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3单元 第1课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3单元 第1课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蕃(fān)长 啜菽(shū) 楛(kǔ)耕 B.田(shuì) 乖(ɡuāi)离 切瑳(cuō)‎ C.雩(yú)而雨 卜筮(wū) 光晖(huī)‎ D.尊贤而王(wànɡ) 物畜(xù) 星队(zhuì)‎ ‎【解析】 A蕃:fán,B:kuì,C筮:shì。‎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B.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C.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D.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解析】 A队—坠;B党—傥,见—现;D错—措。‎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 B. C. D. ‎【解析】 两个“一”都当“一样”讲。‎ ‎4.下列句子中的“恶”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D )‎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B.田稼恶,籴贵民饥。‎ C.天下恶乎定?‎ D.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解析】 都当“厌恶”讲。‎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因物而多之 B.孰与骋能而化之 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D.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解析】 C是名词作状语,其余都是使动。‎ - 8 -‎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开头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说明社会的安定和混乱不是由天地四时决定的,而是由人决定的。‎ B.文章第2段论述天地都有其经久不变的规律,君子也有经久不变的行事准则。人只要按规则行事,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段末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点明君子的准则是礼义,强调君子要有坚持礼义原则的勇气。‎ C.文章第3段通过君子和小人对“在己者”和“在天者”不同态度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荀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斗在当下。‎ D.第4段将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进一步证明,日月之食,风雨不时,怪星偶现,与社会政治清平与否无关。这一思想,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解析】 不是反问,是设问。‎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7.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A.卿当日胜贵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雩而雨,何也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D两项是名词作状语。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 ‎8.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A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B.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 C.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 8 -‎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 A项的“于”与例句都是介词,比。B项的“于”是介词,在。C项的“于”是介词,跟。D项的“于”是介词,给。‎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A.礼义不加于国家 B.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C.生而知之者,上也 D.克己复礼为仁 ‎【解析】 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三项都是判断句。‎ ‎10.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荀子认为推崇礼制,尊重贤人,就可以统治天下;重视法制,爱护人民,就可以称霸。‎ B.“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这句话是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国家的命运决定于怎样对待礼制。‎ C.选文中,荀子谈治理国家的几个原则时,特别强调了礼义,这是与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 D.选文使用排比,铺陈渲染,使文章节奏鲜明,又气势磅礴;既层层递进,又丝丝入扣。‎ ‎【解析】 “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理解错误,原文荀子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决定于他以何种态度对待自然。‎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既罢,夷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在?”事闻,乃得调。‎ 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罪。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数言事,尝言:“今之所切,在于纳谏,其余守常安靖而已。”又奏:“频年水旱,咎在执事大臣忿争不和。请察王钦若等所争,为辨曲直。”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教坊,随以为贱工不足辱诏书。又劾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纳禁中及赂权贵。王钦若既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 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太后不悦。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 8 -‎ 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初,使契丹还,会贬,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钱六十万。 ‎ ‎(选自《宋史·刘随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B.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C.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D.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解析】 原文标点为: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卒。‎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堞,文中指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可抵挡敌人的矢石攻击,从孔隙中可对敌人射箭发炮。‎ B.谏职,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使其改正的官职,与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监官不同。‎ C.教坊,文中指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机关,掌管祭祀音乐和宴享音乐、歌舞的教习等事务。‎ D.禁中,文中指皇帝居住、视政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禁中”。‎ ‎【解析】 “掌管祭祀音乐”错,掌管祭祀音乐不属教坊。‎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刘随为民着想,深受爱戴。他看到大量砍伐木材耗费民力,就下令种植杨柳,使百姓不再受扰;他被李士衡陷害,不能调任,人们声援他。‎ B.刘随疾恶如仇,反对贪腐。李溥贪腐败露,因事涉权贵,主管的官员没有深究,他弹劾李溥,使李溥最终伏法;他弹劾钟离瑾用奇物贿赂官员。‎ C.刘随恪尽职守,言行一致。皇帝下诏给贪官王钦若塑像,他极力反对,皇帝只好作罢;他曾认为皇上接受谏议是最紧迫的一件事,自己积极进谏。‎ D.刘随不惧权贵,正直廉洁。他不畏惧权贵,甚至连太后都敢得罪;他与孔道辅等人担任谏官,都因为清廉正直出名;他去世后家里因贫穷被赐钱。‎ ‎【解析】 “皇帝只好作罢”文中无据。‎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8 -‎ ‎(1)初,西南夷市马入官,苦吏诛索,随为绳按之。‎ 译文:当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被差役勒索折磨,刘随依法查办。‎ ‎(2)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 译文:皇帝已经逐渐熟悉国家的事,但太后还没有交还政权,刘随请求军队国家大事,只听皇帝的意见。‎ ‎【参考译文】‎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因为考中进士,做了永康军判官。永康军原来没有城墙,常常砍伐大树做栅栏,坏了就用别的木材换掉,非常耗费民力。刘随于是下令在周围种植杨柳几十万株,使它们相连接,当作限界,百姓于是能不再受打扰。所属县令受贿枉法,转运使李士衡向刘随求情,刘随没有答应。李士衡十分恼怒,就上奏说刘随做官苛刻,不能从政做官,刘随被免职还乡,不能调任。当初,西南夷人卖马给官府,被差役勒索折磨,刘随依法查办。离职后,几百个夷人特此前来询问转运使说:“我们的刘大人到哪里去了?”朝廷得知此事,刘随才得调任。‎ 后来改任大理寺丞,担任详断官。李溥因为贪赃败露,事情牵连到权贵,主管的官员迎合皇上的旨意没有深究,刘随请求再次弹劾李溥,最终使李溥抵偿罪行。升任右司谏,任三司户部判官。刘随在谏官职位上多次提出意见,曾说:“现在急迫的事,是接受谏议,其他的事保持常规安定罢了。”又上奏说:“连年不断发生水旱灾害,过错就在主持政务的大臣相互争斗不和。请对王钦若等人的争执予以调查,辨清是非。”当时诏令下到蜀中,挑选优伶补充教坊,刘随认为这种地位低贱的人不值得动用诏书。他又弹劾上奏江、淮发运使钟离瑾运载几十船奇花异石,送给宫中和贿赂权贵。王钦若死后,诏令在茅山为他塑像,把他列入有尊位的神仙一类。刘随说:“王钦若贪赃枉法毫无顾忌,考察他的行为,难道是神仙吗?应该明察这件事的荒谬。”‎ 皇帝已经逐渐熟悉国家的事,但太后还没有交还政权,刘随请求军队国家大事,只听皇帝的意见。又谏议太后不应当常到外戚家,太后不高兴。暂代同判吏部流内铨,因为擅长制定规则和条例,所以手下办事的人没办法作弊。出使契丹,借口双脚患病疼痛,推辞不能下拜行礼。回朝以后,被主管的官员弹劾,降官阶一级,出朝廷担任信州知州。召入朝廷担任户部副使,改任天章阁待制,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刘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担任谏官,都因为清廉正直出名。刘随遇事精明果敢,在四川时,人们称他“水晶灯笼”。当初,出使契丹回来时,他被贬官,官府回收了他的十五匹马。去世后,皇帝同情他家贫困,赏赐钱六十万。‎ 四、高考热点 ‎15.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找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 - 8 -‎ 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案】 示例:如明镜,照我容颜俊俏;似佳酿,助我诗兴勃发;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16.请为下面的新闻消息写一则不少于80字的短评。要求语言准确、鲜明、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场上,中国女排先后战胜日本队、巴西队和美国队等对手,在最后一场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凭借稳定的心态和完美的配合,直落三局,从而以11连胜的不败战绩取得了本次世界杯的冠军,成功卫冕!38年来,中国女排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无论是站在五连冠的巅峰,还是在远离领奖台的谷底。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答案】 示例:横扫日本,逆转巴西,完胜美国……此时此刻,光荣不仅属于可爱的女排姑娘,还有湿了眼眶,热了心坎的广大球迷。冠军只是女排精神的美丽注脚,未来的辉煌仍将在新时代的接续奋斗中创造。‎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雪莲花,因其顶形似莲花,__①__,简称雪莲。多分布在新疆天山(乌鲁木齐、博格达山、和硕)、青藏高原等地。__②__,一般的植物根本无法存活,而它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雪莲产量极低,从发芽到开花需历经五年,其种子在零摄氏度发芽,三至五摄氏度生长,幼苗能够抵御零下二十一摄氏度的低温,实际的生长期不到两个月。__③__,雪莲却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植株高度能超过其它植物五到七倍。‎ ‎【答案】 ①故得名雪莲花__②生长环境极其恶劣__③虽然生长期很短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1月2日,首届“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颁发,获奖者中有17人的年龄在36岁到40岁之间,有9人在35岁以下,最年轻的,不过才32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它不是奖励过去,而是支持未来,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材料二:在南开大学100周年校庆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校长曹雪涛一再引用老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曾发出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爱国三问”。他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使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马斯凯特里也谈到,人的培养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格拉斯哥大学希望毕业生成为世界的改变者”。‎ - 8 -‎ 材料三:9月19日,《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年轻人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前的苟且”,“早点退休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岁数太太退休啥也干不了!”有网友这样说。‎ 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向】 ‎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就材料陈述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看法。材料由三则小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主要针对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者的年轻化,提出“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第二则材料是南开大学校长的“爱国三问”。最后一则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上年轻人追求自己自由和幸福的愿景。前两则材料强调的都是“国家责任”,而第三则材料从个人角度强调了“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性。于是,提示考生本则材料作文阐述的是“国家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勇挑重担,也是成就个人价值;铸造中国梦;我是中国人;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等。‎ ‎【佳作赏读】‎ 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刀尔登在《不必读书目》中写道,“一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有无限度,这限度又在哪里?圆满的无趣,与破损的生动,哪个更值得争取,人生的意义,有无可能延伸到人生之外?”面对国家责任与个人幸福,我们该如何抉择?诚然,国家责任应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也是个人的幸福所在,二者并不矛盾。‎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机票,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通知:不准回国!?钱学森坚持奋斗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 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后他以自己卓越的成就回报了自己伟大的祖国,也实现了自己无可取代的价值。‎ - 8 -‎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住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责任如淡淡的茶香,先苦后香。屈原品味着艰苦,乃赋《离骚》;张骞忍受着寒冰肆虐,匈奴猖獗,飞沙莽莽,开拓丝绸之路;文天祥身世浮沉,惶恐滩头,零丁洋里,不指南方死不休;林则徐苟利国家忘生死,不避祸患,流放边疆吃得苦中苦,造福边塞。身兼重任,以一己之能回报泱泱大国,也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宁静着人的灵魂,使我们勇于开拓。也许,它苦涩难耐,肩扛着它重,口含着它热,手拎着它烫,但当我们毅然决然的扛起这份沉甸甸的重任,历经风雨之后定能见到彩虹。身为青年,为搏中国梦,应壮志凌云。莘莘学子在伟大进程中也应勇往直前。我们怀揣着人生的理想和抱负披荆斩棘,创新波声四起,呐喊昭示毅力。我们为着祖国母亲的绚烂和美好,向着绚丽花卉中注入一股青春的活力。就让我们挑起这历史重任,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吧!‎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