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配套学案: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略读】《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 Word版含解析
- 1 - 【略读】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 乡》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内容。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所写意象的含义。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1)郑敏 郑敏,1920 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 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 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 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 年 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 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 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 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 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2)李广田 李广田(1906—1968),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 年考入北京大学外 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1935 年大学毕业后,回济南教中学。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 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之一。这时期的散文辑为《画廊集》《银狐集》 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抗日 战争爆发后,流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 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 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教育 工作,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著有诗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 还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和傣族长篇叙 事诗《线秀》等。一生著述大多收入《李广田文集》。 (3)牛汉 牛汉,1923 年生,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襄人。远祖蒙古族。童年生活在 农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西北高原。1941 年开始发表诗歌,1943 年入西北大学读俄文。 1944 年任西安《秦风工商联合报》编辑,主编文学期刊《流火》。1946 年他曾因参加学生运 动被捕,出狱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那时,他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七月”派诗群的一员, - 2 - 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新中国成 立后,他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保家卫国而战。但 1955 年后, 不幸在所谓“胡风集团”的冤案中被牵连,受到不应有的对待而被迫中断写作。复出后,他 放声歌唱,参与主持大型刊物《中国》,并长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主编《新文学史 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与绿原共同编辑“七月”派的 20 人诗集《白色花》,为这个解 放前曾经存在共同志趣的诗群留下可贵的纪念。他个人更是新作频出。他的诗集《温泉》曾 获 1983—1984 年全国优秀新诗奖;他还出版了《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蚯蚓和羽毛》《牛 汉抒情诗选》等多种诗集。他虽年事渐高,却老而益壮,至今勤奋笔耕不辍,除了诗作,还 有散文集《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 (4)洛夫 洛夫,1928 年,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东乡相公堡人。从小读私塾三年。1948 年入湖南 大学外文系,翌年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在军界历任编辑、特等翻译官、英文秘书等职。1973 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同年退役。此后在台湾中广公司、亚盟总会和东吴大学任职。 1954 年 10 月,与张默、痖弦在左营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洛夫著作甚丰, 著有诗集《灵河》《因为风的缘故》《漂木》等十多种,诗论集《诗人之镜》《诗的边缘》等五 种,另有散文、译著多种。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读准字音 肩荷.(hè) 襁.(qiǎnɡ)褓.(bǎo) 嗅.(xiù)着 咯.(kǎ)血 鹧.(zhè)鸪.(ɡū) 贲.(bēn)张 惊蛰.(zhé)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的意象塑造具有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对实存的生活形态做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 月”“高耸的树巅”。 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新。 2.《地之子》这首诗的第一、二两节分别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第一节 (1)直接倾吐对土地的深情 - 3 - (2)用“襁褓”比喻“沙壤”,“保姆的怀抱”比喻“田禾,野草”,显示了 自己与大地之间的母子情深 第二节 (1)先歌唱美丽多彩的“天上”,然后以一个“但”字陡然一转,进一步升华 对大地的热爱 (2)用“天国”与“土地”的对比,强化对土地的感情。这种言说方式避免了 直抒的浅露与纯用意象抒情的迷离,隐显适度,质感而明朗 3.如何理解《半棵树》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雷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的。“雷电”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 怕。雷电象征着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4.《边界望乡》中,“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 的内伤”,这几句诗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当故乡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诗人心跳加快,故而以“心跳”的距离写自 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2)故乡只能在自己的视线里,可望而不可即,这种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感受比单纯的思 念更让人痛苦。宛如是这眼前之山飞来,狠狠地撞在“我”的心口,把“我”“撞成”“内 伤”,从而形象地显示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与悲苦。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阅读《金黄的稻束》,探究以下问题: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 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 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了 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 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 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 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 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 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 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感到 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 - 4 - 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 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 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阅读《地之子》,探究以下问题: 3.如何理解本诗中的“大地”? 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 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 的人间。可以把它与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作对比阅读,看两者的构思、格律以及风 格有何不同。 4.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 地”? 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 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 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以加强读 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阅读《半棵树》,探究以下问题: 5.“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 1972 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 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这首诗的 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 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6.如何理解“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 住了它”的意味? 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可能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但他们传布的信息、 制造的舆论,也是一种威胁的力量。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 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儿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 映出一个高压恐怖时代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 醒的认识的。 阅读《边界望乡》,探究以下问题: 7.如何理解“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 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达凄婉哀怨的情调。同样,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 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 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 感情。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 - 5 - 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 肝裂肺、肝肠寸断。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 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8.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洛夫的《边界望乡》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 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 速”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 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 二是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 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韵味无穷。三是想象。作者由望乡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惊蛰 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看到故国景色(“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 言”),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结 构 图 解 (1)《金黄的稻束》 (2)《地之子》 (3)《半棵树》 (4)《边界望乡》 总 结 中 心 - 6 - (1)《金黄的稻束》 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含蓄地表达出对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 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也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 (2)《地之子》 这是一首表现“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诗歌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炽烈而深沉地传 达了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地之子”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 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 (3)《半棵树》 诗人借助一个极端变形的意象“半棵树”,表达了陷于逆境的生命的不屈抗争与坚韧生 存的精神,也高扬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分子的抗争精神和与现实战斗的传统。 (4)《边界望乡》 全诗按逻辑顺序写了诗人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 抒发了诗人作为游子的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思乡情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