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新闻教案(全国)(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新闻教案(全国)(6)

‎2018届一轮复习 新闻 教案(全国)‎ 访谈阅读的3大特色题型 ‎“访谈”是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属于更广意义上的新闻。在掌握了访谈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后,本部分对访谈的3个特色题型“概括访谈内容”“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赏析访谈技巧(问答技巧)”进行讲解。(其余题型同实用类文本对应题型,此处不再赘述)‎ 概括访谈内容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访谈者所提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常见 设问 ‎①概述××关于××的过程和结论。‎ ‎②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③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做了倡导?‎ 思维 定向 ‎①从话题入手:准确把握访谈的话题。‎ ‎②从具体内容入手: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把握访问者提出的问题,再读访谈对象的文字。‎ ‎③从关键词句入手:抓住访问者提出的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关键词句,掌握访谈的核心内容。‎ ‎[例1]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分)‎ 答:  ‎ ‎ ‎ ‎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题型:由题干中的“概述……过程和结论”可知本题属于概括访谈内容类题型。‎ ‎(2)明区间:由“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可明确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三至第六个问答。‎ ‎(3)抓隐含信息:从罗哲文先生对主持人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中概括。‎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图示,结合文本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规范答题]‎ ‎(1)过程:①几十年前读了关于汉长城的书籍,想亲自去实地考察;②80岁高龄时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近60年里上百次到八达岭、山海关实地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历经艰险。‎ ‎(2)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 访谈观点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在访谈的语句中显现,有时隐含在相应的材料或语句中。‎ 常见 设问 ‎①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 ‎②怎样理解×××的这句话?‎ 思维 定向 ‎①从访谈发生的背景以及文本能体现背景的语句中体会。‎ ‎②从访问者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提问中体会。‎ ‎③从受访者直接表示赞成或反对某种看法的语句中体会。‎ ‎④从文本陈述的事实中体会(尤其要注意体会其中的典型细节)。‎ ‎⑤从谈话中对社会现实的评述语句中体会。‎ ‎[例2] (2012·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 答:  ‎ ‎ ‎ ‎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题型:由“怎样理解这一观点”可推知本题属于评价访谈观点类题型。‎ ‎(2)明区间:题干中“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的相关信息在倒数第三段,由此可推知本题答题区间为最后四段。‎ ‎(3)抓隐含信息:理解“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要求分析“媒体”与“学者”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秦绍德教授的回答中已做了阐述。‎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图示,结合文本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规范答题]‎ ‎①媒体追逐学者的私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②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失去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 赏析访谈技巧 访谈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这就涉及访谈技巧,包含提问技巧以及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表现技巧等。而高考常考查的是提问问题的技巧。‎ 常见 设问 ‎①这篇访谈,记者在提问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请简要分析这篇访谈提问上的技巧。‎ ‎③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思维 定向 ‎①从访谈的目的入手。‎ ‎②从访谈的内容入手。‎ ‎③从访谈的对象入手。‎ ‎④从提问的方法入手。‎ ‎[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很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就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在《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 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6分)‎ 答:  ‎ ‎ ‎ ‎ ‎ ‎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题型:由“简析……三次提问的特点”可推知本题属于赏析访谈技巧题。‎ ‎(2)明区间:由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第一个标题中记者的三次提问。‎ ‎(3)知重点:“分别简析”“三次提问的特点”明确了答题的重点。‎ ‎(4)抓隐含信息:①三次提问的特点不同;②联系黄平的回答;③从人称、记者与黄平的关系、结构上的作用、采访的目的等多角度整合答案。‎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图示,结合文本完成对本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规范答题]‎ ‎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利开始。(2分)②第二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做以简单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2分)③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免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