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9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9分,每小题3分)‎ 网络文学正以巨大的体量和广泛的影响力走进公众视野,改变着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特别是这两年,我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用全新的眼光和全新的政策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关注现实的创作题材明显增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由网络文学产业链带动的泛娱乐市场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所谓大格局,就是把网络文学的发展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时下的网络文学,拥有庞大的创作族群、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数以亿计的网络读者,如此“时代现象级”的文学,事实上已经不只是一个“网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而是关涉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到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掌控,关涉到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涉到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建构、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是治国理政中基层治理、社区治理、社群治理的一个执政基元,它与我们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无论是网络作家、网站经营者,还是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研究者和网民读者,都应该从这样的大格局中去为网络文学定位,去为自己定位和担责。‎ 而所谓“小世界”,是指网络作家创作的艺术世界,即网络作品用艺术方式所表达的文学内容及其所体现的艺术审美价值。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格局”的基础,一个时代的文学“大格局”就是由一个个作品的“小世界”来支撑,并通过“小世界”来体现、来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都要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文学的“大格局”;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责任一样,都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并且,在技术传媒的层面,网络文学更应该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多媒体表达、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网络创作的“小世界”为网络文学“大空间”和网络时代“大格局”输送更多刚健有为、有补于世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近年来,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源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政策。‎ B.网络文学的发展应当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 C.网络文学与时代的艺术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必须要有大格局。‎ D.网络作家用艺术方式表达文学内容,体现艺术审美价值,这是与“大格局”互相对立的“小世界”。‎ ‎[解析]“小世界”不与“大格局”互相对立,从原文来看,作品“小世界”是文学“大格局”的基础。‎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首先肯定了网络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然后再从把握“大格局”和“小世界”两个维度来提出建议。‎ B.在提出建议时,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两个段落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C.文章在论证时,摆事实,讲道理,既有网络文学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例子,又有作者准确严谨的分析。‎ D.文章以“发展网络文学应该把握好‘大格局’和‘小世界’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为观点来展开论述。‎ ‎[解析]文章没有举典型的例子。‎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原创作品质量提高,题材更关注现实,不断发展的网络文学正在改变着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 B.网络文学体量庞大,影响广泛,关涉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治国理政应对此高度关注。‎ C.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都是用自己的“小世界”去影响文学“大格局”。‎ D.网络作家应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网络文学应该发挥独特优势,输送更多精品力作。‎ ‎[解析]“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性质、特点、表现完全相同”错,原文只说“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性质一样”,“特点、表现”未提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9分,每小题3分)‎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士文化,是中国士文化的重要标志,亦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这两种隐逸观,对传统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或为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高士文化的逐渐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宋之前遵循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追求修身,这种情怀在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宋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文人画大发展。这时的高士图,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文人画家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以反映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中可窥一斑——一位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听风冥想。‎ 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如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为传达出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天子之饭的骨气,刻意将二者刻画得面容清癯、身体瘦弱,但行为举止传达出他们不屈的精神。强调意境营造,亦是高士图的特征。再看《采薇图》,画家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正是以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李唐意在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即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体现出画家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士绘画所以绵延不衰,在于其饱含的高士精神。高士精神之于各时代的文人画家而言,不再是简单的寻古趣、拟古意,而是寄托情怀、批判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天,传统高士图的意义在于,鼓励艺术家始终保持高品格的追求,不为名利所囿,不忘绘画对于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与表达。‎ ‎(选自‎201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高士”是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品行高尚的隐士,他们开拓了山林文化、田园文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B.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魏晋时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C.宋之后的“高士图”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更注重表现心灵自由和人文思想,使文人画得以大发展。‎ D.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是强调神似,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次是强调意境的营造。‎ ‎[解析]A高士并非全为隐士。B“形成于先秦时期”不准确,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对高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但并不意味着高士文化就在这一时期形成。C由原文“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可知,“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错。‎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从高士写起,引出高士文化,进而说明高士文化对高士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B.文章以宋朝为界限,论述了高士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点。‎ C.文章以《静听松风图》和《采薇图》为例,来证明高士图与一般绘画不同的艺术追求。‎ D.文章对高士图进行历史审视,指出当代艺术家应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解析]《静听松风图》《高士图》意在证明“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采薇图》意在证明“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和“强调意境营造”这两个高士图的特征。‎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五代卫贤的《高士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体现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 B.魏晋时期的社会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魏晋风度虽是名士贵族所追求的精神风范,但其形成却跟经济与文化地位不无关系。‎ C.先秦时期,儒家的隐逸观具有积极入世的色彩,而道家倡导自由、无为,追求生命通达、不为世事所累的生命境界。‎ D.《采薇图》取材于历史故事,作者巧用衬托手法表现两位高士的品格,并借古讽今,褒奖南宋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 ‎[解析]主题是颂扬了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怀和完美人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礼是植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土壤上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而礼治则是依赖这种体系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引礼入法,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于法律,完成了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的重要一环,达至“礼法社会”模式的形成。由于礼本身所具有的义理内涵,更使得这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礼法社会”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礼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规范意义不仅使引礼入法成为可能,更使得这个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道德与法律共同肩负维系社会秩序的使命,两者相互支持和补充。任何一种法制文明都必须面对并解决两者关系问题,引礼入法则是传统中国的解决方案:以道德精神挈领和改造法律,并直接将部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我国古代民事立法极不发达,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礼,“礼达而分定”。蔡元培说:“我国古代有礼、法之别。法者,今之所谓刑法也;而今之所谓民法,则颇具于礼。”国家法制层面,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成为精神原则;社会生活层面,由于礼兼具了感召和约束双重功能,礼的权威性的提升,为民间社会构建良风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提供了可能。‎ 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故其律以严刑峻法著称。唐律因“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这个“平”,一方面表现为德主刑辅,礼刑互济,使得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全面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另一方面,与“骨肉可刑,亲戚可灭”的法家立场不同,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唐律中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以及亲亲相隐、存留养亲等制度体现出礼的精神,弘孝敦伦,原情循理,无疑具有积极的义理价值成分。‎ 西周礼治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主张罪疑从轻、从赦;提出了“中道”“中罚”等概念。孔子主张“哀矜折狱”,孟子则以“仁政”为诉求,以为“杀一无罪,非仁也”,并重申了“罪人不孥”的古训。这些具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伴随着汉朝以后经义决狱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不同程度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 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司马迁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韩非则首倡“三纲”之说,以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乃“天下之常道”。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当然值得肯定,但其中包含的法律平等意义十分有限,因为其“法”非良法,其“断”则完全落脚在君主个人的独断。儒、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论者以引礼入法为传统法律等级化、伦理化之根源,或许是对法家有着过多理想化误读,或许是脑海里还残存着“儒法斗争”成见。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当途径。‎ ‎(摘编自马作武《引礼入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颇有权威性,且具有感召和约束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民间社会建立美好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 B.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认为“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过于崇信暴力,“严而少恩”,完全无视道德教化功能。‎ C.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在我国古代民事立法落后的情况下,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依据。‎ D.传统中国采取引礼入法的方案来解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即以道德精神来挈领和改造法律,并将部分道德规范作为法律。‎ ‎[解析]偷换概念。“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理解不当,原文第一段说:“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章开篇提出“引礼入法”的问题,认为这是完成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并达到“礼法社会”模式形成的重要环节。‎ B.第二段阐明“引礼入法”是解决传统中国道德与法律相互关系问题的方案,并从国家法制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阐明。‎ C.第三段援引唐律以“礼”得“平”,主张“宽严适度”,一些制度重人伦孝道亲情的例子,认为它有积极的义理成分。‎ D.文章最后指出,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是实现引礼入法这一治国问题的恰当途径。‎ ‎[解析]“是实现引礼入法这一治国问题的恰当途径”分析不当,原文说:“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当途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礼所具备的义理内涵使引礼入法能够有效实现,而引礼入法对中国古代法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促使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礼法合一”的特征。‎ B.从西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到孔孟思想,从汉代以后“经义决狱”到唐律的“一准乎礼”,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礼法社会”是逐步形成的。‎ C.儒、法两家其实都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但采取的手段和策略不同,儒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用的思想。‎ D.中国古代“礼法社会”的形成是“法律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因此,评价引礼入法应把握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等的历史线索。‎ ‎[解析]曲解原文内容。“儒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用的思想”理解不当。根据原文第三段及最后一段内容,可知,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主张“一断于法”;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