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
专题08 散文阅读(练) (北京市大兴区2019年高三年级一模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 王丽 ①草长莺飞的四月,笔者“下”了一趟江南——故乡温州,为了浙江温州文成县的一册民国老识字课本《李山书》。这册课本编于1918年,出自文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李山村。《李山书》曾在那一带山区私塾内广泛使用,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还做过夜校课本。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全村人人都会打算盘,村民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都与这册《李山书》分不开。 ②初见这册《李山书》,我眼睛一亮:这册课本不是按通常所见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形式——即从“人、手、足、刀、尺”之类的单个汉字开始,而是以四言、六言或五言、七言的韵文形式来编写的;其内容也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小猫叫”、“小狗跳”之类,而是从中国历史朝代、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教育军事、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记账订约,以及竹木花草、飞禽走兽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应有尽有。书中还专辟“洋货”一篇,介绍当时还刚刚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器物,甚至还有“显微镜”、“地球仪”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可见编者的“与时俱进”。与中国传统私塾读物一样,《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由于课本的使用者为本地民众,故全书以温州方言押韵。如开篇第一课“天文”:“天高轻清地厚重平/月出东边风纳西轩/雾罩山场露滴平篛/霜结五更水流山坑……”即便用普通话读来也琅琅上口,课文遣词造句则雅俗得兼;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有温州方言的通俗亲切,显出汉语的独特魅力。 ③如今,已经无从知道,当年的那位编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怀来编写这些课文的。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并不都是靠知识精英们传承下来,那些僻处乡野的读书人同样担当了重要角色。或者说,依赖于庙堂的典籍文化和生长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骨骼和血肉。在风云激荡的上世纪,李山村,还有《李山书》一起承担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重任。 ④正是《李山书》中所透露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别具特色的形式,召引笔者去寻找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笔者不禁揣想,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南方山村的农民,念了这样的课本之后,他们的见识眼界、心性气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⑤进入村中,见村中屋舍道路整洁干净,井然有序。在村口的大路边,有一块三尺来高的石碑。碑的正面已经被岁月剥蚀得字迹漫漶,只有侧面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永禁地方不得开庄放赌”十个大字,村人称之为“禁赌碑”。与《李山书》一样,这块石碑也被李山村人视为“李山一宝”,成为村民们教育后代的教材。 ⑥据村里老人讲,以前村里上不了学的人晴天下地干农活,下雨天或农闲时去读点书,李山村“全村无一文盲”便由此而来。至今村中仍有些读过此书的耄耋老人能熟练地背出《李山书》中的部分段落,也印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风尚。老人们还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村里向来不但白天不锁门,甚至夜不闭户,从来没有发生过偷盗的事情。 ⑦像中国近年来很多乡村的命运一样,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全村亲带亲,戚带戚,在李山村与欧洲大陆之间,汇成一股看不见的出国洪流,全村总人口5000余人,90%都在国外或外乡,留在村里只有100多人,且多是老人。这也使得自1912年便开始办学的李山小学日渐衰落,直到2004年合并到山下的学校。自此李山村便没有了学校,只留下空荡荡的校舍。 ⑧“我们大家都说,照这样子下去,再过十年李山村会‘断种’!”村里老人们的忧急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之所以要重修祠堂,重新整理出版《李山书》,目的就是想留住李山的“人心”。村里打算办一个李山历史纪念馆,将李山村的百年办学史、百年华侨史,还有革命游击根据地史,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分门别类进行展出。李山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自己的根。 ⑨在李山的那两天,笔者一直想问:李山村现在就剩这些老人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可笔者最终没有问。笔者感觉到,他们对李山村的感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他们离不开这个村子,是因为这里有太多与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他们年少时的记忆,村口的禁赌碑,列祖列宗的牌位,还有屋后山坡上那一座座祖先的坟茔…… 他们如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不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绝不放下武器,他们身后的阵地便叫“故乡李山”。 ⑩在李山的短短两天,笔者仿佛无意间触摸到中国山村的脉搏和心跳,而这脉搏和心跳在大时代洪流中显得那样微弱,微弱得几乎不为人所觉察;但又是那样顽强,顽强得让你怦然心动。笔者想,还有无数个跟她一样的中国乡村,它们的集体消亡难道也同样不值一提?而这些村庄的消亡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⑪费孝通先生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说:“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倚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提倡都市化是不错的,但是同时却不应忽视了城乡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其间桥梁一断,都市会成整个社会肌体的癌,病发的时候城乡一起遭殃……” ⑫费孝通的这篇文章作于1947年的清华园。 ⑬如今,《李山书》得以重新印刷出版,李山老人们已重修了宗祠,录制了村史。但李山村的宿命除了成为全球化、城市化压路机下面的“牺牲者”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可能吗?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711期)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比喻学问或技艺代代继承。 B. 耄耋:形容七八十岁的人老态龙钟的样子。 C.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D. 落叶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答案】B 【解析】这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包括成语)的积累情况。识记词语,理解成语的意思,功在平时。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每天都有积累的任务。本题如果有的词语考生不会,可以回到语境,结合语境理解分析,然后加以判断。B项,“耄耋:形容七八十岁的人老态龙钟的样子”理解有误。耄耋,是指八九十岁,泛指老年男性。 19.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无偷盗,与《李山书》和“禁赌碑”的教育作用分不开。 B. 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国外或外乡过着富足生活,留在村里的只有少数老人。 C. 第⑫中作者注明时间,表明费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有了前瞻性思考。 D. 李山老人们的重修宗祠,重印《李山书》,录制村史,从某个意义上既是重续历史,也是文化自救。 【答案】B 【解析】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因为……”分析有误,因果关系失当。文中是说“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全村人人都会打算盘,村民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都与这册《李山书》分不开”“《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南方山村的农民,念了这样的课本之后,他们的见识眼界、心性气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入村中,见村中屋舍道路整洁干净,井然有序”,可知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是因为《李山书》对百姓有教化作用。 20. 第④段中,《李山书》“别具特色的形式”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案】 ①编排形式不是单个汉字开始,而是四言至七言的韵文形式;②内容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儿童式语言,而是涉及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和道德教化;③全书不是以普通话而是以温州方言押韵,兼有文言的典雅和方言的通俗亲切。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第④段中,《李山书》“别具特色的形式”的具体表现。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第④段只是提到了题干中的关键词句,但具体的表现却不在该段,因此要结合全文作答。结合题干的指向,从全文中找出其中写《李山书》的形式别具特色的之处,然后加以概括,分点陈述。第②节中,“这册课本不是按通常所见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形式——即从“人、手、足、刀、尺”之类的单个汉字开始,而是以四言、六言或五言、七言的韵文形式来编写的”,可总结出,该书编排形式不是单个汉字开始,而是四言至七言的韵文形式。“其内容也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小猫叫’、‘小狗跳’之类,而是……《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可总结出,内容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儿童式语言,而是涉及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和道德教化。“即便用普通话读来也琅琅上口,课文遣词造句则雅俗得兼;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有温州方言的通俗亲切,显出汉语的独特魅力”,可总结出,全书不是以普通话而是以温州方言押韵,兼有文言的典雅和方言的通俗亲切。 21. 请简要赏析第⑨段划线的语句。 他们如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不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绝不放下武器,他们身后的阵地便叫“故乡李山”。 【答案】作者将把李山村的老人比作老兵,把故乡李山比作誓死守护阵地,充分表现出老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悲壮的责任感使命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们守护故乡的敬意。 【解析】赏析画线的句子,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本题要求赏析第⑨段划线的语句。“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绝不放下武器”“身后的阵地”,作者把李山村的老人比作誓死守护阵地的老兵,把故乡李山比作阵地,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李山村的老人对故乡的眷恋,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已经融入到这片土地上的,无法割舍,于是心中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从作者的情感态度看,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用生命守护故乡的老人的深深的敬意。 22. 本文题目“乡土中国远去背影”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寓意:以李山村为缩影的中国乡村和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逐渐走向萎缩,像背影一样即将消失。表达效果: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的哀惋与无奈之情。或以小见大,表达了作者呼吁关注乡村建设的急迫之情。 【解析】 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本文的题目是“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文中“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全村亲带亲,戚带戚,在李山村与欧洲大陆之间,汇成一股看不见的出国洪流,全村总人口5000余人,90%都在国外或外乡,留在村里只有100多人,且多是老人”“自此李山村便没有了学校,只留下空荡荡的校舍”“我们大家都说,照这样子下去,再过十年李山村会‘断种’!”,可以理解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李山村人外流严重,村中小学也停办了,李山村是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的一个代表,乡村文化将会像背景一样渐行渐远,最终将消失。其是“背影”一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作者对乡村文化走向衰落,行将消亡的命运的惋惜而无奈。李山村只是一中国众多乡村中的一个代表,一个典型,题目还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中国乡村命运的关切,希望借此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能注重乡村建设。 (2019年天津市静海区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 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 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 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 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 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 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 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 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 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 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 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类。这样的晚 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 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 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 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 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 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 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 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 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 了。当参加座谈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 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 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 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 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 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 灿烂。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 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 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 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 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第①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 B. 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C. 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 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E. 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 【答案】AE 【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不正确,文中写到“怕狗的这件小事”是为了表现母亲的温情。C项,“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分析不正确,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惬意生活。D项,“揭示了主旨”不正确,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是为了反衬“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所以此题答案为AE两项。 18. 作者写了赴港一月的生活,请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香港生活虽然美好,却让作者感到单调疲,与上文作者沉浸在有 韵致的家乡生活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的议论,点明“寒冷 也是一种温暖”。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写初到香港生活是惬意的,“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然而时间久了就感到了“疲乏”,感到“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从结构上看,作者写香港生活的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了作者在家乡生活的“韵致”“心里松弛”,与香港生活的感受形成了对比,正因为作者在香港感到单调疲乏,才引出了下文“想念寒冷”,对“寒冷也是 一种温暖”的议论,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19.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②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答案】(1)比拟,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 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 (2)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 美、崇敬之情。 【解析】本题赏析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来分析。(1)句,“打着响亮的喷嚏”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该属于人的“打喷嚏”的特点赋予了“新年”,使“新年”具有了生命。“喷嚏”一般是因为受寒而产生的,是有声音的,何况还是“响亮”的,这就写出了新的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再结合下文“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知此句在内容上还反映出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2)句,“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印章”是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代表的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落满晚霞”“灿烂”意思是艾芜先生及其作品影响世人,取得了辉煌成就,表达出作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0. 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 【答案】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②在香港, 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 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③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 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 【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标题的含义和文章内容等角度来分析。从标题的含义来看,“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在本文中“寒冷”是故乡天气的寒冷,“温暖”是指故乡在心理上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亲情和乡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用几段内容写了香港的生活,写香港常年不凋的绿色让自己感到单调疲乏,在对比中,突出了家乡四季分明的特点,表达对家乡“寒冷”时节草木凋零之景的怀念之情。文章结尾处写到自己接到艾芜先生作品的感受,此处的“寒冷”指的是当今时代大师作品“遭到冷落”“让人心凉”,“温暖”指的是大师作品给人的“亲切”之感,让人受到激励。 一、(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 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苍穹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些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是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 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 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 D. 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答案】BC 【解析】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结构、主题理解、结构思路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两项。B项“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感情与老祖母截然不同”理解错误,根据后文“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以及最后“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可知她同老祖母一样对故乡、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割舍不断的感情。C 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错误,原文“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不是“花期”,也不是“提前到二月”,而是让草原的春天从不正常的二月回到了正常的情况。 17.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答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生不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考虑用到的手法,分析其效果;其次思考词语运用的特点,句式特点等;还要从内容、结构方面理解语句的作用。本题赏析“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本题主要分析手法。先分析手法:“挤”“奔跑”运用拟人;“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 运用比喻;“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运用排比;“奔跑着”运用夸张。接着分析效果:“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突出呼伦贝尔无霜期的特点;“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生动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状态,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18.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解析】 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返回原文筛选与人物有关的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注意人物身份。本题中老祖母代表传统牧民的形象。她勤劳,比如“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她坚忍,比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慈爱,比如“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她敬畏自然,比如“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老祖母对萨丽娃的影响由浅到深分别是: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比如“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的烙印,召唤她回到草原,比如“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比如“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19.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解析】要按照一定线索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每一个阶段标题的不同意蕴,答题时要由浅入深逐层来答。本题考查“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这个标题的含义。具体分析“春天”的含义,即是谁的什么样的春天。首先“春天”指呼伦贝尔草原的春天,“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其次,“春天”指羊羔生长期的春天,“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必经几次生死磨难,方能生存”“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第三,“春天”指萨丽娃姐姐事业的春天,“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最后,“春天”指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的未来生活的春天,“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 二、(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学.科网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 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 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 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去理解。B项,曲解词意。“热烈”在文中的意思是“多情,饱含期待”,并非是“热闹,眼花缭乱”的意思。因为语段描写的是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幻化成人的过程。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 B. 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 C. 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 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仔细阅读文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方能鉴赏。D项,断章取义。错在“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原文作者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所以,应该是 “好奇心”才能“刺激想象”。 20.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解析】20.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分析比较文中重要内容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本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先要了解第④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第③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再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解析第一小题的不同要从北荣上、艺术手法上、结构安排等方面着手。阅读第④——⑤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就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学的联系。同时,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21. 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 【解析】 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标题的丰富意蕴。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水缸里的文学”的含义。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文学”,修饰语是“水缸”,有题目可见“文学”用于“水缸”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学”和“河蚌”,和仙女,和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关系。阅读文章第五节“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第六节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第七节说“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第八节说“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从以上有效的答题语句可知:“水缸”是“我”童年认识世界、水缸刺激作者想象、智力,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作者奇迹般的创造了。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它引发了关于河蚌的故事,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保留了作者的创作活力,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一种方式。水缸成了作者童年不能忘却的记忆。这正是“水缸里的文学”这一标题的丰富意蕴,考生应分点有序作答。 22. 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答案】略 【解析】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本题为启示题,要求学生能够结自身实际谈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答案包含两方面,分别是对象和感悟,要围绕文章中谈到的“阅读”和“好奇心”、“想象力”的关系来谈阅读体会,还要切忌脱离文本作自行发挥。加入考生自己的经历,切忌脱离自己的阅读经,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