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第 二 单元 4   《 诗经 》 两首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品背景 《氓》 春秋以前 , 由于原始群婚制的某些观念仍残存在人们的头脑中 , 所以礼教在民间的约束力远不如后来的封建社会那么强。在春秋时期 , 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体制的进一步确立 , 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的程度逐渐加深。男权社会使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依附地位。女性的婚姻幸福 , 全寄托在丈夫身上 , 这是造成女性婚姻悲剧的根源。《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 就反映了当时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方带来的巨大伤害。 《采薇》 《诗经》中 ,“ 小雅 ” 的大部分和 “ 大雅 ” 的小部分 , 是在周王室衰微到周平王东迁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 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的社会现实。《采薇》大约作于周宣王时。周代北方的犭严狁部族十分强悍 , 经常骚扰中原 , 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边和命令将士出兵攻打犭严狁的记载。《采薇》应是西周后期戍边将士在归家途中唱的歌。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相关常识 《诗经》 概述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原本只称《诗》 ,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 汉时被尊为经典 , 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 内容主要包括 : ① 社会政治诗 , 对生活充满愤懑忧伤 , 抒发感慨 , 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 ; ② 爱情诗 , 歌颂美丽的爱情 ; ③ 史诗 , 记载民族的历史 , 歌颂祖先的功勋 ; ④ 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不幸的诗。 艺术特点 : 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 多数为隔句用韵 , 普遍运用 “ 赋 ”“ 比 ”“ 兴 ” 三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常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等手法来加强抒情效果。 文学地位 :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 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 对我国文学 , 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知识卡片 《诗经》 “ 六义 ” 《诗经》 “ 六义 ” 指 “ 风、雅、颂 ” 三种诗歌体制与 “ 赋、比、兴 ” 三种表现手法。 “ 风、雅、颂 ”, 是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而划分的。 “ 风 ”, 即国风 , 大都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 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 风 ” 包括 15 国风 , 即 15 个地方的民间歌谣 , 共 160 篇。 “ 雅 ” 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 , 多数为公卿贵族所作 , 一般看作 “ 正声 ”, 分为 “ 大雅 ” 和 “ 小雅 ”, 共 105 篇。 “ 大雅 ” 用于诸侯朝会 ,“ 小雅 ” 用于贵族宴享。 “ 颂 ” 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用的乐歌 , 分为 “ 周颂 ”“ 鲁颂 ”“ 商颂 ”, 共 40 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 赋、比、兴 ”, 是按表现手法划分的。 “ 赋 ”,“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 即陈述铺叙。如《国风 · 王风 · 君子于役》 :“ 君子于役 , 不知其期 , 曷至哉 ? 鸡栖于埘 , 日之夕矣 , 羊牛下来。 ” 对鸡回巢栖、夕阳西沉、羊牛下山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 , 是 “ 赋 ” 的手法。 “ 比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就是比喻 , 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国风 · 魏风 · 硕鼠》 :“ 硕鼠硕鼠 , 无食我黍 ! 三岁贯女 , 莫我肯顾。 ” 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可憎的大老鼠 , 就用了 “ 比 ” 的手法。 “ 兴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 , 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如《国风 · 周南 · 关雎》 :“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 以河洲上和鸣的鸟起兴 , 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 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区别 古今 六、明察句式 (1) 将子无怒 , 秋以为期 ( 宾语前置 ) (2) 士也罔极 , 二三其德 ( 主谓倒装 , 应为 “ 其德二三 ” )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七、积累名句 (1) 总角之宴 ,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 不思其反。 (2) 桑之未落 ,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 无食桑葚 ! (3) 氓之蚩蚩 ,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 来即我谋。 (4) 既见复关 , 载笑载言 。 (5) 自我徂尔 , 三岁食贫。 八、文化知识 士 : 男子的通称。 总角 :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 , 叫 “ 总角 ”, 后来用 “ 总角 ” 指代少年时代。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 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 , 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 , 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 表达了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 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遭受的欺骗与摧残 , 承受的煎熬与痛苦。 《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 , 表现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 , 以采薇起兴 , 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 , 从中透露出将士御敌胜利的喜悦、征战之苦、对和平的期望 ;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 , 感人至深。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把握《氓》的内容与手法 1 . 从 “ 子无良媒 ” 到 “ 秋以为期 ”, 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女主人公先言 “ 子无良媒 ”, 后又言 “ 秋以为期 ”, 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勇敢追求 , 也表现了与 “ 氓 ” 私订终身的草率。这样写为下文的悲剧做铺垫。 2 . 第三章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参考答案 第三章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抒情和议论 , 采用了比兴的手法 ; 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 , 暗示着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 . 女主人公婚后遭遇了哪些痛苦 ? 请用简明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   参考答案 ① 丈夫 “ 二三其德 ” 的背叛  ② “ 靡室劳矣 ”“ 夙兴夜寐 ” 的家务劳苦  ③ “ 兄弟不知 , 咥其笑矣 ”, 无人倾诉的孤独无助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 . 结合全诗看 , 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 诗歌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 参考答案 ① 情深意切  ② 委曲求全  ③ 伤情无奈、清醒刚烈  ④ 单纯、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5 . 本诗多处提到 “ 淇水 ”, 找出原句 , 并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 参考答案 第一章 : 送子涉淇 , 至于顿丘。第四章 : 淇水汤汤 , 渐车帷裳。第六章 : 淇则有岸 , 隰则有泮。用意 : 三处写淇水 , 给读者提示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的轨迹 , 也有借景抒情说理的意思。淇水是女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6 . 《氓》中大量采用对比手法 ,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采用了哪些对比 ,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参考 答案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 体会《采薇》的手法与情感 1 . 《采薇》的前三章都用同样的话开头 , 这是什么手法 ? 参考答案 这是重章叠句的手法 , 也是比兴手法。引出所要描写的事物或所要抒发的情感。 2 . 在托物起兴中 , 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与下文的正题有一定的联系。前三章的 “ 薇 ” 菜有什么变化 ? 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 参考答案 由 “ 薇亦作止 ” 到 “ 薇亦柔止 ” 到 “ 薇亦刚止 ”,“ 薇 ” 菜由发芽到变老 , 暗含了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 反复吟咏 , 一唱三叹 , 抒情酣畅。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 . 第四、五两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第四、五章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 , 具体描写了战争场面。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 忧心烈烈 ”“ 忧心孔疚 ” 的原因 , 也使前面的 “ 王事靡盬 ” 落到了实处 ,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 , 居无定所 , 士兵们才归家无望 , 思乡心切 。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 . 第六章可以概括为 “ 飞雪归乡 ” 。透过这一章的描写 ,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 “ 戍卒 ” 形象 ? 参考答案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 , 冒着大雪 , 沿着泥泞的小路艰难地走向大雪弥漫的远方 , 留下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 一声幽怨的叹息。 5 . 《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者为什么从 “ 采薇 ” 写起 ? 参考答案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 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是 “ 比兴 ” 的手法。以 “ 薇 ” 从 “ 作 ” 到 “ 柔 ” 到 “ 刚 ” 的生长过程 , 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 同时从侧面展示了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1 . 关于《氓》的主人公 , 有人认为是背信弃义的 “ 氓 ”, 有人认为是命运多舛的女子。你是怎样认为的 ? 提示 这两个说法各有道理 , 可以从诗歌的叙述视角和诗歌的主题两个角度分别作答。 参考答案 (1) 诗歌以女子的口吻自述 , 主人公应是女子。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 , 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 , 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 , 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 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的现象。 (2) 诗的主人公是男子。诗歌是女子对背信弃义的男子的揭露与控诉 , 诗歌通过女子之口 , 塑造了一个表面忠厚老实 , 其实好逸恶劳、不念旧情、二三其德的伪君子形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 .“ 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其哀乐。 ” 这是清人王夫之对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的评价。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理解的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 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 “ 比、兴 ” 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 ,“ 比者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兴者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通俗地讲 , 比就是譬喻 ,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兴 ” 就是起兴 ,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氓》中 , 就大量使用了比的手法。第三章 “ 于嗟鸠兮 , 无食桑葚 ” 比 “ 于嗟女兮 , 无与士耽 ”, 第六章 “ 淇则有岸 , 隰则有泮 ” 反比氓的变心无边无际、不可捉摸。这些比喻 , 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 , 都起了积极作用。《采薇》中前三章的 “ 采薇采薇 ” 都是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 , 以引起下文所要抒发的厌战思归之情。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 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广泛传承 , 这些民歌或托物兴起 , 或比喻抒情 , 自由奔放 , 热情浪漫 , 曲调优美 , 朗朗上口。请仿照下面画线的文字 , 揣摩其特点 , 另写一段话 , 注意采用比兴手法。 树梢树枝树根根 , 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 贺敬之《回延安》 ) 写作示例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 , 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 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 ,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哎哟招一招手。 ( 节选自《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文化传承 名句诵读 1 .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 毛泽东 2 .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 爱默生 3 .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 , 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 雅各布 4 . 我爱我的祖国 , 爱我的人民 , 离开了她 , 离开了他们 , 我就无法生存 , 更无法写作。 —— 巴金 5 . 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 , 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 —— 黑塞 6 . 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 约翰 · 赫尔达 7 .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 , 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 —— 印度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 1 . 《诗经》 : 诗歌的源头 《诗经》作为我国先民的天籁之歌 , 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 其中不少诗句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 《氓》中的爱情悲剧依然警示着当今那些痴情的少女 , 《采薇》中深蕴的报国之情和故乡之思依然能撼动现代人敏感而又多情的神经 ; 听听《柏舟》中无助女子的哀叹 , 看看《击鼓》中 “ ‘ 死生契阔 ’ ,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 ‘ 与子偕老 ’ ” 的誓盟 …… 如果说唐诗之美美在青春气象 , 宋词之美美在中年况味 , 元曲之美美在老年咏叹 , 那么《诗经》之美就美在童年的纯真 ! 《诗经》的纯真美能给我们久久的感动 ! 这是后世一切艺术都难再现的美 ! 吟咏我们的《诗经》吧 , 传承我们的文明吧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 叶嘉莹 :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叶嘉莹 , 号迦陵 ,1924 年出生于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 ,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教学和研究 , 是蜚声海内外的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甘做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 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 , 诲人不倦 , 度人无数。作为一个承袭 “ 旧道德 , 新知识 ” 家教的女子 , 为什么在经历了那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之后 , 却依然初衷不改、爱诗如命 ? 有学生问她 :“ 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 学习古典诗词还有什么用 ?” 她说 :“ 我以为 , 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3 . 季羡林 : 人生的意义在于传承 对于人类的前途 , 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 , 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 , 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 , 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 , 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 ,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 , 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 ,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 , 是由许多环组成的 , 每一环从本身来看 , 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 ; 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 , 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 ,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 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 , 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 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 读 溯水而上 陈 蔚文 风 , 雅 , 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 , 溯水而来 , 伴着古老而洪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 , 一下 , 一下 , 先帝的大殿 , 嫔妃的后宫 , 田野的上空 , 鸟儿四散惊飞 , 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 ,“ 丰年 ”“ 泮水 ”“ 良耜 ”“ 湛露 ”“ 鱼丽 ”“ 玄鸟 ” …… 多么美的词语啊 ! 它的美因为失传更加绮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 , 有潺潺河水 , 有麦垛 , 有卑微的士卒 , 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 , 还有哀伤 , 民歌一般的哀伤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民歌 一旦欢乐起来 , 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遍天地 , 天是大晴 , 地是大美 , 花是大红 ; 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 , 也是彻骨的悲伤 , 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 , 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 , 冷的不只是你的身体 , 还有历史的骨头 , 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 , 是断不了根的 , 尤其怕冷 , 怕绵延的寒气。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 莫知我哀 !” 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 , 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 :“ 自伯之东 ,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 谁适为容 !” 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 《诗经》 , 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 , 是春天遗失的白袍 , 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推开柴扉是无限广袤 : 暮色苍茫 , 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 , 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 , 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 , 那些河水涣涣的情感 …… 哀怨是《氓》与《邶风 · 谷风》中的弃妇 , 坚贞是《邶风 · 柏舟》中的女子 , 明丽是《郑风 · 溱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戏的男女 , 伤痛是《唐风 · 葛生》中的亡人之妇 , 相思是《王风 · 采葛》还有《秦风 · 蒹葭》中望爱人不见的怅惘。 “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银白色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 , 远远的地方传来瑟瑟古琴 —— 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 “ 肯德基 ”“ 麦当劳 ”, 又能到哪儿去守望爱情 ? 多情的《诗经》 , 哀伤的《诗经》 , 焰心一般热的《诗经》 !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 , 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 , 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 , 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运送到我们跟前 , 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 , 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一下刺酸了我们的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 , 当时间沉淀了一切 , 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 说一些朴素的话 , 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 , 一种血脉相连的痛 , 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 不必洗手焚香 , 不必沐浴斋戒 , 《诗经》 , 它本就是铺陈的香火 , 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 , 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 品开头 ] 开头三个字 , 就给人以异样的感受 , 这是《诗经》所特有的符号。 如诗如画的语言 , 缤纷的意象 , 文章一开头就令人目不暇接 。 [ 品 语言 ] 文中有很多排比语句 , 如 “ 有潺潺河水 , 有麦垛 , 有卑微的士卒 , 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 , 还有哀伤 ”“ 天是大晴 , 地是大美 , 花是大红 ”“ 多情的《诗经》 , 哀伤的《诗经》 , 焰心一般热的《诗经》 ”, 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对《诗经》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文中还有很多比喻句 , 如 “ 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 , 是春天遗失的白袍 , 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 ”, 生动形象 , 给人以浮想联翩的感觉。 [ 品情感 ] 文章发古思 , 叙幽情 , 情感细腻、真挚 , 以散文诗的语言把夜读《诗经》的感悟娓娓道出。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问题】 1 . 文章在描述《诗经》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后 , 说 “ 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 ‘ 肯德基 ’‘ 麦当劳 ’, 又能到哪儿去守望爱情 ?” 这样说有什么作用 ? 2 . 这篇散文在行文上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语言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 参考 答案 1 . 通过现代与古代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对比 , 揭示在《诗经》时代 , 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 , 但情感丰富纯真 ; 启示物质生活充裕的现代人应该做一点精神反思。 2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 , 生动地描述了《诗经》的主要内容 , 既避免了平铺直叙 , 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 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