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9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 9 说“木叶”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 ________的形象。 (3)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 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奇妙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妙 D.启示 喜爱 奇妙 解析:“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 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妙” 重在深奥微妙;“奇妙”重在稀奇巧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 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 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 可见一斑....。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 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D.“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 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解析:C 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不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不留心 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B.这篇文章的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把“树”与 “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 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C.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不仅表现在言内,还可以寄托在言外。 所以,言外之意是诗人未尝言传,而读者可以意会的。 D.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 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是研究诗歌艺术,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 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 解析:A 项,前后主语不一致,最后一句的主语应是“我们”。 B 项,搭配不当,应把“把”改为“对”。C 项,不合逻辑,前后没 有因果关系。 4.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 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__①__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 胆地发挥创造性,__②__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 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A. ①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②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B. ①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②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 C. ①前者则不断发展,后者则无人过问。 ②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D. ①前者则不断发展,后者则无人过问。 ②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 解析:B、D 两项②均为陈述语气,且语意同文段主旨有悖,由 此可排除这两项;据①空后面语意,可推知应选 A。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木”__①__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__②__会带来“木”所 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__③__一般乃是褐绿色, 这与叶也__④__比较相近的。__⑤__“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 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 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__⑥__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 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但 更 因此 / 于是 也 B 不仅 / 于是 就 至于 就 C 却 也 / 正 关于 也 D 不但 还 / 还是 至于 就 解析:注意句子间的衔接与连贯。 6.下列各项对语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 A.“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 “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句,引出对含有“木叶”“树叶”诗歌的分析) B.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 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反问句,语气急促,增强语势,充分肯定了诗人杜甫的创新, 同时引出对“木”的分析) 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 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拟人,形象鲜明,说明诗歌具有暗示性)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 用“木”字呢? (反问句,突出研究的内容,即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 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解析:这句是一般疑问句,不是反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10 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 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 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 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 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 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 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 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 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 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 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 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 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 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 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 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 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7.下列关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和想象。 B.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 人察觉。 C.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是暗示性语言的创造者,没有敏感而有 修养的诗人,就没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D.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 觉。 解析:原文中说“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 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 来”,没有说“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是暗示性语言的创造者”;“没 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就没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说法太绝对。 8.下列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代替“树叶”的原因,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 联想。 B.用“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 “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解析:原文说“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 的形象”,就是说用“木”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而非 “叶”。 9.下列对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B ) A.这段文字说明了“木叶”与“树叶”的本质区别。 B.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C.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语言应力求做到丰富多彩。 D.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具有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读者的特点。 解析:本段文字的中心就是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10.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段文字以“木叶”和“树叶”为例,说明了诗歌语言的特 征。 B.文中“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中的“筌”喻指诗歌的语 言。 C.文中引用周邦彦《满庭芳》中的诗句,意在说明“树”与 “木”在诗中的意象效果不同。 D.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厚“木叶”而薄“树叶”的思想倾向。 解析:作者没有厚“木叶”而薄“树叶”的思想倾向。 三、语言表达 11.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 原意。 ①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②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 一新。 ③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 学子们心悦诚服。 ④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 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答: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的 “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 的精神思想营养。 1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30 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 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 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 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 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 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 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答:“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解析:排除本段文字中的事例,剩余的内容就是本段文字的主要 信息,加以整理使之简洁流畅即可。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 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 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 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 万首诗篇,然后通过 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 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 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 记者 16 天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 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 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 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 这是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解析: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牛刀小试:比 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语段强调人工智能机器人 “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一日千 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 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 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 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 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 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 “杞人忧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解析:注意先“学习”后“摸索出”的先后顺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 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 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 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 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解析:四个选项中,“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 在前;“综合”修饰“利用”。 4.下面是某地教育局的一则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 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推进选课走班工作的深度开展,最近打算召开高一年级选课走 班工作交流会,要求各高中学校准备说话材料。材料应以怎样商量走 班模式、总结新高考中的问题及工作建议等为中心。会议具体时间地 点另外通知。 答:①“最近”改为“近期”;②“打算”改为“拟”或“计 划”;③“说话”改为“发言”;④“商量”改为“确定”或“商 定”;⑤“另外”改为“另行”。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 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从弱到强、百炼成钢、抛头颅洒热血,人民军队为民族独 立自强不懈奋斗。 材料: 迈进 自强 奉献 作风优战绩良 抗艰险保家园 遏危机护和平 改革强军 抢险救灾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守疆戍边 科技兴军 答:示例:抢险救灾、守疆戍边、抗艰险保家园,人民军队为人 民安居乐业默默奉献。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战绩良,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 大步迈进。 改革强军、科技兴军、遏危机护和平,人民军队为人类和平进步 奋发自强。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 貌,诗中有两处地方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静女其 姝”和“静女其娈”。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这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 虽罢,但却如余音绕梁,令人沉醉其中。 (3)姚鼐《登泰山记》中“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句的两个 “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描绘出 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青与绿 林 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这样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 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 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 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 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 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节,诗词 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 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 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 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 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 春天叫作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 冕人,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作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 作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绿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 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 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 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 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 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 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 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 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7.从原文看,下列有关“青与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可见青不能用来 形容柳。 B.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所以青和绿原属于同一 种颜色。 C.诗句“春晚绿野秀”,证明了在诗歌中绿野不可能被称之为 青野。 D.与重在表现具体现实的世界的绿相比,青似乎带有某种概括 性的意义。 解析:A 项,以偏概全。因为后文就提及“‘天官动将星,汉地 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B 项,偷换概念,因果倒置。本文最后一 段首句已明确“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相近”不等于“相 同”。C 项,曲解原意。“春晚绿野秀”这句后面的原文是“这绿野 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很少”不代表没有一点可能性。 8.文章开头写“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有何作用? 答:为了说明“草”“柳”经常并提。从行文思路看,文中引用 这两句诗词,不是用来欣赏,而是引出议题:柳与草常常作为春天、 春风的代表。所以,接下来,较多地引用了有关诗句做进一步的说明, 说明诗人通过对柳和草的描写,展现出“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 9.作者认为“青”与“绿”各具有怎样的意味?从中寄托了作 者怎样的情思? 答:在作者看来,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 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作者 在对“绿”与“青”的阐释中寄托了对春天美景的赞许之情和对理 想生活的祝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