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黔南州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黔南州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诗人王驾《社日》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绘出农耕时代乡村淳朴而富有情趣的田园风俗场景,这不仅是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写照,也是中华美学独特韵致的经典表达。不仅是文艺作品,中华传统造物设计也融注了中华美学。中华美学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晶,至今散发着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成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 中华文艺作品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可谓独具魅力,其所传递的审美信息,往往需要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这与中国艺术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是儒、道、佛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它与西方艺术多以逼真写实、鲜明色彩诉诸外在感官与视觉愉悦不尽相同。中华传统造物文化具有鲜明的心物相照、巧法造化、顺乎自然的美学特征,尊崇“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熔铸着“法天象地”“空故纳万境”的造物智慧。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成为重要时代命题。当代艺术形态、表现方式、传播手段已发生历史性变革。当今造物之设计手段、工艺流程、生产方式也不似往昔。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当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的基础之上。继承传统应为当代发展需要服务。文脉赓续 应从具体艺术作品中感悟内在精神,阐扬新意,寻求当代表现方式。“千年石上苔痕裂,落日溪回树影深”的寂静空灵,“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的超以象外,“消受白莲花世界,风来四面卧当中”的活色生香等,不仅能够在现代诗歌、小说中获得延续,而且可以在影视、动漫、短视频等视觉艺术中发扬光大。《清明上河图》的数码动画呈现,实现了静态意境的动态映现;京剧表演的动画呈现,突破了舞台空间局限,推动国粹的线上传播。 大朴不雕、圆融中通的造物美学,简括中求无限、无色中显绚烂的传统设计精神,与现代设计“少即是多”的理念有诸多暗合之处。无怪乎汉斯•瓦格纳、深泽直人等当代设计大师从明式家具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风靡世界的现代“圈椅”和行销全球的无印良品家具。当然,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才刚刚起步,肇创之初难免步履维艰。在材料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传统造物美学的创新转化,既要有文化自觉,不断涵泳传统造物经典,还要有科技自觉和当代视野。注重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传统造物思想与生态环保理念相融合,赋予新技术新材料以古典气韵;关注新生活样态,创化出符合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工业设计产品;聚焦新交往形式,在康续造物文脉精神的同时,提升富有时代特色的信息设计水平。 意境深远的艺术创造是中华美学对心灵空间的展开,韵致悠远的造物设计是中华美学在实体空间的呈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既要沉潜其中、得其神髓,又要蜕故孳新、创造转化。以中华艺文、器物之清逸意趣、精致风雅,为美好生活敷色添彩。 (摘编自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仅存在于文艺作品和造物设计之中的中华美学是华夏祖先文化创造的成果,具有无穷魅力。 B.如果不仔细品味我国文艺作品中透露出的审美信息,是无法体悟出其中的意境之美的。 C.当代艺术形态等的变革,,以及造物设计上的一些变化,使得传统文脉的传承成为重要命题。 D.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挖掘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加以创新转化,有利于创造美好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从引用反映唐朝美好生活的诗句切入,引出中心论点“中华美学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 B.第二段将中华文艺作品和中华传统造物文化两者的特征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论点。 C.第四、五段运用例证法论证了当代中国文化应如何赓续中华美学的问题,现实指导性强。 D.本文既引经据典,又结合当代实例,以思辨性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论述得清晰透彻,颇具美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做法不能表现出赓续中华美学的一项是(3分) A.在舞蹈综艺《舞蹈风暴》中,李响在古典舞中融入现代舞元素,演绎出古典舞的全新意境。 B.傅抱石没有坚守临摹传统绘画,而是在写生过程中形成“抱石皴”等多种皴法结合的技法。 C.与众多名人不同,张铁林的收藏兴趣集中在名人手札上,目前还属于不为太多人熟悉的古籍善本领域。 D.李子柒在短视频中以富有古韵意味的着装、取景、配乐,向世界展示中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6月1日以来,南方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超过2016年(395毫米)和1998年(358毫米),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国家气候中心将今年长江流域强降水从暴雨持续时间、暴雨强度两个指标与1998年、2016年强降水分析比较,1998年长江流域主雨带降水量超过700毫米,2016年是580毫米,今年到目前为止是600毫米。从降水范围看,1998年是全流域暴雨,今年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江地区,与2016年相比范围较广,但比1998年范围相对小一些。因此综合分析研判显示,今年长江流域的暴雨和1998年相比较弱,但比2016年强。 (摘编自李玉坤等《南方这场暴雨洪灾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水平?》) 材料二: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河流洪水根据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泥石流和溃坝洪水等。河流洪水之中的山洪是中国最为头疼的一个方面,我国受山洪灾害影响区域非常大,有386万平方公里,涉及近3亿人2076个县,洪涝灾害人员伤亡中有70%都是由山洪灾害造成的。 海岸洪水主要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地质特性差异很大。如果沿着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斜线,将国土分作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风暴潮形成;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部地区暴雨形成。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冰凌洪水,对局部河段造成灾害。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建设和开发会改变自然排水系统,造成全新的洪水风险。这是由于建筑、停车场和道路的建设,导致了吸收暴雨、飓风和热带风暴带来的多余雨量的土地面积的减少。 另外,发展农业,扩大耕地,修筑堤防,围湖造田,与水争地,洪水的排泄出路和蓄滞洪场所不断受到限制,自然蓄洪能力日趋降低;加上山丘地区土地的大量开垦利用,山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居民点、城市、交通道路的形成等,都不断改变着地表状态,使洪水的产生和汇流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摘编自《2020,中国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最严重将几个流域同时爆发》) 材料四:. 现有的适应气候变化和降低灾害风险战略,主要包括硬措施和软措施。硬措施包括强化蓄水设施、气候防护基础设施,以及通过引入耐淹和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来提高农作物韧性。软措施包括洪水和干旱保险、预报和预警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能力建设(教育和认知)等。 通常情况下,硬措施和软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例如,城市规划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排水系统,提供安全储存洪水的空间,以提高抵御洪水风险的能力。因此,城市发挥着“海绵”的作用,可以减少洪水侵袭造成的损失并将雨洪作为资源进行利用。 社交媒体和移动电话服务之类的现代通信方法,是提升通信和预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干旱和洪水监测系统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性别平等纳入主流决策过程中,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是减少灾害风险战略的关键要素。需要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机构间协调,特别是跨境流域,目前全世界大多数的跨境流域管理仍然碎片化。 (摘编自《世界水发展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已经超过2016年和1998年同期,但通过其他的指标对比来看,今年的暴雨并不是历史最强的。 B.从材料二可知,我国自1998年以来,因洪涝倒塌房屋的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受灾面积仍有波动。 C从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来看,前二十年每年受到的损失明显比近十年受到的损失低,其中1989年为最低。 D.河流洪水可分为很多种,其中山洪灾害对我国影响最大:影响区域大,人口多,并且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是最多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及地质特性差异很大,因此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两侧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明显差别的。 B.近年城市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自然排水系统,带来了新的洪灾风险,所以现代城市和农业发展要科学规划。 C.目前应对灾害风险主要有硬措施和软措施两方面,这两方面措施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不可能单方面对自然灾害产生影响。 D.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进一步做好相关机构间的协调工作,尤其是跨境流域,但目前这一方面工作仍有缺陷。 6.材料一、材料三及材料四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剃刀厉 聂鑫森 厉一锋不喜欢理发师这个名头,觉得太文气,但对于街邻们送他的外号“剃刀厉”,却欣然领受,谦和地说:“不敢当!不敢当!" 厉一锋十三岁学理发,一眨眼就过去了四十年。他的发型永远不变,不留髭也不留胡,面容清清爽爽。他乐呵呵地扎在街道办的顶好理发铺,挂名是经理,既无级别又无特殊待遇。 凭厉一锋的资历和技艺,早有城里大理发馆调他去,他婉言辞谢。大理发馆理发师收入当然丰厚。而顶好理发铺,成人一角五分一个,孩子只收一角。厉一锋说:“剃头匠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养家糊口够了。何况这里来的都是街坊邻居,亲如一家,我图的就是这份热闹!" 厉一锋拜过名师学艺,什么人什么头没见识过?理发工具哪一种用起来不是随心所欲?但他最喜欢用的是剃刀,离座椅上的客人一尺,双臂悬空,左手拿梳子,右手执刀,腕动而臂不晃,刀风飒飒,无比快意。理发行业大比武时,有个剃光头竞赛,厉一锋左臂上搁一碗水,一刻钟完成,碗中的水没洒出一滴。于是,“剃刀厉”传为美谈。 顶好理发铺还接上门服务的业务,别的店子不干这个。有老人快落气了或刚落气要剃个头的,有孩子要剃满月头的,厉一锋总是带上工具就走。剃这两种头,要胆大、心细、艺精,还要懂规矩。比如剃丧头,很多剃头匠不愿意去,怕霉运缠身。厉一锋不信这个邪,他操刀先剃头顶再剃左右两边,留下头后的一块,平端剃刀,问老人或老人的妻儿:“留不留后?"立马得到回应:“请留后!”厉一锋明白这一妙头发要留下不剃,便喊一声:“留得后代子孙发达!”剃完,主家会拿出数倍于工价的钱以表谢意,而且不能拒绝。厉一锋说声愧领了,回到店里,全部交公。 那年,“破四旧”的口号震天价响。厉一锋很憋屈,他工作了几十年的顶好理发铺也被勒令改名为灭资理发铺。街道办的几个小厂子都停产闹革命了,但理发铺天天营业。厉一锋对大家说:“总不能让人蓬头垢面吧!" 这个夜晚,风飕飕,雪飘飘。上完夜班的厉一锋,刚回到家里就听到了敲门声:“厉师傅,冷子贤快落气了,请你去给他剃个头。” 厉一锋惊得浑身一震,随即满怀的愤懑火星四溅:“他那个混账儿子回来了吗?” “回来了。” “我马上去!我应该去送子贤先生一程。” 厉一锋和冷子贤并非知交。冷子贤喜欢剃光头,每月一次到理发铺来,必请厉一锋操刀。在刀声中,间或聊几句闲话,两人便觉心性相投,得大欢喜。 冷子贤好久不来了,厉一锋自然知道他的苦衷:身为工程师,突然变成了“反动技术权威”;儿子冷向洋贴出大字报与他划清界限,在批斗会上还当众打了他两个耳光,然后搬出了家…… “子贤先生正当盛年啊。” “又是批斗,又是写检查,还要干笨重的体力活,原本就有病,加上儿子这一折腾,是块钢都要破碎的……” 披一身雪花,厉一锋踏进冷子贤的卧室。冷夫人说:“麻烦厉师傅了。老冷想干净净地走……热水、毛巾都备好了。” 武高武大的冷向洋,招呼也不打,只是冷冷地望着厉一锋。 厉一锋脸一板,说:“好好地扶住你爹,这是你最后一次尽孝。”冷向洋不得不扶起卧着的冷子贤坐好。 冷子贤脸色惨白而憔悴,双目紧闭,昏昏沉沉。厉一锋左手托住冷子贤的头,右手执刀,先在冷子贤的头顶剃出小块光亮,再向前向左向右依次下刀,只留下脑后那几绺头发。 厉一锋平端剃刀,一板一眼地问:“留——不——留——后?" 冷夫人呜呜咽咽,只是掉泪,说不出话来。 忽然,昏迷中的冷子贤睁开了眼睛,射出凛凛寒光,断断续续地说:“不……留……后……”缓缓地合上双眼。 冷夫人一跺脚,哭喊着说:“老冷,你说得对,不留后!要那忤逆不孝的后人做什么?”冷向洋的脸色猛地变红,然后变白,双手下意识地把父亲抱得紧紧的,大喊一声:“爹呀——”嘴角随即流出一条热热的血线。 厉一锋不忍下刀了。他俯下身子,把嘴凑到冷子贤的耳边,大声说:“子贤兄,后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容他日后去反省吧。原谅我来代为回应一声:请留后!” 停了片刻,厉一锋又对冷向洋说:“我向你爹求情了,你以后好自为之。快让你爹睡好,你来给你爹磕几个响头,送他老人家上路!" 瓦钮上,风还在刮,雪还在下…… (选自《朔方》2019年第1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厉一锋虽然谦和地回应不敢当但还是欣然领受人们送的“剃刀厉”的外号,其中蕴含了他对自己手艺高超的自豪。 B.厉一锋理发四十年,个人发型永远不变,其他厂子停产闹革命他还是坚持理发铺正常营业,这些都说明他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C.小说用厉一锋“剃刀厉”的外号做标题,既简洁明了,很有张力,又体现主人公的身份,还蕴含了作者对厉一锋的称赞之情。 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既契合了人物此时伤感的内心状态,又显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令读者深思,从而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小说写厉一锋上门为冷子贤剃落气头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从情节、人物和主题方面简要分析。(6分) 9.厉一锋的人生际遇体现了人性的美好,试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吕希哲字原明,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暧学,复从程颢、程颐、张载游,闻见由是益广。以荫入官,父公著友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以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安石为政,将置其子雱于讲官,以希哲有贤名,欲先用之。希哲辞曰:“辱公相知久,万一从仕,将不免异同,则畴昔相与之意尽矣。”安石乃止。公著作相,二弟已官省寺,希哲独滞管库,久乃判登闻鼓院,力辞。公著叹曰:“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希哲母贤明有法度,闻公著言,笑曰:“是亦未知其子矣。”终公著丧,始为兵部员外郎。范祖禹,其妹婿也,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诏以属崇政殿说书。其劝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论,况天下乎?”擢右司谏,辞,未听,私语祖禹曰:“若不得请,当以杨畏、来之邵为首。”既而不拜。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辰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 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希哲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间,十余年卒。希哲乐易简俭,有至行,晚年名益重,远近皆师尊之。 (节选自《宋史•吕希哲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B.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C.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D.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如“封妻荫子”“荫庇”。 B.省寺,古代朝廷“省”“寺”两类官署的并称。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唐朝时,“省”有中书、尚书、门下三省。 C.说书,一般指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宋朝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的职官也叫“说书”。文中使用的是后一义项。 D.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士之死称为“卒”,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称为“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希哲才名卓显。吕希哲师从焦千之、孙复等人,后又与二程、张载三人交游,王安石因其名声,想先任用吕希哲。 B.吕希哲无意仕途。其父曾官至宰相,且与王安石是好朋友。但吕希哲却无意于官场,并推辞相关任命,这一点吕希哲的母亲比较了解。 C.吕希哲注重修养。吕希哲被皇帝下诏任命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并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 D.吕希哲操行不改。绍圣和崇宁年间,吕希哲都受到政敌的谗言攻讦,仕途受阻。吕希哲晚年时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5分) (2)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经火山① 岑参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②,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③,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注]①经火山: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长安赴安西上任,大约次年途经蒲昌,看到火焰山的壮丽景象,顿时诗兴大发,于是创作了这首《经火山》。②虏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③阴阳炭: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西汉贾谊在《鹏鸟赋》中把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比喻成金属的熔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突兀”意为高耸,描绘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 B.三、四句意为:火焰山的烈焰,却能燃烧那远天的云朵,灼烫的气浪蒸热了广漠的塞空。 C.“蒸”字化静为动,夸张地写出火焰山热气由低向高,由近及远,威力蔓延远塞之猛势。 D.五、六句中有象征意味,“烧此中”影射当时边塞战乱不定的现实,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15.请赏析诗歌的后四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如果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就要内有“ ”, 外有“ ”。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说:“ , ”这两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长期的历史 ▲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政治属性和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高度同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辉煌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只有通过各族人民的 ▲ 才能最终实现。习近平同志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深化国史研究的应有之义。为此,应在国史叙事中进一步 ▲ 各民族团结奋斗这一重要维度,全景式地展示各民族优秀儿女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奋发拼搏历程及光辉业绩,充分阐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善于从史料素材中提炼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基因表达,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 ,( ▲ )国史研究要更好地发挥现实影响力,就不能忽视文化人的作用。 应充分运用所丰富积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史料素材,系统表达并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积淀 沆潍一气 突显 休戚相关 B.积淀 劾力同心 凸显 密不可分 C.积蓄 沆潍一气 凸显 休戚相关 D.积蓄 勤力同心 突显 密不可分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以文化来承载,文化在历史中孕育 B.历史以文化来承载,历史孕育出文化 C.文化在历史中孕育,历史以文化来承载 D.丢化在历史中孕育,文化承载着历史 19.文中画横线昨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应充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所积累的丰富史料素材,系统表达并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 B.应充分运用所积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丰富史料素材,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并加以系统表达。 C.应充分运用所积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丰富史料素材,从中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并加以系统表达。 D.应充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所积累的丰富史料素材,从中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并加以系统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有助于DNA合成。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叶酸摄入量是400微克,包括准妈妈、高血压患者在内的特殊人群,每天的叶酸摄入量在600到800微克。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所有食物中,② ,只不过叶酸的含量和水平不一样而已。比如说一些豆科的植物,像我们吃的大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豆类,它的叶酸含 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由于③ ,因此需要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摄取。人类缺乏叶酸会增加许多疾病风险,叶酸缺 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之一。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5个字。(5分) 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是全球意义上的特大型城市。一线城市聚集着经济发展最优质的资源和要素,是中国经济对标全球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抓手。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强化特大城市对中国经济发展带动力的关键阶段,简单化一哄而起地让“地摊经济”在一线城市野蛮生长,看似能解一时之急,但如果此风猛吹,后患无穷。从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看,违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必然造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错配,从而给宏观经济发出错误信号。“地摊经济”如果在一线城市重新蔓延,等于一夜回到几十年前。且不论城市交通管理等压力,对相关行业的冲击也非同小可。这与高质量发展也是相背离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7月10日中午12时30分,“新高考”生物考试结束,山东聊城一中考场外,一名考生从考场跑出来,突然向班主任下跪表达感恩之情。据报道,这位下跪的学生很感谢班主任一直以来对他的照顾,“当时没有多想,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在 庭广众之下向班主任下跪,这样的场景确实挺惹眼,而这种表达感恩的方式也顿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报道转载和人们的争议。有人点赞,有人反对,有人虽赞同他的做法却觉得这种感恩方式不宜大力宣传提倡。 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在高考结束后会对平日对你照顾有加的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以跪 拜礼的方式表达感恩吗?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联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仅存在于文艺作品和造物设计之中的中华美学”以偏概全,原文是说“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但并不是说中华美学只存在于这两者之中。B项,表述绝対化.,原文为“往往需要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故选项中“无法体悟出”表述不正确。C项,“当代艺术形态等的变革,以及造物设计上的一些变化使得……”原因表述有误,原文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成为重要时代命题”。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有误,文中两者没有对比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从文中看,对中华美学的赓续应该是在继承其精髄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要赋予其时代价值。张铁林的收藏名人手札明显不属于赓续中华美学。 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图表下的文字可看1989年直接经济损失数据缺失,因而“其中1989年为最低”依据不足。 5.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不可能单方面对自然灾害产生影响”于文无据,原文内容不足以支撑这一推论。 6.材料一侧重于对相关年份的暴雨数据的比较,从而呈现此次南方洪灾的大体情况;材料一:侧重于对洪灾形成原因的分析,尤其是现代城市发展造成了新风险;材料四侧重于对现有应对相关气候灾害的措施的介绍,并做出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区间集中在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一摘编自《南方这场暴雨洪灾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水平?》,材料三摘编自《2020,中国将有可能发生大洪水,最严重将几个流域同时爆发》,材料四摘编自《世界水发展报告》分别提取材料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评分细则:毎点2分,意思对即可】 7.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个人发型永远不变”是个人爱好,与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无关;厉一锋理发铺坚持营业,体现了他对“文革”的不满,而不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8.①情节上,承接上文写厉一锋提供上门剃头服务的业务。②丰富人物形象,突出厉一锋剃头技艺高超和品质高尚,③掲示主题。小说通过剃丧头“留后”还是……不留后”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告诫读者要吸取教训,勿重蹈覆辙。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情节的一般作用: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 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⑤线索作用。本题要求回答“厉一锋上门为冷子贤剃落气头的事情有什么作用?”,可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来回答。 【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回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9.①注重邻里关系,乐于助人。厉一锋在街道办理发店工作,深深感受到街坊邻居亲如一家;许多剃头匠怕客运缠身而不去剃落气头,厉一锋总是带上工具就走。②淡泊名利,没有私心。厉一锋虽然手艺好,但拒绝城里大理发馆的聘请;虽然理发收费低,但他认为养家糊口就可以;厉一锋剃落气头和剃满月头所得的丰厚酬总是全部交公。③为他人着想,宽容大度。厉一锋代替冷子贤夫妇回应,为冷子贤“留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答题模板:XXX是一个XXX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回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10.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为言于哲宗曰广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士之死称为‘卒’错误,士之死称为不禄”,大夫之死称为“卒”。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因此升职担任右国谏”于文无据,且从原文“辞”“既而不拜”可看出吕希哲并没有担任右司谏一职。 13.(1)当代好的读书人,我都提拔得差不多,你却唯独因为我的缘故不被任用,这是命吧! (2)正逢绍圣时期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说他不是科举出身做官,因此以秘阁校理身份担任怀州知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善士”,意为“好的读书人不试”,意为,不被任用”;“命也夫”,判断句,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第(2)小题的关键点有“会”,意为“正逢”;“进”,意为“为官,做官”;“知”,意为“担任”。 【评分细则:每小题关键点每处1分,意思翻译准确即可,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吕希哲字原明,年少时跟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瓊学习,又和程颢、程颐、张载交游,见闻从此更广。凭借父亲恩荫入朝为官,父亲吕公著的朋友王安石劝他不要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侥幸取得利禄。于是就不再有进取的意思。王安石执政,想把他的儿子王雱安置在讲官之职,因吕希哲有贤能的名声,想先任用他。吕希哲推辞说:“承蒙相爷长期赏识,万一做了官就不免会有不同的政见,那过去相交的情谊就完了。”王安石于是作罢。吕公著担任宰相,吕希哲两个弟弟已在朝中做官,吕希哲独自滞留在管库小职位上,很长时间才被改任到登闻鼓院为官,但他竭力推辞。吕公著感叹说:“当代好的读书人,我都提拔得差不多了。你却唯独因为我的缘故不被任用,这是命吧!”吕希哲的母亲贤明而有法度听到吕公著的话,笑道:“这也是不了解他的儿子啊。”吕希哲为父亲吕公著服丧期满,初次担任兵部员外郎。范祖禹是他的妹夫,对哲宗皇帝说:“吕希哲有经学修养和品行,应该置身于劝学侍讲之列,他的父亲曾说他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臣因为他是我妻子兄长的缘故,不敢举荐,现在臣正要引退,没有嫌疑了。”皇帝下诏任命吕希哲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他说:“心正意诚,那么修养自身德行天下人就会被感化。如果不能修身,即使是左右的人也不能感化,何况天下人呢?”升职担任右司谏,他推辞,朝廷不允许,他私下对范祖禹说:“如果辞不掉,应该任命杨畏、来之邵为第一官员。”后来没有接受官职。正逢绍圣时期党论兴起,抑史刘拯说他不是科举出身做官,因此以秘阁校理身份担任怀州知州。中书舍人林希义说:“吕大防由吕公著提拔,所以推荐吕希哲来报答私恩,凡是吕大防等人欺君卖国的事,都是吕公著带头做的;而吕公著的罪恶,是由吕希哲诱导而成的。他不能玷污荣华的官职。”于是只能维持本来官级。不久分司南京,住在和州。徽宗初年,被召为秘书少监。有人认为任职太高,改为光禄少卿。吕希哲竭力请求出朝任官,以直秘阁身份担任曹州知州。不久遭遇崇宁党祸,被夺去直秘阁职务改任相州知州,又改任邢州,最后被罢为宫祠。旅居在淮河、泗水之间,十多年后去世。吕希哲平易简朴节俭,有极好的品行.晚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 14.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曲解诗意,此句意为火焰山举世无双,为世上万物之佼佼者。 15.①后四句运用了衬托手法。②作者从长安来边塞,一路上其他地方都是天寒地冻的,这儿却是热气蒸人,人马都大汗淋漓。从而反衬了火焰山的成势 。③既抒发了对火焰山奇特怪异景象的赞美和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同时也激发出自己要在边塞施展宏图的豪迈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找出使用了何种手法,其次对诗中的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阐释该种手法如何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答题条理就清楚了。 【评分细则:每点2分。如果从对比的角度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16.(1)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者) (2)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分别出自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李白《蜀道难》、苏轼《赤壁赋》,其中《蜀道难》《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日。 【评分细则:每空1分,括号内的字可不写,有多字、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该空不得分】 17.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积蓄:积存;或积存的钱。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积淀”。勠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沆瀣一气: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勠力同心”。凸显:清楚地显现出来。突显:突出地显现出来。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凸显”。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休戚相关:意思是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密不可分”。 18.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从史料素材中提炼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基因表达”叮看出,应先说“文化在历史中孕育”,排除A、B两项;由前文“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可看出应是谈“文化”和“历史”的相互关系,排除D项。 19.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在“提炼出”前面加上“从中”;另外语序不当,应先“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后“系统表达”。B项第一句语序不当,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所积累的丰富史料素材”;另外成分残缺同A项。C项语序不当同B项。 20.①叶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②几乎都含有叶酸 ③人类不具备自身合成叶酸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第①空由下文“有助于DNA合成”可以推断出来;第②空山下文“比如说一些豆科的植物……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可以推断出来;第③空山前面的关联词“由于”和后文“需要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摄取”可以推断出来。 【评分细则: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 21.关键信息:①中国一线城市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抓手;②中国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③简单化推行地摊经济背离高质量发展目标,违背经济运行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第①点关键信息在第二大句,关键信息比较直白;第②、③点关键信息在第三大句到第六大句,关键信息比较分散,考生要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槪括、归纳。 【评分细则:每个关键信息1分,语句通顺2分,句子不通顺、字数不符酌情扣分】 22.【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文为具有明示性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首先要准确分析材料内容:某考生高考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向班主任下跪表达感恩,而这种表达方式是考生自己当时认为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这就意味着对他而言,这种行为是发自肺腑的行为,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表演作秀。而这件事引发的媒体报道及人们的争议在于这种跪拜的感恩方式是否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理念,这才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觉得不宜大力提倡等。其次是要注意任务条件:写作人的身份为“高三学生”,时间打点为“高考结束后”,诱因为“老师平日对自己照顾有加”,场景为“大庭广众之下”,动作行为是“行跪拜礼”。如果选择同意,可以从古人的尊师谈起,到现在的跪拜父母感恩等依然存在,论述这种感恩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同意,可从当今社会倡导人格独立、平等价值观的角度切入,何况感恩的方式不止这一种;如果是觉得不宜大力提倡,可以强调这种跪拜的感恩方式仅仅是个人行为,要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感恩方式,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切忌盲目模仿,让感恩演变成跪拜老师的表演。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立意,要想使文章内容变得深刻,都要上升到新时代如何让人懂得感恩,如何去感恩的层面,那就需要全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多一些科学、正确的引导。查看更多