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诗教在女性身上绽放出的零星光芒。‎ 女性美德的培养是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处于矛盾之中,虽有一些开明之士从“由礼而通诗”的角度肯定女子研习诗文,但只有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认为教女子识文断字有助于“见礼明透”。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红楼女子身份不同,地位悬殊,但唯有在诗词面前,她们有了乐趣,有了美好,有了平等,有了尊严。‎ 红楼女子能接受到包括“诗教”在内的良好教育。元春入宫前自幼系贾母教养,贾府三春也都有专门的塾师,黛玉在进贾府前也有贾雨村作过她的私塾老师,宝钗读书识字较之其兄竟高过十倍。同时,贾府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为她们提供了良好的诗教环境。此外,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厢记》等优秀戏曲中的曲词诗句,更能够感染人,形成艺术共鸣。这些均可见当时富贵人家女子的启蒙教育情况。‎ 在大观园中,诗教更是无处不在。诗歌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有趣的学习模式。大观园中五次结诗社;每逢节日庆祝更是要命题限韵写诗,评出魁首。这种结社做诗、联诗赛诗活动,是宝玉和女孩子们经常拿来闲遣时光的游戏。即使是最普通的女孩子香菱也习诗,在黛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实际上就是诗歌创作中面向现实、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对女子诗教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红楼女子因足不出户,其诗词创作往往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如黛玉的《桃花行》《秋窗风雨夕》和宝钗的《咏海棠》《忆菊》。这些诗作往往表现出女子细腻的内心和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在诗歌风格上,除宝钗的“含蓄浑厚”“温雅沉着”外,整体上都偏阴柔,如黛玉的《葬花吟》。在作诗手法上常引用或化用唐人诗句,如黛玉的“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化用了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薛宝钗在《牙牌令》其四中的“水荇牵风翠带长”引自杜甫的《曲江对雨》。‎ 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指出:“清代学术之盛,为此前所未有,妇女也得沾余泽。”此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以诗词教育最甚。其原因是女子比较感性,诗词的 艺术魅力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相契合。据统计,专门收录清代妇女诗集的作品就有多部,可看出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 红楼是明清女子诗教一隅。纵观明清之际,虽然正统礼教观念始终压抑着女子的才情与热情,但是思想进步的大家们,为女子读书而辩护,并亲自任闺塾师,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子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出现了大量以诗才彰显的女子,如有着“林下风者”之誉的黄媛介、江南才女吴藻等,她们著作存世的背后,无疑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选自刘娜《<红楼梦>中的女子“诗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体现中国古代诗教光芒尤其是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典范。‎ B.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是当时富贵人家女子接受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C.红楼女子的诗教既有贾府读书环境的影响,也有在生活中学习切磋的因素。‎ D.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红楼女子的诗教典范为例,文章指向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 B.“香菱学诗”的例子证明了学习交流对女子诗教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C.文章从内容、风格和作诗手法等角度阐述了红楼女子的诗歌创作情况。‎ D.清代女性诗人和妇女诗集的大量出现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重要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之际,更多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得益于思想进步的大家们所做的努力。‎ B.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与女性的心理特性相关,也是女子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 C.红楼女子主要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和借鉴前人诗作的方式来提升创作水平。‎ D.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表现出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 ‎【答案】1.C 2.A 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红楼梦》是体现中国古代诗教光芒尤其是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典范”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诗教在女性身上绽放出的零星光芒”。B项,“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是当时富贵人家女子接受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中“最重要”得不出来,在文章第三段只是说“此外,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厢记》等优秀戏曲中的曲词诗句,更能够感染人,形成艺术共鸣”。D项,“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 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文章指向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说法错误,通读文章后可知文章指向的是“明清时期女子诗歌教育的发展”。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说法错误,红楼女子的诗教彰显诗才,是反击女性德性诗歌教育(正统礼教观念),而非因果关系。并且“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也推不出来。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 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接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据报道,在一些高校,一些打着“智能便捷”“强制使用”“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裏挟其中:有的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还有的投放各类奇葩广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无论是自行研发还是与商家合作研发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这本身并无不可,但其初衷应当是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而不是给师生的校园生活添堵、带来麻烦,这是高校应当坚持的底线原则。‎ 但是,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一些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却出现了过度倾向,处于一种泛滥成灾的状态,给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明显不便,让这些APP严重变味,成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一些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包含大量商业性内容,很多商业广告夹杂其中,很容易导致使用者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摘编自张立美《莫让校园APP成学生负担》)‎ 材料二:‎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8年7月17日至‎8月13日组织开展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问卷调查。据中消协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绍,在回收的5458份有效问卷中,85.2%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APP个人信息泄露,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占比仅为14.8%。遭遇信息泄露的近九成受访者表示曾接到过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 根据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但是,在实际运营中,AP运营者基本都是根据各自的意愿要求用户信息对自己“不设防”。‎ 个人信息如何使用、怎么保护,用户与手机APP经营者之间其实是有约定的,即注册时需签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不过,很多用户在注册时只是一路操作“下一步”,很少留意那些蚂蚁般大的小字。‎ 为什么会这样?是用户不在意自己的隐私吗?调查显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无奈——在占比26.2%从不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受访者中,61.2%的人坦诚自己从不阅读主要是因为不授权就没法用,只能被迫接受。‎ 即便认真阅读了协议的用户,面对APP运营者也是弱势群体。调查表明,个人信息泄露后,部分受访者会采取多种措施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向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也有受访者会选择与服务商协商和解,向有关行业组织反馈,但最终还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 那些无力自保的用户只好采取一些保守措施,聊以自慰。例如,6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使用APP时主要通过只填写一部分个人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18%的用户注册时使用部分虚假信息,安装相关防护软件的用户占24.6%,对注册后可以关闭的服务,有32.7%的用户选择关闭。‎ ‎“一方面,用户与手机APP服务提供商之间往往处于不对等地位,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另一方面,消费者虽有自我保护意识,但不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往往难以有效应对。”皮小林表示,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用户存在诸多担忧,但往往缺乏足够有效的应对手段,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工作亟待加强。‎ ‎(摘编自环球网)‎ 材料三:‎ 互联网安全关涉每个人的切身权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化运营的手机APP已多达1700万个,如果乱了规矩、野蛮生长,不仅用户信息安全无法保障,也会给网络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故此,相关部门亟须引起重视,出台硬举措,持续净化APP市场;应用商店也须履行平台审核责任,不能只当旁观者。‎ 对用户而言,也应掌握“自保秘笈”。比如,此次中消协就呼吁,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信息泄露,要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主动维权。用户的辨识能力、隐私保护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增强了,一些违规的APP才不敢肆意妄为 ‎(摘编自李雪《泄露隐私的APP,何以一直野蛮生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问卷调查来看,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遭遇过APP个人信息泄露,并且信息泄露者中有近九成的受访者曾接到过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 B.很多用户在注册手机APP时一路操作“下一步”,很少留意相关的协议和政策,因为用户与手机APP运营者之间是有约定的。‎ C.用户相对APP运营者是弱势群体,个人信息泄露后,虽有部分受访者会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最终还是有一部分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 D.目前我国市场化运营的手机APP已多达1700万个,如果它们不合规甚至不合法运营,不仅无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而且会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校研发或使用校园生活服务类APP是可以的,但应该以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为初衷,而不应该给师生带来麻烦。‎ B.部分用户在使用APP时会只填写一部分个人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或者注册时使用部分虚假信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C.根据相关的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但APP运营者基本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要求使用用户信息。‎ D.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用户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因此用户存在诸多担忧,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工作亟待加强。‎ ‎6.怎样才能使手机APP发挥更好的作用,服务人们生活?请根据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4.B 5.B ‎ ‎6.①手机APP运营商需要加强职业操守。遵守《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保护用户的信息和 相关隐私。②用户要加强自我保护。提高辨识能力、隐私保护能力及依法维权的能力等。③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重视网络,出台硬举措,对相关的运营商加强监管力度,持续净化APP市场。④应用商店也须履行平台审核责任,不能只当旁观者。‎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本题B项“因为用户与手机APP运营者之间是有约定的”分析错误,原文材料二说“61.2%的人坦诚自己从不阅读主要是因为不授权就没法用,只能被迫接受”。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B项“因为这样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错误,原文材料二“那些无力自保的用户只好采取一些保守措施,聊以自慰”。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题干“怎样才能使手机APP发挥更好的作用,服务人们生活”,要求考生明确答题方向,分析出3—4个 答题角度,即运营商、用户、监管部门、应用商店,从原文勾画语句,本着先概括后分析的原则答题。从材料二“根据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可得出手机APP运营商需要加强职业操守;从材料二“很多用户在注册时只是一路操作“下一步”,很少留意那些蚂蚁一般大小的字”可得出用户要加强自我保护;从材料三“相关部门亟须予以重视,出台硬举措,持续净化APP市场”可得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从材料三“应用商店也须履行平台审核责任,不能只当旁观者”可得出应用商店也须履行平台审核责任,不能只当旁观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面 契诃夫 某地社交俱乐部,出于为慈善事业募捐的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已是午夜十二点。五个没有跳舞、不戴假面的知识分子,围坐在阅览室里一张大桌旁,看报、打盹。阅览室里十分安静。突然响起一个低沉而喑哑的声音,“看来这里更舒服!都上这儿来!快点,朋友们!”门敞开了,一个肩宽背厚的男人闯进阅览室,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一顶宽边帽上插着几根孔雀毛,脸上蒙着假面。在他身后跟进来两个戴假面的女人和一名端托盘的仆役。托盘上摆着几个酒瓶和杯子。‎ ‎“都别待在这里!现在不是看报和研究政治的时候……把报纸都扔了!”“我请你安静点,”有个知识分子透过眼镜,瞧了瞧那人的假面说,“这里是阅览室,不是喝酒的地方。”‎ ‎ “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聪明人,居然认为报纸比美酒还好,”插孔雀毛的男人给自己倒了一杯烈性甜酒,开口说,“照我看来,你们这些可敬的先生之所以喜欢看报,是因为你们没钱买酒喝……你别再装模作样,不如来喝一杯!”‎ 插孔雀毛的男人稍稍挺起身子,从眼镜先生手里一把夺过报纸。“您竟敢放肆!”眼镜先生发怒了,“您不知道您在跟谁打交道,我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我啐你这个热斯佳科夫!”男人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孤儿院会计别列布欣红着脸、耸着肩膀说,“我简直不明白……有个无赖闯到这里……突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什么叫无赖?”插孔雀毛的男人大喝一声,一拳头捶在桌子上,震得托盘上的杯子都跳起来。“你是跟谁说话?快点,给我统统滚蛋!”“我们马上会看到结果!”热斯佳科夫说,他激动得连镜片都冒汗了。“快去把斯皮里多内奇叫来!”‎ 斯皮里多内奇,一个身着警察制服的老头,立刻到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瞪大可怕的眼睛,耸动着染过的八字胡,声音嘶哑地说。“哎呀,吓死人了!”男人快活得哈哈大笑,“居然有这么可怕的人,你那小胡子活像猫的触须,眼睛都瞪出来了……嘿嘿嘿……”斯皮里多内奇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把俱乐部里所有的警察都叫了来。他坐下开始写违警记录。“写啊,写啊,”假面人用低沉喑哑的声音说,“哈哈!好吧,现在我让你们瞧瞧!‎ 一……二……三!”男人站起来,猛地摘下自己的假面,瞧着大家,快活得纵声大笑。他引起的反响的确非同小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面面相觑,吓白了脸。斯皮里多内奇不安地清着嗓子,像个无意中做了蠢事的人。‎ 大家认出这个捣乱分子原来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的荣誉公民皮亚季戈洛夫,这人向来以喜欢胡闹、热心公益事业而扬名乡里,另外,正如当地通报里不止一次所载的那样,他还“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爱”。‎ 知识分子们都哑口无言,踮起脚尖不声不响地走出阅览室。“你一定早知道他是皮亚季戈洛夫!”过了一会儿,斯皮里多内奇对着那个端酒进阅览室的仆役,声音嘶哑地斥责道:“为什么你一声不吭?我把你这个该死的畜生关起来!”“他老人家不许说,长官!”知识分子们在俱乐部里走来走去,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心神不定。夜里两点钟,皮亚季戈洛夫才从阅览室里出来。他来到大厅,在乐队旁坐下,打起瞌睡……‎ ‎ “请问,要不要把您送回府上,或是吩咐备好马车?”别列布欣俯身凑着百万富翁的耳朵问。‎ ‎“我要回……回家……你送我……回去!”别列布欣高兴得眉飞色舞,赶紧扶起皮亚季戈洛夫。其余的知识分子立即跑过来帮忙,他们愉快地微笑着,七手八脚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抬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送走了皮亚季戈洛夫之后,那几个知识分子便面露喜色,开始安下心来。“临走时他还向我伸出手来哩,”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这么看来,万事大吉了,他不生气了……”‎ ‎“愿上帝保佑!”斯皮里多内奇松了口气说,“恶棍,无赖,可是要知道,又是慈善家!……真没法说!……”‎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舞会上一帮“知识分子”被皮亚季戈洛夫耍弄,个个激动得像煮熟的虾,发誓非要教训一下这个荒唐的家伙不可。‎ B.在皮亚季戈洛夫还没有露出自己真实面目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倨傲无比,仗着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说话大声、举止粗暴,总想显示点什么。‎ C.小说利用铺垫、伏笔、反差等手法,使情节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从而体现了皮亚季戈洛夫荒唐表现背后的正义感。‎ D.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揭露了几位知识分子虚假违心、惟权惟势的面目。‎ ‎8.小说以“假面”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9.讽刺在这篇小说中几乎无处不在,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举三例并简要分析。‎ ‎【答案】7.C 8.‎ ‎①语意双关,既指参加假面舞会人们戴的面具,也指人们内心的假面;②暗示出几位知识分子、斯皮里多内奇和皮亚季戈洛夫前后形象的反差;③有利于揭露和讽刺了文中人物的虚假违心、惟权惟势的面目;④题目简洁但富有深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 ‎9.(1)名扬乡里、屡受当地通报赞扬的荣誉公民,却粗鲁无礼地闯入宁静的阅览室,粗鲁对待他人,讽刺了名不符实、趋炎附势的舆论传媒;(2)知识分子们前倨后恭,反差极大,讽刺了他们的惟权惟势、虚假违心;(3)斯皮里多内奇由威风到灰溜溜出门,却对侍从大发脾气,讽刺了他的外强中干、见风使舵。‎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C项,“小说利用铺垫、伏笔、欲抑先扬等手法”来“表现出皮亚季戈洛夫荒唐行为背后的个性和正直敢言”表述错误,一是小说并没有运用伏笔的手法,二是并不是表现出他的正直敢言,而只不过是表现他醉酒后的放纵。‎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解释标题的含义,然后再从结构上、内容上(景物描写)和小说主题上几个方面分析标题的作用。‎ 本题中,首先要解释“假面”的内涵。“假面”表面含义指参加假面舞会人们戴的面具;实际上指通过知识分子们前后表现得极大反差来揭示人们“内心的假面”;然后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概括他们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而总结归纳出小说的“揭露和讽刺了文中人物的虚假违心、惟权惟势的面目”主题;同时,从字面上看“假面”两个字构成小说的题目,虽简洁却内涵丰富,从表达效果上看,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小说的手法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的讽刺手法,答题时注意先明确讽刺手法的一般方式为: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通过采用夸张或反讽的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此题答题时注意分析题干中的要求“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由此从人物的角度切入,文中的主要人物无外乎是“知识分子”“皮亚季戈洛夫”“斯皮里多内奇”然后根据文中这些人物给读者的反差分析讽刺效果即可,如“知识分子”“斯皮里多内奇”前后举动的反差;“皮亚季戈洛夫”身份和行为的反差等。根据文本“大家认出这个捣乱分子原来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的荣誉公民皮亚季戈洛夫,这人向来以喜欢胡闹、热心公益事业而扬名乡里,另外,正如当地通报里不止一次所载的那样,他还 ‎‘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插孔雀毛的男人给自己倒了一杯烈性甜酒,开口说,‘照我看来,你们这些可敬的先生之所以喜欢看报,是因为你们没钱买酒喝……你别再装模作样,不如来喝一杯!’”可知:名扬乡里、屡受当地通报赞扬的荣誉公民,却粗鲁无礼地闯入宁静的阅览室,粗鲁对待他人,讽刺了名不符实、趋炎附势的舆论传媒;根据“知识分子”“斯皮里多内奇”得知闹事之人真实身份前后举动的反差;“皮亚季戈洛夫”身份和行为的反差等可知:知识分子们前倨后恭,反差极大,讽刺了他们的惟权惟势、虚假违心; 斯皮里多内奇由威风到灰溜溜出门,却对侍从大发脾气,讽刺了他的外强中干、见风使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善明,平原人,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诵善明日:“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春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援。伯父弥之起义背文秀。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文秀既降,除善明为电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翔将军、巴西梓渡二那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溢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沈攸之反,太祖深以为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暗于兵机,人情离怨。贼之根本既灭,枝叶岂久?”事平,太祖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攸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仍迁散骑常待,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台建,为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渊谓善明曰:“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证得便学松、乔邪?”善明日:“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太祖践阼,以善明勤诚,封新途伯,邑五百户。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建元二年卒,年四十九,遗命薄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 ‎(选自《南齐书・刘善明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昧于富贵矣 B.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C.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D.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古代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文中指刘善明院试中榜。‎ B.郭,本义是指在城市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中国古代把内城称为城,外城称为郭。‎ C.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D.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即位、登基。亦作“践胙”“践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善明少有オ气,淡薄功名。刘善明年少时就有名气,但拒绝刺史见面的要求;后来又以生病为借口推辞右卫将军的职务。‎ B.刘善明事母至孝,深得同情。刘善明因为母亲被北虏迁到桑乾很是悲衰,获得同僚理解,后来他流泪推荐田惠绍出使赎回母亲。‎ C.刘善明熟谙敌情,分析准确。刘善明对沈攸之叛乱一事分析透彻,判断准确。在乱事平定后,太祖认为张良、陈平再世,也不过如此。‎ D.刘善明决策果断,生活简单。青州沈文秀叛乱时刘善明果断带领门宗三千人连夜出关;他对生活要求不高,住的舍很简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 ‎(2)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答案】10.D 11.A 12.B ‎ ‎13.(1)郡边界靠海,没有树木,善明督促百姓种上榆树、槚树和一些杂果树,于是(百姓)得到收益。‎ ‎(2)善明穿布衣,吃素斋(粗粮),悲伤得如同守丧。明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为他叹息,当时人都称颂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我原本就没有做官的意思,只是碰上了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才只是在尽心尽力(或不辞劳力)的效命于朝廷,表达一下自己的志向而已。现如今天地宽广,朝廷内才子众多,卑职的志向抱负已经得以舒展,是不敢糊涂的沉溺于富贵当中的。‎ 根据句意断句。“戮力”修饰的是“驱驰”,指尽心尽力(或不辞劳力)的效命于朝廷,不能断开,排除BC。“廓清”指的是“天地”,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项,“文中指刘善明院试中榜”表述错误。“善明应辟,仍举秀才”的句意为:善明同意应召。又被推举为优秀人才。故“秀才”译为是优秀的人才。‎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项,“后来他流泪推荐田惠绍出使”分析有误,据原文“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患绍使虏,赎得母还”可知,并没有“流泪”。‎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①“边海”,边界靠海;“课民”,督促百姓;“利”,收益。②布衣,穿布衣;蔬食,吃素斋(粗粮);哀戚,悲伤;持丧,守丧;称,称颂。‎ 参考译文:‎ 刘善明是平原人。年轻的时候在僻静的地方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了他的名声后等候见他,但刘善明推辞不见。四十岁时,刺史刘道隆征召他为治中从事。父亲刘怀民对善明说:“我已知道你能立足于世了,还想看着你能立足官场。”善明同意应召。又被推举为优秀人才。宋孝武帝看他策对时谈论刚毅正直,认为他与众不同。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当时州衙在东阳城,善明的家在城内,不能自救。他的伯父弥之起义背叛了文秀。善明密约聚集了宗族门人部下,有三千人,夜里杀出关投奔北海。文秀投降以后,(皇上)授予善明屯骑校尉的官职,出任海陵太守。郡边界靠海,没有树木。善明督促百姓种上榆树、横树和一些杂果树,于是(百姓)得到收益。五年,青州被北虏攻陷,善明的母亲沦陷在北方,北虏把她迁到了桑乾。善明穿布衣 ‎,吃素斋,悲伤得如同守丧。明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为他叹息,当时人都称颂他。转任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因为母亲还在敌方,不想到西方去,哭着坚决请求不去,被允许。朝臣大多同情善明的心情。元徽初年,派遣去北方的使者,朝臣们商议让善明推荐人选,善明推举同乡北平的田惠绍出使北虏,赎回了母亲。沈攸之谋反,太祖很是担忧。刘善明献策说:“沈攸之不懂军事,人心离散有怨气。叛贼的根本力量已经被消灭,枝叶的力量不会长久。”平定沈攸之后,太祖把刘善明召回都城,对他说:“你论说沈攸之的事,即使是张良、陈平再世,亦不过如此而已。”于是提拔他为散骑常侍,并任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王朝建立之后,封他为右卫将军,刘善明却以生病为由推辞不接受。司空褚渊对刘善明说:“做高尚的事情,是你一直的意向。现在朝廷才刚刚重用你,怎能就学松、乔二人呢?”刘善明说:“我原本就没有做官的意思,只是碰上了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才尽心尽力地效命于朝廷,只希望舒展抱负。如今天地宽广,朝廷内才子众多。我的志向已经得以伸展,不敢沉溺于富贵”太祖即位,因善明功高忠诚,封他为断淦伯,食邑五百户。善明身高七尺九寸,一向不爱歌舞美色,住的只是茅屋和用斧砍的木料建构,床榻桌子等,也不削刨打光。建元二年去世,时年四十九岁。遗言要薄葬。皇上追赠他为左将军、豫州刺史,并赐谥号烈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①‎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老学庵是陆游书斋的名字。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②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古代也用来指房屋间数。因此,“数椽”就是“数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15.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①从诗歌首联和尾联 看,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②从颈联看,诗人一方面因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另一方面,更因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诗人感到忧虑。(此题可根据首联中的“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可以看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颈联“太平民乐无愁叹”写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诗人感到忧虑”因而“少睡眠”;“衰老形枯”写诗人年事已高,形神衰老,因而“少睡眠”。)‎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表述错误,颈联其实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却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所以诗人为此担忧。‎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结合诗歌中意象、写作背景、每一联的含义等,来分析把握诗歌的内容,概括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为什么“少睡眠”?根据诗歌首联和尾联看,可见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 而颈联“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是说自己日夜读书的缘由。两个原因,一是“太平时期”老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二是自己年岁大了,晚上本来就睡不着觉。这两句有的客观的因素,也有着诗人的忧虑。陆游所处的时代是金兵已经占领宋国的北方领土,宋国统治者偏安江南,绍兴一带自然是“太平”无战事的,但是陆游是个杰出的爱国者,内心一腔热血,想的就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身临抗敌前线的生活经历是他终身的骄傲,因此他对偏安江南的所谓“太平”是忧心忡忡的。但是他又改变这种状态,诗人拳拳爱国心、报国志无处伸展,无奈只有寄情于诗书之中。“衰老形枯少睡眠”应该说的是实况,陆游退居山阴时已是七十岁上下了。说“衰老形枯“也不过分,至于“夜读”则已经是陆游的读书习惯了,陆游诗中写到“夜读”的诗实在太多。此不仅反映陆游好学的生活场面,而且透过此联,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当时极端郁闷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答案】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2)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3)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4)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潦,凝,暮,翼。‎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____。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____,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神舟一号、天宫一号……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出的“乡土情怀”、出现在影片里的朱自清的《春》、春节十二响……‎ ‎____,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但是,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____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洋兴叹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一挥而就 ‎ B.望而却步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一蹴而就 C.望洋兴叹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一挥而就 ‎ D.望而却步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一蹴而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B.一部成熟的电影,既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也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 C.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D.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B.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 D.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答案】17.B 18.D 19.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此处指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向后退缩,故选望而却步,排除AC。 厚积薄发: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此处指《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是经过充分准备,故选厚积薄发,排除D。 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此处指不必怀疑,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故选毋庸置疑。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此处指弥补差距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故选一蹴而就。‎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此句承上启下,主语是“电影”,排除AC;本句承接上文“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指出科技发展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引出下文中科幻电影融入中华文化,与之对应,应“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前,“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在后,排除B。‎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项, “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滥用介词造成成份残缺,去掉“在……中”;“感觉”与“魅力”不搭配,应: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项,“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搭配不当,主语应为影片,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与“影响”,搭配不当,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项, “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滥用介词造成偷换主语;“体验”与“影响力”,搭配不当,体验应改为感受,“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故选B。‎ ‎20.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B.林冲骂道:“奸贼!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C.当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小的空间里却感受到更远的距离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叹息的分量。‎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段,因此,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本的有效信息,还要观察文段中的标点符号。平时应该勤于总结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然后熟练记忆。‎ A项,“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一句中,“初唐四杰”应该加双引号;‎ B项,“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一句中,应该用单引号,改为:林冲骂道:“奸贼!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D项,小说“边城”一句中,双引号应该换书名号。‎ 故选C。‎ ‎21.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或场面。下面是屈原追悼阵亡将士的《国殇》中的两句,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个场面。要求:紧扣诗句,语言表达生动富于感染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答案】战场上,风吹战旗飘飘,遮天蔽日啊,敌人来势汹汹,如同天边的浓云涌动;流矢纷纷坠落啊,勇敢的楚军将士们争先杀敌,呐喊声直冲云霄。在这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将士们奋死抗敌的身影是多么雄壮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题干要求就屈原追悼阵亡将士的《国殇》中的两句诗“旌蔽日兮敌若云,矢 交坠兮士争先。”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内容进行场面描写。在描写该场面时,要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旌”“日”“敌”“矢”“士”,以及“旌蔽日”“敌若云”“矢交坠”“士争先”的景象来描写。描写的内容要符合战斗中我方将士们奋勇争先的场面,语言要优美生动,表达要有感染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有限制。‎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4年: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 ‎2015年: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 ‎2016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7年:“鲁起袖子加油干!”‎ ‎2018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9年:“我们都是追梦人”!‎ 请从以上语句中概括出一个关键词,并以此关键词为论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脫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答案】奋楫时代洪流,实现个人心愿 ‎  靠自身的努力、靠社会的整体进步,人们实现了自己40年前曾难以企及的心愿,我也有很多心愿,我也想用这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心愿。因此,我要在新时代奋楫中流,实现心愿。40年后,回望人生,可以无悔无憾。‎ ‎  我也有很多心愿。我想在未来登上月球,开启一场月球之旅;我想拥有一位机器人朋友,它可以听我倾诉,为我释怀;我想,我们国家的每一位青年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贫富差距不断缩小……“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要实现心愿,就必须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  回望今日之发展,展望未来之心愿,我的心愿仿佛近在咫尺,又仿佛可望而不可即,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息,时代也将会为我们提供条件,那么,心愿是否形成就看我们的了。‎ ‎  孟祥飞积极创新,超越自我,填补了国家的多项空白,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两弹元勋”邓稼先,潜心钻研科学,挑战自我,实现了心愿;“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不仅实现了自我心愿,更实现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心愿。他们在时代中努力奋斗,实现心愿并且将时代向前推动一大步。‎ ‎  我愿以之为楷模,并以奋斗之灯照亮未来,以生命之火实现心愿。我自当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座右铭;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时回响在耳边;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豪情拥抱未来,实现心愿。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自当如苔米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心愿的实现添砖加瓦。毕竟,时代一大步,个人一小步,个人的理想需依附于国家的进步与富强。‎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于新时代中踏波驭浪,奋楫前进,相信我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这几则材料列举了生活的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献词,这都是金句,发人深省,给人以正确的方向,六年的献词让人认识到幸福坚持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干事创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做好自己,每一个追梦的身影,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也都将浇灌出未来。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新的远方,已内化为中国人民的一种精神气质。挑战前所未有,机遇稍纵即逝,奔跑和奋斗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参考立意:‎ ‎1.坚守梦想,勇敢前行 ‎2.让时代更有力量 ‎3.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4.成功需要梦想的力量,也不可少实干的斗志 写作素材:‎ ‎1.人生在世,“奋斗”二字。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你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你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因为你的人生画卷是如此得空白,如此得缺乏光彩。本来应该由你涂抹的画卷,却因为你的虚度而被白白地弃用。你自己说到底可悲不可悲?‎ ‎2.铸剑师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剑快至倚天”的境界。削发如泥者,利也。漫长的十年,在铸剑师眼里是那样短暂,因为他早已将岁月忽略,遗忘,在自我构筑的碉堡中精心研究铸剑。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浪费光阴,他可以自豪地说,“为了一剑活十年,我无怨无悔!”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君不见张明接二连三跳槽,君不见李帆天长日久搞网恋,君不见马涛灯红酒绿分外甜。在浮躁的社会形态下,他们能够安心下来,搞点事业也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他们“十年磨一剑”!‎ ‎3.“奋斗”二字,意蕴无穷。为了理想,你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你拼搏职场,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贫穷的学童再现校园,你奔走呼告,游走街头,这更是奋斗。与其任而白白流逝,倒不如抓住它,好好利用一番。相信成功总是喜欢垂青这类人的。‎ ‎4.若干年后,当步入暮年,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的人生终于有所成就,我高兴,我自豪。”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事实上许多人到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失落,很无奈。青春无悔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个谎言。中年无所建树,让他们后悔莫及。凡世没有后悔药,一错过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人生之悔莫过于此。‎ ‎5.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岁月匆匆,无情地流逝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的尾巴,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相信在离世的时候,我们能够平静地说,“我来过,我无悔,我快乐。”不要将遗憾留下,抓紧时间奋斗吧!‎ ‎6.实干胜于空谈,实干成就自我。只空谈而没有行动的人,只会浪费青春,只能靠做梦来收获所得。不空谈而采取实干的人,必然分秒必争,这样既定目标就会慢慢开花结果。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邓小平曾经说过的,没有实干,就谈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执行重过泰山,执行实现跨越。没有执行就有实干是无稽之谈,执行到位的干才叫实干,执行就是真抓实干。执行才能制胜和跨越,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可言。所以我们要成在实干,赢在执行。‎ 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奋楫时代洪流,实现个人心愿”,然后围绕我的个人心愿是什么;如何实现个人心愿;我们当代青年如何去做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