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小说阅读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小说阅读 一、考纲解读 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 二、知识回顾 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以八个单元为小说的基础元素而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 ‎ 1、第一单元 叙述 ①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叙述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莫泊桑的《项链》就是全知视角。‎ ②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 ‎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 ‎2、第二单元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场景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社会场景和自然场景。社会场景是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自然场景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地方,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 场景作用:(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文作铺垫(5)揭示人物性格 (6)揭示作品的主题 ‎3、第三单元 主题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 ‎ 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4、第四单元 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贴着人物写,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所以分析小说,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和言行。‎ 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 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比如美国小说《飘》里的斯佳丽 ‎ ‎ 人物个性化和人物类型化,在现代小说里人物开始退隐。卡夫卡《城堡》和《审判》里的人物都叫K,性格也当然无存。 ‎ ‎5、第五单元 情节 ①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②情节的运行方式有:‎ A、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基本模式)(注意倒叙)‎ B、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故事不是一下子讲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 C、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的结尾:《麦琪的礼物》)‎ ‎6、第六单元 结构 结构是一个“容器”,一能将生活中的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半张纸》中的半张纸)‎ 组织结构的方式,比如按时间、空间、物、心理、事件的发展等。如意识流小说心理事件作为小说叙述的的主要顺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则通过声音,芳香、味道为契机,记忆在不同时段来回跳跃。‎ ‎7、七单元 情感 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情感是小说的动力,感情是一个作家创作得以维系的根本保证。作家根据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很长,十年也可以很短。‎ ‎ 悲悯情怀是最崇高的情感。情感的处理往往是节制胜于放纵,适当的节制更能打动人。‎ ‎ 小说家要将情感不断积累升华,蓄势待发,比如《山羊兹拉特》。现代主义小说出于反思和批判西方现代工业化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目的,渐渐远离温情的关照,甚至把情感降低到了“零度”,不再将感情作为小说的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小说不要情感,而是表达方式收敛了。 ‎ ‎8、第八单元 虚构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注意掌握《沙之书》和马尔克斯向卡夫卡学习的事例。‎ 考题训练与指导 ‎ 【 2011年高考卷 安徽卷 】‎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 “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一)思考 ‎1、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结构。‎ ‎(提示:从主人公巴尔塔萨卖鸟笼的心理变化发展的脉络)‎ ‎2、本文的典型的场景有三个,请简要的概括。‎ ‎(提示:人物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场面)‎ ‎3、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分析蒙铁尔的人物形象及作用。‎ ‎ (提示:从人物的身份、地位、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角度)‎ ‎(二)探讨:‎ 小说的结尾部分,安排了一个典型场景,台球房里,小人物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生活实际和媒体报道,说说今天的社会有没有“中国的巴尔塔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