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11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每小题3分)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这些数据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精准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聚集。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解析]A“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聚集”理解不当。原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在流动。B强加因果。D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新特征”的原因,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期。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开头简要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能性。 C.第三段阐明了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化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解析] “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分析不当,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迫切性。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纵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解析]“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说法不当。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9分,每小题3分)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参与建构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联系。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纵横相交的十字路口,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如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D.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汉字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归类。 [解析]A“人们意识中的世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的”与原文意思不一致。C表意绝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类名”不当。根据第三段“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两处文句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D曲解原文,“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不当。原文所说的几种引申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所说的一脉串连式的关系。 17.下列对文章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章论述了从象形的汉字中看中国古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这一观点,分别从汉字的衍生和分类,汉语的句式两方面展开论述。 B.根据文章第三段内部的句子逻辑可以判断:“部首”的外延要大于“初文”,“义符”的外延也要大于“初文”,这二者都不属于“类”。 C.古代汉字中的“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一证据证明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役”字原不从“彳”,后以“彳”为义符,人们觉得从役与奔波有关,这一证据其实无法证明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 [解析]这一证据其实恰恰证明了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字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的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意思时,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解析]“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并不表明不需要“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9分,每小题3分) 网络文学正以巨大的体量和广泛的影响力走进公众视野,改变着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特别是这两年,我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用全新的眼光和全新的政策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关注现实的创作题材明显增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由网络文学产业链带动的泛娱乐市场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所谓大格局,就是把网络文学的发展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时下的网络文学,拥有庞大的创作族群、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数以亿计的网络读者,如此“时代现象级”的文学,事实上已经不只是一个“网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而是关涉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到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掌控,关涉到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涉到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建构、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是治国理政中基层治理、社区治理、社群治理的一个执政基元,它与我们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无论是网络作家、网站经营者,还是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研究者和网民读者,都应该从这样的大格局中去为网络文学定位,去为自己定位和担责。 而所谓“小世界”,是指网络作家创作的艺术世界,即网络作品用艺术方式所表达的文学内容及其所体现的艺术审美价值。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格局”的基础,一个时代的文学“大格局”就是由一个个作品的“小世界”来支撑,并通过“小世界”来体现、来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都要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文学的“大格局”;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责任一样,都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并且,在技术传媒的层面,网络文学更应该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多媒体表达、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网络创作的“小世界”为网络文学“大空间”和网络时代“大格局”输送更多刚健有为、有补于世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源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政策。 B.网络文学的发展应当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 C.网络文学与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必须要有大格局。 D.网络作家用艺术方式表达文学内容,体现艺术审美价值,这是与“大格局”互相对立的“小世界”。 [解析]“小世界”不与“大格局”互相对立,从原文来看,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格局”的基础。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首先肯定了网络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然后再从把握“大格局”和“小世界”两个维度来提出建议。 B.在提出建议时,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两个段落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C.文章在论证时,摆事实,讲道理,既有网络文学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例子,又有作者准确严谨的分析。 D.文章以“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为观点来展开论述。 [解析]文章没有举典型的例子。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原创作品质量提高,题材更关注现实,不断发展的网络文学正在改变着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 B.网络文学体量庞大,影响广泛,关涉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治国理政应对此高度关注。 C.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都是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文学“大格局”。 D.网络作家应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网络文学应该发挥独特优势,输送更多精品力作。 [解析]“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错,原文只说“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特点、表现”未提及。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9分,每小题3分)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士文化,是中国士文化的重要标志,亦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这两种隐逸观,对传统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或为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高士文化的逐渐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宋之前遵循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追求修身,这种情怀在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宋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文人画大发展。这时的高士图,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文人画家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以反映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中可窥一斑——一位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听风冥想。 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如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为传达出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天子之饭的骨气,刻意将二者刻画得面容清癯、身体瘦弱,但行为举止传达出他们不屈的精神。强调意境营造,亦是高士图的特征。再看《采薇图》,画家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正是以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李唐意在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即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体现出画家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士绘画所以绵延不衰,在于其饱含的高士精神。高士精神之于各时代的文人画家而言,不再是简单的寻古趣、拟古意,而是寄托情怀、批判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天,传统高士图的意义在于,鼓励艺术家始终保持高品格的追求,不为名利所囿,不忘绘画对于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与表达。 (选自201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高士”是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品行高尚的隐士,他们开拓了山林文化、田园文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B.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魏晋时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C.宋之后的“高士图”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更注重表现心灵自由和人文思想,使文人画得以大发展。 D.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是强调神似,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次是强调意境的营造。 [解析]A高士并非全为隐士。B“形成于先秦时期”不准确,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对高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但并不意味着高士文化就在这一时期形成。C由原文“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可知,“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错。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从高士写起,引出高士文化,进而说明高士文化对高士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B.文章以宋朝为界限,论述了高士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点。 C.文章以《静听松风图》和《采薇图》为例,来证明高士图与一般绘画不同的艺术追求。 D.文章对高士图进行历史审视,指出当代艺术家应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解析]《静听松风图》《高士图》意在证明“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采薇图》意在证明“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和“强调意境营造”这两个高士图的特征。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五代卫贤的《高士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体现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 B.魏晋时期的社会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魏晋风度虽是名士贵族所追求的精神风范,但其形成却跟经济与文化地位不无关系。 C.先秦时期,儒家的隐逸观具有积极入世的色彩,而道家倡导自由、无为,追求生命通达、不为世事所累的生命境界。 D.《采薇图》取材于历史故事,作者巧用衬托手法表现两位高士的品格,并借古讽今,褒奖南宋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 [解析]主题是颂扬了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怀和完美人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