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作文立意教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作文立意教案(全国)

‎2018届一轮复习 作文 教案(全国)‎ 目标明讲 ‎1.了解高考记叙文命题规律及写作要求。‎ ‎2.掌握高考记叙文写作方法。‎ ‎◇考点一:立意 ‎【真题回放】‎ ‎1.【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答案】‎ 神奇的书签 我,是一枚书签,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将身心托付在书中。初来世间,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家春秋……渐渐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灭,我越发的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 一个时代下,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时光流转,清风吹散了烽火,渐渐一股如早春的复苏气息盈溢在空气里。我又被夹在了一些新朋友中。《边城》里温润的乡土气;《平凡的世界》里充斥的倔强感;《繁花》里飘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毕飞宇、北岛……这些名字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奔放与内敛、激昂与沉思填满了我的又一份记忆。在那阵狼藉席卷过后残存的刚强,挟裹着年轻与朝气,染就了人们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桥梁,在字与心之间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静谧。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 时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们的瞳孔。书页越发的白了,越发的软而光滑,我挣扎着不闭上双眼,却抵不过外边的黑暗——我罕见天日。我被长久的夹在一本杂志里,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的孤独,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长久地等待,长久地窥视,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却不懂得我较之他们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记忆。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苦难心酸的体察,才有怅惘与迷茫……‎ 我,是一名考生,一名普通的考生。书签为我讲述了它非凡的经历,渴望并向往着将一份人文记录、流传。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与光荣。‎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角度新颖、启示深刻、结构严谨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 具体特点如下:‎ ‎1.角度新颖,条理清晰。本文以“神奇的书签”的视角,纵观历史的变迁,用简洁凝练并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截取三个历史节点,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文化发展的脉络,结尾结合实际点题升华,结构严谨。‎ ‎2.紧扣现实,启示深刻。本文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书签的畅游上,在叙述中紧密联系现实,深刻地折射出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对阅读的忽视。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时代性。‎ ‎3.内容充实,底蕴深厚。本文内容丰富,字里行间尽显文化底蕴,考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多达十几处,足见平日书香浸润,功力十足。成功公式:角度新颖+启示深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两道作文题,对于北京的考生而言,难度不小,因为北京的考生无论是在生活环境还是在学习环境上,对“老腔”“神奇的书签”比较陌生,虽然根据前面的阅读题多少对“老腔”有些了解,但对于考生的写作与发挥来说是不利的,尽管命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民族文化传承及中华民族文化精彩纷呈等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能否实现命题人的意图还是未知数。‎ ‎2.(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60‎ 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 小陈:‎ 你好,我叫明华,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想起前几天,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 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这种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 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时,你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热点。大众传媒工业从这条新闻中各取所需:网友需要的是伦理冲突和情法争议,媒体需要的是劲爆新闻和反常故事,评论员需要的是噱头和谈资,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师需要的是以案说法,道学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博需要的是能增加点击的热点,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温暖鸡汤。‎ 而这一切,与你的需要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曾一直努力想让父亲改掉抽烟习惯的我知道,作为女儿的你,要的只是父亲能改掉这个开车陋习,要的是父亲免于被这种陋习所伤害,要的是开车的父亲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从新闻看,你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老陈后来领悟到“觉得女儿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对家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人爱的一种体现”。——父亲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到了你的爱,那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说服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想说服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点赞,那根本不可能——‎ 我想跟你分享一幅漫画,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很多时候,你只须介意你爱的人的感受,只要说服那个你想说服的人,你爱的人理解,你介意的人接受,就可以了。这是你跟父亲两个人的事,是为了影响和拯救父亲,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介意那些杂音。你这样做,只是想让父亲改掉陋习,你成功地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了你的爱,真的非常棒。‎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 祝好!‎ 你的支持者:明华 立意的角度:这也是爱;害之?爱之!给我们一点隐私吧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给出材料,不给话题;同时也是应用文要求写一封信。材料很简单,但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这里既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材料很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因为这里既涉及到传统的孝道,也涉及到我们现代所说的隐私问题。首先应先看材料涉及的对象有几人,如信件写给该人,写作的角度是什么,明确了这些,文章的立意也就确定了。‎ ‎【规律探秘】‎ 作文是高考必考考点,分值60至70分,从最近几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命题来看,文体没有固定的要求,基本是考纲规定的“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立意要紧扣题意,深刻而令人回味,感情真挚,能引起读者共鸣。2017年高考仍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知识梳理】‎ 立意明确,是指立意正确,感情健康,意义深刻。立意的好坏是文章能否写好的重要标准。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文章才有价值。立意正确,深刻的源泉就是对生活的深入开掘,对材料的认真提炼。‎ ‎【方法指导】‎ ‎1.关注身边,与生活对话,着力培养体悟能力 ‎ 一滴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诗意的眼睛。我们自己某一次与众不同心路历程,或许就能成为作文立意的亮点,每日或每周反顾思考当日或本周你认为最有价值最有内蕴的事件,课内课间,教室宿舍,在校假期,居家外出,访友踏青……总会有某个人,某处景,某件事,轻轻拨动着你的心弦,流淌出美妙的音符,成为与某次作文审题相切的生活味浓郁的立意。 有广度的观察体悟,才使我们的立意不落窠臼,亮出不同凡响的立意,于无声处惊雷。‎ ‎2.打通读写,与文本对话,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 加强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本材料。这些都是我们写作时立意的模板与范例。即时写下阅读感悟,有目的积累文本立意,适度与我们生活生发勾联,不断丰富语文素养,逐步加大记叙文的写作立意厚度。与文本对话,立于精神高地,提升思想的境界。‎ ‎3.多向思维,与自己对话,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 ‎(1)转换视角,独出心裁。作文的立意选取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很能获得读者或评卷老师的青睐。‎ ‎(2)瞬间开华,提炼主旨。挖掘事实本身具有的现实意义,通过想象联想了引申出对生活本身的思考与感悟,发人无我有;着眼材料所具体的象征意义,善于由此及彼的相关推论,发人有我优;立足人文的哲思情怀上的拓展,善于“凝神观照”,也工于个性思考;由点及面,联系结合生活,立体式的展示思维成果。这些方法在具体立意中可灵活应用。‎ ‎(3)彰显个性,秀出自我。记叙文的立意的一般指向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内指的对人性的讴歌或剖析,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外向的对生命的思考对未来的展望,写作者既要有意识的涉猎,以拓展立意的空间,也要善于发现,培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和极占有某一方面的材料,以便于亮出立意的个性彰显自我的风采。‎ ‎4.记叙文审题立意四项注意:‎ ‎(1)不偏不倚求“准确”‎ 立意首先要“破题”,破题首先要考虑“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指文章的主题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2)比较琢磨求“深刻”‎ 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准确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 ‎(3)自信泛爱求“积极”‎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很多问题答案都不止一个。然而,多元化是有条件的,多样化是有前提的。作文之自行立意,也并非写什么都可以。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4)匠心独运求“新颖”‎ 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一定要考虑到针对性和社会性。‎ ‎5.记叙文审题立意三种方法 ‎(1)认真审题,琢磨题意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命题者一定有一个预定的最为确切的主旨,或者写作角度。考生要努力从题目当中看出来。如果能够体会到命题者的考察角度或意图,立意自然不在话下。‎ ‎(2)结合材料,确定中心 选材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考究,深入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意义,有没有写的价值。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能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意义。发现的角度多了,从中确定一种。选择的标准,首先看自己对哪—点更有体会,更有可说;在同样有体会、有话说的情况下,再比较一下哪一点更“有点深度,有点新意”。切记:不要片面追求“立意深刻、新颖”。‎ 为了将中心思想表现得更明确、更集中,在写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中心的地方—定要详写,从而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 ‎(3)发散思维,多种角度 ‎①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指的是思考客观对象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因为所站角度不同,看到的特点有异,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努力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作为文章的主旨。‎ ‎②融旨于物 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6年北京市高考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作。一考生以《冰糖葫芦》为题,借“冰糖葫芦”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当然趣味盎然。‎ ‎③反用其意 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我们要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能写出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确立文章的主旨以后,也就是完成了立意的工作,在动笔作文之前,还要做一件工作:用一句话把本文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概括出来,以此来选材,确定文章结构,选择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