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 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谏逐客书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民以殷.盛 殷:多,众多 B.功施.到今 施:施加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让:辞让,拒绝 D.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傅:附着、加上 解析:施:延续。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遂散六国之从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而陛下说之,何也 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解析:A 项,“从”同“纵”;B 项,“内”同“纳”;C 项, “说”同“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一致的是( C ) 例句:西.取由余于戎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故能明.其德 C.蚕.食诸侯 D.却宾客以业.诸侯 解析:C 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 项,使动用法,使……来; B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显;D 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 成就霸业。 4.下面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C ) 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解析:A、C 项,介词,因为。B 项,介词,依靠,凭借;D 项, 连词,来。 5.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 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 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 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宾语前 置句) 解析:D 项是定语后置句。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书:不是书信,而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与“表”性质类似。 B.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 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C.陛下: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 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D.纵横: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连横派的主要 代表是苏秦。 解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 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 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 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 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 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 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 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 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 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 不实外厩,江南 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 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 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 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 《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 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 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 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 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 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 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 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窃以为..过矣 以为:认为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向使:假使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舍弃,拒绝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卖 解析:赍:送给、付与。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 的一组是( C ) ①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②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④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⑤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⑥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 解析:①是叙说历史。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是为引出下文议论服务的。④是批评秦王驱逐客卿是轻视人才。 ②⑤⑥三项是从驱逐客卿会给秦国带来危害的角度来分析,全都属于 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卿对 秦国国家强盛富强所作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用的产于别 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径,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 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 B.文章以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先王“皆以客 之功”的史实雄辩地说明重用客卿对秦有利。 C.文章从秦王爱好的色、乐、珠玉都不产于秦,然后反复推论, 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 D.文章以“太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为喻,说明秦国 只有不断扩张领土,才能成就帝王霸业。 解析:“说明秦国只有不断扩张领土,才能成就帝王霸业”错误, 应该是奉劝秦王不能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只有汇集了这些人才 的力量,才能统一天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 无强大之名也。 译文:假使四位君主拒绝客卿不肯接纳,疏远贤士不肯任用,这 就使得国家没有富裕的实际,秦国没有强大的声望。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译文:现在却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辞退宾客去辅助诸侯成就功 业。 解析:(1)向使,假使;却客,拒绝客卿;内,同“纳”, 接纳;疏,疏远;是,这。 (2)乃,却;黔首,平民、老百姓;资,资助,供给;却,辞退, 拒绝;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 三、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①也应注重 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②一些地方的措施值得借鉴,比如有 的地方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的方法,变“单向 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以多劳 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制度建设有根本性和长期性 的特点,③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特点),来 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解析:根据首句“公平与效率”的紧密联系,①处前半句已经提 到“公平”,则此处填入的中心词当为“效率”;该文段主要探讨的 是在扶贫工作中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而②处“比如”之后都是一些 具体探索的例子,②处应为举例的总起句;③处前半句说的是“制度 建设”,后半句“激发”是说作用,结合全文段,此处应该填入“激 励制度”的应用。 12.请根据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语。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政府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也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时代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 且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也要求政府不断适应民主、开放、互动 的网络生活,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推进政治民主、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的方法和途径。公众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共同责任承担者,公众参与到 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法制监督过程中,行使参与管理、监督行政的 宪法权利和法定权利,形成参与行政、合作行政、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答:网络时代__公众参与__政府管理 解析:提取关键词要掌握语段的主要内容,材料陈述的核心话题 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现象”,“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两个词 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文段又写了面对这一潮流现象,政府管理应该 如何适应,以及这个现象发生的条件背景:网络时代。从中又可提炼 两个关键词:政府管理、网络时代。综合考虑可得出三个关键词为“网 络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管理”。 与妻书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当尽吾意为幸 D.汝幸而偶我 解析:A 项,“彀”同“够”;B 项,“念”通“廿”;D 项, “而”通“尔”。 2.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 A.汝可以模拟..得之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解析:C 项,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 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A 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 今义指“模仿”。B 项,福利:古义指“幸福”;今义指“生活上的 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D 项,妻子:古 义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 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D ) A.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辇来于.秦 B.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C.汝其.勿悲 望请其.指教 D.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 解析:A 项,在/到;B 项,替/是;C 项,表祈使语气/代词,她 们;D 项,两个“而”均表转折。 5.下列各句中与“必以告妾”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 C )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不可数计 C.君与俱来 D.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C 项与例句一样,省介词宾语“之”。A 项,“轩”前省 介词“于”。B 项,“数”前省介词“以”。D 项,“灭”后省动词 宾语“之”。 6.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C ) 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解析:“寸管”代指笔。A 项,用典;B 项,反问;D 项,比喻。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又恐汝不察吾衷. 衷:衷情 B.虽不谓吾言为是. 是:正确的 C.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恰逢 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肖:像 解析:A 项,“衷”的意思是“内心”。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 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 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 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 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 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 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 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禁:经受 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最终 C.吾亦既许.汝矣 许:答应 D.更.恐不胜悲 更:更加 解析:更: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 汝初闻言而.怒 而.亦无词相答 B.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之.逃家复归也 C. 必以.告妾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虽不谓吾言为.是 解析:A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 项,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介词,把;介词,用。D 项, 都是判断词“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封写给妻子的书信,表面上写的是对 妻子的眷恋,实际上是写自己慷慨赴义的决心。 B.节选部分回忆了与妻子共同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这些事虽然 都是只言片语,却都能表现作者对妻子的爱。 C.特别是第二件事,作者回忆婚后生活,夫妻恩爱,携手并肩, 窃窃私语,这更加增加了作者离别妻子时的万分悲痛。 D.第三件小事是作者在赴义之前回家面对妻子的情景,这种欲 言又止、呼酒买醉的悲痛心情,实则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 解析:A 项表述错误,文章既有离别妻子的无限的悲痛,又有为 国家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的悲壮。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译文: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瘦弱的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 痛。 (2)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译文: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三、语言表达 12.将下面这个句子用几个单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由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吴晓江执导,著名编剧 龚应恬执笔,广东话剧院倾力演绎的大型话剧《与妻书》于元月 5 日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揭开神秘面纱。 答:①《与妻书》于元月 5 日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揭开神秘面 纱。②话剧《与妻书》由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导演吴晓 江执导,著名编剧龚应恬执笔。③这部话剧由广东话剧院倾力演绎。 13.下面是齐豫的歌曲《觉》(遥寄林觉民)的一段,请根据歌词 的特点以及对文意的理解模仿它完成第二段。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________于中国画的“界画”到底是什么?要言不烦地说有两 个特点:一是主要表现对象为建筑,包括车船之类;二是会用到特定 的工具——界尺。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 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枝界尺,还有一枝半圆的木杆,将这靠 住毛笔,紧紧捏着,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也无粗细了,这 种图谓之界画。” 界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是以类似建筑工程图纸的样式出现 的。在战国时期就有“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图之”的记载。汉代则 有《汉麟阁图》《甘泉宫图》。南北朝的时候,很多画家________到佛 教建筑的设计绘画之中。早期的界画之所以作为建筑工程图纸,是因 为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不可以有差错,必须非常仔细。 自汉魏六朝以来,一直有大画家擅长画这类画,比如六朝的陆探 微和顾恺之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逐渐提高并丰富了界画的一 些技法。唐代“画圣”吴道子则能“不假界笔直尺”,徒手就可以画 出界画。正是由于这些________的画家,促使界画的________逐步加 强,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 艺术作品。 晚唐到宋元年间,界画成了独立的画科,一般以楼阁为主体,山 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到了元代,书画典籍里正式出现了“界 画”的称谓。盛熙明《图画考》中记载:“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 就界画,分成斗栱。”又如汤垕的《古今画鉴》中写道:“画有十三 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附属 参加 出类拔萃 艺术性 B.隶属 参与 超群绝伦 艺术性 C.隶属 参加 出类拔萃 真实性 D.附属 参与 超群绝伦 真实性 解析:隶属:(区域、机构等)受管辖;从属。附属:依附;归属。 这里是说“界画”与“中国画”的关系,二者并非主从关系,应用 “隶属”。参与: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加:加入某种 组织或某种活动。这里是说“佛教建筑的设计绘画”,应用“参与”。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超群绝伦:超出众人, 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这里指那些超出同辈的画家,应用“超群绝 伦”。艺术性: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 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 度。真实性:文学艺术作品拘泥于真实、艺术性较差的特点。这里是 说大画家参与其中,“逐渐提高并丰富了界画的一些技法”,应用 “艺术性”。故选 B。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 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B.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 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C.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 值的艺术作品。 D.使其脱离了建筑原始的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展现具有独立审 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解析:原句的错误有:词序不当,“原始的”应修饰“形态”; “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谓语残缺,应在“具有”前加 “成为”。故选 A。 3.下列根据文中内容给“界画”所下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 A.界画指画家作画时使用界尺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主要用于 描绘亭台楼阁或舟车。 B.界画指画家参与佛教建筑绘画的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非 常细致的早期建筑工程图。 C.界画指一种用界尺画线的绘画技法。内容以建筑为主,山水 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 D.界画指用界尺画线并细腻画出的以建筑为主,山水为背景, 人物舟车为点缀的绘画作品。 解析:材料第一段介绍界画的对象和工具;第二段介绍界画的历 史,最早类似于建筑工程图纸;第三段介绍画家参与,使其逐渐脱离 图纸形式,成为艺术作品;第四段介绍最后成型的界画的主题、背景、 点缀等。根据分析可知,界画是一种绘画作品。故选 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朋友,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①人生有什么意 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 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 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 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②而在 于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 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 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 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就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③试着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解析:①处需要和后面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 出来的”衔接;②处需要和前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衔 接,同时后面的部分也有一定的提示;③处应与前面“与其终日冥想 人生有何意义”衔接。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 25 个字。 《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 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 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 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 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 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答:《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 道理,十分形象。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 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 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 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 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 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 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 《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 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 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 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 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 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 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 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 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 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 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 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 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 上食如故,官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 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 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 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 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解析:句中“沙丘”作“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C;“公子扶苏”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陛下,原来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后来借用为对帝王 的敬称。 B 会稽,中国古代郡名,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今一般为 绍兴的别称。 C.崩,古代指帝王和王后去世,也叫“驾崩”,而诸侯和大夫 去世称“薨”。 D.太子,我国封建时代帝王法定继承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 来借指太子。 解析:C 项,“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错,大夫去世称 “卒”。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 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 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 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方少数民族等,他都出了不少力。 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设酒宴,文武百官都 前去向李由敬酒祝贺,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 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没有正式确立太子, 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解析:C 项,是李斯设酒宴,百官向李斯敬酒祝贺,不是李由。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 译文:李斯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辞,就上书给 皇帝。 (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译文: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 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 解析:(1)谬:意动用法,认为……荒谬。绌:废黜。辞:言辞。 (2)黔首:百姓。驽:驽钝。下:低下。擢:提拔。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 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齐人淳于越进谏说: “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 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您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 来相救呢?事情不效远古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 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文 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辞,就 上书给皇帝。说:“……我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 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 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来使百姓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 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是从秦始皇开 始的。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秦始皇又四处 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 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 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 李斯慨然长叹道:“哎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忌讳是过分了’。我 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 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臣子的职位没有比我更高的,可以 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不知 道归宿在何方啊!”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 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兼理符节玺令等事,都随同前往。秦 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皇帝,始皇派他到上 郡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 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 这一年七月,秦始皇到达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下诏给 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 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 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 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 式确立太子,所以保守秘密,把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辒辌车里,百官奏 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复百官上奏的 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