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十五)
2018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目。 晓入郡城① 朱彝尊② 轻舟乘间入,系缆坏篱根。 古道横边马③,孤城闭水门。 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注:①郡城:指作者的家乡秀水(今浙江嘉兴),顺治二年清兵南下,南明灭亡,作者离开家乡躲避兵火,第二年返回家乡时作此诗。②朱彝尊(1629年—1709年):明末清初诗人、词人。③边马:清兵的战马,因清兵来自东北关外,故称边马。 (1)诗人“晓入郡城”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答: (2)尾联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返归家乡,诗人为什么说“断客魂”? 答: 答案:(1)诗人看到的是家乡遭到战火洗劫后荒凉残败、动荡不安的景象。百姓的篱墙倾颓残坏,清军的战马横据古道,水门紧闭,戒备森严,往昔繁华的城市俨然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城”,夜晚星光闪烁,似有兵气扰动,月亮紧傍着拂晓的烟霭,显得一片昏黄。 (2)①总括全诗,由叙述转到抒情,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覆亡、家园残败时的痛楚之情。②战乱后的家乡面目全非,河山已为异族所占有,自己作为这里曾经的主人,返归家乡却恍如置身异地的“做客”之人,“断客魂”三字饱含无尽的感慨和伤痛。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乌”“马”意象的作用,诗言志,诗歌的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因此,应围绕诗人抒发的情感来回答。 答案: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只得暂栖旅馆;疲马夜不眠,何况人呢?“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题组三 景物形象专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答案:诗人借助于春天特有的意象春鸠、杏花、归燕、新历以及持斧整桑、荷锄理水等农民经冬后最早的劳动,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充满生活之美的春天到来的景象。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请简要分析词中塑造的“梅花”这一艺术形象。 答: 答案:两处的梅花虽然气质姿态有别,一为幽独,一为俊雅高洁,但是它们都纯洁傲岸,在下雪之时盛开。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姜 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①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②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③枝。 注:①茜:大红色。②九疑:即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宁远县境内,传说舜南巡时死于山中,娥皇、女英二妃千里迢迢前来此地,相思泣血,染红绿竹。③筠:竹子。 (1)本词上阕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 (2)《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夔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请结合全词鉴赏词人运用了哪些“侧笔”。 答: 答案:(1)上阕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由在湘江岸边徘徊的主人公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梅影构成的朦胧凄清的画面。为后文写红梅营造了清冷的环境氛围,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奠定了全词离别相思的感伤基调。 (2)上阕由皋月及梅,由梅及人,借梅写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下阕前三句借鸥鸟飞去表示往昔的情事一去不返;最后三句则想象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如同娥皇、女英思念舜帝。作者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所以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