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艺术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经济文化更加进步。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宋代提倡理性,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朱程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时光变迁,宇宙奥秘。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 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宋代的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松、竹、梅、柏、兰、桂、山茶、水仙等寓意深刻的花材,表达人生抱负、理想等。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等。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中后期,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元朝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使汉族文人受到元统治者的歧视,落魄不得意,多追求闲适自在,不屑为官。所以,元代的艺术中有这种闲散、淡雅的味道。另外,还受到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多为借花消愁或表达个人心中的追求,花材多以梅、竹、菊、兰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从而出现了心象花。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作品偏于狂怪孤傲,或荒寒冷僻,表 现出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表达个人内在之冥想。花型不定,多种多样,花器也古里精怪,瓶花吊花不一,纯属作者心理的表达,他人不易领会其中之含义。这种花型与院体花恰恰相反,常人多不采用。‎ ‎(摘编自王娜、郭风平《传统哲学与古代插花艺术的影响 和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插花艺术在宋元时进入普及阶段,受到理学的影响,插花以理念花、心象花为主。‎ B.宋代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可观赏的花卉种类更加多样,促进了插花艺术继续发展。‎ C.中国古代传统的儒、释、道三教学说,进入宋代后则为崇尚理性的程朱理学所取代。‎ D.在元朝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之下,汉族文人多以梅、竹、菊等来表现傲岸不屈的人格精神。‎ 解析:选B。A项,“受到理学的影响,插花以理念花、心象花为主”错误,原文“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可知,心象花产生原因不是“受到理学的影响”。C项,“崇尚理性的程朱理学所取代”错误,原文“儒、释、道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D项,“以梅、竹、菊等来表现傲岸不屈的人格精神”错误,原文“花材多以梅、竹、菊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述的主要对象,并简要分析了插花艺术在宋元两代得以发展的原因。‎ B.第二段以宋代提倡理性、理学的大发展为立论前提,阐述了理学对当时插花艺术的影响。‎ C.文章综合运用道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有利于多角度阐述要表达的观点。‎ D.文章由总到分展开行文,在论述宋元两代插花特点时,暗喻褒贬,宋代含褒、元代寓贬。‎ 解析:选D。D项,“元代寓贬”错误,原文“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理学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之上,提倡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从静观万物中体会宇宙奥秘。‎ B.宋代许多文人对花开花落等自然景象的感受更为敏感,借山水花草寄托情志,流露对时局的不满。‎ C.宋代插花构图中常用到梅花、腊梅等枝条,这主要是受了当时清雅、隽秀时代精神的影响。‎ D.理念花以瓶花为主,以理为表,以意为理;心象花则花型丰富,花器精怪,纯属个人心理的表达。‎ 解析:选B。B项,“流露对时局的不满”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丝主题都是牺牲……‎ 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解析:选A。B项分析不合文意。比较前提正当,不一定能得出有益的结果;C项误解文意。“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D项不合文意,“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不是比较文明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C.第五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 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 解析:选D。对论点与论据的理解错误。“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属于文明比较中“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解析:选B。强加因果,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