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1)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的调整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沿循多年的2道主观题变成“一客观+一主观”的新形式,整体难度有所降低,但考点覆盖面有所扩大。这一变化旨在让高雅难懂的古诗歌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选材特点 选材上,全国卷将会遵循在以往只考唐宋诗歌的选材特点的大方向下,拓宽选材范围,其他朝代(如元、明、清等)的诗歌有望进入命题视野。 2.试题形式 为顺应全国卷文本材料(文学类、实用类均为必考)增多、题量增多,但考试用时不变、分值不变的实际情况,以及真正落实“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考纲要求,古诗歌阅读这一考生的难点题型将有所改变,其主要变化就是由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5选2选择题+一道主观题”的命题形式。 同时,比较鉴赏仍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选项,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3.考查重点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4大考点保持稳定。具体到题型上,仍以表达技巧分析题和情感分析题为主,但随着“5选2综合性选择题”的介入,题型和考点覆盖面将大幅拓宽,呈现出多题型、多考点的命题新态势。 第一节 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 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 1.把握结构章法 诗歌的结构章法如下表: 近体诗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词 上阕(片) 首句渲染气氛 写景(次)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抒情(主) 2.了解基本特点 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情景结合: (1)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如乐景衬哀情。 3.读懂“诗家语”,跟上诗人跳跃思维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古典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诗家语(形态) 内容解说 示例 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以此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以上句中“空”“绿”“冷” 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词序 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的需求,故意改变某些词的词序。主要体现在主语后置、主宾换位等方面。 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洲”为陈述对象(主语)后置。 ②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为主宾换位。 省略压缩词语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答话蕴含问话;(2)意象组合。 ①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 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把多个意象直接拼合,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1.“读”标题蕴含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详示例表] 诗题 重要信息 金陵望汉江 ①交代了写作地点(金陵); ②表明了事件(望汉江); ③明确了诗歌题材(即景抒怀)。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①点明了写作时间(夏日); ②交代了事件(游山家); ③表明了诗歌题材(山水田园); ④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闲适愉悦)。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①揭示了写作事件(寻常山道人); ②表明了诗歌题材(即事抒怀); ③暗示诗歌的情感(恬静淡泊)。 咏山泉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 ②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 ③暗示了表达技巧(托物言志)。 2.“读”注释蕴含的信息 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化,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抱负、经历等,无不影响着诗人的表达。把握诗歌及题干的补充注释和交代,往往可以知晓诗人所处的朝代及其作品风格,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以及某些词语(典故)的含义。 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详示例表] 诗歌 注释蕴含的信息 残春①旅舍 韩偓② 旅舍残春宿雨晴, 恍然心地忆咸京③。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 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④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⑤待眼明。 【注】 ①残春:指的是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②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③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④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⑤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注释①对“残春”的解释,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2)注释②介绍作者,生活时间当为晚唐,“字致尧”暗示了其政治理想,籍贯则在京城;“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交代写作背景,“流徙”表明了作者眼下的处境:流离失所,流放南地。 (3)注释③④⑤疑难词语和地名的解释,帮助读懂、理解诗歌,进而把握作者情感。 3.“泡”诗歌正文,多角度体悟情感 诗歌正文是阅读鉴赏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如何读懂正文?如何对诗歌正文进行细研巧析呢?借用谢冕的话说,就是要“泡”。“泡”诗歌就像泡茶叶一样,把诗歌深厚的内蕴和内敛的情感泡出清香,泡出韵味。“泡”诗歌正文就是要“泡”诗词意象,“泡”关键词句和“泡”诗词情感。下面我们就尝试“泡”开诗歌正文,以明诗情。 (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基调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抓表明诗眼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 二是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不尽的伤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的“尽”“孤”“独”“闲”就是情感语言,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 (2)抓景、事、情,推导诗词主旨 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词的主旨。 (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有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在具体体悟时要多角度切入,多方式“泡”开诗歌正文。 下面以体悟杜甫的《夜》为例: 夜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 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 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 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 银汉遥应接凤城。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泡”开方式 体悟情感 抓字词 “疏”“孤”“无情”:“疏”是稀疏,言其灯少,暗示贫困、偏僻、凄清;“孤”是孤独,无人作伴,更显凄凉;“无情”则是诗人得不到家书迁怒于传书鸿雁的无奈之语,思乡强烈于此凸显。 抓景 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一切都是那样柔和、安详。远处长江水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万籁俱寂,这时从城中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此景虽美,却难免给人以凄清之感。流离他乡,凄清之景更令人伤怀。 抓事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加上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收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这时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由银河想到长安,内心无限悲凄。 抓尾句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一个病情严重的人,在床上挣扎起来,倚着拐杖还要走到门外,仰望天空,遥望国都,远眺故园,感慨万千,诗人的忧国之心、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抓情 寂静幽美的景色,触拨了游子的心弦,触动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引动了他的万千愁绪,写出他对故国的强烈思念之情。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泡”开诗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用心揣摩。 真题文本 文脉梳理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题解】 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欧阳修《归田录》云:“(仁宗)嘉祐二年,余与端明(殿学士)韩子华、翰长(翰林学士)王禹玉、侍读(学士)范景仁、龙图(阁学士)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尧臣字)为小试官。凡锁院五十日,六人相与唱和,为古律歌诗一百七十余篇,集为三卷。” 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即作于此时。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欧阳修一生最喜奖拔才士,本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他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①首联,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________:群英毕至,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②颔联,颔联重点描绘________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③颈联,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④尾联,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 读文归纳 1.内容主旨: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应试作答,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写作特点:①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考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肃穆幽雅。②颔联用了比喻修辞,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景。举子们紧张肃穆地应试作答,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笔落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③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答案】 礼部考试的考场环境 士子答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才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回归原文找对应。 A项,对应原诗首联;B项,对应原诗颔联;C项,对应原诗颈联;D项,对应原诗颈联;E项对应原诗尾联。 第二步:排除判断定答案。 A项,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考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肃穆幽雅。作为主考官的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应是喜悦。可判定A项正确。 B项,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入场应考,如衔枚赴敌的战士,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理解错误。可推知B项错误。 C项,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由“先德行”可推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正确。 D项,由颈联“朝廷列爵待公卿”可推知“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理解正确。 E项,尾联作者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应是谦逊之辞。所以,E项理解错误。 【答案】 BE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理解诗句。 “下笔春蚕食叶声”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入场应试,考场内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啃食桑叶。 第二步:鉴赏技巧。 作者用春蚕啃食桑叶比喻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沙沙声响,生动而贴切;在寂静的考场上,只听见考生落笔纸上的沙沙声响,动中见静,越发衬托出考场内的庄严寂静。 第三步:体悟情感。 作为主考官的作者巡视考场,只见群英毕至,正在认真答题。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一批杰出士子为朝廷效力,作者喜悦与期望之情不言而喻。 【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