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高中议论文结尾的9种技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高中议论文结尾的9种技法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高中议论文结尾的9种技法 常言道:“编筐织篓,全在收口。”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就如编筐织篓的“收口”,十分关键。好的结尾必然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必然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因此,一定要尽力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切不能掉以轻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 ‎ ‎ ‎【技法解说一】‎ ‎ ‎ 名言警句式 名言警句是语言的精粹。善于在结尾处引用名言、俗语、格言、警句结尾,既能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积淀,达成自我的精彩,让人眼前一亮,过目难忘。‎ ‎ ‎ ‎【文本展示】‎ 交友之道 潘益大 人生在世,总希望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诗经》写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儿呼叫,也是在寻找友谊,何况人呢?青年人热情纯朴,血气方刚,尤其喜欢交朋友。当你伸出友谊之手,换取了一颗真诚相等的心,可以与他倾吐知心的话,做起事来有人相帮,你会获得一种幸福之感。‎ 然而,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这是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数的事例证明:朋友的好坏,对青年人的品行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古之君子,对于交朋友这件事总是认真对待的。魏晋时有个叫管宁的读书人,与华歆在园中种菜,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却拾起来看了看才扔去。后来,两人在一起读书,门外恰好驶过大官的马车,管宁仍然专心致志读下去,华歆却丢掉书出门观看。通过这两件事,管宁觉得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便与他绝交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当然,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不给教育帮助,单纯地用绝交的办法对待华歆,似乎有点过分,但管宁选择朋友时这种严肃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管宁为保持自己纯正的节操,避开了名利思想严重的人,这正是交友之道的第一要义。现在,有的青年人只讲仗义,不重志向,谁给我好处就跟谁好,甚至在公共场合所遇到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就轻率相交,由于不善于识别那些假朋友,受骗上当之事屡屡发生。希望青年们能记取这类教训。‎ 对于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应该如明代学者苏浚所说,做“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密友”,而不能当“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贼友”。王安石有个好朋友叫孙少述,素来交情很深。王安石曾以诗相赠:“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引为知已。但当王安石当了宰相后,孙少述却一直不与他往来,大家议论纷纷,以为他们断交了,孙少述却自有想法。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丢掉了宰相职务。到地方上做小官,这时孙少述又对他热情相迎。两人见面,互相宽慰致意,彼此谈经学,乐而忘返,直到暮色苍茫,方才依依惜别。事情传开,人们才知道孙少述对朋友高尚真挚的情谊。‎ 朋友间由于各自个性、习性、特点不一样,在交往中要绝对不发生分歧、磨擦是极为罕见的。如果发生了矛盾怎么办?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友谊向来为人称颂,可是由于生活遭遇和性格上的不同,这两个同时代的大诗人的最初关系并不是融洽的。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当席勒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歌德已名扬天下。但是后起之秀席勒的才华并不亚于当年的歌德,二十一岁剧作《强盗》一举成名,接着又以《阴谋与爱情》等三个风靡一时的悲剧成为有名的青年悲剧诗人。文人难免相轻,两人相处便不如从前那样自如,感情上也产生了距离。不过,歌德毕竟具有伟大的胸怀,他钦佩席勒的长处(席勒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努力创作),他决心追上同时代的年轻人。五年之后,他与席勒重新相会,并以诚挚的心灵开始深交。他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此后,两人在写作上多次亲密合作,成为终身好友,死后还同葬在一起。歌德的虚心好学、克已待人,弥合了他与席勒之间的裂痕,使他们的友谊的基础打得更深更扎实。‎ 培根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是以获得友谊为重要的。”青年人如何择友,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从以上这些前人的事迹,也许可供借鉴。‎ ‎                                                                                     (选自《千字议论文精选》)‎ ‎【技法剖析】‎ 本文论述交友之道,帮助人们选择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文章先说为什么要重视交友之道,接着以三个古人交友的历史故事来论述交友摇重志向,要“缓急可共,生死可托”,要胸怀广阔、克己待人。最后引用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作结,说明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给人以幸福的道理,紧紧扣住了“交友之道”一句中的“道”字。‎ ‎ ‎ ‎【技法解说二】‎ ‎ ‎ 点题点旨式 ‎ ‎ 用凝练、简洁的语句或重提文章标题,或点明文章主旨,使结尾文字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卒章显志等方面的作用。学会在文章结尾处紧扣标题,点题点旨,笔下的文章就能避免文不对题的毛病。‎ ‎ ‎ ‎【文本展示】‎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钱伟长 ‎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 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的“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所发现后,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或落到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 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年纪七十九岁时,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著名数学家高斯自己就曾说过:任何人付出和他同样的努力,都会有他那样的贡献。高斯和他的夫人感情很好,夫人病危时他正在书房里研究数学,当家人一再催促,夫人在临终前要见他一面,他总是说:请她再坚持一会儿,一会儿。足见高斯是怎样忘我地醉心于科研工作。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提炼“镭”,在“共和国不要学者”的豪华巴黎,只能在一个没人要的小木板棚里,坚韧不拔地工作了四年。  ‎ 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想念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事例。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动人的描述:“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被息矣。以至口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划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究自然,搜集资料,踏平坎坷,搏击逆浪,勤奋工作了大半生。清代以画竹有名的郑板桥,曾有描绘刻苦学画的诗句:         四十年来画竹枝,昼间挥写夜间思。风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所以牛顿说:“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门捷列夫说:“终身努力便是天才。”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古人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是说的一个道理。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                                                       (节选自《钱伟长文选·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 ‎【技法剖析】‎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人们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否定了“生而知之”论和“天才”论。接着从多角度入手,用充足的实例证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引用名人名言和马克思的动人事迹,强调、突出中心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结尾一句,“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对前面几段的内容予以高度概括,最末用“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点题点旨,鼓励大家发奋读书,刻苦努力。‎ ‎ ‎ ‎【技法解说三】‎ ‎ ‎ 呼吁号召式 ‎ ‎ 写议论文的目的,总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好的议论文不仅对问题有关注,有思考,还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或强烈咏叹,或呼吁号召,以促使人们自我超越,战胜困境。以呼吁号召的文字结尾,能有效剖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唤起读者共鸣,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彰显文章的现实意义。‎ ‎ ‎ ‎【文本展示】‎ ‎ ‎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 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 ‎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                                                                                                (选自《北京晚报》)‎ ‎ ‎ ‎【技法剖析】‎ ‎    本文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误导家长的话谈起,运用喻证法和例证法,对这句话进行了多角度论述和辩证的分析,使读者明确了这句话之所以误导了家长的原因和道理。文末,作者运用呼吁号召式结尾法,呼吁人们“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使孩子“赢得人生”。唤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极大的启迪和激励。‎ ‎ ‎ ‎【技法解说四】‎ ‎ ‎ 警示劝诫式 ‎ ‎ 议论文在议论某些现实问题的时候,为了达到警示、劝诫的作用,结尾处往往采用要么发出警示,要么进行劝诫的方式,旨在促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问题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语言真实、诚恳,能触动人心,有效地达成言说之目的。‎ ‎ ‎ ‎【文本展示】‎ 生命中的“贵人”  ‎ 陈鲁民 探寻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的踪迹,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其人生中,都多多少少得到过“贵人”相助。或被意外发现而一飞冲天,或受人资助走出困境,或被人赏识而得到重用提拔。生命中的“贵人”,使他们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引领他们走向辉煌。‎ 姜子牙的“贵人”,是望贤若渴的周文王;韩信的“贵人”,是知人者智的萧何;诸葛亮的“贵人”,是三顾茅庐的刘备;白居易的“贵人”,是慧眼识珠的老诗人顾况;文 化新秀项斯的“贵人”,是“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唐朝官员杨敬之。若没有他们的礼贤下士,引荐、挖掘、推崇、重用,你就是卧龙凤雏,有天大本事,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要获得出头机会也没那么容易,说不定还会空怀奇才终老乡里。‎ 现代人里,“贵人”相助现象也时有所闻。早年的沈从文,身无分文,又无名气,大冬天里,一个人躺在北京出租屋的床上生病,又饿又冷。若不是爱才心切的“贵人”郁达夫,在一篇来稿上知道了他的地址,并亲来探望,帮他治病谋生,走出困境,沈从文恐怕早就病饿身亡了。哪还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边城》、《长河》,以及“乡土文学之父”的大名。‎ ‎1931年,青年画家傅抱石失业在家,生活窘迫,恰遇大画家徐悲鸿,徐非常赏识傅抱石的绘画才能,可自己又没有能力资助他出洋留学,就屈身登门拜访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要求熊送傅抱石去国外留学,说傅抱石的画艺将来会大有成就。并且,向来不肯为权贵画画的徐悲鸿,破例送给熊式辉名画一幅,换得熊式辉资助傅抱石去日本留学。傅抱石在日本努力学习,观摩了日本和欧洲大量的古今名画、画艺突飞猛进,回国后很快就蜚声画坛,成为名家。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名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他与关山月的杰作。‎ 青年女作家萧红的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则与碰到“贵人”鲁迅有关。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初到上海时,也是一文不名,生活困顿。幸遇鲁迅后,鲁迅不仅热情地为她悉心指点创作,经济上资助生活,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和编辑部推荐她的作品,介绍她进入上海作家圈子。1935年月12月,由鲁迅作序和推荐的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张艺谋有今日的大放异彩,也多亏了当初的“贵人”相助。他考大学时因超龄而被拒门外,就写信给文化部高层领导,幸亏碰到一个爱才心切的领导作出批示,才被破格录取。如果不是这个“贵人”不拘一格,慨然相助,真险些耽误了一个大导演。‎ 得“贵人”提携,受“贵人”恩泽,蒙“贵人”相助,确实令人羡慕,让人向往。然而,“贵人”,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出入不定,神出鬼没,能碰到,是你的福分,不能碰上,也别抱怨。其实,真正的“贵人”还应当是你自己,因为“出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如果把盼望“贵人”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学成经天纬地的能力,怀有超群绝世的才华,有没有贵人相助,你都照样会脱颖而出,建功立业,名震天下。所以,一定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你就是自己的贵人,没人发现,你就自己发现自己;没人重用,你就自己重用自己;没人赏识,你就自己赏识自己;没人提携,你就自己提携自己,但关键是你一定得是那块料,真是一支“潜力股”。‎ 否则,即使你和“贵人”住在一个屋檐下,即使“贵人”就是你的阿舅老叔,该扶不起来还是扶不起来,该一事无成还是一事无成,就像那个窝囊到家的刘阿斗,还有那个糊涂透顶的司马衷。‎ ‎                                                                                                        (选自《随笔》)‎ ‎ ‎ ‎【技法剖析】‎ 文章以“生命中的‘贵人’”为题,先后列举了古今诸如姜子牙、韩信、诸葛亮、沈从文、傅抱石、萧红等因得“贵人”的引荐和推崇,才获得人生成功。进而提出“真正的‘贵人’还应当是你自己”的观点,因为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劝诫人们把盼望“贵人”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学习和工作上,练就过硬本领,做好人生准备。即使没有 贵人相助,也会脱颖而出。结尾用警示劝诫式,力劝人们不要盼望“贵人”,否则就会成为现代的刘阿斗、司马衷。警示之意明显,劝诫之意真诚,发人深省。‎ ‎ ‎ ‎【技法解说五】‎ ‎ ‎ 总结全文式 ‎ ‎ 总结全文式的结尾,其优势是能够有效捏合全文,将发散的内容集中起来,让人对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一目了然,对文旨有强调作用。此种结尾还能有效克服议论文散、杂、泛,乱的毛病,将漫无边际的思绪归拢起来,使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简洁干脆。‎ ‎ ‎ ‎【文本展示】‎ ‎ ‎ 读书主要靠自己 严济慈 读书主要靠自己。有好的老师当然很好,没有好的老师,一个人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把书读好。象任何事物一样,读书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听(听课)——看(自学)——用(查书)的发展过程。‎ 听课要抓住重点,弄清基本概念,下课以后光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行,我主张多做习题。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题目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懂;即使所有题目全都做出来,也并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 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或不做。所以有的教科书就根本没有习题。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某种时候,课程都不一定去听,自己能看书,又掌握了工具,包括文字的和实验的工具,就完全可以自学。一本书从头到尾循序看下去,总可以看得懂。再进一步,你也可以不去多看书,因为世界上的书总是读不完的,一个人总不能当一个会走路的图书馆。这时就要学会查书,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去查。在工作中,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某种知识,就到某一部书中去找,查到你要看的章节。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你再往前翻,而不必逐章逐节从头到尾去看完整部书。如果“闭上眼睛”,能够“看到”某本书在某个部分都讲到什么,到要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那就不必预先去看它背它了。事实上,许多书只是备人查,而不值得供人读的。 ‎ 这种由听到看再到用的读书的发展过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把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因为一本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就只那些,你把它们掌握了,也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 我们所谓懂,也大有程度之不同。往往对某个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或更全面时,就会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过去没有真懂。现在,真懂了吗?可能还会出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懂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懂与不懂,只是相对而言的。 ‎ 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要从读书中去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发扬自己的长处。有的人是早上读书效果最好,有的人则是晚上读书最好;有的人敏捷,眼明口快,有的人却十分认真、严谨。总之,世上万物千姿百态,人与人之间也有千差万别,尽管同一个老师,上同样的课,但培养出来的人总是各种各样的,决不会是一个模子铸出来,象一个工厂的产品,完全一个模样。‎ 归根结底,读书还是靠自己,要靠自己下苦功,要靠自己去摸索和创造。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老师不要了,或不重要。 ‎ ‎                                                                 (节选自《谈谈读书、教学和做科学研究》)‎ ‎【技法剖析】‎ 这是一篇谈读书态度和方法的文章。文章开篇提出“读书主要靠自己”的观点,指出读书是听(听课)——看(自学)——用(查书)的发展过程。进而结合读书实践阐述应该怎样听课,怎样自学,怎样查书的问题,详尽阐明了读书为什么要靠自己的道理。结尾处,作者总结全文,将发散的内容捏合起来——“读书还是靠自己,要靠自己下苦功,要靠自己去摸索和创造。”让读者对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一目了然,也强调了文章的主旨。‎ ‎ ‎ ‎【技法解说六】‎ ‎ ‎ 照应开头式 ‎ ‎ 一篇佳作,总是既重视思想与文采,又重视结构的匀称和谐。一篇议论文,结尾处如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恰,便能使文章读来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严密周全。‎ ‎ ‎ ‎【文本展示】‎ ‎ ‎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章炳元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思德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折理。它给人们——特别是热心改革,勇于创新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总是希望获得成功,避免失败,可是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这原因,从认识论讲,是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并不是显露在外,是潜藏在内;不但如此,它有时还会以颠倒的形式——“假象”出现,就像达尔文有一次半认真地说的那样:“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加上人们认识能力水平,经验的限制,就难免发生错误了。‎ 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错误码率并不可怕,叹息、感伤,畏惧是大可不必的。错误同真理,失败同成功,像睡梦同清醒,黑夜同黎明有一样紧密相联,一个从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经历着失败的黑夜,正预示着成功的黎明即将来临。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人们的知识,能力以至发明创造,并不单单是在总结成功经验,也是在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戴维谈到自已获得的成功,就说过:我的那些最主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一个人若要有所发现、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倘若你想把一切错关在门外,好你也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于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理的,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正是由天不怕地不怕,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才终于使磁铁产生了电流,开拓了电磁学的新领域。欧立希以惊人的毅力在失败的数百次之后,才成功地制成了药品坤凡的明。难怪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获取诺贝奖金时深刻感受地说:“回顾-----最后通向发现(量子论)的漫长曲的道路,我对歌德的话记忆犹新。他说:“人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当然这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码率,或者说可以对错误码率持满期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这也是那也是望子成而生畏,成不了事业的。‎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体制改革。改革,是破创新,没有现成的道路再走,没有定型的模式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践探索,开拓、创造。在这个过程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我们既不应当因为有了出点错误便于工作偃旗息鼓,悲观泄气,更不应当因为有了错误就否定改革。你毫不动弹,当然是再保险不过的了,不过正像鲁迅先生指出的:“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的到正确的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 ‎                                                                                           (选自《经典议论文集》)‎ ‎ ‎ ‎【技法剖析】‎ 本文是一篇酣畅明快、雄浑凌厉的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用辩证的观点论述错误同真理、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从本质上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强调错误并不可怕,畏惧大可不必。鼓励改革者不怕出现缺陷与错误。指出正确态度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道路,继续进行。文章结尾运用照应开头法,让结尾处仅改动四字的“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一句,照应了开篇“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句。起笔有铺垫,落笔有照应,浑然一体,深化了主题。‎ ‎ ‎ ‎【技法解说七】‎ ‎ ‎ 设问反诘式 ‎ ‎ 设问反诘式这种结尾方式,采用的是诘问句子,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问,留有思考余地。其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提醒读者对文章论及的问题作进一步思考,启发人心,有效地延展思想的长度,或拓展思维的深度。‎ ‎ ‎ ‎【文本展示】‎ ‎ ‎ 谈时间 梁实秋 希腊哲学家 Diogenes经常睡在一只瓦缸里,有一天亚力山大皇帝走去看他,以皇帝的惯用的口吻问他,“你对我有什么请求吗?”这位玩世不恭的哲人翻了翻白眼,答道,“我请求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这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究竟涵义何在,恐怕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常总是觉得那位哲人视尊荣犹敝屣,富贵如浮云,虽然皇帝驾到,殊无异于等闲之辈,不但对他无所希冀,而且亦不必特别的假以颜色。可是约翰逊博士另有一种看法,他认为应该注意的是那阳光,阳光不是皇帝所能赐予的,所以请求他不要把他所不能赐予的夺了去。这个请求不能算奢,却是用意深刻。因此约翰逊博士由“光阴”悟到“时间”,时间也者虽然也是极为宝贵,而也是常常被人劫夺的。‎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一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 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髦耋,老悖聋瞑,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银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 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作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 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挥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诗人华兹华斯有句:‎ 尘世耗用我们的时间太多了,夙兴夜寐,‎ 赚钱挥霍,把我们的精力都浪费掉了。‎ 所以有人宁可循这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搕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 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漠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                                                                                             (选自《梁实秋文集》)‎ ‎ ‎ ‎【技法剖析】‎ 本文开头引用故事吸引读者,进而阐发对时间的感慨和思考:时间极为宝贵,但也常被人劫夺。文章旁征博引,感召力强,反问句“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耐人寻味。语言清新典雅、平平常常、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言辞间充满挚情,读文如聆听 大儒教诲。尤其是结尾用设问反诘式,更值得称道。“我们是……还是……还是……”的连续诘问,使结句多了一层意味,多了一重思考。似与读者交流对话,促膝谈心,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打动人心,引发思考。‎ ‎ ‎ ‎【技法解说八】‎ ‎ ‎ 修辞收束式 ‎ ‎ 议论文是实用性文体,这决定了其基本表达方式为议论,要在全篇彰显文采,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会将议论文写成了抒情散文,有悖文体规范。但有些便在结尾处亮一亮文章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借助修辞手法,达成语言的优美精彩。或以比喻作结,或以排比作结,或以对句作结,或以小诗作结,在文末给读者留下文采飞扬的印象。‎ ‎ ‎ ‎【文本展示】‎ ‎ ‎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的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                                                                                               (选自《华夏时报》)‎ ‎【技法剖析】‎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以生动而准确的言词,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宽容”是怎样一种“爱”的问题。如“宽容是吹开花朵的温柔的清风,是吹落阴云的湿润的雨花,是容纳大树也容纳小草的田野,是接受百鸟飞翔、欢迎风筝飞舞、允许阳光普照、暴雨倾盆的天空……”等等,特别是作者巧妙运用排比和比喻写出的结尾文字,更是尽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采。“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这一结句,更是精妙绝伦。‎ ‎ ‎ ‎【技法解说九】‎ ‎ ‎ 巧妙留白式 ‎ ‎ 文章结尾采用留白式,往往是留不尽之意在文字之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议论文的结尾巧妙运用留白之法,能够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思考、咀嚼和回味,文章则更显余味深长。‎ ‎ ‎ ‎【文本展示】‎ ‎ ‎ 审美的慢阅读 汪政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习惯不习惯,只要你想获取信息和知识,就不能不依赖网络,换句话说,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主动或被动的阅读方式。‎ 因此,现在已经不再是讨论网上阅读可能不可能的时候了,也不需要去比较网上阅读与传统阅读或纸质阅读的优劣了,因为你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那还有什么优劣可言呢?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话题已经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它已经进入阅读学与阅读史的研究领域了。我确实很希望在这方面能出一些成果,摆脱经验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知识的内部,不要还在什么方便、快捷、环保上兜圈子,而是对这新阅读方式如何改变生活,如何改变知识,新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阅读在心理上的区别,甚至在接受肌理上的差异等方面给出学理上的描述。‎ 就我个人而言,我确实非常矛盾,所以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对阅读方式的选择是与年龄、教育和技术条件相关的。像我们这一代以及更老的人群,显然更习惯于纸上的阅读,我对女儿一天到晚捧着一个阅读器很不以为然,我说这样阅读怎么做学问,怎么做卡片,如何做记号,随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但网上信息量确实很大,查找也方便,我也会上网阅读,但主要是浏览新闻和找资料。比我们年轻的显然更偏爱网上阅读或电子书,这与他们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有关。这是代际区别,也是文化差异。当然,年轻是未来,是主流,他们的网上阅读自然也是阅读的主流。然而,这也必然带来另外的问题,那就是主流对他者的歧视和压迫。我时时感到自己的落伍和老旧,这种落伍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作为一种技术与手段,网络阅读更具效率,这使依凭纸质阅读获取信息的群体处于落后的状态。要么,他们的言说是过时的,要么,就是信息量过低。当然,从这个角度看,被压迫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从身心与能力跟不上的人群,还有因为经济、环境和分 工不能拥有这些技术与设备的人群,比如贫困者。相比起传统阅读的时代,他们被知识抛弃的可能性更大,与信息的不对称性更严重,这可能是被这个社会忽视的新的阅读,同时也是文化与知识权利上的不平等。‎ 我记得去年夏天在北戴河听王蒙先生谈到当前的阅读状况。王蒙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心态一直很年轻,不过在阅读问题上,他对网上阅读和电子阅读却忧心忡忡。他的观点是,快速的阅读不利于深入的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都会变得浮泛和肤浅。如果将微博也看作是阅读的话,那问题更多。字数的限制使得表达与接受都直接面对结论,过程都没有了,那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呢?‎ 我以为王蒙先生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看上去我们是在讨论阅读,其实,不可避免地必然要说到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选择。不仅是阅读,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崇尚技术与工具,什么都要“走量”。这就必然会放弃或牺牲许多东西,比如深度、心灵、情感和文化的积累。当然,这么说不是要批判和拒绝网上和电子阅读方式,事实上也不可能,而是我们是不是在接受这一趋势的同时能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另一些方式,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同时承认“慢”的权利,在功利和工具之外关注心灵、思想与情感这些“没用”的东西?毕竟,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利益,我们牺牲得太多了。‎ 所以,我建议从生态主义的立场来对待阅读的选择,像对待遗产一样对待传统的阅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或经验,我私下里是这样划分网上和电子阅读与传统或纸质阅读的,我称前者是实用的功利的快阅读,后者是审美的慢阅读。至少在目前,面对机器的阅读还未能成为美学的方式,而纸上的阅读则在功利与审美上具有自由的选择性。至少这是我在阅读生活上的安排和选择,我在工作时不得不趴在电脑上忙碌,当我需要放松,‎ 或者想沉静下来放纵自己的思绪的时候我会拿起一本书,随随便便拿起一本书,世界会安静下来,我从机器与技术的绑架中解放出来,自己书架上的书总与人和故事相关,书上的随记,哪怕是些痕迹都可能让我回忆起旧时的场景,何况,还可能有茶,有酒,有轻风与白云……‎ ‎                                                                                                   (选自《文艺报》)‎ ‎ ‎ ‎【技法剖析】‎ 作者探讨了网上和电子阅读与传统或纸质阅读的利弊,并对两种阅读形式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应该在接受实用的功利的快阅读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具有审美功能的慢阅读。因为慢阅读能在功利和工具之外关注心灵、思想与情感这些“没用”的东西。文章结尾巧妙运用留白式,拓展了慢阅读的审美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空间,任读者凭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补充、拓展和丰富……‎ ‎ ‎ ‎【作文升极】‎ ‎ ‎ 治标,更要治本 张静 对于疾病,需要标本兼治,疾病才能得到根除,如果仅治“标”而不着重治“本”,疾病即使一时治愈了,日久也会复发。治病如此,治理社会乱象,亦应标本兼治。‎ 近年来发生的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灾难事件,如火车脱轨,桥梁垮塌,瓦斯爆炸,这一幕幕让人痛心疾首,更让我们汗颜。即使红绿灯在永不停息的工作;即使桥梁工程师经过了反复周密的计算;即使煤炭矿井边“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依旧醒目……可这一次次 触目惊心的事件还是发生了——不止一次地发生了,它给我们带来悲痛震惊的同时,难道不能引发我们的一点思考吗?‎ 人们感叹生命脆弱,痛惜同胞离去之时,可曾想过,这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的背后隐藏着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刽子手,我们的安全意识薄弱才是根本。而有关部门除了掩盖事实,推脱责任,含糊其辞之外,从来不想在注意安全和重视生命上下功夫。那些负责人总认为,出了事故,出几个钱就可以把事摆平。‎ 为了防止竖着的梯子倒下伤人,就贴一张“注意安全”的标语,却不去将梯子横放。一个可以从根本上就能解决问题的简单动作,就是不屑去做。一为治标,一为治本,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可为何几千年后,今人面对“竖起的梯子”,依然是首先想到治标而非治本呢?其实也不难理解:治标更简单、更轻松。喊出一句“注意安全”,不费吹灰之力,万一出了事故,那也与“我”无关。看来,“治本”需有一颗公德心。‎ 近期,校园安全屡出问题。表面看,国家公安部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重视,学校更有安全防范措施。那么为何不得杜绝呢?原因很简单,出台的那些措施,是把学校置于一个严格的密封容器中,以不受外界的侵害。这种方法,管得了一时,管不了全部,管得了校内,管不了校外,学校是固定场所,学生在变动中,保不准就聚在那个没有放到密封容器中的场所,就意外发生了。‎ 因此,治理校园安全,要重视二手抓,校内校外一起重视,综合治理才是根本,如果只是一味的“堵”,堵得了今天,保不准明天;“堵”得了校内,保不准能堵得了校门。事实上,校园安全问题之根不在校内,而在社会,所以,治理校园,必须来一个全社会综合治理。‎ 总之,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治其标,更要治其本,坚持标本兼治,效果会更好。‎ ‎【作文点评】‎ 本文围绕“治标,更要治本”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论点鲜明,论据鲜活而典型,论证有力,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个别论据用得不尽恰当,开篇和结尾有明显缺憾。具体说——‎ ‎(1)开篇一段,以治病之事引出标本兼治一说不妥,因为它并不具备文章论点内涵的全部——“治标,更要治本。”所以需要改写这个开头。‎ ‎(2)改写并扩充结尾。原文结尾太单调,缺少文采和余韵。要力求通过改写和扩充,让结尾句式更整齐,文句更优美,展望“治标,更要治本”的理想图景,呼出“治标,更要治本”的心声,进一步强调了文章论点。‎ ‎(3)第4段段末缺少对比分析和深入剖析,不能暴露“人们为何首先想到的是治标而非治本”的思想根源,需要改写或扩充,使其思想根源昭然若揭。‎ ‎(4)第5段是从校园安全的角度论述文章的论点,而此前一段引述竖着的梯子倒下伤人的论据也是从安全的角度论证论点,重复且有交叉,故须更换。‎ ‎ ‎ ‎【升级作文】‎ ‎ ‎ 治标,更要治本 ‎  张静 洪水来了,眼看良田被毁,家园不保,怎么办?多数人选择“治标”——水来土掩;只有一个人选择“治本”——疏浚河道,引黄入海。这个人就是大禹。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治标,更要治本。‎ 列车脱轨,桥梁坍塌,煤矿爆炸……近年来发生的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灾难事件,一个个血的教训,让国人痛心疾首,更让我们汗颜。尽管红绿灯在永不停息的工作;尽管桥梁 工程师经过了反复周密的计算;尽管煤炭矿井边“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依旧醒目……可这一次次触目惊心的事件还是发生了——不止一次地发生了,它给我们带来悲痛震惊的同时,难道不能引发我们的一点思考吗?‎ 人们感叹生命脆弱,痛惜同胞离去之时,可曾想过,这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刽子手,是我们安全意识的淡薄。而有关部门除了掩盖事实,推脱责任,含糊其辞之外,却从不在注意安全和重视生命上下功夫、动脑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可有关负责人似乎不明白其中真意,以为赔两个钱就可以息事宁人。‎ 为了防止竖着的梯子倒下伤人,于是就在旁边贴一张“注意安全”的警示语,可为什么不将梯子横放呢?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危险指数直降为零。一为治标,一为治本,孰优孰劣,一看便知。可面对“竖起的梯子”,人们为何首先想到的是治标而非治本呢?其实也不难理解:治标更简单、更轻松。喊出一句“注意安全”,不费吹灰之力,万一出了事故,那也与“我”无关。相比之下,“治本”就辛苦多了,至少每次用完梯子都得把它放倒,于分内工作之外又添一项,如此艰辛劳苦,谁愿意做呢?由此可见,“治本”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找到关键,抓住根本;更需要一颗公德心,不图名利,不畏辛劳。‎ 儒学大师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百姓的利益最重,世界的太平最贵。钓鱼岛事件近期变成世界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亚洲的不安定因素,更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中华民族的尊严。面对日本的蛮横刁难,我们的民众愤怒了,走上街头,焚烧打杂,失去理智。这能有用吗?越是非常时期,我们越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找到解决事情的根源,然后步步为营,直至取得最终胜利。中国政府除了抗议和谴责外,更要找到治本之道,降魔之剑,打压日本嚣张气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我有一个梦想:遇到问题,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公德心、一双慧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标本兼治。‎ 那样,每个学期,再也不会发生校车安全事故,因为,我们已经制定了完备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那样,每个暑假,即便是水库旁边没有设立安全警示牌,也不再会发生儿童溺水事件,因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少年宫找到他们的快乐;‎ 那样……‎ ‎ ‎ ‎【强化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新闻,为之拟写一个恰当的结尾。‎ 女教师30载独撑乡村小学  丈夫去世仍坚守课堂 在去年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临漳县乡村女教师赵瑞珍荣登“中国好人榜”,并先后被授予2012年“河北雷锋”、“邯郸好人”等荣誉称号。赵瑞珍用爱育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源自“中国文明网”)‎ ‎ ‎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小学生作文,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大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转身对老大娘说,我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 ‎                                                                       (摘自2013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 ‎ ‎ 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意选用本文所述的一种开头方法,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拇指姑娘”敲击文学梦 山东莱阳的刘晓琳,一位脑瘫女孩。她无法正常说话,无法自如地控制四肢,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用一根拇指敲出了200多万字广受好评的的文学作品。‎ 上网时,她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左手搭在右臂上稳定右手,右手的四根手指撑住桌面,大拇指才能艰难地敲击键盘。20来个字,常人几秒钟就能打完,刘晓琳足足用了5分钟。‎ ‎                                                                                                     (摘自“新华网”)‎ ‎ ‎ ‎【参考答案】‎ 训练一:‎ ‎30载独撑一所乡村学校的感人事迹正在燕赵大地乃至全国释放着正能量。‎ 训练二:‎ 这篇小学生作文文字表述的离谱暂且不言,一样的腔调,一样的格式,才是真问题。我们的老师在被孩子“逼疯”,感叹真想吐的同时,却又不停地在命题作文,制造框框,超越孩子情感与认识范畴,逼着孩子们拿着舶来的一知半解的经历,给情感“注水”。‎ 作文“逼疯”老师,是教育作茧自缚,咎由自取;而作文“逼疯”了孩子,却是功利教育误人子弟的注解。教育失去了培养情感的导向,实质上脱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让孩子体验与认知现实环境本就先天不足,又遭遇到后天失调。作文得不到高分只碍观瞻,而情感得不到积累与锤炼,无疑会害孩子一生。被作文“逼疯”的孩子无辜而值得同情,救救孩子要先救救没有营养的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