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学案(1)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该部分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高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查点。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增强,近义词语辨析类试题式微。如2016—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都给出了6个语句,并分别编为四组,让考生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摒弃了2015年近义成语选词填空的考查形式。 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 考向一 实词辨析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有关南海仲裁的立场没有改变”。 ②看看驮着雪的墨绿勃发的常青树,看看杨柳 而不干枯的枝条,你一定不会否认“冬天绝不是一片死寂”。 ③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生活中的废气 在一起,进而发生反应,生成了多环芳烃,而这正是雾霾致癌的元凶。 A.重申 柔顺 交汇 B.重审 柔韧 交会 C.重申 柔韧 交汇 D.重审 柔顺 交会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了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与运用。 ②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认为,我们如果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 之道。学* ③我国三大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全线飘红,这是我国互联网产业步入 并稳定健康发展的体现。 A.熟悉 处世 正规 B.熟习 处世 正轨 C.熟悉 处事 正规 D.熟习 处事 正轨 【答案】B 用“正轨”。 技巧点拨 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考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 2 .析异。在去掉相同语素之后,应该辨析不同语素的含义。具体方法有:一是通过常用义区别近义实词,二是可以用组词法区别近义实词。如第1题中,“重申”与“重审”一组,“申”一般理解或组词为“申述”,“审”一般理解或组词为“审理”。这样就基本上将二者的常用义区分清楚了。 3.辨析语境,代入解答。在区分了不同语素的常用义后,仔细辨析语境,将所理解或组成的词语试着代入原句语境,看哪一个合适即可得出答案。 考向二 虚词辨析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 在诗词创作、理论研究方面, 教书育人方面,她都堪称学者。她教了70年书,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 站在讲台之上传播中国文化。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 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 有人无限仰慕,“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A.无论 还是 仍 不但 更 B.无论 和 竟 虽然 更 C.尽管 还是 竟 虽然 也 D.尽管 和 仍 不但 也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芙蓉街如潮的人流渐渐退去了,午夜的空寂也一样属于它,作为济南最具地域特色的一条老街,它繁华,又 于此。 ②德国战后全民反思二战罪行,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却缺少德国人反省战争的勇气,不但不反省, 否定战争罪行,没有承担战争责任的起码道德。 ③杨振宁说,科学研究 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撑,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收获成功。 A.不只 反而 纵然 B.不止 反而 固然 C.不止 而且 固然 D.不只 而且 纵然 【答案】B 折;一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根据语境应选“固然”。 技巧点拨 虚词往往有其固有的功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具体来看,解题时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把握词性,区分用法。虚词的词性不同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近义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 2.关联词语若成对出现,要注意对应搭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特别是关联词语多成对出现,如句中只出现一个,应仔细判断另外一个,便于得出答案。 3.辨明语句之间的关系。虚词运用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明辨语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要途径。如第1题中,“虽然/不但”的选择,通过分析语句关系可知,前后文存在着递进关系,因此,该空应选“不但”。 考向三 成语辨析 1.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我们势单力薄的现状,编印这么一套文献丛刊,谈何容易,即使全力以赴,也只怕绠短汲深,所以还望专家同仁们多多指导帮助。 ②在此次专项巡查行动中,有关部门发现有5家企业存在皮里阳秋现象,表面答应不再向违章建筑提供土方,并签署了协议保证书,但暗中依然照做不改。 ③有些具有历史声望的传统媒体,观念陈旧老套,机构尾大不掉,从而难以应对网络媒体的各种挑战,在消颓不前中失去了竞争力。 ④一幅尘封了100多年的油画经过专家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X光扫描,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颗沧海遗珠终于可以在世人眼中大放光彩了。 ⑤对于领导来说,俯下身子,认真听取接纳下属的意见,有时可能从善如登,比较困难,但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更具活力。 ⑥在信仰丧失、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中,一傅众咻,青年人怎么可能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呢?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 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在此句中指画作,使用对象有误。从善如登:比喻做好事很不容易。不是指“接纳别人意见比较困难”的意思,成语理解有误。一傅众咻:一个人教,众多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符合语句所表达的社会环境对青年人影响的意思。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从发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倡议后,该市的全民健身运动进行得 。 ②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二战后期苏联军队以 之势迅速歼灭德军残余军队、挺进柏林的故事。 ③革命党人的不断起义, 的群众战争,使清王朝四面楚歌,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A.风起云涌 风卷残云 风生水起 B.风生水起 风起云涌 风卷残云 C.风起云涌 风生水起 风卷残云 D.风生水起 风卷残云 风起云涌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消息传来,人们弹冠相庆。 B.有德之人为官,虽然生活清贫,但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小李一个月来夙兴夜寐,争分夺秒,整日泡在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最终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D.暑假期间,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享受阅读,享受生活”的大型阅读活动,部分书籍打折销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答案】C 【解析】A项,“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用在句中不合语境。B项,“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用在句中不合语境。C项,“夙兴夜寐”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恰当。D项,“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名师点睛 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 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义词 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二)贬义词 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4.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学*科 8.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 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一)谦辞 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二)敬辞 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 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五、常见的易出现语意重复的成语 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2.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形容来的人或事连绵不断。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5.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本身已包含“笑”的意思,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7.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一位)莘莘学子”。 8.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0.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被)人贻笑大方”。 11.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考向四 混合型词语辨析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因整体拆除会带来粉尘污染等问题,相关部门邀请休闲、餐饮企业 ,将原本的老旧厂区变为新型街区。 ②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的知识, 受益匪浅。一本坏书则会把你推向万丈深渊,让人后悔不已。所以选书就好比吃饭,吃饭时要“择优”,选书也要“择优”。 ③电动三轮车被撞后一时失控,又 撞向路边一辆正等着过马路的电动车,结果导致电动车倒地,女车主受伤。 ④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很多妇女的心,她们 伤感,落泪。 A.入驻 因而 径自 无不 B.入住 因而 径直 不无 C.入住 从而 径自 不无 D.入驻 从而 径直 无不 【答案】D 无不:副词,没有一个不,表示没有例外。不无:动词,不是没有;多少有些。句④写祥林嫂讲的故事打动了很多妇女的心,让她们伤感,落泪,应选“无不”。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 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每月只有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 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有收入的上升通道, 地涨工资。 A.其实 负责 然而 名副其实 B.确实 负责 因此 名副其实 C.确实 负担 因此 名正言顺 D.其实 负担 然而 名正言顺 【答案】C 关系,故应选“名正言顺”。 技巧点拨 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甚至差异很大。 2.去除同类项,对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如对于第1题中的近义词“径直”和“径自”,考生可以将相同的语素“径”去掉,将剩下的语素分别组成“直接”“自己”两个词语,这样就可以辨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差异了。 3.寻找关键语素的反义词。如“真谛”和“精髓”两个词语,考生分辨不清其用法的时候可以抓住其关键语素的反义词,“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这两个词语一个探讨的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精粗问题,探讨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或短语。有时通过扩展词语,很容易就能看到它们的差异。如“钟情”“衷情”可分别扩展成四字词语“一见钟情”“互诉衷情”,便可辨析其不同。 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恩培夫人轻轻一句话,1500万就挥霍一空变成了她腕上的一只镯子,这样的巧取豪夺,才是对这个时代所有打拼奋斗者的不公。 ②没人能完全看懂白云苍狗般的中美关系,连中美外交官和军事将领们恐怕也要不断琢磨:对面的这个国家究竟是谁? ③世界各国因为有不同而需要合作、因为有共识才可能合作。但如果各国彼此视对方为异端,势如水火、动如参商,何来合作? ④90后小伙娶亲地铁当婚车引发了围观,但北京地铁方认为乘客此举无可非议,只要不扰乱地铁运营的正常秩序和不危害其他乘客安全就不会被制止。 ⑤宋江正是刀笔吏出身,在那种环境下,为了安身保命,他必须左右逢源。在为人处世上,宋江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从来不给对方难堪。 ⑥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张志把刚才发生在街头的那件事讲得 ,我们都听得入迷了,当他突然转入另一件事时,我们才反应过来。 ②在模仿秀现场,有一个小伙子 地模仿了小沈阳的声音,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并且他的场外投票在所有选手中也最高,因此,他获得了第一名。 ③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可谓 ,呼之欲出,使读者为她悲惨的人生掬了一把辛酸泪。 A.呼之欲出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B.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呼之欲出 C.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D.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绘声绘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问我张亮与小杰之间的事情,我也只是知道一鳞半爪,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B.五月的江南春意盎然,夏味渐起,安徽师大的校园里处处弥漫着青春的朝气和希望。 C.现在的中学生很容易意气用事,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会投桃报李,纠结一伙人向另外一伙人讨要说法。 D.有些骗保人员造假可谓天衣无缝,但是,在看场人员的周密细致的勘察下,骗保真相水落石出,使骗保人员无处遁身。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就在周汝昌 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 。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 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是翻译成白话文也不容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A.踌躇满志 搁浅 涵盖 B.意得志满 搁置 覆盖 C.踌躇满志 搁置 涵盖 D.意得志满 搁浅 覆盖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 看到了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更看见那只机智的虫儿的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 ②我校根据申请 的考生的初试成绩及获奖等情况,择优选拔。优先考虑有特殊专长并获得过奖励的优秀考生。 ③我们回想着,我们追赶着,我们也许能赶上时间,赶上自己。却并没有察觉,在我们的行走中慢慢 的时光不再…… A.不只 调节 消释 B.不止 调节 消逝 C.不只 调剂 消逝 D.不止 调剂 消释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行走到这样的关口, 是六月本身的温度, 考试的偶然性给人施加的压力,都容易让紧张感弥漫。对于孩子而言,多年苦读的成果, 在短短的几天内,得到抽查式的检验;对于家长而言,上考场的,是孩子, 不是自己,孩子的焦虑,自然容易 到家长身上。 A.无论/还是 正 却 蔓延 B.不仅/而且 正 更 漫延 C.无论/还是 将 却 蔓延 D.不仅/而且 将 更 漫延 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2.【2017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多数人的 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 ,真与美就 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 的程度。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3.【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4.【2016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5.【2015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6.【2015年高考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 B.鉴别 色彩 终于 适当 C.甄别 色泽 最终 适当 D.甄别 色彩 最终 适量 闯关检测 1.B 必要责备,表示做得很正当,合乎情理。本句形容小伙娶亲地铁当婚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正当的,因此应用“无可厚非”。⑤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本句形容宋江的为人处事,合适。⑥口耳相传:意为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本句形容人们传播消息,属望文生义。 2.C 【解析】“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偏重于讲述故事或描写场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偏重于模仿、模拟。“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3.D 【解析】D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符合语境。A项,“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该词用在此句中说“我”知道的少、不全,不符合语境。B项,“春意盎然”,指春意正浓。此句写“五月的江南”,应该用“春意阑珊”。形近致误。C项,“投桃报李”,泛指互相赠答,友好往来。褒词贬用致误。 4.A 5.C 【解析】“不只”,不但,不仅。“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根据语境应选“不只”。“调剂”,动词,指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也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药物。“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根据语境应选“调剂”。“消释”,(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消逝”,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根据语境应选“消逝”。 6.C 【解析】“无论/还是”表条件,“不仅/而且”表递进;此处属于条件关系,应选“无论/还是”。“将”表将来,“正”表正在进行;此处表将来,应选“将”。“却”表转折,“更”表递进;此处应选“却”。“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漫延”,水向周围扩展;此处应选“蔓延”。 高考链接 1.B 【解析】①重整旗鼓: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与最后一句话“再创佳绩”矛盾。④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不符合语境。⑤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对象错误。②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③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⑥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常与易丢失或者易出错的事物搭配使用。符合语境。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选项。如由“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可知,前面主要讲两者的不同发展方向,第三个横线上可用“分道扬镳”;“达到与真”地位相当,可用“分庭抗礼”,综合可知D项正确。 3.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考查虚词的使用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的,故使用指示代词“这”。第三处是表示假设,第四处和第三处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与第三处的“如果”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那么”。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 4. A 5.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结余”,一是指结算后余下,二是指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的钱或东西,由句中的“省吃俭用”可知“结余”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节余”。C项,“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6.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考查常用近义实词、虚词的辨析使用。“鉴别”,辨别(真假好坏);“甄别”,一是指审查辨别(优劣、真伪),二是指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由语境对“几十种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 可知第一空应选择表鉴定品质、辨别优劣的“甄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