赢得时间。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传染 流行病部门主任乌萨马·哈穆达称赞中国从各地派出 4 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如果全 世界都能像中国这样,我们一定能够成功阻止疫情蔓延。” 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在抗击疫情中体现出令人敬佩的专业精神 疫情发生后,一些外国友人选择坚守武汉,与武汉市民共同抗击疫情。斐济青年瓦伦·卡普 尔是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斐济太阳报》评论说:“这名在中国武 汉留学的斐济学生对中国采取的措施充满信心。”卡普尔告诉该报记者,中国政府尽最大努 力同各国驻华使领馆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各国在华民众的健康和安全。在中国,所有人都在 竭尽全力抗击疫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在抗击疫情中体现出令人敬佩的专 业精神。” 南非独立传媒网站发表文章赞赏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表现。文章称,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每日新增病例不断减少。 美国病原体专家席拉·玛戴德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中国做得很好。他们正 在公共卫生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我们相信,这次疫情终将得到遏制。” 4. “抗疫战争”打响后,党中央一声号令,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14 亿中 国人民全面动员、全民参战。这次抗击疫情的决战地和主战场在湖北和武汉。为了阻断新冠 病毒向全国蔓延扩散,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是一个需要 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的决定。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响应号召、顾全大局,开启了长达两个多 月的居家隔离。在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背后,站立的是全国亿万人民。全国人民除了给予 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以最大的支持外,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自觉听 从疫情防控安排,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全面落实联 防联控措施,共同筑起了一道道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阻断疫情蔓延 作出了最大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全球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作出了最大努力、付 - 27 - 出了巨大代价。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 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 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企业职工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交通运输人员争 分夺秒、抢运物资,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工 作者劳动者,都立足本职岗位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习近平总 书记深情地说:“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 中国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