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一编 热点5 信息应用——观点措施 源于文本依据事实
热点 5:信息应用——观点措施 源于文本依据事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①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 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②《尚书·舜 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 草木的官职叫虞,做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③到夏 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 长”的道德倡导。 材料一: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 美德。 第①句提出古人朴素的 生态道德观,第②③句并以 《尚书·舜典》和夏朝为例论 证。 ①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 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 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②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 态过渡,即生态文明。③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 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 能违背。④由此,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 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 ①~③句指出在生态文 明阶段人们观念的改变,第④ 句论述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 态环境保护制度。 ①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 心中的软约束。②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 第①句指出了制度和道 德的区别,第②③句指出生态 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 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 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③ 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 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禁止性原 则。④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 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 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 德范式,第④句指出生态道德 水平的重要性。 ①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 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约 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 成生态文明社会的。②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 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 当务之急。 (摘编自刘奇《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 第①句提出建成生态文 明社会的重要性,第②句指出 要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 材料二: 针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 态民俗,《中国环境报》专访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环 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红兵。 材料二:传统生态民俗仍具有 宝贵价值。 本段提出访谈主题如何 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 象、传统生态民俗。 ①《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 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②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 第①②句提出问题一:传 统民俗要背“锅”吗? 个“锅”吗? ③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 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④诚然, 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 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猪、牛、羊、鸡、 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等。 ⑤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 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 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⑥如山东民间有蛇、黄 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 害这些动物。⑦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 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 待动植物。 ⑧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 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反思: 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 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 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 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⑨我觉得这种 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 第③句指出不能将吃野味归 因于传统民俗;第④句指出传 统民俗的缺点,然后举例论 证;第⑤句指出其优点意义, 然后⑥⑦两句举例论证。 第⑧句指出传统民俗观念中 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 信成分能给我们很多借鉴反 思;第⑨句指出这种敬畏之情 在今天依然需要。 续表 ①《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②但是,也 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 生命力的土壤。③对此,您怎么看?④我们今天关 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 ⑤陈红兵: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 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方式。⑥ 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 因为它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经 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有自身一 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 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 生态环保行为。 ⑦至于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我们 应该这样来理解。⑧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传统生 态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 挥作用。⑨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 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 的价值。 (摘编自王琳琳《生态民俗的宝贵价值》) 第①~④句提出问题二: 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是 否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 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 的价值何在? 第⑤句指出传统生态民俗的 内涵,第⑥句指出传统生态民 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生命 力的原因。 第⑧句指出只要农业生产还 存在,传统生态民俗就依然还 具有价值。第⑨句强调当代的 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 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 值。 材料三: 材料三:吸取教训,把生态文 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 70%的新发传染病,均 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②人类应从中吸取教训, 划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态红线”。③因此,要 有效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径,应以刚 柔并济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观落到实处。 明观落到实处。 第①句指出 70%的新发传 染病均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第②③句提出要吸取教训,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首先,强化生态法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 束。②2003 年非典之后,“让野生动物远离餐桌” 一度成为热门话题。③但在过去的 17 年间,只在 2016 年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了修订,明确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 制品制作的食品,但像蝙蝠、水貂等可能大量携带 病毒的野生动物却并未列入其中。④在法律层面 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进一步夯 实生态法治基础,从源头严格管理野生动物非法 捕猎和贸易,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 第①句提出强化生态法 治基础,严格法律红线约束。 第③句指出可能大量携带病 毒的野生动物却并未列入《野 生动物保护法》。第④句提出 进一步夯实生态法治基础,全 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 ①其次,践行生态文化理念,营造绿色生活氛 围。②针对食用野生动物这类行为而言,最恰当、 最适用的生态价值理念是“永久保护、杜绝食用”。 ③其中关键一环在于需求侧的生态治理,应有效 抑制消费端对野生动物的“虎视眈眈”。④正如野 生动物保护的公益广告所言:“没有买卖,就没有 第①句提出践行生态文 化理念,营造绿色生活氛围。 第②③句指出践行生态价值 理念的关键在于抑制消费端 对野生动物的“虎视眈眈”, 第⑤句指出具体措施。 杀害。”⑤例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 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有效切断食用野生动物的黑 色利益链条,最大程度降低类似疫情的发生概率 及安全风险。 ①最后,激励生态行为主体,编织绿色行动网 络。②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文明范式 转型,最终要复归到人类行为主体自身的行动上, 其中,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构成生态行为主体的关 键力量。③建议政府落实对猎捕、杀害、收购、 运输、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全链条监管 责任,推动企业坚持不经营野生动物,拓展公众监 督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渠道,调动公众参与野生 动物保护的积极性,构建以政府管治、企业守责、 公众监督为特征的多元主体绿色行动体系,让禁 食野生动物成为新时代下的绿色行动新风尚。 (摘编自罗胤晨《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观落到实处》) 第①句提出激励生态行 为主体,编织绿色行动网络。 第②句指出政府、企业和公众 是构成生态行为主体的关键 力量。第③句分别从政府、企 业、公众三方面谈如何编织绿 色行动网络,构建绿色行动体 系。 当前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建 议。(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卷采样 问题诊断 处方笺 答题 卡 1 (1)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 度,追究终身责任。 (2)倡导生态道德,改变“人是自然 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 (3)要充分汲取传统生态民俗中的 合理要素,并不断继承和发展。 (4)正确理解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 不断进行思考。 审题失误。未审 清题干,没有领 会“更好”这个 关键词,特别是 第(2)条,原文 是“国家出台了 严厉的生态环 境保护制度”, 未领会意思导 致失误。 1.强化审题意识。 认真审题,抓题干 中的关键词明确答 题角度,弄清题目 所问,看题目问的 是什么内容,再具 体作答。怎样问就 怎样答很重要,答 题时,不能随心所 欲,而要从题干要 求的角度出发回答 问题。 2.强化理清思路意 识。注重理清思路,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 文本内容与中心, 避 免 漏 掉 关 键 信 息。力戒简单摘抄 原文,随意选取信 息。 答题 卡 2 (1)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不损害生命 和自然界,出台严厉的生态环境保 护制度。 (2)加强人们“发乎情止乎礼”的道 德修养。 (3)善待动物,不要随意伤害动物, 禁止人们吃野味。 思路未理清。因 没有理清思路, 未把握材料中 的主要观点或 主张。 一、划重点——明确失误点,规避雷区 二、敲黑板——掌握技巧,确定答题原则 第一,明确规则。谈看法、措施类的题目,是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作者的 意图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确定范围,筛选出文中关于题干涉及的问题的观点。答题时,首先明 确题目是针对某一则材料,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然后找到角度和观 点。找角度时,要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有可能一个段落就是一个角度。要 重点理解文本涉及的具体措施或看法的内容,包括措施的主体、措施的具体内 容、要达到的目的等。找观点时,要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作答,重点注意专家学者 的话语。 第三,抓住主体。要明确谁是措施或看法的实施者(主体),措施或看法的 实施者有几个,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具体思考时,可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 等方面找看法或对策。 第四,善于转化。注意文中提到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成绩可以从 中总结经验、措施。问题可以转化为“措施”;“问题”是“措施”的依据,“措 施”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办法,“措施”要有的放矢,只有抓住一个个实质性 的具体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另外,不能忽视图 表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把“问题”转化成“措施”。 第五,巧妙整合。整合信息,同类的要合并,重点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分 清答题的角度,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 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 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 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 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 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 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 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 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 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 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 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 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 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 45 亿年,产生 生命已有 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 300 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 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 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 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 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 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 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 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 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 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 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 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 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 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 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 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 —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 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 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 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 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 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 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 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 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 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 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 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 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 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 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 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 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 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 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 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 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 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 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 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 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 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 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 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 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 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掠夺权,但地 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 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 有何不同。(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 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9 分)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 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 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 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 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 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 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 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 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 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 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 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 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 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 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 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 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 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 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 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 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 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 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 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 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 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 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 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 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 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 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 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 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 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 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 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 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 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 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 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 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 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伽登的“填空”、 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 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 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 简义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 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 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 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 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 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伽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 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 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 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 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 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 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 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 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 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通 的,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 分) ( )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 《题秋风纨扇图》)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 石《登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 《题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 修《画眉鸟》) 4.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填空”“对话”“兴味”四个名词术语,请根据 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这四个术语的理解。(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