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烈面中学 2019 级高一下期中期考试检测语文试题 (卷面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起床为什么那么难 ①对很多人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有一件必须去做的让人痛苦万分 的事——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这种早上起床难的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②为什么起床这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 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从藻类、真菌直到我们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活 动都会在生物钟的指挥下跟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同步。生物钟,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 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简单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 3 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需要 20 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在人体内不同的生物钟时间里,这 20 种蛋白质的浓度呈现不 同的变化,有些蛋白质早晨起来的时候浓度高,而有些则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浓度高。有科学 家提出,测一测身体内这几种蛋白质的浓度,就能知道生物钟走到了几点。 ④虽然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中都有生物钟在滴答走动,但是就像全国的钟表都要和国家 授时中心保持一致一样,整个身体的钟也要和大脑中的一块区域——视交叉上核的钟对准。 这个小小的区域由两个数千个神经元组成的团块构成,它内部的分子钟稳定运行,指挥着全 身的生理节律。视交叉上核有时也会根据光照和黑暗,或是进食的时间来调整生物钟的时刻。 ⑤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 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 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 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的是人体那些不靠意 识支配的活动,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自主神经在发 挥作用,这时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 ⑥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 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 长 10 到 20 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上一会。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志愿者在离开地面很深的地洞里生活一个月,没有太阳光线,没有时间信息,完全与外界 社会隔离,结果发现,这些人将会每天都比前一天晚起床十几分钟,到一个月实验期结束时, - 2 - 那些志愿者都成睡仙了。这说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觉醒”节律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 24 小 时长一些。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 光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 己起床很艰难。 ⑦周一至周五的话,我们的生物钟虽然每天都慢一点,但每天也都会按照实际时间进行 校准,这样只是早起了十几分钟倒也还能忍。而到了双休日就不一样了,要是你周六周日都 睡到自然醒的话,到了周一,生物钟连续慢了 3 天没有校准,就已经比实际时间晚了最多有 1 个小时了。提早 1 小时起床,不用说也知道如同遭遇酷刑。所以,要是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 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 (摘自《百科新说》) 1. 关于“生物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生物钟是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 B. 蓝细菌的生物钟只用 3 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至少需要 20 种蛋白质才能形成。 C. 人体内形成生物钟的蛋白质在生物钟的不同时间里浓度是不同的。 D. 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会调整人体生物钟。 2. 下列各项不属于人早上起床人体按生物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是( ) A. 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B. 身体中的皮质醇和醛固酮等激素开始增加。 C. 神经元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 D. 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 3.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要想让生物钟与自然节律相符,每天都要校准。 B. 如果每天睡到自然醒,人们每天比前一天晚起一会儿。 C. 想要起床不那么痛苦,最好不要放纵自己,尽量每天按时起床。 D. 只要每天定时起床,我们就能控制生物钟。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 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 - 3 - 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 项,“蓝细菌的生物钟只用 3 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至少需要 20 种蛋白质才能形成” 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第三段“简单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 3 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 类需要 20 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分析可知,人类需要 20 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 生物钟,不是“至少需要”,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 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 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C 项,“神经元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第五段“例 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自主神经在发挥作用”分析可知, “控制”一词使用不当。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 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 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D 项,“只要每天定时起床,我们就能控制生物钟”说法错误。结合“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 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 10 到 20 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上一会”“要是 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分析 可知,“只要……就……”,说法太绝对。 故选 D。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 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 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 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 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异地就医 - 4 - 材料一: 在西安,长安通卡可以实现一张卡既能乘坐公交地铁,还能租赁公共自行车甚至购物支 付。为了省去患者跑上跑下还要多次排队交费的麻烦,西安多家医院也推出了类似的就诊卡 服务,一张卡集合了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虽说在一家医院是方便了,可要是换家医院, 又得重新办卡,仍是异地就医。同在一个城市中,如果这些卡能“合多为一”,应该能给患 者省去不少麻烦。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记者了解到,2014 年 4 月,西安建成居民医疗“一 卡通”资金结算平台,但是目前,较为方便快捷的“一卡通”只能在西安市内 5 家医院通用。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负责人张杨说,在西安市,除去民营医院,西安市的 公立医院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西安市市属医院,二是部队医院,三是各大院校附属医院, 四是省属医院。在不同系统和不同管理部门中通用一张卡,难度不小。不过张扬介绍说,西 安市卫计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在西安市辖区内的医院推行“一卡通”的工作也在完善中。 (摘编自《用医疗一卡通被“卡”,西安众多医院目前仅 5 家通用》) 材料二: (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材料三: 目前,随着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的 进一步扩大,患者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日益便利。不过,国务院督查组近期在多地走访调查时 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 天津市人社局医保制度处处长蔡若莙坦言,尽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成效初显,但也 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 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 同时,各省市资金清算在 31 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算管理风 险。 督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仍有大 - 5 - 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 (摘编自《医保异地结算堵在哪里?痛在何处?—国务院督查组走访直击》,新华社 2018 年 9 月 3 日) 材料四: 东莞市 2017 年 6 月成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 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东莞市社保局加强就医指引,通过“一网两微”平台发布便民信息,公布市内异地就医 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并提供定位服务;在社保经办大厅和定点医院张贴跨省异地就医流程 图,安排社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参保人就医;在定点医院开设跨省异地就医窗口,全年无假 日为异地患者办理联网入院和出院结算手续。 东莞市还率先对“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作出探索,参保人到省内联网医院 办理住院就医登记后,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审核后, 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实现待遇结算实时高效。72 岁的退休人员罗象新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她在东莞工厂工作并参加社保,退休后返回四川成都老家生活。今年 3 月她在成都 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就是用东莞社保卡进行刷卡就医的。“在华西医院治疗产生的费用, 可以用东莞社保卡当场办理报销,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罗象新在电话中不住地点赞东莞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民性。 (摘编自《东莞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结算系统》,《南方日报》2018 年 11 月 13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安居民医疗“一卡通”具备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其使用尚 未覆盖全市所有医院,距离市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B. 2013-2017 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其中 2013-2016 年增长平稳,2017 年参保人 数增长迅猛,这应该与相关医保政策的推进有关系。 C. 为全面了解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情况,国务院开展了相关督查,通 过督查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地区在推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D. 在东莞市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后即使不在东莞居住,只要完成相关的登记及审核手 续,出院结算时也能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医保报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 - 6 - 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B. 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多,2017 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 11 亿,如此庞大的参保人数,无疑 对各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 C. 近年,我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 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D. 东莞市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在“扩大跨省异地就医 直接结算范围”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6. 我国目前在异地就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请结合材料,谈谈政府还需要 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案】4. C 5. C 6. 政府还需要做如下努力: ①统筹协调医疗管理部门,打破不同医疗系统及部门间的隔阂; ②完善工作制度,对资金核算进行有效监管; ③做到医保政策宣传及就医、报销指引工作。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 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C 项,于文无据,“解决了……实际问题”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三第 1 段中“国务院督查组近 期在多地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和第 4 段中“督 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仍有大部分基层 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可知,这里的督查工作只是发现问题,并非 解决了实际问题,选项中“解决了……实际问题”于文无据。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 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 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C 项,于文无据,“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中“各省市负责异地联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 - 7 - 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和“各省市资金清算在 31 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算管理风险”,以及“对医保异地结算等 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可知,材料中只说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并没有提及“这些问 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 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 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依据材料三“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 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可知,各管理部门之间在分工、划 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所以政府可以从这个方面努力,统筹协调医疗管理部门,打破不同医 疗系统及部门间的隔阂。 依据材料三“各省市资金清算在 31 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算管理 风险”可知,工作量大是问题,资金核算有风险也需要政府努力解决,所以政府可以完善工 作制度,对资金核算进行有效监管。 依据材料三“督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仍有大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可知,医保异地结算等相 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参保人员不了解手续,所以政府从这个角度可以努力,做到医 保政策宣传及就医、报销指引工作。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 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 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 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 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 8 - 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一段时间。 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 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后来我买了一只小奶狗陪她。于是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 上眼巴巴地张望。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就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 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晩上要来偷……” 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 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 黑的鱼……” 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她居然听懂了 :“晓得晓得,我又 不是小娃儿。” 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 点,打烂了要赔。” 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 老子二回再也不出去了。” 可到了第二天,她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 ……”除此之外,大部 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 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 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 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 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 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 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 置她于此处境地。 - 9 - 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 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得有。 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 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 这几块破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 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 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 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 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 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 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便依仗她对我的 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我就带她回 四川,坐火车回, 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 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 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写外婆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的情形,表现出外婆对我的期盼、眷恋 与依赖。 B. 外婆虽然年迈,但是内心仍不平静,总是埋怨,这一点从作者带她外出时对她的动作描写 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 C.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外婆的深深的依恋,哪怕我把外婆“狠心”地反锁在家里,也 是出于对外婆安全的考虑。 D. 作者是四川人,语言描写多用四川方言,这样不仅贴近生活,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跃然纸上。 - 10 - 8. 文章写“她早已迷路”,这是“一语双关”。请结合上下文赏析这种写法。 9. 文中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请结合文本探究“她的世界”是怎样的 世界。 【答案】7. B 8. ①表层意义上,无论是城市中外孙女的居所,还是远处的家乡,外婆找 不到回家的路,表明她神志不是很清晰。②深层意义上,文章写外婆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着意表现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身的价值,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9. ①外婆的世界是封闭孤独的世界:亲人无法时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需求。② 外婆的世界是充满爱恋的世界:充满了对故乡的爱恋,对家的爱恋,对儿孙的爱恋。③外婆 的世界是充满希冀的世界:她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总是想尽办法逃离孤独, 摆脱束缚。④外婆的世界在慢慢与死亡和解:外婆因为懂得自己随时可能离去,所以她每天 在楼梯口隆重地迎接我下班回家。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考查对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赏 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考生要在全 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针对选项所给内容一一分析,斟酌对错,筛选答案。 B 项,“内心仍不平静,总是埋怨”错,本文字里行间反映的是外婆对生活的热爱。直接说“心 理描写”不恰当,应该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反映人物心理。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双关”表现手法的作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 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解答本题,必须在读 懂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所在语段,结合文章主旨认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整合答案。 文章说:“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 解。”此处“迷路”,表层意义上,无论是城市中外孙女的居所,还是远处的家乡,外婆都 找不到回家的路,表明她神志不是很清晰,经常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深层意义上,文章 写外婆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着意表现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失去生活的意义。 【9 题详解】 - 11 -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 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 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亲人无法时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需求。我领着外婆出来闲逛,她总是表现出对 城市的陌生与好奇,她不熟悉周围的环境,糊里糊涂找不到回家的路,可见她在陌生城市里 的孤独、寂寞,外婆的世界是封闭孤独的世界。 而“我”又要上班而无法时常陪伴她,更不能理解她真正的心理需求,在这种寂寞中,她难 免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外婆的世界是充满爱恋的世界:充满了对故乡的爱恋,对家的爱 恋,对儿孙的爱恋。 外婆的世界是充满希冀的世界:她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总是想尽办法逃离 孤独,摆脱束缚。 从“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 争夺她”可见,外婆年龄大了,正在慢慢向死亡靠拢与死亡和解,而在生与死之间仍旧“隆 重地欢迎”我回家。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 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 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 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 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 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 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 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 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 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 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 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 - 12 - 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 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 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 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注:①题凑:古代贵族死后,椁室用厚木累积而成,木的头端都向内,称题凑。 10.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B.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C.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D.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群臣丧之 丧:为…服丧 B.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叮嘱 C. 于是庄王谢优孟 谢:感谢 D. 此知.可以言时矣 知:同“智”,智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孟识礼,他主张用突如其来六畜的礼仪来安葬楚庄王的爱马,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 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 B. 优孟有辩才,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优孟投其所好,建议庄王以人君之礼葬马,使楚庄 王认识错误,最终收回成命。 C. 优孟重情重义,孙叔敖生前善待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 帮助,优孟果然帮助了他。 D. 优孟智勇双全,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见楚庄王,以假乱真,后又凭自己“优”的身份 - 13 - 以歌辞唱出为官的无奈,使楚庄王醒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凭着楚国的地大物博,寻求什么东西会得不到呢?而只用大 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 (2)诸侯国听说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庄王说:“难道我的过错竟 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 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 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根据语法,“衣冠”应做“为”的宾语,译成“衣服和帽子”,中间不宜断开,排除 A 项; “岁余”是时间状语,比较独立,故前边应断开,排除 B 项;根据句意, “为寿”的主语应 该是优孟,而不是庄王,故排除 C 项。 译文:于是,他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孙叔敖的声音。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 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 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注意掌握重点词,一词多义现象,尤其是课本 上的重要篇目,课下注释。 B 项,属,叮嘱错,应改为“交付”,句意为:于是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 分析。 - 14 - A 项,“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错误;文中说“请为大王六畜 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意思是“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用土灶做椁室,用铜锅做内棺,用姜枣来调味,用木 兰来解膻,用粮食稻谷来祭祀,用火光来做它的衣服,将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之中”。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 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 行翻译。得分点: 第一句:“……者,……也”,判断句;以,凭着;“何求”,宾语前置,应为“求何”; “以大夫礼葬之”,用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薄,寒薄。 第二句:贱,意动,以为贱;贵,意动,以为贵;一至此乎,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为之奈 何,该怎么办。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 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 120 个文言实词,18 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 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译文: 优孟原是楚国的乐工。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楚庄王 时,庄王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锈,安置在华美的房屋中,睡在没有帷帐的床上,用枣 脯喂养它。这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们为马服丧,想要用安葬大夫的 棺椁和礼仪来安葬马。左右大臣谏诤这件事,认为不能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对 葬马的事进谏的,一律处死。"优孟听说了,进了宫殿的大门,便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 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楚国地大物博,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 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请以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吧。”庄王问:“怎么安葬 呢?”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琢过的美玉做棺,用雕了花纹的梓木做椁室,用上好的楩、 枫、樟木做题凑,差遣甲士为死马挖掘墓穴,老弱人丁背土筑坟,齐赵等国的全都侍坐在前, 韩魏等国的全都护卫在后,为死马建庙宇,让它享受牛、羊、猪三牲祭祀,并封以万户之邑 给它守墓。这样,诸侯国听说后,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庄王说:“难道 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优孟说“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 - 15 - 用土灶做椁室,用铜锅做内棺,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膻,用粮食稻谷来祭祀,用火光 来做它的衣服,将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之中。”于是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 议论这件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 “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 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 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 他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孙叔敖的声音。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 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 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 再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 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 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打柴谋生,如果像 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 做官,自身贪赃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赃枉法, 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官怎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 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怎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 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 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 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这种智慧可以说是正合时宜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 768 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 - 16 - 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 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洒落”不受拘束。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古”,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以说是“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江深”。 B. 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 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15. 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4. D 15. ①对古人的缅怀、敬仰之情。刘备君臣相处不受拘束,君臣关系和睦, 吕蒙飞驰疆场,战功卓著,作者对他们充满了羡慕与敬仰之情,如今斯人已逝,空留遗迹, 作者缅怀不已。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作者系船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 声长啸,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都在这一声长啸当中。③人到中年,天涯漂泊的孤 独愁苦。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方面。带着 选项与诗句相关内容仔细对照,审核揣悟,力求读懂诗意,理解选项,发现问题。本题主要 考查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 D 项,“次写想象之景” 有误,应为“眼前时景”,“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大意是 “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属于眼前所见所感,实写。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本诗思想感情的能力。这类题的设问方式:(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思 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 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步骤:(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 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逐句逐联进行分析。 本诗为怀古而作,所以首先提出与公安县有历史关系的两个古人——吕蒙和刘备。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合破曹操。如今只剩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 以说是“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是“江深”。这是首联,是写“古”。下面接着写景: - 17 -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 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象有人催着似的。“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 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景色,不禁感慨系之。“与云平”, 极言浪高。颈联“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是承首联的:上句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下 句指吕蒙擒关羽的战功。《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 睦关系的向往。首联说的是“古”,此联说的是“怀”,说古处接“景”(寒天、风浪),说 怀处接“情”:所以尾联写出了“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两句。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 是“思古之幽情”。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非同等闲。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决策。 刘备临终时,托诸葛亮以后事。其次是“讽今之隐情”。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就是像吕蒙 那样的名将,可惜他们不遇明主,仍然不能取得全国安定团结的局面,这是诗人引以为恨的。 由吊古伤今而托古讽今,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可以想见的。 【点睛】分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充实,关注社会民生。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 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忧国忧民,情感深厚、浓郁。 杜甫的是个情真意切,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忧思,让人难以挥去,真挚感人。 3、语言凝练苍劲、通俗质朴,刚健有力。 杜甫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他十分注意意锤炼字句,增强了诗歌语言内涵和表 现力。他的诗歌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 四、默写题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_______, 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女也不爽 (2). 士贰其行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 谓余以善淫 (5). 黄发垂髫 (6). 并怡然自乐 - 18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如“贰”“嫉“蛾”“谣 诼”“髫”。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 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 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 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 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 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 。《茶经》云: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 伪书,尽人皆知,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 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之“绿”, 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 如此,茶才 ,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 此常有 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 妙。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妙龄女郎,至“三 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此外,中国 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 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完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 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众说纷纭 难以置信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B. 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 19 - C. 莫衷一是 难以置信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D. 众说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B. 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又有酸甜苦辣的生活 C. 茶里面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 D. 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B. 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一杯茶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C. 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艺术的完整世界。 D. 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答案】17. B 18. D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众口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言人人殊:指各人 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众口纷纭”与“言人人殊” 重复。同时,文意强调“得不岀一致的结论”,应选“莫衷一是”。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 据。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语境说《食经》是伪书,不吧、能做依据,应选 “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意味深长强调“使人回味不尽”,与后文“回味不尽”吻合,应选“意味深长”。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语境说 中国人对品茶的“描绘”达到一定境界,应用“出神入化”。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 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根据上文“品茶就是品味人生”,重点应是谈“人生”,因此,“斑驳色彩”与“酸甜苦辣” 均应放在句子最后,且“大千世界”在前,“生活”在后。故选 D。 - 20 -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 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A 项,主客颠倒,不合逻辑。“中国人”不是“艺术世 界”。B 项,语序不当,“完整的”应调到“一个”后;C 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造成歧义。 “艺术”应与“完整”对调;“一个”与“艺术”也不搭配,同时,是“一个艺术”还是“一 个世界”?有歧义。故选 D。 【点睛】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 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 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 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 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 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 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 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 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①_____________。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鼠疫等疾病 都是由细菌所引发。另一方面,②_____________,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 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利用细菌发电。1984 年,美国科 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 过,③_____________。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 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据计算,这种细菌电池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有电池的效率。 【答案】 (1). ①细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 (2). ②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 (3). ③那时细菌电池放电效率较低 - 21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的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第一处,根 据下文“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鼠疫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可 知,说的是细菌对人类的影响,可补写“细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第二处,根据下文 “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我们还可以利用细菌发 电”“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可知,说的是人类对细菌的利用, 可补写“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第三处,根据下文“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才 有了重大突破” “这种细菌电池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有电池的效率”可知,当时细菌 放电效率低,可补写“那时细菌电池放电效率较低”。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 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 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 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 材料,有字数限制。 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内容全面,不超过 50 个字。 作为一项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 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 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就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 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案】志愿服务能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能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能使志愿者获 得精神上的满足。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之压缩语段能力。“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 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 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 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题型之一。这类 - 22 - 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 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地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题干意见明确以“志愿服务”开头,这是必须遵守的一点;然后“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从所给段落里找出与作用有关的信息即可。注意与“作用”有关的关键词,比如“致力 于……”,从中提炼出作用(1)“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作用(2)“是推动 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作用(3)“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 满足”。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第一,摘中心句,打枝削叶 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 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 枝叶去掉,压缩就完成了。 第二,去伪存真,删繁就简 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抑或是拓展、引申等等。 实际上,这些内容可以说都不是实在的,而是“虚”或者“伪”的,应将其去伪存真,删繁 就简,然后再概括表述出来就行了。 第三,去粗取精,舍末逐本 语段的多种信息中,往往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压缩时,需要对语段信息进行准确分 辨、慎重权衡,确立信息的主体,分清主次,掂出轻重,然后舍弃次要的、轻微的,选择根 本的、重要的,去粗取精,舍末逐本,最后压缩成句,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 第四,敲骨吸髓,融会贯通 有些语段,没有明显的主干,看不出主次、轻重,几乎是并驾齐驱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指向 性。这就需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推敲,一一找出它们的精髓所在,探明它们各自的意向, 提炼出它们的要义,然后将其融和、贯通,抽象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压缩、概括出它们的核 心意思。 六、命题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8 年,抗洪救险,我们众志成城,齐退浩洋; 2003 年,抗击非典,我们众志成城,同抗疫潮; - 23 - 2008 年,汶川地震,我们众志成城,并赴国难; 2020 年,新冠肺炎,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众志成城”,简单的一个词,却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少磅礴的力量。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设想你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广大听众朋友,宣讲对“众志成城”的 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立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往年春节,画面是万家团圆、外出游玩、欢乐过年。但是这个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疫情起源武汉、席卷全国,让轻松的生活紧张起来,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 圈分享,三句话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最新防控的举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速 蔓延,让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发现确诊病例,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级响应,发布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型肺炎病毒,是一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开不得半点玩笑,容不得半点侥幸,也来不得半 点疏忽。治疗感染者、切断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做好自我防护……在疫情防控的一盘 棋中,任何力量都要尽锐出战,任何环节都不容麻痹大意。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抗击疫情,不仅是武汉一地的“战役”,更是一场全国性的 “战役”;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役”,更是一场全民的“战役”。面对严峻形势,医 疗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防控一线,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加强重点地区和关键地方疫情防 控,落实属地责任,关闭活禽市场,取消春节文化活动,封闭人流多的景点,严把车站等体 温筛检关口,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狡猾、凶狠的“敌人”,很多人自 觉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战争当中去,关停饭店,关闭网吧,尽量不出门,坚决不聚会,外出带 口罩,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锻炼、常通风。但是也有一些人,为了博取眼 球,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不帮忙反添乱,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 影响社会秩序。散布疫情谣言和不实信息的网民,已经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希望广大网民不 要步他们的后尘,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大家团结一心,相互关爱,筑起抗击疫情 的铜墙铁壁。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如果说春节前,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危害之大还存在各种不 确定、未知的因素的话,那么现在,一切怀疑、犹豫、懈怠、迟缓,就已经是极不合时宜或 - 24 - 者说麻木颟顸了。“一级响应”,就是“一级战备”,就是最充分的战争动员,这标志着这 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已进入最高等级,除了取胜,我们已别无退路。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坚信,17 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也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打赢防控疫情这场攻坚战。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议论文的范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样”、“会怎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范畴内容”来构思写作。“是什么”的内容: 材料所给的内容是“是什么”,是“众志成城”的“含意内容”。即:众志成城,齐退浩洋; 众志成城,同抗疫潮;众志成城,并赴国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它表面上给的是四个时 间(背景),四件事,其实,“齐退浩洋;同抗疫潮;并赴国难;共克时艰”这个“含意内容”, 完全可以作为四个分论点,考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一个中心论点统领四个分论点。而只抓住 四个含意的其中一个作文是会判跑题的。材料导语说:“‘众志成城’,简单的一个词,却 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少磅礴的力量”。暗示考生,还可以从“众志成城”的含 义角度作文。“是什么”,还包括“众志成城”的含义内容。那么“众志成城”的含义是“大 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由此 出发的话,在知道“众志成城”的内涵之后,分解它的要素:1.同心协力,2.团结一致。 这样得到两个分论点。再想: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干什么?“齐退浩洋;同抗疫潮;并赴 国难;共克时艰。”以上说的是“众志成城”的含意与含义。那么,“众志成城”的范围, 即外延呢?显然是指“大家”,指全国人民。但是,你写作文时,不可能人人都写,那就需 要找典型人物、代表性人物。由他们的表现来体现“大家”“众志成城”:党中央英明决策, 解放军冲锋在前,医护工作者不辞辛苦,志愿者默默奉献。考生围绕这些分析进行具体立意 即可。 【立意】众志成城,凝聚伟大的中国力量;众志成城,彰显人民的壮志豪情;众志成城,弘 扬民族的守望相助。 【结构】标题就是观点《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首段联系材料,分析当前情况。中间三段并 列式论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这是一场必须打赢 - 25 - 的战争”,从是什么,到怎么办,到结果,内在逻辑上层层递进。最后一段强调我们必胜, “我们坚信,17 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也能战胜新型冠状病 毒,打赢防控疫情这场攻坚战”。条理清晰,标准议论文。 【素材】1.相信大家对“众志成城”这个简单的成语,一定不陌生吧。“众志成城”的意思 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时至今日,我 国已经面临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却没有被轻易的打败。足以见得,我们的国家是有多 么的强大。这正是因为我们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啊! 2.众志成城是一首歌,唱出我们成功的喜悦。中国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人心齐,泰山移。 大家还记得 2003 年的非典吗?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病毒啊。但是总有一些医护人员抗战在最 前线,与我们众志成城,同抗疫潮,共同战胜了非典。众志成城是一阵风,吹散了我们艰难 的苦情。高尔基曾说过,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人们克服各种混乱。2008 年,中国 迎来了一场 8 级的大地震。没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汶川大地震。这场地震对于我们国家来 说未尝不是一种考验。恰好的是,我们中国人又是那么的经得住考验。明知抗震救灾是会有 多么的艰难,但还是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奋战在前线。众志成城,并赴国难。 3.众志成城是一道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这是刘基说过的一句 话。2020 年的到来,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新的病毒。与非典相似,那次我们战胜了的非典, 那么这次我们更不会退缩。为了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医护人员依旧奋战在前线,志愿者也 是一批一批的出现。全国上下,任何人都没有置身事外,都在为这次抗疫做出贡献,众志成 城,共克时艰。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 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 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 26 - 不要画蛇添足。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