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学案:9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学案:9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

9 说“木叶” 1. 走近作者 生平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学者、诗人。祖籍福州。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开始新格律诗写作。早年以诗闻 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 1937 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 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专于中国文学 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 统一起来。作为一名学者,林庚的研究主要涉及楚辞、唐诗、 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 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 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连接的,是他对 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 在《唐诗综论》里。林庚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 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 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 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 的文章。林庚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作品 《夜》(诗集)、《春野与窗》(诗集)、《北平情歌》(诗集)、《中 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天问论 笺》《唐诗综论》。 2. 背景解读 在古代,“意象”这个概念虽被广泛使用,却没有确定的含义。 我们不可能从古人的用例中归纳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把“意” 和“象”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个词,又让我们觉得它所表示 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借助它可以比较方便地揭示出中国 古代诗歌艺术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 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 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 爱的“木叶”入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 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 题。作者在文中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做了极为精细的辨析, 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3. 相关知识 文题解读 “说”,意思是“谈一谈”“议一议”,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属议 论性质;“木叶”是议论的对象。本文正是以“木叶”这个词语为开 掘点,深入探讨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招徕.(lái) 征戍.(shù) 万应锭.(dìnɡ) 窸窣..(xī)(sū) 冉.冉(rǎn) 翩.翩(piān) 柳恽.(yùn) 寒砧.(zhēn) 门闩.(shuān) 桅.杆(wéi) 皎.洁(jiǎo) 亭皋.(gāo)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近义词辨析 (1)传诵·传颂 辨析: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传颂:辗转传布颂 扬。前者侧重诵读,后者侧重颂扬。 【即时小练】 ①只要我们将事情做到实处,相信造福百姓的事会在很多年后会 被传颂。 ②西安航空学院传诵红色经典,绽放青春风采。 (2)偶然·偶尔 辨析:偶然:形容词,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 规律的。偶尔:副词,间或,有时候;形容词,偶然发生的。前者侧 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后者侧重在它的副词词性,与 “经常”相对。 【即时小练】 ①王宝强在《我的父亲是板凳》中首次大秀少林真功,突破性表 演引来各方期待。谈及如今大红大紫的王宝强,总策划唐蒙表示:王 宝强的成功并非偶然。 ②偶尔偷个懒,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还是长寿的关键。 (3)流传·留传 辨析: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前者 侧重于传播开,后者侧重于先辈遗留下来的事物。 【即时小练】 ①在济南的居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困难就找社区 记者。” ②三月春风暖大地,雷锋精神永留传。 (4)钟爱·喜爱 辨析:“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前者爱的程度较深,书面色彩更浓一些; 后者爱的程度较浅,口语色彩更浓一些。 【即时小练】 ①陈赓大将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就连他最钟爱的女儿穿的都 是带补丁的衣服。 ②这时候的小鱼是最开心的,它们互相追逐着,不时在水草中玩 起捉迷藏的游戏,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真是惹人喜爱。 (5)迥然不同·截然不同 辨析:二者都有“不相同、不一样”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不同。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 很大的样子。“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很 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表达的意思比“迥然不同”重。 【即时小练】 ①小说《黑狗哈拉诺亥》讲述了哈拉和诺亥两条牧羊犬截然不同 的命运。 ②直到近年,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人们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 人的世界迥然不同。 4.熟语积累 (1)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一言难尽:一句话难以说明白。 (3)相去无几:二者距离或差别不大。 (4)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 (5)万应锭:万能药。 1.第一段开头引用屈原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答:①以屈原的诗句引出文章的话题;②这一引用富有诗意,能 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③照应题目。 2.第二段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经典诗句来证明观点,这种写法具 体作用是什么? 答:①为后文作铺垫;②引导深入思考其区别,引发读者的探究 兴趣;③指出个例中体现了普遍性。 3.阅读第三段,开头一句“从‘木叶’……也正在此”,其作用 是什么? 答:①由“落木”引出对“木”的思考;②这一句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 4.第四段中,最后一句“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中的 “第一个艺术特征”指什么? 答:空阔、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5.第五段中,“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 作用是什么? 答:“躲”字形象鲜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诗歌具有暗 示性的特点。 6.第五段中,作者举周邦彦词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目的是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以及说明“树”与“叶” 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此进一步揭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特征。 这样写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 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对此,你有何看法? [他人之见] 观点一: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 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是,这不是绝对的, 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 的感情。 比如,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诗歌 中写“梅”的不胜枚举,但诗人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 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 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词牌和标题相同,意 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 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它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 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观点二: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 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成为“流弊”。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说:“联想意义也最 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 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 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 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 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 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也还 有类似的常见意象。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说“木叶”》一文,作者林庚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 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深入挖 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从而阐发了“诗歌语言具有暗 示性”的特点。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运用比较分析,说理由浅入深。 本文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法,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 叶”与“木叶”的不同意境,品味“木叶”的形象魅力。在比较分析 的过程中,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如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 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读者也一 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这样由浅入深地学习品味诗歌的外部语言和 内部语言。 (2)善于引用,富有文化内涵。 作者围绕“木叶”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 的联想力,通过精要的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 “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 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作者不仅深谙诗 歌的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 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增添了文化 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使我们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对古诗词艺术 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知识讲解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在行文中借助文字表现出来的对 自己所描写的人、事、物、景的主观倾向,或者说所包含的情感。具 体来说,就是作者赞扬什么,针砭什么;讴歌什么,讽刺什么;喜爱 什么,厌恶什么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候表现得含蓄而曲 折。这就要求我们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 的分析和概括,避免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 从题型来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有以下几 种命题方式: ①考查关键词。这种题型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考查我们对作 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②考查修辞。命题者采用“文章运用何种修辞手法”的形式,来 考查我们对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③分散性考查。这种考查方式是对作者隐蔽的或分散的观点态度 进行归纳概括。这是近几年最常见的命题形式,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 趋向。 二、答题步骤 三、实战演练 下列对《说“木叶”》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开头引用屈原的诗歌来引出文章的论题——木叶,同时激发读 者阅读兴趣。 B.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经典诗句来证明观点,这种写法能让读者思 考其区别,引发阅读兴趣,并为后文作铺垫。 C.文章采用首句标义的方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 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环环紧扣,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辨析“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之间的 差别,告诫读者在平时写作中一定要深思熟虑,做到用词恰当贴切。 解析:本文的主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 1933 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在讲台上已躬耕了半个 世纪,但这“最后一课”,他整整准备了一个月。他的讲课题目几经 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月。这一课, 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场面极 一时之盛。铃声一响,身高一米有八的老先生出现在讲台上。他穿一 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 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 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 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 般地得以复活,带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 心灵世界。这堂课下来,大家都蒙了: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休养了 好长一段日子。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 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 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 消失。”张鸣说。但老人的隐居生活却似乎自得其乐。一次,张鸣去 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 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 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 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 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 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 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他在床头挂了一只花蝴蝶的风筝。在那只花蝴 蝶的相伴下,他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 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1.林庚先生为自己的“告别课”精心准备,将自己的学识展示得 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敬业与博学的大师风范。本素材可用在有关 “敬业与乐业”“精彩人生”“人生壮怀”的文章中。 2.林庚先生在晚年淡出公众的视野,以赤子之情怀感受生活的真 实与美好,自得其乐又平淡安详。本素材可用在有关“赤诚”“淡泊 人生”“隐居之乐”的文章中。 示例 1:我们做事情只有以专心的态度去面对,才能让专心之花开 满心房,才能铸就成功,笑傲在人生道路上。林庚先生为自己的“告 别课”专心准备了一个月,才讲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牛顿错把手 表当鸡蛋,陈景润致歉电线杆,王羲之把砚池当酱碗……这些古今中 外的趣谈,都包含着一个专心的习惯,须知,无专心便无认真,无认 真便无痴迷,无痴迷便无大发展。学会专心,让你在人生路上披荆斩 棘;学会专心,让你在海上扬帆远航;学会专心,助你走上成功的殿 堂;学会专心,让你体验人生路上的美景;学会专心,这世界才会更 加美丽。 示例 2:在原则问题上,我们要做到“坚守规则,矢志不渝”,即 便是大多数人在黑夜里昏睡时,也独自看守心灵的月亮,像屈原那样,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坚守心灵的清洁精神,“虽九 死其犹未悔”。著名学者林庚,一生恪守诗的尊严,在文学研究上, 他把满腔热忱都投入诗的国度,痴心不改,即便是对待退休之前的演 讲,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传达出诗的“美丽”:穿一身经过精心 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 家,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款款讲来,滔滔不绝,绸衫的袖子 仿佛在轻轻飘动……课后却大病一场。是什么使他有如此魅力?是 “坚守”心灵的选择,是“看守”心灵的月亮。而现实中的我们,往 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对比下来,岂不羞赧?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 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 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 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 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 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 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 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 年 1 月, 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 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 1946 年完成了《中国文学史》。 1947 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 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 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 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 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 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 90 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 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 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 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 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 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 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 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意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 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 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 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 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 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 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 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 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 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 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 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素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 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 96 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 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 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 也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 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 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 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 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 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 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 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 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 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 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意深邃;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 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 胸襟、追求完美地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