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考前热身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 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 作方式和新内容。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 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 力。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 者手中。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 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近 20 年来,网络文学有 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 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 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当时大部分内容,10 部有 9 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 现在仅大类就有 200 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三是质量大幅提高。当时作 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今天,网络小说可 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 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 的趋势,截至 2019 年初已翻译 100 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 已翻译 500 多部。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 万字的都有。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 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高一语文试题 在中国整个文化市场中,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是超前的,广度大,种类丰富,内容质量过 硬。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是单一文艺领域就能造就的,它是各行各业协作的结果。目前 为止,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传统经典形象之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全新创作的、在全球市场都广 受欢迎的当代文化符号。如果我们能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发掘出这样的资源,再通过下游改编 把它放大,打造出一个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才算是中国流行文化真正的成功。 (摘编自《互联网加速文学进化》) 材料二: 网络文学,作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成果,于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而诞 生。作为一种大众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诞生之初,从技术上实现了普通文学青年的写作零 准入,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槛,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空前高涨,大 批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在内容表现 和手法运用上,网络作者自觉、自发、自愿地接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经典的脉 络,大量优秀作品随之产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一路走来,逐渐进入主流视野, 不断迈向经典化、精品化。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加入到网络文学中来,这与网络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属 性有着内在的关联。网络小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文化的果实,作为以青年为 主体的广大作者抒发情感和想象的载体,也作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寄予情感和梦想的 阵地,随科技更新迭代,从 PC 到移动,从文字到 IP,以文字为源头的主体性从没改变。创 作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 乐化的必然诉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创作与阅读双方的日 常,陪伴着他们成长。 网络文学的热血幻想不仅是一个“白日梦”,而且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终极愿望,携带着 人类文化基因密码,合乎人类情感的发生发展。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专指在网络上发表并传播 的一种带有大众文化属性的外在表达,那么,热血幻想就是网络文学内在的本体特征,也是 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标识。 (摘编自《凸显本体特征,深植现实观照——二零一九年网络文学创作管窥》) 材料三: 在新媒介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可以 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层面来理解。 从可能性来讲,数字媒介深刻地改写了现实与自我的定义,改变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客 高一语文试题 观上要求重新审视文艺、现实、真实等理论命题。在此情况下,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 的创作热潮。在中国作协发布的“2018 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 一半的席位,如起点中文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就有 4 万多部现实题材作品。与 此同时,传统的幻想类题材也开始生活化。被称为“生活流”。这种现实题材的创作倾向既 是网络文学发展 20 年之后自我转型、突破瓶颈、扩大创作空间的需要,也与网络社会由早 期的虚拟空间日渐转向虚拟与现实的互渗相关。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奠 定了基础。 从必要性来讲,重建现实主义传统,不仅有助于网络文学创作表现二次元等虚拟世界, 也有助于表现被淡忘的线下生活,加强网络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网络文学发展 过程中的转型。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 了文学的社会性。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形式,它的生产、运营与阅读模式具有突出的社会 性特征。 写作与阅读不再是传统文学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性、群体性事件。与此同时,网络文 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衍生品进行了广泛地传播,改 造着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功能。由于网络文学的过度商业化,部分 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显然需要重新强 调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性、倾向性,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要求网络文学传 递社会正能量,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这样既有利于中国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塑造,也有 利于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摘编自《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小说尽管依赖新兴的互联网而产生、发展,但从整体上说,在题材、创作方式等方 面还是和传统通俗文学一致。 B.近 20 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数量更加庞大,原创性大大提高,质量大幅提高,优秀作家作品 大都聚集于通俗文学领城。 C.作为改革开放的文化成果的网络文学,凭借写作的零准入、发表的无门槛,表现出强大 的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 D.当前网络文学出现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现实类题材作品数量增多, 传统的幻想类题材生活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高一语文试题 A.中国网络小说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大量进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 国,颇受欢迎,近两年开始走进欧美。 B.凭借着互联网迅捷的传播与反馈速度,网络小说创作者与读者可以互相交流,作家能快 速调整内容,甚至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C.网络文学诞生之初,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网络作者并未丢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学经典的脉络。 D.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果实,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其本体特征与创 作的主体标识是基于现实的热血幻想。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文中“网络文学中重建现实主义传统”表现的一项是(3 分) A.《大国旗舰》《大国重工》虽然是穿越文,但分别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重型装备工业的 发展壮大。 B.《你在万丈荣光中》有穿越元素,也有以大篇幅文字展现“最美逆行者”消防员的生活, 充满正能量。 C.由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热播,让投资方看到了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 商业前景。 D.网络文学作品《上海繁华》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艰苦奋斗、顽强创业、自强不息的精 神。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当前如何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千口古枣园 魏胜先 豫北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古枣园——千口千年古枣园。 千口千年古枣园,北靠晋豫鲁铁路干线,西傍颛顼、帝喾二帝陵,南邻梁庄镇,东接硝 河坡。古枣园占地一千余亩,枣树万余棵,其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现存古枣树一千两百余 棵,许多树龄在千年以上,树围在一百七十厘米左右。被林业部门鉴定命名的“千年枣树王”, 树龄约一千五百多年。 高一语文试题 步入园内,一望无垠的古枣树纵横交错,苍劲茂盛。棵棵树干表面沧桑斑驳,色如火山 石,状若鳄鱼皮。树冠八方张开,虬髯盘旋,气宇轩昂,新枝绿叶间串串玛瑙似的枣随风摇 曳。置身于树下,仰首可摘枣,俯身能刨花生,既赏美景,又饱口福,惬意无比。 五十多年前,孩提时代的我,每年秋天都跟着大人们来这儿拾红枣、刨花生,那时觉得 这里不过就是个枣园而已。然而,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刘,八十五岁,性情耿直,看管古枣园已有半个多世纪。他饶有兴 致地给我讲起了古枣园的历史,以及与古枣园有关的故事—— 内黄,因黄河而得名。汉代以前,古黄河曾流经这块土地的南面,故称内黄。早在秦汉 时期,这里的先民就在黄河故道栽种枣树。漫漫黄河故道,成就了内黄红枣的美名。自 2002 年以来,县里多年举办红枣节,吸引了数十万名海内外游客。 千口,地处内黄县南端,也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曾是古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因旧时黄河 常年决口,先民频频搬迁,故名“迁口”。后人为了书写方便,逐渐变为“千口”。 精神矍铄的刘老汉凝望着硕果累累的古枣园,在锄把上磕磕烟斗,告诉我,他小时候枣 园就是这个样子。祖辈们都说,这儿自古以来就是块好地,沙质细软,枣树长得好。 先辈们从试种酸枣开始,经过一代代人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耐旱、耐盐碱、耐瘠薄, 盛花期长、果实肉厚、香甜可口的优良品种——扁核酸。 扁核酸,因核状扁、味酸甜而得名。其鲜果酥脆多汁,酸甜可口;干果皮薄肉厚,香甜 缠绵。古枣树上结的果,经过专业测定,果酸含量为其他品种的五倍,不仅是滋补营养之佳 肴,还是中药的药引子。蜜蜂在古枣树上采集的枣花蜜,晶莹剔透,味正醇厚,润肺明目, 被誉为蜜中上品。 曾经,这里的先民靠一行行枣树防风固沙;遭自然灾害,靠红枣充饥救急;遇兵匪战乱, 靠枣林天然屏障护身保命。作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据点,千口村古枣林一带培养和保 护了许多地下共产党员、游击队员。 新中国成立后,千口古枣园重焕生机。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记。 枣树总数达十万余棵。国家修建汤濮地方铁路时,专门在千口村设站。县里专门在千口车站 建起了红枣系列产品收购门市部。 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动杆,九月十五枣下箔,十月十 五捞不着。”每年枣熟季节,枣园内,道路旁,一排排用高粱秆编织成的枣箔上,厚厚的红 枣,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宛若一方方红色的地毯;土产门市部,门前车水马龙,前来收 购红枣、枣蜜的商贾络绎不绝;院内小山一样的枣垛,源源不断地装上小火车车厢,运往全 高一语文试题 国各地。 “枣儿香,枣儿甜,三分种,七分管;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 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承包的 土地和枣园。老枣农如鱼得水,将毕生经验全部倾注在枣树管理上。且不说每年至少五次修 剪荒枝嫩条,光是枣树灭虫就是一场重头戏。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 打树枝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 根下的尺蠖一一消灭。有的尺蠖在强震下应声落地,而大部分则吐丝垂吊,缓缓坠地。待复 活后又爬上树干。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 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经营者看中了这里的古枣树,千里迢迢 赶来,并托人向刘老汉说情,表示想出巨资挖走园中几棵最大的枣树。爱树如命的刘老汉听 说后火冒三丈:“无论给多少钱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给俺们留下的无价之宝啊!他们要 挖走的不单是树,而是全村人的命根……”对方最后只好悻悻离开。 2018 年底,村两委牵头,动员了十二名具有丰富枣树管理经验、勤奋好学的青壮年,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古枣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土地,从原先三十多个承包户手中流转出来, 成立了古枣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修建起古朴典雅的千年古枣园大门牌坊, 拉起透景篱笆墙,硬化了古枣园门前道路和停车场。 千年古枣园而今更风光。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区人民,他们有 古枣树一样铁骨铮铮的品格,让人看到了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 2020 年 08 月 22 日《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千口古枣园,古枣树数量多、树龄长、树围粗,纵横交错,苍劲茂盛,古枣园久经岁月 变迁仍充满活力。 B.内黄、千口皆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沙风细软。适合枣树生长。先辈们代代试验,终于培 自出优良枣树品种。 C.枣农们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 的原始落后。 D.文章写了古枣园传承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历史,赞美了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 默耕耘的沙区人民。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高一语文试题 A.“色如火山石,状若鳄鱼皮”“虬髯盘旋,气宇轩昂”,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古枣树沧桑而道劲。 B.“七月十五枣红圈……”“枣儿香,枣儿甜……”等民谣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深厚感 情,既体现了乡土特色,又富有韵味。 C.文章写刘老汉听说有富商想出巨资挖走古枣树后“火冒三丈”,严辞拒绝,表现出刘老 汉不为利益所动的耿直性格。 D.文章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古枣园的美丽风光,叙 述了古枣园的历史和相关的故事。 8.文章后半部分用不少笔墨写枣农管理枣树,对此你如何理解?(4 分) 9.“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阎毗,榆林盛乐人也。祖进,魏本郡太守。父庆,周上柱国、宁州总管。毗七岁,袭爵 石保县公,邑千户。及长,仪貌矜严,颇好经史。受《汉书》于萧该,略通大旨。能篆书.., 工草隶,尤善画,为当时之妙。周武帝见而悦之,命尚清都公主。宣帝即位,拜仪同三司...., 授千牛左右。高祖受禅..,以技艺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由是甚见亲待,每称 之于上。寻拜车骑,宿卫东宫。上尝遣高颎大阅于龙台泽,诸军部伍多不齐整,唯毗一军, 法制肃然。颎言之于上,特蒙赐帛。俄兼太子宗卫率长史,寻加上仪同。太子服玩之物多毗 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后二岁放免为民炀帝嗣位,盛修军器,以毗性 巧,请练旧事,诏典其职。寻授朝请郎。毗立议,辇辂车舆,多所增损,语在《舆服志》。 擢拜起部郎。帝尝大备法驾,嫌属车太多,顾谓毗曰:“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 得。今八十一乘。朕欲减之,从何为可?”毗对曰:“今宪章往古,大驾[注]依秦,法驾依汉, 小驾依宋,以为差等。”帝曰:“何用秦法乎?大驾宜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 长城之役,毗总其事。及帝有事恒岳,诏毗营立坛场。寻转殿内丞,从幸张掖郡。高昌王朝 于行所,诏毗持节迎劳,遂将护入东都。寻以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将兴辽东之役, 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明年,兼领右翊卫长史,营建临朔宫。及征 高一语文试题 辽东,以本官领武贲郎将,典宿卫。时众军围辽东城,帝令毗诣城下宣谕,贼弓弩乱发,所 乘马中流矢,毗颜色不变,辞气抑扬,卒事而去。从帝征辽东,会杨玄感作逆,帝班师,兵 部侍郎斛斯政奔辽东,帝令毗率骑二千追之,不及。政据高丽栢崖城,毗攻之二日,有诏征 还。从至高阳,暴卒,时年五十。帝甚悼惜之,赠殿内监。 (选自《隋书· 阎毗传》,有删改) [注]“大驾”“法驾”“小驾”都是天子出行的不同等级的车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子服玩之/物多毗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后二岁/放免为民/ B.太子服玩之物/多毗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后二岁/放免为民/ C.太子服玩之/物多毗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后二岁/放免为民/ D.太子服玩之物/多毗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后二岁/放免为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篆书,书体。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和草书等,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 B.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 待遇。 C.受禅,原指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后来王朝更替,也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D.母忧,也叫“丁外忧”,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 居家守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阎毗爱好读书,多才多艺。他出身官员家庭,长大后喜欢经史,从师学习《汉书》;他擅 长草书、隶书,尤其善于绘画,是当时的妙手。 B.阎毗治军有方,获得赏赐。他负责太子的警卫工作,大阅兵时大多队伍不整齐,只有他 的队伍严肃认真,皇帝得知这个情况后,特别给他赏赐。 C.阎毗深受信任,奉命平叛。朝廷让他负责一些重要事务,如总管长城劳役、营造坛场等; 他奉命率军追赶叛逃的杨玄感和斛斯政,没有结果。 D.阎毗临危不惧,完成使命。朝廷军队围攻辽东城,皇帝派他去宣 读诏令,敌人发乱 箭,击中他所乘的马,他毫无惧色,完成使命后才离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由是甚见亲待,每称之于上。 高一语文试题 (2)盛修军器,以毗性巧,谙练旧事,诏典其职。 14.隋炀帝对天子车驾的属车持什么态度?最后怎么处理?请简要分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 慨万千。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 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槛外长江 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槛”字 “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D.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以景结情,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 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 16.“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传说王勃写到最后一句有意在 处留了一个字不写, 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了,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有人认为是个 “空”字,有人认为是个“枉”字,也有人猜测是“云”字。王勃为什么用个“空”字?联系 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 _,_______ _。” 高一语文试题 (2)杜甫在《蜀相》中用 “ , ”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 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3) 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看到“ , ”的景色, 思及自己多年来的辛劳以及丈夫的负心,不由得悲从中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 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 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 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 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 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 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 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 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 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内容,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过山西北部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 B.南方古猿的……脑量(450- -650 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C.他说的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D.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19.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高一语文试题 21.下面文段在字形和用词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4 分) ①在全民共战“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②“九省通渠”的武汉压力最大,③很多店铺 都没有开门,街上冷冷清清,万人空巷。④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共克时坚。⑤许多 同志主动缴纳特殊党费,⑥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22.请对下面这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进行压缩,要求高度概括,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 洁流畅,不超过 45 个字。(6 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将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 房屋情况。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 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 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2019 年 11 月,经李克强总理 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 2020 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在监狱里二十七年。他曾说:“当我 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 那么我仍在狱中。” 对于曼德拉的这句话,你有什么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考前热身练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D【解析】A 项“在题材、创作方式等方面还是和传统通俗文学一致”错误,原文是 “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 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B 项“优秀作家作品大都聚集于通俗文学 领域”错误,原文是“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C 项“写作的零准入、发表的无门槛”错误,原文是“文学青年的写作零准入”“打破了 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槛”。 2.D【解析】原文中“成为……必然诉求”的是“创作与阅读的主客体关系”,“基于 现实”“热血幻想”于文无据。 3.C【解析】从材料三的第三段可知,“重建现实主义传统”着重于强调文学的教育作 用与社会责任意识,传递正能量,而 C 项仅指出“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景”, 没有说明该剧“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4.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能引发关注。②结构上总体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 式结构,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 举例论证, 举起点中文网的例子来论证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现实 针对性强。(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答对三点给 4 分。每点中答出关 键词或意思相近即可) 5.利用网络文学打造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②密切关注广大青年的情感与梦想的 诉求,凸现主体特征;③促进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 (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第①点扣住“文化符号”,第②点扣住“青年”“情感与梦 想”“诉求”, 第③点扣住“现实主义”“回归”“重建”) 6.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内容表述的鉴赏的能力。C 项,“枣农们用榔头击打树 枝上的枣尺蠖,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的原始落后”错误,从 “‘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为保证 高一语文试题 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 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可见,这并非 反映当地农业技术原始落后,而是称赞他们枣树管理经验、保证绿色无公害的良心和枣农们 的智慧。 7.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D 项,“采用 定点观察的方式”错误,从“步入园内……置身于树下……驻足园内……遇到一位老者”等 句子可见,作者是在园内漫步移动着的,并非“定点”观察。 8.①枣农管理枣树,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爱护和精心栽培;②赞美沙区人民为古枣园世 代相守、默默耕耘、铁骨铮铮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选材的作用。“用不少笔墨写枣农管理枣树,对此你如何理解”, 实际上是问作者写枣农管理枣树有什么作用;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主旨上分析。内容上, 通过写“枣农如鱼得水,将毕生经验全部倾注在枣树管理上。且不说每年至少五次修剪荒枝 嫩条,光是枣树灭虫就是一场重头戏。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 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根下的 尺蠖一一消灭”,反映出枣农对枣树的精心管理,悉心栽培,塑造出枣农们勤劳、善良、智 慧的形象;主旨上,表达了作者对沙区人民精心培育枣树品种“从试种酸枣开始,经过一代 代人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盛花期长、果实肉厚、香甜可口的优 良品种——扁核酸”,世代守护枣树“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 记”“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经营者看中了这里的古枣树,千里迢 迢赶来,并托人向刘老汉说情,表示想出巨资挖走园中几棵最大的枣树。爱树如命的刘老汉 听说后火冒三丈”,沙区人民的美好品格“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区 人民,他们有古枣树一样铁骨铮铮的品格,让人看到了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 9.①感受到古枣园历史的悠久;②感受到古枣园蓬勃的生机;③感受到沙区人民的勤劳、 智慧和坚守;④感受到国家政策对当地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情感态度及筛选信息的能力。关键要抓住“不一样”,从文中筛 选“我”的感受;“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刘,八十五岁,性情耿直,看管古枣园已有半个多 世纪。他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古枣园的历史,以及与古枣园有关的故事……”,从老者口 中,“我”得知了枣园的历史,感受到了历史的悠久;“一望无垠的古枣树纵横交错,苍劲 茂盛。棵棵树干表面沧桑斑驳,色如火山石,状若鳄鱼皮。树冠八方张开,虬髯盘旋,气宇 轩昂,新枝绿叶间串串玛瑙似的枣随风摇曳”“新中国成立后,千口古枣园重焕生机。上世 高一语文试题 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记”,“我”感受到古枣园生机勃勃,还因政策而 重新焕发生机;“枣儿香,枣儿甜,三分种,七分管;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为 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 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根下的尺蠖一一消灭……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 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感受到 枣农们辛勤的劳动与智慧的管理方式; “无论给多少钱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给俺们留下的无价之宝啊!他们要挖走的不单是树, 而是全村人的命根”感受到沙区人民对古枣园的坚守;“国家修建汤濮地方铁路时,专门在 千口村设站。县里专门在千口车站建起了红枣系列产品收购门市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后,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承包的土地和枣园”“2018 年底,村两委牵头,动员了 十二名具有丰富枣树管理经验、勤奋好学的青壮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古枣园中心区一 百零二亩土地,从原先三十多个承包户手中流转出来,成立了古枣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 公司”等,可看出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古枣园发展的推动作用。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物”,名词,意思是物品;“太子服玩之物” 是偏正短语,意思是太子服饰器用玩赏的物品,在句中做主语,由此排除 A、C 两项。“坐 杖一百”从语意上看,意思是判罪杖打一百棍,与前面主语“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从其后应该断开,排除 B。 1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项,“丁外忧”错,遭逢父亲丧事称 “丁父忧”即“丁外忧”。 12.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C 项,“他奉命率军追赶逃叛的 杨玄感和斛斯政”错,他追赶的叛军中没有杨玄感。 13.(1)多次拿装饰华丽的物品向皇太子索取欢心,因此很受亲近优待,太子经常在皇帝面 前称赞他。 (2)大力整治军用器具,因为阎毗心思灵巧,熟悉以前的典章制度,下诏让他担任他以前 的职位(或下诏恢复他的职位)。 14.隋炀帝要削减属车,想找依据,听完阎毗的分析后,决定不按以前的制度,皇帝各个等 级的车驾都减少或不用属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隋炀帝对属车的态度体现在文中他 与阎毗关于皇帝属车的问答之中。依据“帝尝大备法驾,嫌属车太多”,可知隋炀帝嫌皇帝 的属车太多;依据“顾谓毗曰……朕欲减之,从何为可?”可知隋炀帝要削减属车,想找依 高一语文试题 据;依据隋炀帝说的“何用秦法乎?”,可知他决定不按以前的制度;再依据隋炀帝说的“大 驾宜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可知他想让皇帝各个等级的车驾都减少或不用属 车。根据以上分析,隋炀帝对天子车驾的属车持要减少的态度,最后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决 定不按以前的制度,皇帝各个等级的车驾都减少或不用属车。 【参考译文】 阎毗,榆林盛乐人。祖父阎进,后魏本郡太守。父亲阎庆,周上柱国、宁州总管。阎毗七岁 时,继承爵位石保县公,封邑一千户。等到长大,外表庄重严肃,很喜欢经史。向萧该学习 了《汉书》,通晓大要。能写篆书,擅长草书和隶书,尤其善于绘画,是当时的妙手。周武 帝见到阎毗,很喜欢他,命娶清都公主为妻。周宣帝即位,拜授仪同三司,任千牛左右。高 祖受禅,阎毗凭借才艺侍候太子,多次拿装饰华丽的物品向皇太子索取欢心,因此很受亲近 优待,太子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赞他。不久拜任车骑,担任太子的警卫。皇帝曾经派高颎在龙 台泽进行大阅军,各军队伍多不整齐,只有阎毗一军,法令制度严肃认真。高颎把这些告诉 了皇帝,阎毗特别受到丝帛赏赐。不久兼任太子宗卫率长史,不久升任上仪同。太子服饰器 用玩赏的物品,多是阎毗购置。等到太子被罢免,阎毗判罪杖打一百棍,和妻子儿女都被发 配为官府的奴婢。两年后,赦免释放为平民。隋炀帝继位,大力整治军用器具,因为阎毗心 思灵巧,熟悉以前的典章制度,下诏让他担任他以前的职位。不久拜任朝请郎。阎毗建议, 帝王的车舆、车轿等,多有增加或减少,事见《舆服志》。提升为起部郎。皇帝曾经大力装 备天子车驾,嫌从行的侍从车辆太多,回头对阎毗说:“开皇时期,出行的侍从车有十二辆, 事情也就办了。现在侍从车八十一辆。我想减少它,依据什么才能行呢? ”阎毗回答说:“现 在制度依照从前(皇帝出行,车辆规模有三种),大驾依照秦朝,法驾依照汉朝,小驾依照 宋制,以此为等差。”皇帝说:“哪里用得上秦朝的制度呢?大驾适合三十六辆,法驾适合 用十二乘,小驾去掉不用。”长城的劳役,阎毗总管事务。等到皇帝在恒岳祭祀,下令阎毗 营造举行祭祀大典的坛场。不久改任殿内丞,跟从皇帝到张掖郡。高昌王在皇帝巡行地朝拜, 诏令阎毗举着符节迎接慰劳,就准备护送他们进入东都。不久因守母丧离开职位。不到一年, 命令派他就职治事。皇帝准备发动辽东战役,从洛口开水渠,到达涿郡,用作运粮的水路。 阎毗总督这次劳役。第二年,兼任右翊卫长史,营造临朔宫。等到征战辽东,以现任官职兼 任武贲郎将,主管皇帝的侍卫工作。当时各路军队围攻辽东城,皇帝命令阎毗到城下宣读诏 令,敌人的弓箭乱放,阎毗所乘坐的马中了流箭,阎毗脸色不变,语气高低有节奏,完成这 事才离开。跟从隋炀帝征战辽东,遇上杨玄感造反,皇帝回师,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奔辽东, 隋炀帝命令阎毗率领二千骑兵追赶他,没赶上。斛斯政占据高丽的栢崖城,阎毗攻打了两天, 高一语文试题 诏令阎毗回师。跟从皇帝到高阳,突然去世,时年五十岁。皇帝对阎毗的死深感哀悼痛惜, 赏给殿内监的官位 15. A【解析】A.全诗凝练、含蓄,情景交融,寄意深远。 16.(6 分)①“空”字既写出了长江向东流的状态,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感慨时间 流逝之快,可自己还是一无所成的悲哀;②“空”字也写出了长江自古以来都是滔滔不绝、 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③扣住“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等 诗句来赏析,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之感,“槛外长江空自流”是从侧面反映变迁之感。(每 点 2 分) 17.(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3)桑之落矣 其 黄而陨 18. A【解析】A 选项为解怪说明;B 选项为补充说明;C 选项为解释引语的出处;D 选项 插入语表示听众对讲话的反应。 19.①句中强调画面、铃声把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体现了夸张的夸大性;②画面与铃 声从听觉、视觉角度勾勒柔美画面,能够激发作者对于美的感知,但“全唤醒了”用“全” 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 每条 2 分) 20.①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 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②强调内容不同:改句 重点落在“人人都有”;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举,更能强调苦 和乐并存”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引人深思。③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 强;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每条 2 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21.(4 分)②“九省通渠”应为“九省通衢”。③“万人空巷”用法不妥。“万人空巷” 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 等盛况。④“共克时坚”应为“共克时艰”。⑤“缴纳”应为“交纳”。“缴”有“被强制” 的意思,“缴纳”是“履行义务或被强制交纳”;“交纳”没有“被强制”的意思。 22.(6 分)材料从六个方面阐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普查标准时点、范围、对象、 内容、出处与依据。(每点 1 分) 23.立意参考:(1)放下过去的一切,尤其是苦难,才可能真正赢得成功的人生。 (2)理性对待过去,成就辉煌人生。(3)走出过去,把握当下,走向明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