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论述文本阅读——侧重理论和逻辑的思辨性阅读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非连续性论述文本阅读——侧重理论和逻辑的思辨性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一编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非连续性论述文本阅读——侧重理论和逻 辑的思辨性阅读 核心价值·阐释 论述类文本本身具有思辨性,论证逻辑严密,命题涉及理解关键概念、重点 句子、论证体系,分析观点材料之间的契合度、语言的严谨性等,考生在阅读和 做题的过程中将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其中,学术论文常涉及 对古代文化等的论述;政论文、时评等会涉及对当代文化等的议论,考生在阅读 中,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 必备知识·夯基 ►►►掌握必备知识,夯实解题基础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 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从全文 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 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② 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篇末点题,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 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③有的放在文本的中间;④有的标题就是全 文论点。当然有少数文本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这就要由考生自己进行概 括。 第三,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 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中心 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每个分论点之间不能存在相互矛 盾、交叉或包含的关系。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咬文嚼字》第 5 段,完成问题。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 2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论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字的改动同样会影响思想情感的表达。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二 是文字的直接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本段论点 是全文中心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②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作者运 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 在的联系。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说“木叶”》第 3 段,完成问题。 (1)以杜甫的诗句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段以杜甫的诗句为例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落 木”与“落叶”有区别,“木”确有可探索之处。 (2)这一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过渡,引起下文,由现象概述过渡到对诗歌 语言特征的分析,这从最后一句“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可以看出来。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 3 -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即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谈中国诗》第 1 段,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段以设问句“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开篇,提出探讨的 中心课题;接着从正面说明探讨中国诗的特征所具备的条件;再从反面说明一个 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只有“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探讨中国诗时才能居 高临远;最后得出结论,点明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比较文学的方法。 (2)作者开篇即向听众表明自己是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谈中国诗,这就是说在 下面的演讲中将大量引用中西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诗歌来作比较,以阐明“中国诗 的一般印象”。 ►►►辨别常见论证方法,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 的论证方法。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 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 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 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 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 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 - 4 - 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 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 “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 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它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 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 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2.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 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引用论证是其中的一种, 即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 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有时一并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 引的话是谁说的,亦不交代其出处。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敬业与乐业》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 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 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 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 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 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在论述“有业”时,作者引 - 5 - 用了孔子、百丈禅师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不求甚解》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 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 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 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 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 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 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 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 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明他自 认为“求甚解”了,实际上作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不求甚解” 的读书态度和徐庶等人的“务于精熟”作对比,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拿来主义》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 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 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 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 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 - 6 - 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文中用“大宅子”来比喻文 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 度。各种比喻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合理。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拿来主义》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法。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 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 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 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 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 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 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 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 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 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 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 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 - 7 - 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 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 “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 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送 来主义”使清醒的青年们都对洋货发生恐怖。第⑦段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 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因果论证的运用就显得文章逻辑性强, 无可辩驳。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 从而证明论点。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的论证方 法。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邹忌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 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7.归谬法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点,先假设这个论点是正确的,由此进行推论从而得 出荒谬的结果,进而证明原先的论点是错误的。 [教材研习] 阅读教材《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片段,请指出并分析文段 的论证方法。 有人问一个补习过两年的学生为什么还来补习,这个学生说“我一定要考上 - 8 - 大学,否则前途就完了”,这个学生考上大学的决心和精神是可嘉的,但考不上 大学“前途就完了”吗?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现有就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文凭的 人不到 10%,按该学生的观点,岂不是我国 90%的就业人员前途都完了吗?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采用了归谬法,引申出 90%的就业人员“前途都完了”的荒谬结 论,使错误论点不攻自破。 ►►►熟悉八大命题陷阱,迅速判断得出正解 1.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判断错 误。命题者会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 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 事。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 物的对象。在做题时,考生应注意选项在内涵、外延上同原文是否相符,有无遗 漏或偷换。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7·全国卷Ⅲ T3-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 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原文信息: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 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 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 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 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 感。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答案 “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如果游子 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 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2.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作者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 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设计出来迷惑考生的。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 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9·全国卷Ⅱ T1-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 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原文信息: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 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 面之广。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中生有。原文是指杜甫学习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长处,他的论诗作 品“采择与欣赏”的方面广,也体现了这一点;但没有提到对古今长短诗歌进行 “正面评价”。 3.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 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 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 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 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考生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 - 10 - 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20·广东惠州一模 T1-A)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 发展的核心力量。 原文信息: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 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 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选项属“张冠李戴”,“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的是 “客家文化”而不是“客家精神”。 4.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 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 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 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全称还 是特称。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7·全国卷Ⅰ T1-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 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原文信息: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 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偏概全。“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原文中“气 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 11 - 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 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 的问题),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5.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 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 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和选项句时,要特 别注意表示时间或表推测的词语。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9·高三 3 月第一次全国大联考 T1-B)唐代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冲破现实改变了命运。 原文信息: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 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 万丈雄心。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未然说成已然,或然说成必然,有雄心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 6.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 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 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考生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 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从而”“因此”“之 所以”“是因为”“就只要”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9·全国卷Ⅱ T2-D)文章论证了杜甫之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 - 12 - 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原文信息: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 荷……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 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强加因果。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份幽默与 欣赏的余裕”。 7.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 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和选项句时,考生要注 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 格外关注出现的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6·浙江高考 T8-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 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原文信息: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 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 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 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 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 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 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 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 造诣也是很高的。 - 13 -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错,“学 衡”一派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反对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的合理成分持肯 定态度,并非选项中的“否定态度”。 8.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 述的观点,会错误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 判定技巧: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考生需要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 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 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 答案。 [典例研习]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2019·全国卷Ⅲ T1-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 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原文信息: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 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 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 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 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比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当避免西式改编”曲解文意,作者列举“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 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对 传统艺术进行再创作要坚持“本真性的原则”,不能理解为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 “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 关键能力·突破 考向 内容理解题 考 含义 技法 - 14 - 点 理 解 文 中 重 要 概 念 的 含 义 “概念” 是反映客 观事物本 质属性的 一种思维 形式。本质 属性指该 事物特有 的并对该 事物有决 定意义的 属性。“理 解文中重 要概念的 含义”就 是要准确 把握事物 的本质属 性,或根据 上下文把 握重要概 念的语境 义。 1.前后勾联。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 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 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 包括其内涵和外延。 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 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含 义。 3.联系语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定要找到准确而严 密地表达概念含义的句子,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找到概念所在 语境,才能明确筛选区间,然后找准语句、段落中对概念的解 释,最后提取关键词,判断出答案。 理 解 文 “文中重 要句子” 是指对文 1.内抓关键词,外联系主旨 在文章里,一个句子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比较关键的词语,这些 词语的具体所指往往就是这句话的含意所在,是理解全句的钥 - 15 - 中 重 要 句 子 的 含 意 章思想观 点、情感、 结构起重 要作用的 句子,或者 是那些意 蕴深刻、内 涵丰富、表 达手法独 特、结构相 对复杂、理 解起来有 一定难度 的句子。 匙。就全文而言,关键句通常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因此可 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去把握重要语句的含意。 2.进行语法、修辞分析 要对文段中的重要语句作出正确的解读,首先应从句子自身入 手。如果是单句,就要做句子结构分析,在找出其主干的同时, 还要弄清主干和其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复句,就要对 分句间的层次关系做分析,弄清是总分、因果还是转折等关系, 从而找出重心所在。 对运用修辞格的语句还要从修辞特点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理解句 子的作用,如比喻的生动性、借代的关联性、反问的感情色彩 等。 续表 考 点 含义 技法 理 解 文 中 重 要 句 子 的 含 “句子的含 意”包括三个 层次的意思: 一是表层意 义,即字面意 思;二是句内 意义,即句子 的语境意义 (临时意义);三 是句外意义 3.依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含意 首括句、总起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 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找;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解释 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联系它的上下文中去找。尾括句、 总结句往往做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不管哪 一种,关键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选项中对句意的正确 分析无非是从句子的管辖区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 或结合。 - 16 - 意 (言外之意),即 因“言在此而 意在彼”而产 生的意义。 筛 选 并 整 合 文 中 的 信 息 “文中的信 息”在论述类 文本中具体包 括以下内容: ①文中的基本 概念和最新的 见解、知识。 ②对重要概念 和新见解、知 识的阐释。③ 能集中体现作 者的写作意图 和文章主旨的 语句。④含意 深刻、比较难 懂的句子。 “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 一是指能够识 别材料中信息 的正误,二是 指能够从文章 中筛选出符合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 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与原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的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 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 6 大手段如下: 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 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 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 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现象。 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 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 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造成部 分涵盖整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 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 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或句子)杂糅或 胡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生义、无中生有、随意组合来干 扰判断。 - 17 - 试题要求的有 关信息。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对应 A 项)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 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 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 今仍没有终结。(对应 A 项) 【2】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 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 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对应 B 项)⑤这方 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 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 想资源。(对应 B 项) 【3】①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 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 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对应 C 项)②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 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③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对应 C 项)“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 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④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 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⑤这一意义 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对应 C 项)⑥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4】①“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②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 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 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③“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 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④在此意义上,“照 - 18 - 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⑤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 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⑥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 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⑦“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 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对应 D 项)⑧进而言之,从 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 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 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⑨“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 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 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 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 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 的过程。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 锁定答题 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断 A 项对应 原文第【1】 段的第 ①②句。 A 项,由原文“兴起于先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 整个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等词句可知此项正确无误。 √ B 项对应 B 项,选项中的“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对应第【2】 √ - 19 - 原文第【2】 段的第 ④⑤句。 段的第④句,选项中的“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对 应第【2】段的第⑤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C 项对应 原文第【3】 段的第 ①③⑤句。 C 项,选项中的“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是对第【3】 段第①句的提炼概括,选项中的“在新条件下”指原文第③ 句中的“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选项中的“形成创 造性的思想”对应第【3】段第⑤句中的“表现为世界文化发 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 项对应 原文第【4】 段的第② 句。 D 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原文表述为 “都不能从‘无’开始”“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讲过程”,而 非“脱离”既有思想。选项颠倒是非。 ×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 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 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 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 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 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 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 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 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 “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 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林纾的翻译》) - 20 - 材料二 宋代年间,广州的外商聚集区——蕃坊之繁荣,更成为古代外贸史 上的佳话。主要为外商服务的翻译也逐渐增多,但据史料记载,在京城礼宾院(宋 代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设立的机构)服务的译员,身份地位很低,逢年过节接受朝廷 赏赐的时候,不过与奶酪匠同列。 但由于翻译与外商甚至外国使节打交道,时有突然发达的机会。据史料记载, 当年有个名叫王元懋的人,因家境贫困,到庙里打杂谋生,遇见了一个通晓“南 蕃诸国”文字的老僧。老僧看王元懋勤快乖巧,将自己通晓的外语渐渐传授于他。 后来王元懋逮了个机会随船出海,来到占城国(位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古国正 急着跟大宋朝廷“攀亲戚”,以获得保护,通晓两国语言的王元懋很快成了国王 的座上宾,充任翻译之职,后来又娶了公主,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变身“驸马爷”。 像王元懋那样靠外语技能改变人生的平民并不罕见。据不少历史学家的研究, 早在宋代,广府地区已有很多有胆识的商人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诸多古国“闯世 界”去了。他们脑子好使,在国外待久了,逐渐熟悉当地语言,就可以凭借“双 语”优势,充当贸易中介,甚至为向朝廷进贡的使团做翻译,地位比在国内高很 多。 广州是外贸大港,市舶司雇有专业译员,位于西城的蕃坊及中外居民杂处的 扶胥港还有不少民间翻译。这些翻译不可能个个正派,欺负外商语言不通,虚报 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并不少见。一旦外商之间出现诉讼,地方官不得不 依赖翻译提供的证词断案,翻译甚至接受利害关系人的请托,提供伪证,为此,《宋 刑统》还有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宋代学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 书记载了一个案例,广府有两个外商因债务纠纷闹上公堂,翻译收了欠债人的好 处,胆大包天,居然跟地方官说,听原告的意思,不是因债务纠纷才上公堂,而 是因天气久旱,愿自焚献祭,向老天祈雨。地方官难辨真相,居然命令皂吏把告 状的外商推出去烧了,以完其心愿,陈郁感叹说:“生死之机,发于译者之口。” 不过,愿意啃硬骨头的官员也还是有的。南宋名臣向子諲在广州任职期间, 就曾自学外语,以便公正断案。他命人找来朝廷培养皇家翻译使用的蕃书《千文》 以及其他几种外语教材,自己一一看完。此后,他向蕃商发布的命令、告示以外 - 21 - 文书写,外商因纠纷闹上公堂,翻译一看判官老爷懂外语,不敢再随便糊弄,诸 外商欢欣鼓舞,向子諲“清明之声,播于海外”。 据史料记载,当时还有一些地方官,虽然自己没有学外语,但清正廉明,对 译者的证词往往一再核查,绝不轻信。这样的做法也使无良翻译收敛不少。但细 看史料,我们就得承认,将翻译视为低微工匠、读书人以学外语为耻的观念,才 是其真正的病根,这不得不让人在钦佩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地方官的同时,难 免又发出遗憾的叹息了。 (摘编自《宋代广州就有翻译了,然而这个行业说起来很心酸》,2019 年 2 月 22 日《广州日报》) 材料三 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 文明的力量,更欲从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译书已具 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 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严复的译书在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天演论》 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林纾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的人,共译作品 184 种,包括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严林”的译著在近代西学 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愈多。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以鲁迅、周作人、 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一个译书群,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 带来新的生机。 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路经多歧,千回 百折,但总的方向是与世界日益接轨,向着近代化的目标艰难而又不可阻挡地前 进,这其中,译书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选自《国学》总第 39 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即春风化人,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 依然故我。 B.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等因素都会使 - 22 - 译文走样。 C.广州有一些不正派的民间翻译常常有虚报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 D.清正廉明的地方官为了能够公正断案常常会自学外语,深受外商的好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春风化人”错,由材 料一可知,“化”指的是“化境”。B 项,“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错,文中说的 是“跟原作品的距离”,而非“原作者”。D 项,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向子諲 “曾自学外语,以便公正断案”“当时还有一些地方官,虽然自己没有学外语, 但清正廉明,对译者的证词往往一再核查,绝不轻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翻译中因为“讹”的不可避免,要想达到彻底和全部的“化”境就很 难以实现。 B.《宋刑统》中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说明宋朝是比较注重保护外 商权益的。 C.当时宋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朝廷和民间的对外贸易往来也 很频繁。 D.在宋代,翻译的地位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更看重读书取士和农工 商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于文无据。文章并没有 解释翻译地位低的原因。材料二是说“但细看史料,我们就得承认,将翻译视为 低微工匠、读书人以学外语为耻的观念,才是其真正的病根”。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 B.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C.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 D.坏翻译会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 - 23 -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认为译文难臻“化 境”,“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而 A 项讲的是翻译的初衷。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例证比较丰富,如王元懋、向子諲、清正廉明的地方官以及宋代学 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书记载的案例等。②采用了引用例证,增强了文章 的可信度,也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③论证使用的语言既准确明了又充满现代感, 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活泼。(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抓住材料二关键句“《宋 刑统》还有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宋代学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 书记载了一个案例”“清明之声,播于海外”,从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语 言等角度进行分析,并且点明其作用。 5.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主题词“翻译”进行了分析,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做一个好的文学翻译不容易。①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用一己之力在两种语言之间实现无缝衔接,达到“化境”,这需要译者对这两种 语言的熟悉运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②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运用,还需要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无论是从专业内容的 角度还是文章风格形式的角度,译者都需要下一番功夫。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 力。抓住材料一关键句“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 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 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进行分析概括 即可。 考向 论证分析题 - 24 - 含 义 分析论点:一是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述的见解或主张,也就是说 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二是要求考生感知每一段或每一层的观点和看法,也 就是说要把握文章的分论点。 分析论据: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文章所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及其表达效果。 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正确的论述和自然科 学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反映人类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的名人名言、谚语 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分析论证方法: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多种 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等。论证方式 分为立论和驳论,驳论就是批驳对方的论点,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一种 论证方法。 技 法 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 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所要表 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 是怎样论证、阐发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等。 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 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 4.要特别注意文中信息的标志词。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 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等。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 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②在大 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 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 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③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 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④“被遗忘权”的 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 - 25 - 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对 应 C 项))(对应 D 项) 【2】①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 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对应 B 项)(对应 C 项)②进一步说, 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对应 C 项)③与纯粹的“隐私 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 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 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对应 C 项)(对应 D 项) 【3】①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 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应 B 项)②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 “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对应 A 项)③不 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 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 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对应 A 项)(对应 D 项) 【4】①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 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对应 B 项)②大数据所建 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 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 同。(对应 A 项)③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 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对 应 A 项)④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 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对 应 A 项)⑤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⑥因 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对应 C 项)(对应 D 项)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6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 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 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 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 论证。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 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 断 A 项对应原文 第【3】段的第 ②③句和第 【4】段的 ②③④。 A 项,由原文“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 中”“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大数 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 的认同”“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 量”“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 塑造我们的认同”等词句可知此项正确无误。 √ B 项对应原文 第【2】【3】【4】 段的第①句。 B 项,选项中的“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 响”对应第【2】【3】【4】段的第①句,论证层层深入,此 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C 项对应原文 第【1】段的第 ④句,第【2】 段的第②③句 和第【4】段的 第⑥句。 C 项,第【1】【2】【4】段都有谈到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 响。【2】【4】段对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谈得详细,此 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 项对应原文 D 项,“文章通过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已然变未 × - 27 - 第【1】段的第 ④句,第【2】 段的第①句, 第【4】段的第 ①句。 然,由原文第【1】段“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 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可知“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 出了全新论证”表述片面,由第【2】段第①句和第【4】 段第①句可知,还包括对“被遗忘权”和“被数据化”做 出了全新论证。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种审美形式,都以温柔 折衷为主调,必须要“中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 怒”,而不喜欢“怪力乱神”。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 体现了这种美学需求。而在宋、元以后勃发起来的戏曲艺术中,这种美学追求就 体现得更为显著了。 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和顺积中”。“和顺积中”, 就是要如同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在结构上要把握“务 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李渔《闲情偶寄》)。要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 结局,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 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长 生殿》的“蟾宫相见”,《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 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摘编自师阳《中和美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 材料二 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 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 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 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制定 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 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 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保持某种敬畏。其所有观 - 28 - 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 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 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 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 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 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 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 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 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 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 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 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 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 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 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 具有不同的理念,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问 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 和内涵。 (摘编自冯立鳌《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 材料三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 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的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 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 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 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 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 - 29 - 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 自我觉醒。我们认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 了可供参照的智慧。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 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 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 (摘编自汤一介《论儒学的复兴》) 6.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 礼仪,强调平等仁爱。 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 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 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 势和暴力,遵循法规。 D.中国从宋、元以后的戏曲艺术,更为显著地体现了以温柔折衷为主调,“中 和”、不走极端的美学追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 “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可知,选项中“强调平等仁爱” 说法不当。B 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 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可知, 选项中“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说法不当。C 项,根 据材料二第四段中的“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可知,选 项中“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说法不当。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讲究“哀而不伤”,所以《琵琶记》中赵五娘历尽人生 种种悲剧的痛苦终在和丈夫蔡伯喈团圆后消解中和。 B.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 - 30 - 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 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崇,都提倡崇拜 先圣,而法家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 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而且对爱、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儒、 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 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可知,选项中“也使其 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前后因果关系不当。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赵孟 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 实是一个目的。 B.赵孟 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 上的重要性之所在。 C.“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冶、社会、经济、 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 D.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 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 项提到了文人画的审 美价值与当下的现实意义,与材料三中主要谈的儒家思想为解决现实社会矛盾提 供了智慧相吻合。 ★9.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指出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点明儒学可以解决这些问 题;最后委婉指出复兴儒学对人类贡献的有限性。 - 31 -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首先指出人们片 面的对物质利益和权力欲望的追求的不良影响;进而点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 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慧”,指出儒家思想在现实 中的作用;最后通过“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 一句,明确儒家思想不能解决一切。 10.儒家思想可能为解决三大矛盾提供什么“智慧”?阅读三则材料,加之 你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儒学的观念之一是“中和”,对于“人与自我身心”的诸种矛盾, “中和”可以指导人们调节生活,获得内心的安定;②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 想可以引领不同民族、国家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和平共处,从而构建和谐的新的 社会关系;③其“和谐共荣”思想最终使人类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的相融相合。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三则 材料中有关儒家思想的论述,将儒家思想与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自我身心”对照来谈即可。如“中和”对应“人与自我身心”,“和 而不同”对应“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对应“人与自然”。 考向 观点推断题 含 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 或评价,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作者在文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 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它主要包括:(1)对文章没有直 接给出的结论进行推断。(2)将作者对某些观点、现象的看法和对某些事物的 评价进行提炼、分析、概括,进而作出推断。(3)分析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观 点态度,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 技 法 一、掌握常见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 1.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度或表达的方式。 2.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对整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行 - 32 - 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3.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种错误的发展趋 势。 二、解题技巧 1.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注意不同观点之间 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2.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 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 综合、归纳演绎等;进行合理的推断,如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 断、条件推断、对比推断、取舍推断、假设推断、目的推断,等等。 3.重点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要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 观点态度;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哪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 异同及作者的看法;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 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4.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的提示。特别是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或代表趋势的, 或一些关键关联词。常见的一些关键词语有:“只要……就……”“如果…… 就……”“只有……才……”“已经”“将”“都”“往往”“也许”“有 可能”“不可能”“因此”“可见”“说明了”“总之”,等等。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 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 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②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 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③当代城市 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2】①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 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②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 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 - 33 - 统一、具体转换。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 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④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 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⑤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 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 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②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 (对应 D 项)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 发展活力。(对应 B 项)③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 制度的稳定功能。(对应 B 项)④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 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 问题。⑤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 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4】①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 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 谐,(对应 C 项)(对应 D 项)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②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 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对 应 C 项)(对应 D 项)③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 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对应 C 项)④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 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对应 C 项)⑤启蒙主义的 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 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应 C 项) 【5】①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 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 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对应 A 项)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 与命运共同体》)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4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 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 断 A 项对应原文 全文,重点对 应第【5】段第 ①句。 A 项,“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 相应变好”于文无据,第【5】段第①句说的是保持城市的 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的意义,文章并没有提及空 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之间的关系。 × B 项对应原文 第【3】段的第 ②③句。 B项,选项中的“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对应第【3】 段的第②③句,“②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③而对一个已经 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 能”,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C 项对应原文 第【4】段,重 点对应第④⑤ 句。 C 项,对应原文第【4】段,从“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 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 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 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 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 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语句可 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 项对应原文 第【3】段的第 ②句和第【4】 段的第①② D 项,第【3】段的第②句“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 “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 谐”“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 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 √ - 35 - 句。 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关系。此 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 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 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 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 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 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 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以及建立清朝的满 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 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 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 - 36 - 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 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 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 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 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 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 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 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 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 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 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 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 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 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 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 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 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 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 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 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 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 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有删改) - 37 - 材料三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 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 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 干栏式民居有着 700 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 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 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 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 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 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 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 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一种仪式,与法律和道德相同,都是从教化中培养个人的敬畏之感, 人们是自动地、天然地服礼的。 B.中华礼制不仅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 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 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D.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材料一第二段只提到礼 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并未提到法律和道德是否如此,另外人 们服礼是“主动的”,而非“自动地、天然地”。B 项,“中华礼制”错误,应为 - 38 - “中华先民”。“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材料二第三段 说的是“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 流价值观”。D 项,“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 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 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材料二第六段说的是“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 的批判”。 1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仪式做称之为礼,礼与法律不同,礼是靠教化使人服膺,而法律则是 依靠外在的国家权力、政治权力来推行的。 B.中华礼制演进的原则是适时“损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 变迁,形成了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C.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 是道德的要求;礼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 D.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 导的精神,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 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夸大其词,材料二只是说“有一定启示意义”。 ★1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 1.6 个的速度持 续递减。 B.中国人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 意境。 C.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不是静态目标,而是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态调整和 全程适应。 D.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 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 39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是围绕古村落保 护的重要性和措施展开探讨的,C 项,偏离了论点,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 1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第二段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 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②运用了引用论 证的方法。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 “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强调知行合 一。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抓住关键句“例如,在 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 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以及建立清朝的满族”“礼 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包含一些糟粕”“对礼的制度 规范层面关注不够”,从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辩证分析等角度对论证特点进行 分析概括。 ★15.中华礼制和传统村落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在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这 些无形的和有形的文化遗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知层面的了解与熟悉。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明白礼制的内涵, 知晓传统村落的重要意义。 ②情感上的拉近。通过跨媒介的活动展开多样性的宣传工作,通过喜闻乐见 的形式拉近文化遗产与大众的距离,让它们可感可亲。 ③制定既能“见物”又能“见人”的保护政策,保护传统村落这样的有形遗 产;将礼制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在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 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发挥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此题可从 - 40 - 大众、社会团体和政府三个方面来回答。大众方面,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去了 解、关注中华礼制和传统村落的保护;社会团体方面,可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 拉近大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政府方面,可针对传统村落制定各种保护政策,在 学校等场所普及礼制,等等。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核心素养·养成 2020 年山东模考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 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②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 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 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 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 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 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 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 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 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③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 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 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 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 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①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②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 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 - 41 - 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 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 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 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 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 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 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 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 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③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 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 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 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 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④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 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 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 种植野莱,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 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 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⑤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 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 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 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 42 -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①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 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 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 “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 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 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 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②《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 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 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 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 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读文流程 ●► 第一步:文本初感知,圈点勾画(约 3 分钟) 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体现观点的标题、论点句、结论句、高频词等)。 本文圈画内容见文本。 ●► 第二步:文本再感知,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 5 分钟) 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 1.三则材料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围绕刘慈欣,讨论科幻作品的文学性。 2.三则材料评论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则材料是刘慈欣对自己科幻作品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文学 性不足;第二则材料是关于科幻小说为何缺少文学性及其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第 - 43 - 三则材料是对现有科幻小说中文学思维的变异风格的论述。 ●► 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 5 分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 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 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 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 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B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C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D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涉及材料二的第②③段;B 项涉及材料二的第③段;C 项涉及材料一和材 料二的第③段;D 项涉及材料二的第④⑤段和材料三的第①段。 答案 D 解析 A 项,根据材料二的第②段“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 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可知,由于科幻小说的特性 使得作者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显得不足。而且这种不足是客观性的,并 非“无暇”。B 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材料二的第③段说 的是“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C 项,材料二并未谈及“被传统的文学 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只在第③段谈到了科幻文学“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 - 44 - 斥”。D 项,材料二的第④⑤段谈的“文学性”是“传统的”,“基于文学史树 立起来的”;而材料三的第①段中的“文学思维”是当代中国科幻小说所具有的 特性,与以往文学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 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 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 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 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B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C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D 项涉及材料________第__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A 项涉及材料一第②段;B 项涉及材料二第②段;C 项涉及材料二第③段;D 项涉及材料二第④⑤段。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 震撼的设定”,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 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 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可知,“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 性也有借鉴和吸收”,A 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 - 45 - 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 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可知,B 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第④段“科幻小说 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 惯性……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 第⑤段“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 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可知,材料中观点在看待“文 学性”问题上,要求打开边界,与时俱进,D 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第③段“科幻 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 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可知,“阅读快感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但并 未与“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进行比较,也未得出哪一种更有力的结论,C 项错 误。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 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 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 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 科学。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分析论点及论据的能力。 答案 B 解析 材料二主要围绕科幻小说的文学性进行谈论,作者认为科幻小说与传 统的文学性不同,“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 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B 项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是科技 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故事资源,“科技的进步”即对新世界的探索, - 46 - “新世界人性结构”即科技进步带来的丰富的故事,能够支持材料二的观点。A 项涉及的是对科幻小说定义的问题。C 项涉及的是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建构权利。D 项的论据内容正好与材料二的观点相反。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分析论点及论据的能力。 答案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 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上的特点,涉及的知识点有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从材 料二的论证思路来看,作者在第①段先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谈论的焦点“科幻小说 欠缺文学性”的问题;接着作者在第②③段解释了为什么科幻小说会缺乏文学性; 第④⑤段批驳人们对文学性的固有看法,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文学性的定义 应该与时俱进,打破疆界,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所以作者采用 了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 对比法,第②段作者将一般小说与科幻小说对比,解释为什么科幻小说在细节设 置情节描绘方面会显得不足;同时也运用了例证法,以《三体》为例说明了这个 问题;第③段运用了引证法,作者引用了文学理论家卡勒的观点来引出自己的观 点。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案 观点一:不合理 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相对封闭的审美 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想的 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 - 47 - 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 式等方面取长补短。 解析 回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需要对两个相反观点做简要分析,看自己对 哪个观点比较熟悉,或者从文本中可以找出哪些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其次,对 所选出的观点要做出明确的“赞成、肯定”,或是“反对、否定”的判断。第三, 结合文本材料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观点。这道题看似开放,实则封闭。原因在于它 是基于材料来谈论观点,而且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即认为用传统的文学性 来评价科幻小说是不合理的。考生如果选择“不合理”,从材料二的第④⑤段就 可以找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 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 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 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 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但当新的文学样 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 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考生如果选择“合理”,那么也可以从文 本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比如材料一第②段,刘慈欣在他作品中体现出的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正是对传统文学性的肯定;材料三第①段中科幻小 说“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它既然是一种文学文类就不 能对传统文学性全盘推翻,而是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 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短。当然,考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相关 知识来对此做出评价。 2019 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 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 - 48 - 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②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 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 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 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 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 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 呢? 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 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 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 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 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 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④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 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 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 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 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 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 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 理解时代的依据。 - 49 - ⑤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 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 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 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 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 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 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 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 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读文流程 ●► 第一步:文本初感知,圈点勾画(约 3 分钟)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论点句、结论句、时间词、程度词、关系词、反复强化 词等)。 本文圈画内容见文本。 ●► 第二步:文本再感知,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 5 分钟) 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学艺术创作者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得出了作家和 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的结 论。 2.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首先提出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然后从现实创作实践的 困惑谈起,引导读者认识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如何创造出闪 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 50 - 3.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文章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呈现“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第①段:提出问题“为谁创作、 为谁立言”并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回答。第②段:论 述了“艺术创作蓬勃生机”的两个条件,并分析了现实创作实践的困惑。第③段: 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论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第④段:认 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的意义。第⑤段:作家和艺术家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 子,才能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 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 5 分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 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 求。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B 项涉及文本第④⑤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④段;D 项涉 及文本第⑤段。 答案 B 解析 A 项,混淆关系。原文第②段中说“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 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是“获得艺术创作 的蓬勃生机”的前提,并没有说“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二者之间没有直接 - 51 - 关系。C 项,强加因果。原文第④段中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 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 理解时代的依据”,选项中“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曲解文意。 D 项,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要的一部分”,选项中“无须考虑”说法绝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 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 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 现。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全文;B 项涉及文本第②③④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③段;D 项涉 及文本第⑤段。 答案 D 解析 D.文章最后一段论证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 民”的观点,并不能得出“论证了正面人物……体现”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 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 - 52 - 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 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 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B 项涉及文本第②③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④段;D 项涉 及文本第⑤段。 答案 D 解析 “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说法错误。文章第⑤段说“我国文化产 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强调艺术家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在“质”上下功夫,而没有说“少”,故 选 D 项。 - 53 - 2019 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 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 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 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 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②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 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 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 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 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 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 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 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 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 明。 ③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 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 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 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 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 - 54 - 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 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 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 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 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 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 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 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 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 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 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 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读文流程 ●► 第一步:文本初感知,圈点勾画(约 3 分钟)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论点句、结论句、时间词、程度词、关系词、反复强化 词等)。 本文圈画内容见文本。 ●► 第二步:文本再感知,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 5 分钟) 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主要论述了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的原因,得出了他具有 健全才性——博大、均衡与正常的结论。 2.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首先点明了“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健全才 - 55 - 性”;接着分说杜甫的健全才性体现在诗中的两种表现。 3.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文章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呈现“总—分”的结构模式。第①段:探讨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 成之成就的原因。第②段:杜甫的健全才性体现在诗中的第一个表现是其汲取之 博与途径之正。第③段:杜甫的健全才性体现在诗中的第二个表现是杜甫严肃中 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 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 5 分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 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 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 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 观照。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第①段;B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D 项涉及 文本第③段。 答案 B 解析 B 项,来源于第②段,原文说“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 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是杜甫学习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长处,并不 - 56 - 是对古今长短诗歌进行“正面评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就的重要因 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 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 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之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 传统。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全文;B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③段;D 项涉及文 本第③段。 答案 D 解析 原文第③段是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 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选项中说“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属强加 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 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 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 - 57 - 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 平衡。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B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C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D 项涉及文本第______段。 本题答案:________ 素养点: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A 项涉及文本第①段;B 项涉及文本第②段;C 项涉及文本第③段;D 项涉及 文本第③段。 答案 D 解析 A 项,原文第①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 没有对其之前的诗人进行论述,属无中生有。B 项,是对第②段一处细节所作的推 断,原文说“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 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并没有“在七言 律诗上谨守传统”的相关论述,属无中生有。C 项,是对第③段相关论述的推断, 原文说“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 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然而”表示转折, 说明杜甫与前两种态度不同,且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杜甫的赞美之情,故“作者 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的推断不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