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绝密★启用前 二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3.《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桂花①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 年)之后。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 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青州乡里约一年之久。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 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色黄而冠之以“轻”和“暗淡”,说明它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人。 B.开头两句正面描绘了桂花,从第三句开始作者就生动地叙述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招人妒的原因。 C.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D.“骚人”指的是屈原。作者指责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 5.作者对桂花持怎样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审美观点? 古代诗歌阅读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6.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7.对尾联,有人说是超脱之语,有人说是愤激之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点睛】 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对古代诗歌内容、主题的评价;(2)对思想感情的评价;(3)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提问方式 1.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你的观点呢? 2.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你同事哪种看法? (二)答题步骤 1.研读诗歌和某人的评价; 2.弄清诗歌的主旨; 3.亮明自己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历史地、辩证地); 4.找出诗歌中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语句,分条具体作答。 (三)答题模板 1.我认为……,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A 3.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A选项“欲扬先抑”错,“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此句是对夸父志向的赞美,没有贬低的意思。故选A。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情感,确定答题步骤。指出作者的情感,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由“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可知夸父有敢于太阳赛跑的宏大志向。“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赞扬夸父的力量大,一起跑到了虞渊下,都没分出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讲夸父的神力大,能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对夸父的赞美。“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讲了夸父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 【点睛】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4. B 5. 对桂花的态度:①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芳香常飘人间。②为桂花没有被屈原收入《离骚》鸣不平。 作者的审美观点:作者推崇内在美。本词表现了词人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的推崇。 【解析】 4.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从第三句开始作者就生动地叙述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招人妒的原因”错误,展开了形象化地议论,而不是“叙述”,表明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的态度。故选B。 5.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概括诗人对桂花的态度,根据诗中的“自是花中第一流”分析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根据“何事当年不见收”分析为桂花没有被屈原收入《离骚》鸣不平。然后根据“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分析作者对于内在美的推崇的审美观点。 【点睛】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6.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7.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语。全诗前四句写出了诗人孤夜无眠的情景,颈联流露了诗人早年希望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的想法,尾联表面上写要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但联系全诗,这不过是诗人的激愤之语罢了,意在抒发暮年壮志难酬的感慨于激愤。 【解析】 6.试题分析:题干 “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 答题关键词“枕不成眠”“ 如何写”。诗前两联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答题时,首先点名手法,接着结合诗句分析。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尾联,有人说是超脱之语,有人说是愤激之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全诗谈。分析诗歌的情感,要从重点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入手,要有看法有分析, 如认为是超脱之语,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就是隐晦的。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