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只会思考的猴子 徐慧芬 夜里,猴子横竖睡不着,它越想越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理呢! 这个他是它的主人。十多年前,它还是少年的时候,在族群里受了欺负,独自出走,碰到了孤身的背包客。它和他相互望着,而后背包客摸了摸它的脑袋说,你好像跟我一样孤独?跟我走好不好? 它似乎听懂了他的话,顺从地来到了他家里,他成了它的主人。主人指着屋里一条狗对它说,它比你先到,但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的。 主人开始训练猴子学习人类文明。一段时间后,在主人手把手的教授下,猴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弹奏几支钢琴曲了。 一次主人喝酒后,竟和它像朋友般坐而论道。主人侃侃而谈:知道吗?你们猴子与人的差别在哪儿?差别就在于你们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是盲从,而不是创造,创造是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你们的大脑没有这个元素,所以你们拎不清,只能是和人长得有点像的猴子了。 那么,我们族里有个孙悟空不是很厉害么?它不是很有思想吗?它能做的事情不是你们人也不一定能做吗?它怯怯地问。 哦,那仅是个例,个例不能代替普遍,你看现在哪还有孙悟空呢?主人解释。 但是今天我没有盲从,没有拎不清,你却这样对我! 它实在想不通。 今天主人下班回来,坐在钢琴前无精打采地弹了支曲子,它照例在旁仔细聆听。一曲刚完,狗就跳了过去,舔舔主人的手,这是它为主人喝彩的语言。而它却按兵不动,主人问它,你今天为啥不鼓掌。它说,你今天弹得心不在焉,有个地方还弹错了,你不觉得吗? 主人一听脸红了起来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就不能照样鼓鼓掌,让我开心一下吗? 可是你弹错了,我怎么可以为你鼓掌喝彩呢? 你真是个死脑筋,你就不会顺从我哄我一下吗? 你不是说猴子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进化为人吗? 主人咆哮起来:你以为当人就那么简单吗?人的复杂程度你远远估计不到!你拎不清就永远当不了人! 主人从包里拿出一只烧鸡,撕下半只扔给狗,另一半就着一瓶酒胡乱塞进了自己的嘴里,而后气呼呼地命令猴子:今晚就让你空肚子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猴子实在不知道,主人白天也被他老板批了一顿,骂他拎不清,老板批评主人的口气和主人批评它的口气差不多。 黑暗中反复回想刚才的情景,猴子开始泪汪汪,开始想念山里的父母和伙伴们,自己这一走亲人们还不知怎样呢…… 或许回去还能找到孙悟空帮忙,猴子决定回归故土。 主意打定,脚下生风,不一会儿猴子就到了花果山。 昔日的花草果木都不见了,正用机器鼓捣挖山的一群男人,见到这只奔来的猴子,放下手上活,开始议论起来:咦,这兔子都不见的地儿哪来的猴子呀!唉,说是地下有矿,忙到现在也没挖出啥宝来,快过年了,也不见老板发工钱,干脆逮住这只猴子煮了,咱哥们补一补…… 风把这些话送到猴子耳朵里,猴子叫了一声妈呀,拔腿溜到旁边的石洞里躲起来。 忽又听到一人说,不是快猴年了吗?咱哥们遇上了真猴子,说不定是好兆头呢! 听了这番话,猴子想起当年它与主人相逢时,主人也对它说过,猴年遇上了你,也算咱俩有缘啦! 怕极了饿极了的猴子开始怀念起主人那儿安全而又温饱的好日子,还有主人教它弹琴念诗的好时光。 相比要吃我肉的家伙来,主人偶尔的不讲道理骂我几句又算什么呢?再说眼前的故乡已成荒山野岭,我待在这里,只有饿死的份,还是回去吧! 可是回去怎么向主人交代呢?让我动动脑筋思考思考,对了,就说猴年到了,我回山里想摘几个鲜桃献给你。可寒冬腊月,哪棵树上有鲜果呢!这样的鬼话主人能信吗?管他呢,说点能哄他开心的谎话总不错。说不定主人听我这么一说,还会表扬我脑子拎得清,又向人靠近了一步。 想到这里,猴子再次脚下生风,奔向主人家,敲响了门。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技法,将人、猴、狗三者进行横向、纵向的多重对比,不仅塑造了特征鲜明、丰富饱满的形象群体,也突出了发人深思的主题。 B.猴子之所以负气离家出走,是因为主人不讲理——背弃了将它与狗一视同仁的承诺,让它受了冷待,没有获得应得的那一份晚餐。 C.小说的标题为“一只会思考的猴子”,既是指独立思考、独一无二的孙悟空,也是指被矛盾困惑,最终被世俗同化的猴子,可谓一语双关,发人深思。 D.小说讲述了人跟猴的进与退的故事,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在亦真亦幻中彰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B项,对“不讲理”的解释错误,“不讲理”是指主人对猴子独立思考而没有盲从讨好自己而加以指责。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拎不清”的作用。(6分) 答: 答案 作用:①从结构上,“拎不清”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展示了矛盾冲突。②从形象上,“拎不清”的猴子(或主人),正反映出它最初的纯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③从主旨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启发人们要学会摆脱旧习惯势力的约束,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小说中‘拎不清’的作用。” 这是一道考查文中多次出现的某情节或某意象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文章的情节的推进、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 3.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但又让人觉得它是真实的。结合本文,请你谈谈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6分) 答: 答案 小说中猴子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它是“虚构”的;但是它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规则的曲折反映,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虚构来源于真实,但不等于生活真实,它是一种更深刻的艺术真实。(或:真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真实。)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探究的内容是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答题时注意答出哪些是“实”,哪些是“虚”,再探究二者的关系,小说中猴子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它是“虚构”的;但是它源于真实的生活,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 二、新闻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 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 是昨天的专家》,2018年5月16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40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摘编自唐小丽《普及AI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教材发布》,2018年4月28日人民网] 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 ,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相对于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一结论,于文无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AI教育,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更加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的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AI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于文无据。B项,“只有……才……”错误,文章材料三是“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并未否定其他物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D项,所举事例意在表明人类因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而做防范准备,不能得出“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的结论。 6.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人工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6分) 答: 答案 ①问题一: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建议:改革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加快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步伐。 ②问题二: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未理清。建议: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马云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马云的观点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开始尝试迈入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要从基础教育开始。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未理清。我们必须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